近日,由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有限公司主辦的2019年中網校園網球團體邀請賽在北京市網球運動管理中心舉行,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公司助理總裁王克誠出席了開幕式並宣布比賽開始。這是中網連續第六年推進「小小網球進校園」項目的重要活動之一,為在北京市中小學生中推廣和普及網球運動做出了了突出貢獻。自2014年起中網啟動「小小網球進校園」項目開始,連續五年在北京市數十所中小學開展校園網球培訓,受眾學生人數近5000人次。
百名小學生組團對戰
為了給廣大青少年網球小學員提供更多網球實踐活動,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有限公司組織舉辦了本次中網校園網球團體邀請賽,共有包括來自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豐臺附屬第二實驗小學、靛廠小學等八所小學的100名學生參賽。
比賽以團體報名形式開展,每個團體共5人比賽,根據五個人整體勝局數判定團體勝負關係。
2019年中網校園網球團體邀請賽是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有限公司「小小網球進校園」教學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對「小小網球進校園」活動教學成果的一次檢驗,體現了青少年對網球運動的熱愛,增強了青少年對網球學習的體驗感與參與感。
活動以「彰顯青春,展現活力,團結協作,增進友誼,提高球技」為價值導向,讓青少年在比賽中享受運動快樂、健康快樂、合作快樂,滿足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美好生活需要。
校園網球培訓效果顯著
為了更好地在青少年群體中開展網球運動推廣,中國網球公開賽早在創辦初期,就聯合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體育局積極開展網球進校園項目,在校園中組織網球啟蒙培訓,獲得了學校、學生及家長的大力支持。
2014年9月中國網球公開賽賽事期間,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體育局的支持下,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有限公司攜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發起成立了中國青少年網球發展基金,由宋慶齡基金會出資捐贈器材,中網公司進入北京市中小學進行網球興趣課教學工作。「小小網球進校園」活動的開展目標就是普及青少年網球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對網球的興趣,組織並開展校園網球活動,參與社會文化活動,組織學生近距離觀看網球比賽。
中網「小小網球進校園」項目與21所中小學有過合作,其中包括北京四中、八十中、東直門中學、史家小學、西城區第二實驗小學等中小學校,同期培訓學員約1500人。
「小小網球進校園」項目自啟動之日起,便得到了北京市數十所學校的大力支持,由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有限公司安排教練統一指導教學,先後在各小學開展校園網球培訓,效果顯著。 文/本報記者 劉艾林
賽事側記
網球進校園 重在育德育人
本報訊(記者 劉艾林)中網校園網球團體邀請賽進行得如火如荼,作為北京中國網球公開賽體育推廣公司董事、助理總裁以及青訓項目負責人,王克誠對於本次賽事以及「小小網球進校園」項目有著自己更高一層的獨特見解和看法。
王克誠認為,網球進校園走進孩子們中間的意義絕不僅僅限於讓孩子們了解網球、參與網球運動,也不局限於將來能為中國培養出多少網球名將和球星,更重在育德育人,能讓孩子們多多接觸課堂外精彩的世界,從而拓展他們人生的發展空間。
在王克誠看來,中網做的青少年網球培訓以及舉辦的相關活動,與其他普通的網球青訓學校是有區別的,不僅是有場地、有教練、有裝備,關鍵是中網的網球進校園和青訓活動可以給參與的孩子們提供一個賽訓結合、體驗與感知並存的良好平臺。
王克誠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說:「中網青訓是讓青少年們能在以網球培訓、網球賽事的核心基礎上有一個外延的發展,增長可拓寬知識面,對於網球、對於體育乃至更廣闊的層面有進一步的了解。中網的青少年網球培訓有特殊性,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專有模式,並已經成為了一個品牌。我們不僅授予孩子們打網球的技巧、技術,還通過自己的資源給孩子們展現一個更大更廣闊的人生課堂,我們給了孩子們更多參賽、體驗,甚至與世界最頂級明星選手接觸的機會。比如,中網賽事期間,參加青訓的孩子們去參觀競賽區、球童區、媒體區,參與明星球員的公益活動,為他們講解各種見聞,這將在人生觀、知識儲存、見識等方面給予他們完全不同的體驗。」
據王克誠介紹,經過了幾年的摸索和實踐,中網在青少年網球培育方面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理念和辦法,建立了品牌、體系和模式,多達十萬字的中網公開賽網球圖解教程,今年就可以出版。
王克誠說:「網球是世界範圍內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也是市場化的項目,文明程度高、利於普及和推廣。小小網球進校園為青少年帶來了更多的對於網球和中網的認知,有利於網球運動基礎人口的打造。這些都是我們做青少年網球培訓、開展讓網球走入校園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