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海參,歡迎大家來到我的頻道。
你看到這則新聞了嗎?昨天,也就是6月19日,農業農村部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擬對幾種瀕危動物升級或新增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中就包括長江江豚。那長江江豚長啥樣?為什麼會瀕危呢?升級保護措施會有效嗎?
長江江豚,是我國長江流域的特有物種,也是長江流域唯一的水生哺乳動物,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中,顏色、長相都和海豚類似,體長一般在1.2米左右,是整個鼠海豚科裡面唯一的淡水種群。
那它們長什麼樣呢?先來看看靈魂畫師版本的,畫風是這樣式兒的:
趙之謙《異魚圖》截取
這張圖截取自清朝晚期畫家趙之謙的《異魚圖》,圖裡描繪的具體是海豚還是江豚不得而知,但無論是哪一種,很顯然作者本人是沒有見過真身的。但比這張《異魚圖》更早的,在康熙年間創作的奇書《海錯圖》裡的「海㹠」就有幾分相似了:
《海錯圖》中的「海㹠」
有看過《海錯圖》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這是一本專門記載中國海洋動物的科普圖集,很多人認為這個「海㹠」應該是現在的海豚而不是江豚,但根據生物學家分析,畫上的「海㹠」吻部較短,且背部光滑,沒有背鰭,同時滿足這些特徵的只有露脊海豚和江豚,而又只有江豚在我國有分布,因此這本書中記載的就是江豚。再放一張現代的照片你們對比一下。
長江江豚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長江江豚的數量就不斷下降,簡單列幾個數字你們感受一下:
1991年——數量2700多頭;
2006年——數量不足1800頭;
2012年——數量減至1200頭;
2014年——數量僅餘1045頭;
截止至2018年7月24日,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數據,長江江豚僅剩約1012頭,數量比大熊貓還少很多。而造成長江江豚數量逐漸下降,甚至瀕臨滅絕的根本原因,不出意外,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繁忙的長江江面
水利工程
以上種種,追本溯源,全都是因人類活動造成,只能說,長江江豚和現代人類生活區域的高度重疊,釀成了瀕危悲劇!
長江江豚的眼淚
其實,我國自1992年建立「長江天鵝洲國家級白鱀豚自然保護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將長江江豚逐漸遷入保護區進行保護了。通過近30年的努力,放養在保護區的長江江豚,自然繁殖的數量已經超過了40頭,目前正在將更多的長江江豚遷入進來以改善血緣關係。
2016年,農業部在鄱陽湖和洞庭湖規劃了2個長江江豚救護中心,新建了5個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區,這些都是在為了儘可能保護長江江豚而做出的努力。
南京長江江豚自然保護區位置圖
那麼,如果這次升級通過,就能拯救長江江豚嗎?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法回答,但升級之後,國家必定將利用更多的資源,加大力度對它們保護,相信通過相關政府部門的決心、科學家們的努力、志願者們的付出以及人們保護意識的增強,一定會讓這「微笑精靈」的笑容繼續在長江中綻放。
微笑精靈
我是非漂了八年的海參,我們下期見。Kwa heli, Byebye~~
本文參加,內容為作者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