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的「野心」,遠不止快遞領域……

2021-01-09 物流時代周刊

在成立之初,菜鳥網絡便明確了其作為物流數據平臺的角色,將匯集阿里自身、消費者、商家、物流公司以及其它社會機構相關數據。而且以建設「樞紐+網絡+通道」的物流骨幹網為目標,並期望通過物理設施建設以及智能技術賦能,最終構築「1+8+N」的全新行業生態格局,即「一張菜鳥骨幹網+中國郵政和 7 家上市快遞公司+N 家物流生態企業」。

菜鳥網絡在2017年曾表態,未來將繼續投入1000億元升級全球智慧物流網絡,努力實現「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的目標。

自成立到當下,經過六年的努力與積累,如今菜鳥物流網絡的觸角已經覆蓋全球224個國家和地區,並且下沉到了中國近3000個區縣,接入快遞員超300萬人次,建設開通的轉運線路609萬條,集運幹線約3000條,在全國擁有超過4萬個菜鳥驛站;在收入端,菜鳥物流網絡2019年第二季度實現收入約50億元,同比增長約50%。

在2019年11月8日,阿里巴巴通過增資和購買老股的方式,以233億元人民幣領銜完成了對菜鳥網絡的新一輪增資;在此之後,阿里持有菜鳥股權從約51%增加到約63%。新一輪融資後,菜鳥將繼續加大技術投入,推動物流行業數字升級;打造智慧供應鏈,服務商家降本增效;加快建設全球智能物流骨幹網,服務好全球中小企業全球賣、全球運。

菜鳥網絡以一個行業整合者的角色涉足物流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步加強對各主要合作夥伴的股權投資與滲透,以便增強自身的話語權是其主要擴張舉措之一。

早在2008年,阿里便聯合富士康向百世投資了1500萬美元,百世成為最早被納入到菜鳥物流生態體系的物流企業;之後,阿里、菜鳥及其相關基金,先後投資了心怡科技、卡行天下、圓通、中通、申通、日日順、餓了麼等物流企業,逐步構建起倉、幹、配(含即時配送)等全域物流生態體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阿里系佔有圓通約17%的股份,手握中通10%的股權,持有申通約15%股權,未來根據協議若行權完成後,阿里將累計獲得申通46%控股權,主流電商快遞企業中,只有韻達快遞還沒有接受阿里的投資。

那麼,此次在完成增資後,除了公開宣傳的資金用途之外,菜鳥網絡會不會又有什麼大的股權投資動作呢?從目前的跡象來看,有兩個動作讓人浮想聯翩:

一是欲一統加盟制快遞的江湖

三通一達、百世等加盟制快遞企業中,只剩下韻達一家未被接受阿里菜鳥的入股。對於菜鳥而言,加盟制快遞企業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尤其是如今其「溪鳥物流」正準備打造面向三四線以下城市的快遞共同配送技術平臺,準備開拓縣域物流中快遞末端網點的共同配送,這就要求菜鳥加強對各家快遞企業的話語權,才能跨過內部利益重新分配這個門檻,說服或要求通達系企業將縣域及以下區域的快遞件統一起來實現共同配送。

加上最近傳聞順豐擬收購品駿快遞,或將唯品會60%的訂單量攬入懷中。如果此消息為真實的,那麼從此順豐背後就有了一個較為主流的電商商流平臺。電商快遞行業的大淘汰、大整合時代或許已經開啟,菜鳥會加快一統加盟制快遞江湖的步伐,即使要付出比計劃更高的成本。

再者,拼多多創始人及CEO黃崢今年9月時就已正式宣布拼多多正在開發「新物流」技術平臺,採用的是輕資產、開放的模式,專注於通過技術為商家和用戶提供解決方案。拼多多的這一舉動讓菜鳥的危機意識更加強烈,加大注資,加碼智慧物流,一統加盟制快遞企業,這將會是菜鳥接下來的主要動作。

二是加碼大件與冷鏈

為何會有這一猜想,因為早在2015年8月,阿里巴巴與蘇寧雲商就開啟戰略合作,阿里向蘇寧投資283億人民幣,佔股接近20%,而蘇寧也以140億人民幣認購了阿里的新發行股份。同年9月,菜鳥網絡也宣布與蘇寧物流達成全面戰略合作,雙方後臺系統已全部打通並完成對接,蘇寧物流以合作夥伴的身份向天貓提供倉配服務;後續根據實際的合作效果,雙方再協商推出一系列的個性化物流服務項目。

最新的研報顯示,蘇寧物流擁有倉儲及相關配套總面積超過1000萬平米,到2020年,蘇寧物流的倉儲體量將達到2000萬平方米,將成為行業最大的倉儲服務商之一;據蘇寧2019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截至6月底,蘇寧物流共投入使用46個生鮮冷鏈倉,覆蓋218個城市。

蘇寧做零售起家,且具有家電倉配一體化的基因,因此其大件商品的物流運作經驗自不用多談,如今又加大在冷鏈方面的投入,蘇寧的冷鏈服務在2019年9月時便已覆蓋270多個城市,而且正計劃在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南京、杭州等30個核心城市建設冷鏈倉,目標是成為全球零售行業最大的冷鏈倉儲服務商。

作為新零售電商的重要支撐,阿里菜鳥自然也不可能忽視了在冷鏈物流上的布局。菜鳥網絡2015年與安鮮達在冷鏈物流服務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同年在北上廣三地推出生鮮倉儲配送中心;之後又與馴鹿冷鏈達成合作,補齊了面向大B和小b端的冷鏈服務;2019年又將中和澳亞的冷鏈物流體系吸納到菜鳥的整體冷鏈物流體系中。

另外,隨著大件商品線上滲透率的提升,對於大件物流服務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蘇寧物流發布新家居解決方案,首次倡導「貨損包理賠」、「免費上7樓」、「送裝一體」、「逆向上門取」等四大標準服務。此外,阿里早在2014年時便投資了大件物流服務商日日順……

憑藉合作方在冷鏈、大件這兩個方面的積累,菜鳥此後的動作就會比較明顯了。如果能達成某種妥協,形成更直接、更深層次的股權合作,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三是加碼即時配送領域

2018年7月11日,菜鳥網絡宣布以眾包業務和其他業務資源及2.9億美元現金,戰略投資最大即時物流平臺點我達,成為其控股股東。當時據菜鳥方面表示,控股點我達,不僅是出於搭建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的需要,還出於對新物流方面的考量,為了更好地完成業務融合與技術協同。而且當時,菜鳥已經宣布All in新物流賽道,通過物流全要素、全流程、全場景的重構,對傳統物流進行整體升級,讓物流跟上商業快速迭代的步伐。

此外,就在2018年4月初,阿里巴巴以95億美元收購外賣平臺餓了麼,而在業內人士看來,阿里收購餓了麼就是看中餓了麼的即時配送運力,這部分運力將為阿里新零售落地提供重要支撐。而菜鳥控股點我達,進一步加強了阿里在即時配送領域的話語權。

而到了2019年,即配領域異常熱鬧,蜂鳥、美團等各自秀了「一把肌肉」:美團點評宣布開放配送平臺推出新品牌美團配送;而餓了麼緊接著也宣布旗下即時物流平臺蜂鳥品牌獨立,並升級品牌名為蜂鳥即配。如此熱鬧、且潛力巨大的市場,怎麼又少的了菜鳥的「戲份」。

……

此次菜鳥被阿里增資,接下來可能會在快遞物流業「大幹一場」,或快遞領域,或冷鏈物流領域,或大件物流領域、或即配領域……總之,菜鳥的布局已經越來越成熟了,也正在朝著它的目標奔去。

文|陳曉曦

作者系安得智聯行業研究負責人、中山大學管理學碩士

相關焦點

  • 菜鳥驛站和藍店哪個好點?藍店:讓你在快遞末端100米創業
    菜鳥驛站和藍店哪個好點?藍店:讓你在快遞末端100米創業 2020年05月06日來源:網際網路 提要:2010年,淘寶「雙十—」超1000萬的快遞量,打了所有快遞公司一個措手不及。
  • 中通快遞被傳回港上市 10億美元募資做什麼?
    6月24日消息,據媒體報導,中通快遞正與投行進行談判,討論可能最早於2020年底在香港上市事宜,或將募資10-20億美元。消息在美東時間周二美股開盤40分鐘時傳出,中通快遞股價在不到一小時內便觸及日高,日內最大漲幅3%。中通快遞就此事回應稱不予置評。 事實上,這並不是中通快遞第一次傳出赴港消息。
  • 自從有了菜鳥驛站,快遞成了「慢遞」
    涵青路上的一家菜鳥驛站內堆放大量尚未派送的快遞包裹 /晨報記者 鬱文豔最近,寶山區涵青路上開了兩家菜鳥驛站。當天,已經多次撥打菜鳥驛站和快遞公司投訴電話的居民們集中收到了一批之前購買的商品。生鮮產品成了「重災區」,這家買的李子全爛了、那家買的蘋果也爛了……「昨天一共收到6個快遞,其中最早的是9月13日就到了菜鳥驛站的,有兩個蘋果已經出現腐爛的跡象。」小區居民姚女士說。除了快遞送得慢,導致商品腐敗變質等問題,有居民還遭遇過深夜10點多快遞員大聲敲門送快遞的事。
  • 關於丹鳥快遞,看這篇文章就夠了!
    快遞,已經成為當今中國幾乎人人都要接觸的行業。而在這個行業裡,「菜鳥」似乎成了人盡皆知的品牌,從查快遞、發快遞的「菜鳥裹裹」,到幫我們保存包裹的「菜鳥驛站」,再到其背後的「菜鳥網絡」,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快遞網絡」。
  • 菜鳥驛站,並非快遞終點站
    快遞櫃、快件驛站,幾乎成為各個小區的標配。居民不在家時,包裹直接送到那裡寄存。可據北京晚報報導,本該由用戶自由選用的菜鳥驛站,常常被快遞員當成「默認」選項,由此引發的糾紛越來越多。居民的投訴不是沒道理。菜鳥驛站的性質,本是快遞代收點,是收件人授權代理收貨的地方。
  • 網際網路快遞下半場,菜鳥裹裹:場景為王
    因為每一次消費市場但凡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攪動快遞行業『一池春水』。9 月 20 日菜鳥裹裹品牌升級大會上,已經坐擁 2 億寄快遞用戶、阿里生態中國民級應用菜鳥裹裹宣布戰略升級,旨在將昔日以淘寶退換貨為主要業務場景的觸手,延伸至更多的消費者寄快遞場景。跨越世代,更高標準快遞生活快遞,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由來已久。
  • 湖北獨臂菜鳥裹裹快遞員:一隻手帶著全家創業,收入超白領
    湖北襄陽,早上8點,菜鳥裹裹快遞員王小亮已經在取快遞的路上。客戶著急出門,提前一天約好8點半寄快遞。王小亮準時上門取走了包裹。妻子趙妍和兒子道別,準備出門收快遞現在,王小亮帶著全家成為了菜鳥裹裹快遞員,不僅家人收入能超過當地白領,還買下了一套學區房。他所在的菜鳥裹裹,是全國最大的在線寄快遞平臺,方便了2億寄件用戶,也給快遞員的生活帶來改變。
  • 阿里巴巴牽頭搞的菜鳥驛站,不如快遞櫃,讓人又愛又恨
    菜鳥驛站、快遞櫃、快遞超市、XX驛站……如今,快遞的最後一公裡被這些機器或者代收點所掌控,在它們"肆意橫行"時,大家的快遞便不再送上門了,就連順豐、京東也漸漸放棄送貨上門。目前,快遞驛站的品牌有很多,但菜鳥驛站是唯獨值得拎出來講一講的。
  • 收快遞了!石家莊菜鳥驛站推出「放心取」服務
    收快遞了!1月11日下午,石家莊鹿泉區龍泉花園,隔著小區門,李女士收到了天貓超市下單的商品,直對菜鳥供應鏈配送員張勝道謝。同一天,凌透花園小區,菜鳥驛站站長王淑蕊花一天建了6個群。快遞到之後,她挨個群通知掃碼取件,然後在小區門口等待大家間隔領取。當天,她送了140多件快遞,這些快遞經3次以上消毒,在小區門口會再次消毒後交給用戶。快遞小哥回來了!
  • 巨頭物流之戰:菜鳥、京東物流和順豐戰事升級
    從2010年至2016年,在電商業的帶動下,中國快遞業務量均保持著50%以上的同比增長,於2014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目前佔據全球40%的市場。 10萬億元規模的物流行業的細分領域眾多,包括採購物流、生產物流和銷售物流等。同時市場佔有率高度分散,社會認知度較高的物流企業集中在銷售物流領域,如順豐、通達系、德邦等。
  • 菜鳥裹裹2020快遞員報告:月均增收3000元 女快遞員增加20%
    這是數十萬菜鳥裹裹快遞員中的一例。在線寄快遞平臺菜鳥裹裹今日(1月8日)發布2020年快遞員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已新增3萬專職快遞員就業,快遞員日均服務寄件量增長20%,每月平均增收超3000元。2020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830億件。隨著生活快進、空間相隔成常態,寄快遞成為新的生活方式。
  • 不招一個快遞員,雙11菜鳥裹裹如何幫上億人寄快遞?
    比如快遞員不提供上門取件、上門時間不確定、價格不透明、快遞丟損無保障等。2013年菜鳥面世,馬雲說準備花十年時間做這個理想主義項目。兩年後,菜鳥面向C端寄件的菜鳥裹裹在內部立項。短短5年,不招一個快遞員的菜鳥裹裹,就獲得了超2億線上寄件用戶,藉助高效的算法,每天調度上萬網點與50萬快遞員。雖然「算法」一詞在近期備受爭議。
  • 菜鳥撕逼順豐的背後,誰能看懂網絡資本的血盆大嘴?
    他曾談到,希望菜鳥能夠通過大數據的能力,幫助商家和物流企業提升物流效率,建立一個開放、共享、社會化的物流基礎設施平臺。物流基礎設施平臺,平平淡淡的8個字,裡面有什麼玄機?這話的意思是,菜鳥要為物流領域提供電、油、氣、路的生意。如果菜鳥真能一統物流領域的江湖,這可是一門攔路搶錢、坐地生財的生意啊,做快遞的辛苦錢怎能被他看得上。
  • 菜鳥裹裹,除了寄快遞,還能賺錢
    《隨筆分享--菜鳥裹裹》今天分享的是菜鳥裹裹的玩法。眾所周知菜鳥裹裹是阿里的物流工具,平時淘寶購物離不開菜鳥裹裹的支撐,但就是這種熟悉的工具下也隱藏著看不見的信息差。這是菜鳥的寄件收費。這是菜鳥官網的寄件收費。相同的寄件和收貨地址,這裡差價是1.5。同時,再看這個階梯式收費標準。
  • 菜鳥驛站拒收快遞包裹:因便利店人員圖省事
    近日,市民高玫(化名)向《IT時報》投訴,她在天貓平臺購物,在物流信息顯示已籤收的情況下,前往菜鳥驛站站點——好德便利靈利店取貨,卻被營業員告知該店不代收菜鳥包裹。 7月1日,記者輾轉找到上海好德便利有限公司負責閘北片區的督導,這位人士告訴記者:「好德便利靈利店確實是菜鳥驛站站點,是靈利店員工圖省事,沒有收包裹。快遞員不懂菜鳥驛站的站點規則,把包裹放到了雜貨店。」 對於靈利店拒收包裹一事,菜鳥網絡與好德便利均向高玫表達歉意。菜鳥方面表示,願退還雜貨店的一元保管費並取消與該店的合作,以後會對站點審核更加嚴格。
  • 菜鳥驛站:抱歉 您的快遞在G309國道燒了!新型詐騙來了
    由於前段時間的雙十一購物節,導致最近的快遞配速相比往常還是慢了些許,不少市民都在滿心期待雙十一快遞,而有些不法分子也抓住這個機會,假冒快遞小哥進行詐騙,最近,市民董先生就受到了一些奇怪的簡訊。董先生:「首先給了一個菜鳥驛站,他沒說是哪個菜鳥驛站,然後他說我的包裹起火了,他也沒有我的訂單。」隨後,記者撥打了給董先生給發簡訊的手機號,但是卻被對方掛斷。董先生用手機回撥,對方卻匆忙回復簡訊,說董先生打錯了,這是怎麼回事呢?那麼這樣的簡訊和菜鳥驛站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 95後女生在橫店開菜鳥驛站,每天幫大明星和小龍套收快遞
    在這裡一年,看慣了橫漂的留留走走,每次當陌生號碼來拜託驛站保管快遞,寇夢迪就知道,新橫漂又來了。有人沒時間購物,靠快遞來保障日常生活;有人去外地拍戲,快遞一放十天半月;有人的名字長時間不出現,說明已經漂走了;還有人通過快遞,在這裡找到拍戲外的另外生計。在這裡,免費保管快遞的菜鳥驛站,成為橫漂日常的窗口;在人生如戲的小鎮,快遞也成為生活的註腳。
  • 快遞寄存菜鳥驛站,最後一段自己提取,究竟是進步還是退步了?
    電子商務的興起,使得快遞這一新興行業短期內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如果從行業類別上來說,快遞雖然屬於運輸行業,但是最終還是要與用戶接觸,粗略上也可以算作服務業的一種。如果從用戶的角度來說,快遞從之前的服務上門到今天的菜鳥驛站,這無疑是一種倒退,降低了用戶的購物體驗;如果從快遞行業的角度來說,這能夠為快遞業節約大量的時間、人力成本,能夠實現快遞業的「節能減排」,降低快遞業的壓力成本。
  • 菜鳥驛站是不是潘多拉?
    從通俗的角度解讀,菜鳥驛站阿里巴巴商業帝國裡屬於全新領域裡的重要一環,而且被設定於電商產業鏈與新零售的邊界地帶的混合形態.再直白的闡述菜鳥驛站的功能就是滿足差異化需求的末端代收用戶,並有機會賦能新零售.嗷嗷待哺的菜鳥驛站菜鳥驛站鋪設初期,菜鳥驛站作為一個嶄新的概念,吸引了不少的創業者,這些創業者首選關注的就是快遞的因素,以為做菜鳥驛站就是做了快遞,這與做一家傳統的通達系快遞相比,投資少了許多,而且有阿里巴巴的背景
  • 問政回音丨菜鳥驛站取快遞竟然強制要求下載其APP!
    一位網友在購物後前往菜鳥驛站取包裹時,卻被要求必須下載「菜鳥裹裹」APP。12月15日,該網友登錄重慶網絡問政平臺反映了該問題。記者聯繫了該網友,對方表示該菜鳥驛站位於合川區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附近,最近貼出了一則告示,要求取件人必須單獨下載「菜鳥裹裹」APP。驛站工作人員稱如果不下載該APP取件,則會把快遞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