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有了老鼠,,零食櫃裡的麵包、藏在柜子裡的泡麵,桌子上的多肉,無疑例外都遭殃了。
於是買了三個捕鼠籠,結果兩天了,沒有老鼠上鉤。
我過去一看誘餌,是半個茶葉蛋,和幾顆花生。
「我覺得老鼠愛吃花生。」
看著行政小妹天真無邪的臉龐,嗯,不是老鼠太聰明,而是行政小妹妹涉世未深。
誘餌沒有零食櫃裡的麵包誘人,沒有柜子裡的泡麵酥脆,甚至沒有桌子上的多肉可口,它怎麼會來吃?
其實,很多老闆或者店家在做營銷活動引流的時候,在選誘餌產品的時候也在犯著類似的錯誤。常見的有以下3種:
1、捨不得花錢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你放幾顆花生就想抓老鼠,很多人都知道抓不到,你放塊香噴噴的肉啊,大概率第二天就抓住了!
但是為什麼做營銷的時候就不明白這個道理呢?你的誘餌用最新款的手機,用大額的現金抵用券,肯定能有更好的效果,1分錢/0元抽手機的活動在各種平臺上一直都在做,效果永遠好。
所以,做好預算,在允許範圍內大膽花錢!
那贈品的成本怎麼算呢?這邊提供一個最簡單的計算思路,假設你成交一個客戶的利潤是100元,你以往的成交率最低是1/10,就是來10個人你能成交一個人,那麼你一個客戶的引流成本的上限就是10元。
或者你真的不想花錢,那一些虛擬的產品誘餌,可以去考慮考慮,軟體,電子書、收集的資料等等,邊際生產成本無限接近0。但是價值感的塑造就主要靠後期了!
2、逃脫不了自己家的產品。
做水果的用水果來引流,賣面膜的用面膜來引流,做餐飲的用菜品用餐券引流。
永遠用的都是自己有的東西來引流,說來也是很有道理,一來省成本了,二來誘餌跟主營產品非常一致啊!所以吸引來的用戶會非常的精準!後期好轉化!
但是無形中流量的入口就被掐小了。
大部分的傳統生意都是漏鬥模型,口被掐小了,過濾到後面能成交的就更少了。而我們做營銷活動,要考慮到兩個目的,一來不僅僅要為了後期的轉化,二來也是為了擴大產品/品牌的傳播度。
所以要增大流量入口,我們完全可以放開思維,從客戶的屬性出發來考慮如何選擇誘餌產品。
比如買水果的客戶都是年輕女性為主,能不能就不用水果,用女性喜歡的其他東西,比如異業整合一下,送隔壁理髮店的免費染髮,送網紅爆款睫毛貼之類的,能吸引來的人肯定更多。
諮詢是一切成交的開始,前端要保證的是來諮詢的人要能足夠多,再把成交環節打磨好,自然會要好的結果。
3、誘餌產品沒有吸引力。
產品不是沒有吸引力,而是沒有把誘餌產品的價值塑造起來。
圖片拍的好不好看?清晰不清晰?
文案寫的好不好?吸不吸引人?
比如文案裡有沒有對比?
跟原價做對比:「原價XXX元,現在免費送!「
跟競品做對比:
「用同樣材質的類似產品都要XXX元,現在免費送!「
「這個材料XX品牌(大品牌)也在用!「
再比如,有沒有客戶見證?減肥產品為什麼永遠賣的好?因為有減肥前後對比照;豐胸產品為什麼永遠賣得好?因為有豐胸前後對比圖。沒有照片,至少客戶的好評反饋截圖總要來幾張吧?
「哇老闆大方,真的送啊!「
「哇這個東西真的太好用了!想要好久了!「(:Zxiangzi)
如果你選得是無法明確定價格價值模糊的誘餌產品,那就太好了!比如價值980的課程/價值399的ppt模板,你說它不值這個錢嗎?我覺得好,我就覺得值錢!
最後總結,誘餌產品的選擇佔到了非常大的影響,選好品,做好價值塑造,說起來簡單,但是實踐才能出真知啊!
我是翔子,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