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策略之「誘餌效應」

2021-01-11 全球紡織網
營銷策略之「誘餌效應」

2013-05-23 08:51:43 來源:[標籤:來源網站]

營銷中的「誘餌效應」運用屢見不鮮,通過抓住消費者的「心」,讓其心甘情願的「上鉤」,成為自己所營銷商品的忠實購買者。那麼營銷策略中運用「誘餌效應」呢?下面小編結合實例為大家分享制定策略的方法。

何為「誘餌效應」?凡釣過魚的人都知道:要釣魚,既要在選擇的釣點上撒些餌料,又要在釣鉤上掛上魚喜歡吃的東西,這樣,才能引誘魚來上鉤。把這一方法運用到營銷中,我們就稱其為「誘餌效應」。

近年來,「誘餌效應」在營銷中的運用屢見不鮮,也和釣魚一樣很靈驗。這裡,說一件真事:某家具商場有一款標價為2980元的雙人床和一款標價為780元的席夢思,開始單賣時,為了促銷,雖然分別給了顧客20%的折扣優惠,但仍銷不動。後來,他們改變營銷策略,把這兩樣商品採取捆綁式方法進行銷售:那款雙人床仍標價為2980元,那款席夢思仍標價為780元,只是在這兩款商品中間赫然寫著這樣一行字:床+席夢思,只賣3000元,意思很明顯,幾乎等於買一送一,這與前面兩件商品單賣的打折價也沒有什麼懸殊。但效果卻大不一樣,自採取捆綁式銷售以後,這兩樣商品變得很熱銷,一個月就售出20多件,比上年度一年銷得還多。

本來是兩樣滯銷商品,為什麼改變了營銷策略之後,反而變得熱銷了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每一個人,做每一件事,選擇每一樣東西,都會自覺不自覺地加以比較,而越是有參照、有對比的東西、越是反差大的東西就越能凸顯其價值。基於這樣的原因,人們在對床和席夢思這兩樣商品進行選擇和對比時,由於事先對這兩件商品並沒有一個準確的衡量標準,並不知道它們的真實價值。因此,就只能通過與其相近的其它物品的比較來判斷它們的優劣和性價比。於是,在有了非常直觀的床的單價和席夢思單價的「誘餌」誘導對比後,就順理成章的實現了後面「買一送一」的「銷售目標」。

這一營銷事例啟示我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商家要使自己所經營的商品暢銷,在保證商品質量和優勢性價比的前提下,還應關注消費者的消費動機,研究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了解和把握消費者的消費心態,這樣,才能根據消費者的消費規律,制定出更多類似於「誘餌效應」的營銷策略來,以抓住消費者的「心」,讓其心甘情願的「上鉤」,成為自己所營銷商品的忠實購買者。

相關焦點

  • 乾貨:營銷理論之誘餌效應,在網際網路營銷中的應用及案例解析
    營銷理論營銷理論之誘餌效應首先看以下百科對於誘餌效應的解釋,誘餌效應就是指人們對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進行選擇時,因為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個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誘餌效應網際網路營銷中誘餌效應的應用誘餌效應在網際網路營銷中是相當普遍的,比如網上商城售賣的商品,在商品旁邊會有一個被橫槓劃掉的原價,其實那就是一個商家慣用的誘餌,而消費者買到商品後,會經常興奮的感覺自己佔了多大便宜進行炫耀
  • 敲黑板:「誘餌效應」在營銷中的應用
    那小仙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非常實用的營銷原理--「誘餌效應」。什麼是誘餌效應呢?其實我們每天都會遇到這個應用。比如:那天小仙和去逛商場,看到一個促銷是一件9.9,兩件15.8,小仙我毫不猶豫地拿了兩件。又去買牙膏21.8,牙刷9.8,旁邊有個牙膏+牙刷,還是21.8,你說我要哪個?還有我們去看電影,小杯爆米花12.8,大杯爆米花19.8,中杯爆米花17.8,你會選哪個?
  • 學會一招營銷心理學之誘餌效應
    因為這時候,誘餌效應加速了我們的選擇速度,而德國牛扒,就是一個誘餌。什麼是誘餌效應?「誘餌效應」是指當人們對兩個優勢不分上下的選擇糾結時,因為新選擇的加入,也就我們稱的「誘餌」,會使某個原有的選擇顯得更有吸引力。被「誘餌」幫助的選擇通常稱為「目標」,而另一選擇被稱為「競爭者」。
  • 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誘餌效應」之於消費者心理學
    於是,電子版和印刷版這兩個選項就成為了「無用之用」,但正是這兩個選項,讓《經濟學人》雜誌的營銷人員給了我們一個不費腦筋的選擇:印刷版加電子版套餐。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在消費心理學上放的關於星巴克「中杯效應」的視頻,顧客在中杯、大杯、超大杯的三者選擇中,往往會忘記自己的實際需求,把「划算」一詞貫徹到底,繼而偏向選擇容量更大的大杯。
  • 誘餌效應
    其實不然,有時我們會被「誘餌效應」給忽悠了。  幾位朋友去餐館吃飯。服務員介紹道,這裡可以提供川菜和韓國料理。當客人舉棋不定時,服務員接著推薦:本店還有日本料理,味道與韓國料理很接近,但價錢貴一些。如果在日本料理和韓國料理之間你更喜歡吃韓國料理,並且想吃得實惠點,你肯定會選擇韓國料理。  因為在這兩個情形中,日本料理只是「誘餌」而已,誘餌效應改變了你的參照系。
  • 追女人的好方法:「誘餌效應」
    雖說愛情講究你情我願,但是也要懂得運用一些策略,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誘餌效應。」想要徹底徵服一位女人的心,不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應該一步一步穩紮穩打,巧妙擁有一些好方法,逐漸走進女人心中。
  • 運用「誘餌效應」引你上鉤,正是商家們的必殺技
    很顯然,商家想要你花錢,當然要拋出誘餌。無論是通過比較之後令你覺得很便宜,還是使用部分免費方式讓你先睹為快,都是商家拋出的一種誘餌。在營銷活動中,「誘餌效應」的使用是非常廣泛的。「誘餌效應」指的是當我們面對同樣具備類似優勢或特徵的選擇而產生選擇困境時,因為第三個新選擇的加入,使得某個原有的選擇顯得更為可取,更具吸引力。這時候,作為助推我們選擇、做出決策的第三個選擇項,就是一種誘餌。雙向選擇的困難,是誘餌效應起作用的前提。但是,因為已知消費者有選擇的困難性,所以商家們會巧妙設計三種可供選擇的項目。
  • 摸透消費者購買心理,聰明的商家利用誘餌效應,輕鬆提升成交業績
    你好,這裡是由智庫課堂聯合微網商學院出品的創業者營銷必修課的系列課程。與其抱歉生意難做,錢難賺,不如靜下心花2分鐘,每天學點知識,讓你的大腦更有料。上一節,我們簡單講了消費者的7個人性的弱點,那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看看,商家如何利用人性弱點,來改變我們消費者購買決策的?聰明的商家是如何利用消費者的非理性的心理來做營銷的?
  • 你知道什麼是誘餌效應嗎?
    誘餌效應是指人們在選擇兩個不相上下的選項時,第三個新選項(誘餌)的加入會使某個舊選項顯得更有吸引力。不過,不只是人,某些動物也會受到誘餌效應的影響,比如南美泡蟾。雄性泡蟾通過鳴叫求偶,雌性泡蟾在選擇配偶時,靠雄性的叫聲來區分雄性的質量。觀察發現,在一般的雄蛙 A 和更優秀的雄蛙 B 之間,雌蛙通常選擇 B。
  • 誘餌效應:剁手不停?看看你是如何被引誘消費的?
    怎麼都會剁手買點東西,為什麼佳琦直播間的魅力如此之大?小曦我分析了下我自己每次在他直播間買東西的感受,總結下來就兩點:1、他很真誠,推薦超有有感染力,東西買回來品質也確實贊。2、再者,每次聽他直播看著那麼多的贈品,還有價格低於市價,都有種不買吃苦的錯覺,然後,一衝動就買了!是的,沒錯,小曦我也是個衝動消費型!
  • 經典案例之瑞幸咖啡營銷策略的成功之道
    瑞幸的廣告並且其「免費策略」和「裂變機制」都是優秀的營銷手段, 「拉新」的作用一百分。瑞幸咖啡的優勢從低價格、高密度、社交零售APP和網際網路屬性都讓它成功的脫穎而出。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傳統媒體投放有著巨大的作用,但是新媒體精準快速營銷也有很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平衡兩者的關係和做策略確定是很重要的。市場以27% 的速度在增長,但是民眾的消費習慣尚未養成,這個時候瑞幸為什麼選擇這樣的營銷策略並呢。
  • 翔子來了:從抓老鼠事件,聊聊營銷誘餌
    我過去一看誘餌,是半個茶葉蛋,和幾顆花生。「我覺得老鼠愛吃花生。」看著行政小妹天真無邪的臉龐,嗯,不是老鼠太聰明,而是行政小妹妹涉世未深。誘餌沒有零食櫃裡的麵包誘人,沒有柜子裡的泡麵酥脆,甚至沒有桌子上的多肉可口,它怎麼會來吃?
  • 營銷手段之《折中效應》
    當今社會,各大商場商品琳琅滿目,如何讓一些物品更容易被客人選擇帶回家,今天就給大家一個很好的營銷手法——〈折中效應〉假如你去附近的超市買橙汁,有以下兩種價格和品牌不同打橙汁供你選擇,你會傾向於哪一種?這個現象在消費行為中被稱作:折中效應;當人在不確定情況下做選擇,往往更喜歡中間選項,因為它讓我們更有安全感,不至於犯下嚴重的決策錯誤。不要以為你了解《折中效應》就不會受其影響,以自我為例。有次我去理髮店剪髮,一進門服務員就很熱情的打招呼:歡迎光臨!
  • 常見的2種營銷策略:概念營銷與飢餓營銷
    今天,分享2種營銷手段和策略,在線上線下的銷售場景中非常常見,具有一定的實用性。1、概念營銷何為概念營銷?我們首先需要了解清楚這個詞的定義,它的意思是給出售的產品和服務打上特定的標籤,讓消費者更容易接受。
  • 營銷拆解:轉化率飆升,沉錨效應的利用案例和破解方法
    在不少人眼裡,營銷乍一看像一門玄學,跟變魔術的差不多。外行之所以形成這麼個印象,大抵是被不少雞湯文、暢銷書灌了不少抖機靈但喜聞樂見的營銷「技巧」、「效應」、「定律」。這一心理學效應幾乎是用戶心理學研究以及各大商學院的必修內容,它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具體到營銷領域,合理利用沉錨效應,不少場景會讓顧客乖得像被操縱了一樣。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人甚至包括所謂的營銷專家都會把沉錨效應同沉沒成本效應相混淆。
  • 消費陷阱:商家會利用營銷手段,讓我們多花錢的10種消費陷阱
    他們善於利用一些營銷的「套路」,來讓消費者花更多錢購物,其實這樣的行為說好聽是一種營銷技巧,但說難聽的也存在著欺詐誘騙的醜陋一面,因此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消費者來講,還是應該學會避免落入這種圈套裡,那麼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消費陷阱:商家利用營銷手段,讓我們多花錢的10種消費陷阱!
  • 2015十大社會化營銷案例:重新定位,名人效應、美好及瘋狂
    2015年我用了4個詞:重新定位、名人效應、美好和瘋狂來概括今年的案例,某種程度上概括了今年的營銷現象,當然它們本質也沒有脫離上述三個特點。我的盤點中大部分是更有社會效應和大眾認知度的社會化營銷,因此有意忽略了僅在公關廣告圈有認知度的不錯的案例(比如吳亦凡徵兵H5,杜蕾斯藝術館等),閒話少說,還是來看案例吧。
  • 「從眾效應」一個小策略讓這家鐵板燒利潤2000-5萬
    「從眾效應」一個小策略讓這家鐵板燒利潤2000-5萬哈嘍,大家好。分享了那麼多案例,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從中學到一些新的知識新的東西。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可以讓你的業績10倍百倍的增長裂變,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會讓你受益一生,為什麼有的店能盈利有的店在虧本,都是營銷模式上出現了問題。怎麼設計一個適合你的商業模式好讓你店鋪越來越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希望大家可以能認真的閱讀這篇文章,從中能學習到更多的好的知識點,運用到自己的店鋪上面。
  • 網易漫畫的「有毒」營銷
    以《諸葛亮罵死王司徒》為例,up主選取了94年唐國強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視頻片段,鬼畜剪輯分為兩個階段,一開始是對罵過程中剪輯出rap節奏,再後來抓住「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這個關鍵梗,是將語言的交鋒上升為髒話PK。
  • 動漫人物形象設計及衍生品開發、營銷策略的對比啟示
    二、 日美動漫衍生品營銷策略對比分析   1、日本動漫產業中衍生品的營銷戰略   日本衍生品開發戰略的方式有很多種,下面只介紹動漫音樂發行的兩種營銷方式。一種是將所有的動漫歌曲集合起來,這一類動漫產品的歌曲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