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推出暖心短片:用科技幫助亞洲象重返雨林,讓童話成真

2020-08-14 大眾網

近日,浪潮發布的一支暖心短片引發關注。這支名為《幫亞洲象重返雨林》的短片,用人文視角講述了科技助力出走的亞洲象重回家園的故事。浪潮藉此呼籲大家關注亞洲象,以新技術賦能瀕危物種和生態保護。

想要讀懂這個故事,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故事的主角——亞洲象。亞洲象是世界瀕危物種之一,也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境內的亞洲象僅有170頭左右。隨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以及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目前我國亞洲象數量已增長至300頭左右,其中約95%的亞洲象種群棲息在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地處雲南省最南端,在古傣語中的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樂土」,這裡也是傣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

在傣族的文化中,大象被視為吉祥物。無論是雕塑、壁畫,還是民間傳說、宗教圖騰,或是生活用品……都能看到大象的形象。象文化已經滲透到傣族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寄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願望。與此同時,傣族先民自古還有養象的歷史,大象不僅與傣族人友好相處、比鄰而居,還能幫助人類農耕生產、守護家園。

短片中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一個從小在西雙版納長大的傣族小女孩,她喜愛雨林中的所有動物,也喜歡閱讀與動物有關的童話。她娓娓道來,帶我們一起走進了一個大象的童話世界:「從前,在美麗的西雙版納,大象云云和家人快樂的生活在森林裡。它們食物充足,無憂無慮地成長。可森林的食物漸漸不夠了。為了不讓象寶寶餓肚子,云云帶著小象開始了一段覓食之旅……」




「大象來啦!大象來啦!」一陣急促的叫喊聲傳來。伴隨幾聲驚鑼,還有由遠及近的大象嘶鳴聲,混雜在一起,打破了村野的寧靜,也一下子把觀眾從童話世界拉回現實。

正在田間勞作的村民循聲望去,之後便開始驚慌逃散。頻發的人象衝突事端,讓成年人深知,大象很危險!



小女孩走到窗前,她想看看真實的大象是否和童話書上畫的一樣,卻看到街上表情驚恐、四散奔逃的人們。小女孩的母親此時也回到了家中。她迅速關上房門,打開柜子,讓小女孩藏了進去。



小女孩透過柜子縫隙觀察著外面的世界,內心不安又困惑:為什麼食草、溫順的吉象會讓大人們如此恐懼?她喃喃地說道:「大人們好像並不喜歡它們,甚至非常害怕它們。」

象真的來了。一頭小象出現在小女孩家的窗外。這是象第一次走出故事書,近距離出現在小女孩的生活中。這位「不速之客」發現了書桌上的一根香蕉。它想用象鼻把香蕉捲起來。可是小象的鼻子太短,嘗試了好幾次,始終夠不著。




小女孩見狀,推開櫃門走了出來,拿起香蕉,想要遞給小象,施以友善。卻被母親一把拽回,緊緊抱在懷裡,生怕她因此而受到傷害。失望的小象嘶鳴著轉身離去。




這只是人象不再友睦關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亞洲象種群數量增長,亞洲象活動範圍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亞洲象為了尋找食物而走出棲息地,闖入人類村寨,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人象衝突頻發。

浪潮的工作人員來到了西雙版納,希望用科技的力量去緩解人象衝突問題,重塑人與象的和諧「互動」。在對自然保護區多次實地考察後,浪潮與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合作打造了一套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一系列新技術手段的應用,實現了對亞洲象的全天候監測和觀察,不僅有效緩解了人象衝突,也為亞洲象研究和瀕危物種數位化保護提供了科學參考,更將對生態平衡保護產生深遠的影響。

亞洲象的故事,不是終結,僅為序章。在地球,每天還有眾多的生物面臨著不同的生存困境。用科技保護和共建地球生態家園,是每個科技企業的使命和責任擔當。基於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的探索和經驗,浪潮會持續參與到更多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中去,用科技滲透到地球生態永續發展的長遠命題之中。



在短片的最後,童話故事中的大象云云也迎來了一個美好的結局。「就在他們餓得走不動的時候,前方突然出現了一群人,給它們送來了幾大框香蕉……」像是電影結尾的彩蛋,但更願意相信這是不遠未來的預演,亞洲象重返雨林的那天很快會到來。

這個童話與現實交織的故事,溫暖而有力量!

相關焦點

  • 浪潮:用科技築夢,助力亞洲象重返雨林
    8.12世界大象日當天,浪潮發布了一支名為《幫亞洲象重返雨林》的短片,直擊當下備受關注的&34;問題,倡導以新技術賦能瀕危物種和生態保護。短片故事的主角——亞洲象是世界瀕危物種、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數量稀少,目前在地球上僅存3萬頭至4萬頭。
  • 與馬雲不約而同關注人象衝突,浪潮用計算力守護亞洲象與和諧生態
    馬雲在阿里巴巴內網發帖號召員工解決人象衝突 事實上,另一家科技企業也在密切關注西雙版納亞洲象和雨林生態保護,致力用科技的力量緩解人象衝突,探索更合理的人象和諧共處模式 8月12日世界大象日當天,浪潮發布的一條《幫亞洲象重返雨林》短片在朋友圈流傳,倡導以新技術賦能瀕危物種和生態保護。此前,浪潮參與了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亞洲象生態保護項目,通過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實現了對野生亞洲象的實時觀測和秒級預警,有效緩解人象衝突,並為拯救瀕危物種、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及可持續發展這一長遠命題注入科技力量。
  • 浪潮:以「計算之力」守護300頭亞洲象
    來源:環球網【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8月12日消息,在第九個「世界大象日」來臨之際,浪潮與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聯合打造了世界領先的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實現對亞洲象的全天候監測和觀察,有效緩解了人象衝突
  • 浪潮以計算之力 守護300頭亞洲象
    浪潮與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聯合打造了世界領先的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實現對亞洲象的全天候監測和觀察,有效緩解了人象衝突,並為拯救瀕危物種、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及可持續發展這一長遠命題注入科技力量。
  • 倡導科技賦能,浪潮用計算力守護亞洲象與和諧生態
    8.12世界大象日期間,雲南西雙版納傳來好消息,我國的亞洲象保護與研究用上了科技手段。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與浪潮合作搭建了一套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實現了對300頭亞洲象的實時守護,為瀕危物種與生態保護探索出新路。
  • 世界大象日 | 用科技之力共建「象」往的生活
    科技作為改造自然的一種力量,不應缺席這一場需要所有人全力以赴的拯救行動。科技,讓人象和諧更近一步為了緩解當地人象衝突,同時在不打擾野生動物的前提下實時觀察和發現新的演進規律,為科研提供更為科學的參考數據,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科技企業浪潮合作,將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領先技術融合運用於野生亞洲象的監測保護工作,搭建了一套世界領先的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
  • 中國「計算之力」守護300頭亞洲象:全天候監測觀察
    8月12日是第九個「世界大象日」,中新社記者來到西雙版納,探訪浪潮與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聯合打造的世界領先的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這個系統通過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實現對亞洲象的全天候監測和觀察,有效緩解人象衝突,並為拯救瀕危物種、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及可持續發展這一長遠命題注入科技力量。亞洲象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確定的瀕危物種之一,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境內的亞洲象僅有170頭左右。
  • 科技助力 人象和諧
    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亞洲象保護項目中,科研人員藉助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多種先進技術,實現了野生亞洲象行進軌跡實時觀測和秒級預警。藉助科技力量,管護局不僅緩解了當前緊迫的人象衝突,還對西雙版納雨林生態保護有了新的發現和啟迪。
  • 從衝突到和諧,西雙版納如何做到亞洲象保護有「數」
    如今,隨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的初步建立,亞洲象的保護走上了一條數位化之路,從過去依靠人在雨林中四處「摸」象、預警用大喇叭吼,到如今實時在線的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為數位化技術顯得格外美麗。
  • 從衝突到和諧,西雙版納如何做到亞洲象保護有「數」
    如今,隨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的初步建立,亞洲象的保護走上了一條數位化之路,從過去依靠人在雨林中四處「摸」象、預警用大喇叭吼,到如今實時在線的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為數位化技術顯得格外美麗。
  • 以計算之力 守護300頭亞洲象
    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的應用,不僅緩解了當前緊迫的人象衝突,對西雙版納雨林保護也有了新的發現和啟迪。國際瀕危物種保護的難題:人象衝突、物種觀測數據難以獲得野生生物棲息地往往在叢林、險峰、深海、河流深處,野外環境變化,生物及科研人員要想展開深入研究面臨很高的安全風險,野生動物保護在國際上一直面臨物種觀測數據難以獲得的問題。
  • 從衝突到和諧 西雙版納如何做到亞洲象保護有「數」
    如今,隨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的初步建立,亞洲象的保護走上了一條數位化之路,從過去依靠人在雨林中四處「摸」象、預警用大喇叭吼,到如今實時在線的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為數位化技術顯得格外美麗。
  • 浪潮打造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
    浪潮與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聯合打造了世界領先的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通過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實現對亞洲象的全天候監測和觀察,有效緩解了人象衝突,並為拯救瀕危物種、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及可持續發展這一長遠命題注入科技力量。
  • 浪潮用科技助力亞洲象保護,打造「象」往的生活
    如今,科技正為生態保護,賦予更多可能性。8月12日,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野象谷景區,舉行了「世界大象日」公益活動,呼籲更多社會愛心人士積極關注亞洲象的生存困境,並加入保護亞洲象的行列中。作為「科技助力亞洲象保護」的企業代表,浪潮受邀參加。
  • AI上陣,帶300頭瀕危亞洲象重返雨林
    如何通過長期追蹤與研究,幫助人類更好地掌握大象的習性和生態變化,為更長遠地生態保護帶來價值?如果回到三十年前,人們或許無法想像如今現代科技計算力的澎湃和便捷,能帶給緩解「人象衝突」怎樣的解法?而在我們接下來要講的故事裡,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技術正不斷擴展創新的邊界,科技進步所帶來的每一絲溫度,對於亞洲象保護都彌足珍貴。
  • 用科技賦能保護瀕危物種的啟示
    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的應用,不僅緩解了當前緊迫的人象衝突,對西雙版納雨林保護也有了新的發現和啟迪。  國際瀕危物種保護的難題:人象衝突、物種觀測數據難以獲得  野生生物棲息地往往在叢林、險峰、深海、河流深處,野外環境變化,生物及科研人員要想展開深入研究面臨很高的安全風險,野生動物保護在國際上一直面臨物種觀測數據難以獲得的問題。
  • 《重返狼群2》:童話的背後是血腥
    格林的童話很美,美到窒息,一個女孩和一隻狼,從草原到城市,在從城市到狼山,從救命到救贖,從依偎到分別,給你最大的愛就是放你自由離去。如果說《重返狼群》是極致的美,《重返狼群·再見格林》就是為生命在譜寫禮讚,任何生命都應該被尊重,不求絕對平等,只求留下生存的空間。在人類擁有熱武器之前,狼的攻擊力遠在人之上,為了生存,人殺了狼,可以理解。
  • 用人工智慧,去保護中國那300頭野生亞洲象吧
    事實上,由於亞洲象對同域分布的其他野生動植物資源可以起到重要的傘護作用,因此保護亞洲象對促進當地生態系統穩定,以及維護生物多樣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對於這些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出的瀕危物種,保護它們,和保護所有野生動物一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獲取物種觀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