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可以說走路是我們學會最為重要的一項技能。而且適當的走路也是對於健康大有裨益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的走路都是同一種狀態,可能就會因為走路的速度、邁步的幅度,產生各種各樣的差異。
走路的姿勢以及狀態有時候還能夠反應一個人的健康狀況的,不過大多數人是不知道自己走路時候是什麼樣子的。所以有時候並不會太在意自己是以什麼樣子進行走路的,但是不妨留心一下,當一些特殊的走路姿勢出現的時候,就要警惕了,可能是一些疾病來襲了。
在骨科醫生看來,哪些走路姿勢可能是疾病徵兆?
1. 走路像鴨子
有些人特別是一些孩子在走路的時候,會出現肚子往外挺得很遠,腰板筆直,邁起腳步來總是左搖右擺的,像鴨子走路時候搖動的尾巴一般,遠遠看去就像是一個小鴨子在走路。
要是出現上述的走路情況,家長就要注意了,可能是一些較為嚴重的疾病來襲了,諸如佝僂病,或者是嚴重的缺鈣也會導致這種現象產生。應該儘早去整個的醫院進行檢查,趁早的治療與改善病情。
2. 走路踮腳尖
有些人在走路的時候總是愛踮起腳尖,這種就被叫做是尖足,看上去好像很輕盈,其實很容易就在走路的時候摔跤,因為後跟在走路的時候並不會著地,腳掌的壓力全部都在腳尖上。
要是剛剛學步的小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家長一定要及時的進行引導,並且訓練他們正常的走路。要是大腦或者脊柱神經受到損傷,特別是先天性腦癱患者,那就要進行有效的康復訓練,才能使得步態恢復正常。
3. 走路小步伐
我們有時候就會經常看到一些人走路時候,好像總是小心翼翼的,有些開玩笑的人就會說他們像小腳奶奶,確實有時候步伐太小,像舊社會裹腳的人走路一般,特別是有些老年人更是如此。
其實這種步伐有時候還真不是有意為之的,而是因為膝蓋骨骼出現了一定程度的退化導致的,最後在走路的時候並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在腳後跟著地的時候讓膝蓋保持筆直。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就要及時的去檢查自己的膝蓋骨。
4. 走路先落腳掌
一般正常人在走路的時候都會讓自己的腳後跟先著地,然後腳掌以及腳尖在依次慢慢地跟上。但是有些人可能自己沒有發現,其實他們走路的時候習慣是自己的腳掌先與地面貼合。
上述的狀況往往是因為自己控制腿部肌肉的能力出現了異常,特別是當身體患有中風、腰椎間盤突出這類會壓迫神經的疾病的時候,使得肌肉力量減弱,比較導致這種情況的出現,所以應該引起警惕。
其實有時候走路的姿態異常現象並不是只有上述的四種,還有很多,諸如內翻足、帕金森等疾病,都會帶來走路步態的異常,只有對症下藥,才能改善走路的異樣。
綜上所述,平時在走路的時候,不妨進行一下自我觀察,或者有人反映步態異常之後就要及時的引起重視,要是身體原因不自覺的導致這種步態的出現,就要及時的就醫,接受正規的治療,才有可能會恢復原來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