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萬的阿瑛,過著每個月要吃土的生活。「口紅,只有零支和無數支。頂級好糧來餵飽貓貓狗狗。咖啡,只喝來自巴拿馬翡翠莊園的瑰夏冰滴。紅酒,必須喝來自勃艮第的羅曼尼。」
近期《奇葩說》以阿瑛的故事引出了一道辯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話題從節目蔓延到了社交平臺,在媒體的調研中,62.5%的人選擇「及時享樂沒錯」,有人覺得「得有匹配收入的消費觀」。碰撞背後,是新生一代消費觀念的變革。
雖然95後們個個自嘲「窮」、「太南了」,但卻並不妨礙他們各有各的精緻。他們不迷戀大牌、不盲從,他們也更敢花、更理性。
95後們也正用拇指發出宣言,考拉海購數據顯示,95後用戶佔比達34%,2019年雙11,95後的消費增速是90後的4倍。95後不僅消費實力不輸90後、85後,還更喜歡從購物車裡觀世界。
看不到的地方也不湊合
相比「前輩」90後、85後,95後更敢花。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研究發現,95後每月可支配收入高達3501元。但21世紀經濟報導發布報告顯示,95後每月信用卡消費支出佔月收入的20%到60%,而80後的只佔10%到30%。
過去一年,考拉上的95後iPhone購買增速高達44.4%,遠超90後、85後;戴森吹風機,95後的消費增速是90後的4.3倍、85後的6.5倍。
就連日用品,95後也追求精緻。他們會花389元買一支法國牙膏,花1549元買電動水牙線,或者花229元買澳大利亞的洗臉巾。
看不到的地方,95後也不湊合。他們會花860元買瑞士的無人區玫瑰香水,用768元一瓶的卡詩魚子醬洗髮露,甚至睡前塗上200元的唇膜,貼上59元買來的呼吸貼,再噴幾下睡眠噴霧。
百十塊的好物從全球買,萬把塊也不在話下。1萬多塊的AJ系列聯名限量款潮鞋,95後男性買家佔比超過60%。過去一年,購買單價大於1萬的輕奢品用戶中,95後佔比同比增加了近1倍,消費增速是90後的30倍。
但對95後們來說,敢花可不等於拜金,大不大牌也並不關鍵,「我喜歡」才是買買買的準則。同樣花20萬,95後買的最貴的是一床冰島進口雁鴨絨被,90後卻是卡地亞腕錶,一樣的價格,90後戴在身上,95後選擇睡得更香。
養娃也要黑科技
花同樣的錢,95後更擅長把尋常生活玩出新花樣。
防脫髮大軍中早已出現95後的身影。過去一年,考拉上95後消費增速最快的商品是防脫洗髮水,護髮頭盔、生發儀等養發護髮黑科技產品,95後人均消費額增速是90後的3倍,蓬蓬粉、髮際線陰影、髮際線修容棒等美妝產品,95後消費額增速是90後的1.5倍。
(考拉海購線下旗艦店,一位年輕女孩在選購商品)
保溫杯裡泡枸杞的佛系青年們也升了級,養生精緻到指甲。2019年,考拉海購上保健品消費,95後是90後的18倍,葡萄籽、護肝片、纖體植物酵素、護髮護甲片、口服玻尿酸,也成為95後的養生標配。
95後奶爸辣媽也正崛起。過去一年,考拉上的95後母嬰消費額增速是90後的四倍,他們擅長用黑科技養娃,奶瓶消毒器、嬰兒輔食機、智能暖奶器等,95後消費額增速是90後的2.5倍。
喜歡探索、拒絕一成不變、雖窮卻精緻,是95後們的生活態度,淘遍全球好物的同時,他們也正把尋常生活變得閃閃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