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四腳蛇」,80年代很常見,農村娃把它當寵物,如今快要絕跡

2021-01-16 農民的小助手

導讀:80年代農村很常見,被小孩當寵物,因為好吃而被捕食,快要絕跡了

在夏季的時候,蛇是很常見到的一種動物。去到山裡面幹活了,有些農民會特意帶一根竹棍,提前敲打一下草叢,就是為了打草驚蛇。其實在一些靠近山區的房子,有時候蛇還會進到家裡面來,而老輩人也把這種蛇稱之為「守家仙」,認為進到家裡面來的蛇不能傷害,只能是把它們「請」出去。

說到蛇,很多人都會毛骨悚然。畢竟這種身體細長還會咬人的動物,很多人對它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恐懼感。但是在農村卻有一種叫「四腳蛇」的動物,很多的農村娃就把它當寵物來玩耍。在80年代這種動物很常見,但是卻因為好吃而被大量捕食,如今很少見了,在有些地方都快要絕跡了。

四腳蛇在南北方都有分布,尤其是在南方地區特別多。雖然它叫四腳蛇,但是卻並不是蛇哦。四腳蛇又名狗婆蛇、狗爬蛇、狗毛、小蜥蜴,石子龍等,它是我國獨有的一種動物,並且是蜥蜴的一種。

四腳蛇長得很像蛇,不過卻有四條腿。看起來也沒有蛇那麼嚇人,反而還有點萌萌噠的感覺。在過去農村的水田、池塘和小河附近就常見到四腳蛇,它們常常在小路附近活動,行動非常的迅速。很多的小孩子,就因為四腳蛇長得可愛,常常抓來把它當寵物養殖。

記得小時候,很多的小孩子把四腳蛇抓到之後,就用一根繩子綁住四腳蛇的身子,然後就把它像遛狗一樣牽著出去玩。因為四腳蛇不是蛇,咬人也沒毒,所以家長也不會阻止孩子們去抓四腳蛇來玩。有時候,四腳蛇還會自己把尾巴斷掉,這個就和壁虎會短尾巴自救一樣。以前農村的老人還說,四腳蛇的尾巴斷了會鑽入到我們的耳朵裡面來,然後會導致我們耳朵邊聾聽不見。

其實這個是大人嚇唬小孩子的,無論是四腳蛇,還是壁虎,它們的尾巴斷掉之後都不會鑽入到我們的耳朵裡面來。老人之所以這樣說,那是因為四腳蛇是一種和壁虎、蜥蜴一樣的益蟲,它們主要是吃蚊蟲,又不會破壞糧食和莊稼,所以也是為了保護四腳蛇。

在以前農村的四腳蛇真的很多,有時候一下子能看到好幾條。這種小動物還是可以食用的,這些年就有不少人專門捕捉四腳蛇來食用,在一些農家樂、酒店和燒烤攤上,就常見到四腳蛇的身影。這種動物不僅能食用,有些地方還把它當成山珍,像四川、雲南和廣州、廣西等地區,就有食用四腳蛇的習慣。

並且四腳蛇還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民間認為四腳蛇對於小孩子厭食不吃飯有很好的作用,以前小孩子如果胃口不好不愛吃飯了,有些家長就會去田野裡抓四腳蛇,然後把它烤熟了,或者是剁碎了煮熟餵給孩子們吃。畢竟在以前生活水平一般,也沒啥肉吃。而四腳蛇滿身都是肉,營養也挺全面的,偶爾吃一下對於小孩來說,確實很有好處的。

如今在很多地方,已經很難見到四腳蛇了。一方面是因為環境受到了影響,比如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導致四腳蛇的生態環境受到了破壞。另外一方面是因為過度的捕捉所致,又要它實在好吃,在市場上也有受歡迎,所以有些人專門去捕捉,導致四腳蛇的數量急劇減少。各位網友朋友們,你們當地還有四腳蛇嗎?小時候抓過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俗稱「四腳蛇」,80年代很常見,農村娃當寵物,如今快要絕跡了
    導讀:80年代農村很常見,被小孩當寵物,因為好吃而被捕食,快要絕跡了在夏季的時候,蛇是很常見到的一種動物。去到山裡面幹活了,有些農民會特意帶一根竹棍,提前敲打一下草叢,就是為了打草驚蛇。畢竟這種身體細長還會咬人的動物,很多人對它都有著與生俱來的恐懼感。但是在農村卻有一種叫「四腳蛇」的動物,很多的農村娃就把它當寵物來玩耍。在80年代這種動物很常見,但是卻因為好吃而被大量捕食,如今很少見了,在有些地方都快要絕跡了。四腳蛇在南北方都有分布,尤其是在南方地區特別多。雖然它叫四腳蛇,但是卻並不是蛇哦。
  • 叫蛇卻不是蛇,20年前農村很多,80後曾把它當寵物養,如今不多見
    導讀:叫蛇卻不是蛇,20年前農村很多,80後曾把它當寵物養,如今不多見立夏節氣已經到了,而民間有著「立夏蛇出洞」的說法,因為氣溫上升了,南方也開始進入夏季了,蛇這種動物也開始從洞裡面爬出來活動了。如果是在農村裡,去到山裡、地裡幹活了,就常會在路上看到有蛇在休息。一些靠近山區的房子,有時候還會有蛇爬入到家裡面來。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種很好玩的野生動物,它叫蛇卻不是蛇,遇到危險後會斷尾自救,一年只產一次卵。在過去農村很多,80後還把它當寵物來養殖,如今它卻數量越來越少了。80後的童年和00後的是相差很大的,以前的孩子想要什麼玩具了,就要自己動手去製作。
  • 農村人叫它「四腳蛇」但它既不是蛇也不咬人,現在很難見到了
    猛的一看還以為是蛇,但是它不是蛇,只是長得很像。它們有四隻腳,俗稱石龍子和"四腳蛇"也有的地方叫它」落水狗「「狗婆蛇」,因為它有"蛇"字,許多人怕被它咬後中毒,其實,四腳蛇既不是蛇,也不會咬人。每次它出現時,我都被嚇一跳,可時間長了,也沒覺得這東西有什麼可怕,大一點的孩子常常會把捉來的「四腳蛇」用一根繩子綁住,四處溜「蛇」以示炫耀。
  • 這種長得像壁虎的小動物,農村娃曾把它當寵物,尾巴斷了還會再長
    文/農夫也瘋狂 暑假就快要結束了,學生黨們又要返回到校園了。和同學、老師們分開了近兩個月,估計大家都有不少有趣的、好玩的事情要急著和同學們分享,所以對於開學估計很多學生黨是充滿期待的。那在今年的暑假期間,各位又遇到哪些好玩的事情呢?
  • 以前農村田地裡的四腳蛇,可別看它小,它的親戚很厲害
    小探說事在農村生活的人們或許對這種動物並不陌生,他就是農村田地裡非常常見的四腳蛇,這傢伙長著四條腿跑的賊快,不用工具根本就抓不到它。四腳蛇它是蜥蜴一類,蜥蜴目前在世界上有3000多種,最大的一種叫科莫多龍,這種蜥蜴體長有三米左右,科莫多龍它是蜥蜴中最兇猛的一類,甚至不把毒蛇放在眼裡,可以說是四腳蛇的親戚了。
  • 農村一種野花,它的果實常被農村娃當玩具,如今10元一斤成稀罕貨
    對於這些野生植物,筆者一直都是非常喜愛的,因為筆者的童年沒沒少跟野生植物打交道,相信不少90年以前的農村娃也是如此。那時候農村生活不如現在,既沒玩具又沒零食,於是這些野生植物就成了不少農村娃的玩具和零食,如狗尾巴草、蒼耳就是常玩的玩具,三月泡、八月炸、拐棗就是常吃的零食。
  • 俗稱「山泥鰍」,80後把它當寵物,卻不知價值珍貴,如今少見了
    但很慚愧,偏偏對山中常見的蛇非常害怕,也許是因為被蛇咬了的原因,難道不是有一句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口咬」,所以後來見到蛇總是敬而遠之。但生活在山區的人,遇到蛇是不可避免的事,上學的路上,菜園裡,甚至家裡,常常會遇到蛇。遠距離看也不錯,可以繞過去,或者找根棍子把它趕走。最為害怕的是它的動作沒有一點響聲,經常不聲不響的出現在你面前,嚇得你一大跳。
  • 80年代常見害獸,曾賣千元一隻,如今沒人敢動它,農民只能認栽
    在80年代那會,農村有種常見的害獸特別遭農民痛恨,它就是「豬獾」。很多朋友對於豬獾可能比較陌生,但對於70、80年代在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豬獾的性情比較兇猛,一般都是生活在農村周邊的大山裡,白天很難見到它,因為豬獾是夜行穴居動物,白天的時候都躲在洞穴裡睡大覺,等到晚上的時候,豬獾就會成群結隊的出來覓食。豬獾雖是夜間活動的動物,但它的視力並不好,尋覓食物主要還是靠它那長長的鼻子。豬獾會用鼻子到處嗅,嗅到了自己的獵物就會進行捕食。
  • 以前農村娃當玩具,如今成熱門種植,20元一斤俗稱「入地老鼠」
    胭脂花是農村野外十分常見的一種野生植物,在路邊、房前屋後及山野林區均可以見到,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對它應該不會陌生,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前的農村朋友,兒時更是沒少採摘過胭脂花的果實,採摘它果實幹嘛?自然是玩,這胭脂花的果實十分獨特,像是一顆迷你的「地雷」,所以以前的農村娃都會把它採摘下來當玩具。
  • 農村1大害草,80後愛吃它的葉子,卻不知根莖價值大,俗稱假人參
    導讀:農村1大害草,80後愛吃它的葉子,卻不知根莖價值大,俗稱假人參 在農村裡有很多讓農民頭疼的雜草,但是有些雜草也並不是一無是處,換一個角度就成為了美食。
  • 農村過去常見的小動物,四隻腳,尾巴斷了會「刷鍋」,現在不見了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過去常見的小動物,四隻腳,尾巴斷了會「刷鍋」,現在不見了。生活在農村,總有很多童年美好的記憶,有時候一個小物件,或者是一個小動物都能夠引起一段美好的回憶。但是當發現過去農村常見的小動物,不知何時竟然消失了,再也見不到它的蹤跡時,心裡難免不產生失落感,因為它畢竟陪伴著自己度過了那個時代,那個童年。
  • 它在地球上生存了上億年時間,以前農村很常見,現在越來越少了
    就是它了,有認識的朋友嗎?這種小動物在農村還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在夏天,常在草叢、田間裡活動。我們農村人一般叫它石龍子,也有人叫四腳蛇。石龍子外形酷似大型壁虎,本領也十分類似壁虎,尾巴斷了之後還能「再生」。它爬在秧苗上面,也不怎麼動,我用手機拍它只是用眼睛色勾勾的看著,不動。石龍子是廣泛分布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小型動物,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較為常見。
  • 這種野味在70年代很受歡迎,用火一烤就能吃,但很多人認為有毒
    這種野味在70年代很受歡迎,用火一烤就能吃,但很多人認為有毒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現如今的農村地區已經在慢慢的變好了,不會再像以前那麼的簡陋不堪,而且生活也是十分的艱辛。小的時候總是很常聽到奶奶跟我們講以前他們年代生活的事情,在以前的生活真的十分的艱難,別說飯吃不飽了,就連吃的食物也是十分的稀少,有時候只能到田地裡面摘野草野菜作為食物來吃,填飽肚子,這讓現如今的我們聽來是非常悽慘的事情,但是在以前人眼裡,為了能夠填飽肚子,農村每一個角落的野味都是可以用來吃的,什麼野兔,野豬或者是一些野草等等。但如果換做是你,你敢吃這些野味嗎?
  • 俗稱「山泥鰍」,過去是農村孩童的玩具,其實價值珍貴,少見了
    導讀:俗稱「山泥鰍」,過去是農村孩童的玩具,其實價值珍貴,少見了過去的農村野外,能夠玩耍的太多太多,孩子們放學之後,放下書包就會往外面跑,跑到野外去玩耍,哪裡有太多太多的快樂。那個時候的農村野外,昆蟲小動物豐富。
  • 俗稱「山泥鰍」,過去是農村孩童的玩具,其價值珍貴,少見了
    導讀:俗稱「山泥鰍」,過去是農村孩童的玩具,其實價值珍貴,少見了過去的農村野外,能夠玩耍的太多太多,孩子們放學之後,放下書包就會往外面跑,跑到野外去玩耍,哪裡有太多太多的快樂。那個時候的農村野外,昆蟲小動物豐富。
  • 80年代,家禽家畜多常見?小孩兒騎水牛雞鴨一群群
    景區內騎馬常見的現在,似乎也不算稀奇。可是定睛一瞧,驢背上馱著貨物,可不是供遊客騎玩用的。80年代的街頭,騾馬毛驢還是時常可以見到的。村子裡,一些莊稼人出來閒逛遛彎侃大山。一位老者牽著一頭黃牛經過,這牛塊頭不小,一看就知道是耕田拉貨的好手。以前在農村,家裡有這樣一頭耕牛,比什麼都強。圖中這頭動物,你能認出來是什麼不?毛驢。比起耕牛來,毛驢少見得多。
  • 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
    導讀: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對於農村野外的野生植物肯定不會陌生,尤其是那些長得很有特點的野草,基本上都能說得出來它的一兩種作用。而由於有些野草的價值不低,以至於在如今還有很多農民朋友會專門種植它們,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作物,並且還很受歡迎。下午筆者去村裡田邊散步的時候,就在一處水田裡,看到鄉親種植的一種特殊經濟作物,它就是「香蒲」。
  • 俗稱「蛇倒退」,身上長滿倒刺,蛇見到就跑,農村娃卻當零食吃
    大家好,歡迎關注「談談侃三農」文章,每天從不同角度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種植和養殖項目。如果想了解更多三農之事,請點擊上方兩字「關注」,謝謝!今天分享的主題:俗稱「蛇倒退」,身上長滿倒刺,蛇見到就跑,農村娃卻當零食吃。
  • 武宣農村人玩的「四腳蛇」,你小時候抓過嗎?
    與它含情脈脈對視許久後,它踏著方步,緩步離開。小時候的農村,沒有稀罕玩具。農村孩子,會到大自然中自己找「玩具」,而「四腳蛇」就悲慘的成了孩子們的玩物。說起四腳蛇,小時候非常常見,是一種蠑螈類的動物,說白了就是一條蛇長了四隻腳。
  • 農村一種「甜杆」,鄉下小孩時常偷吃,如今9元一斤成高檔水果
    在農村的山上植被茂密,生長著各式各樣的野果可以依照時節採食,對於農村娃來說,放學後到山裡搜尋野果子是最開心的事。而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兒時那會兒常吃的拐棗、八月瓜、酸棗,地梢瓜也都成了不容易見到的稀罕貨。今天說到的這種「假甘蔗」,鄉下小孩時常偷吃,如今9元一斤成了高檔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