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南橘北枳」是古人誤解,橘枳不同,更有一種枳是瀕危物種

2020-12-04 宜花得木

成語「南橘北枳」是古人誤解,橘枳不同,更有一種枳是瀕危物種

文:花木君

成語「南橘北枳」大家都知道,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大意是春秋時期齊國外交家晏子出使楚國,楚王想用齊人在楚為盜來羞辱晏子,結果晏子非常機智地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來回應,說明是水土關係造成的結果,以此諷喻楚國風氣不好,從而讓楚王自取其辱。

(枳)

後來就用「南橘北枳」來比喻同一種事物因為環境變化而產生變化,約定成俗,從而變為成語。雖然在語義和遣詞造句上是沒有錯的,然而如果從植物學的觀點來看,南橘北枳則是古人的誤解。

(橘)

其實,橘和枳是完全不同的植物物種,雖然都屬於芸香科(Rutaceae)柑橘亞科(Subfam. AURANTIOIDAE Engl.),然而分別屬於兩個種屬。其中,橘屬於柑橘屬(Citrus L.),枳屬於枳屬(Poncirus Raf.),又稱枸橘屬。

柑橘屬和枳屬的區別主要在於:柑橘屬主要分布北限止於秦嶺南坡、伏牛山南麓、山西臨汾以南盆谷地帶,主產於北緯33°以南的地區;並且果實較大,果味有酸有甜,是傳統水果品種。而枳屬則南北皆有分布,不過最北邊界為北緯35°;另外果實較小,有苦味,是著名傳統中藥材。

關於柑橘屬和枳屬的研究和分類,植物學界分歧不少,首先是柑橘屬的種類就不統一,有的認為約有170種,有的則認為約20種和幾種變種,由於柑橘屬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並且經過兩千多年的雜交培育,現在大多都是栽培種,野生祖先大都不復存在,因而釐清分類尚需時日。

(枳樹 )

而枳屬則比較簡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人們認為僅僅有1種,那就是枳( Poncirustrifoliata (L.) Raf.),是我國特有的物種,主要分布在山東、山西南部、河南、陝西、甘肅以南省份,現在已經被引種到世界很多地方栽培,並且培育出不少新的品種。1984年,在雲南省富民縣,由丁素琴等發現了一種新物種,並且是比枳更為原始的種類,這就是——富民枳

富民枳(Ponciruspolyandra S. Q. Ding et al.),僅僅分布於我國雲南省富民縣老菁山,海拔2100米~2400米的峽谷陽坡、石巖山地灌叢中

【形態】常綠小喬木,高約2.5米;新梢呈三稜形,綠色,老枝渾圓;葉腋有一芽一短尖刺;指狀3出葉,中央一小葉邊緣有波浪狀鋸齒,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深綠色,側生兩小葉較小;葉柄長1-2釐米,具窄葉翼。

【花果】單花,腋生,花白色,花梗長短不一;萼片5,寬卵形;花瓣5-9片,闊橢圓形,被絨毛,以邊緣為多;雄蕊35-43枚,長短較一致,花絲分離,花葯黃色,頂端尖,具乳白色半透明凸起;子房扁球形,被絨毛,10室,柱頭頭狀,微凹,綠黃色;果幼嫩時扁圓球形,綠色,被絨毛。花期3-4月。

(枳花)

富民枳和枳的區別在於:

1、分布不同:枳分布廣泛,富民枳僅僅在富民縣有分布。

2、落葉與否:枳樹為落葉小喬木,富民枳為常綠小喬木。

3、植株區別:枳樹嫩枝扁有縱稜,刺長(4釐米),紅褐色;富民枳嫩枝呈三稜形,老枝渾圓,葉腋有一芽一短尖刺。

(富民枳)

(枳樹)

4、花朵區別:枳的花朵有大小兩型,花徑3.5-8釐米,花瓣白色,匙形,雄蕊通常20枚,花絲不等長;富民枳花朵徑都約在6.4—7釐米,花瓣闊橢圓形,雄蕊35—43枚,長短較一致。

(枳花)

(富民枳的花)

5、果實區別:枳的果實近圓球形或梨形,大小差異較大;富民枳果幼嫩時扁圓球形。

6、花果期不同:枳的花期5-6月,果期10-11月;富民枳花期3-4月。

(枳樹)

富民枳和枳都是我國特有的物種,枳原產中國中部,而富民枳則是雲南富民特產。並且富民枳的發現,對於研究枳屬的植物學分類和物種演變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另外對於雜交育種也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因而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

(富民枳)

然而,由於富民枳分布地狹窄,自然種群稀少,並且由於離居民點近,果實幼嫩時即被採摘,因而自然更新非常困難,致使野生種群很難繁衍。據調查,到如今原產地的野生富民枳已經滅絕,屬野生絕滅類群。如今僅僅在原產地附近的村莊栽培1株,昆明植物所遷地保護栽培的有8株,富民縣農業局茶桑果站種植園內栽培10株。

(富民枳)

為了保護富民枳,如今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第二批)》(討論稿)名錄中,為國家Ⅱ級瀕危重點保護,可惜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新的野生植株。在昆明植物園8株富民枳,其中5株於2008年開花,兩年後結果,2012年結果達30多個,都被用於培育苗木,截止到2018年,目前培育的富民枳數量大約有1700多株。

(枳樹)

2020-5-7易花得木

相關焦點

  • 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完成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
    11月10日,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聯合尋甸黑頸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種植於尋甸縣六哨鄉恩甲村委會灑底村的1000餘株富民枳進行了除草鬆土,並對其中200株進行掛牌監測。技術人員開展監測掛牌通過技術人員實地測量監測,種植於尋甸縣六哨鄉恩甲村委會灑底村的1000餘株富民枳長勢良好,成活率達95%。下一步技術人員將定期採集富民枳的相關監測數據,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為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積累經驗。
  • 農村有這麼1種植物,因滿身刺用它做籬笆,小時候一直認為是橘樹
    有句古話說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橘和枳是同一種植物,是真的嗎?枳,一種有刺的植物,在我們老家它的最好作用就是菜園的籬笆,所以我們那裡的人也稱它為籬笆樹,也有人稱它為藤刺包,最近幾年我們那裡有人開始種橘子樹了,這才發現這兩種植物根本不是同一個物種,句子樹基本沒有刺,它們結果開花都是不一樣的,這才發現小學學的哪句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好像是有問題的,你們認為呢?
  • 文化解惑:「桔」和「橘」同音不同義,桔子和橘子怎麼說?
    關於「桔」字,有2個讀音:[jié]和【jú】時當讀[jié]時,「桔」字表示一種草本生植物。《說文解字》中說:桔,桔梗藥草也,說這種植物可以當作藥材來使用。我們最常見的一個詞語叫【桔梗】,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是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一般秋季採挖,去根之後,刮去外皮,切片曬乾生用。
  • 農村這種果樹,渾身帶刺,果實像橘子,殊不知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農村這種果樹,渾身帶刺,果實像橘子,殊不知有極高的藥用價值。農村地廣人稀,家家戶戶都有田地,農村人還喜歡種果樹,有桃樹、李子樹、梨樹、枇杷樹、葡萄樹等等,在後門山、果園裡種上一兩棵果樹,到了收穫的季節,孩子們就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水果吃,不僅能觀察到果樹的生長過程,還能品嘗到自己親手勞動的果實。
  • 一種滿身是刺的樹,果實似橘子還不能吃,農民卻大量種植80元一斤
    而要說什麼樣的野生植物最讓農民朋友討厭,那自然是那些有刺或是有毒的植物了,不僅危險會傷到人,還會對農作物造成影響,就如葎草、蒼耳之類的,但是總有那麼一些植物是例外,它們有刺,但是農民朋友卻大量種植。下面筆者就分享這麼一種滿身是刺的樹,果實似橘子還不能吃,農民卻大量種植80元一斤。
  • 《成語小秀才》第351關答案是什麼 第351至360關通關答案分享
    九遊小編最近發現有不少玩家在找成語升官記351-360關答案大全,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分享一下成語小秀才351-360關答案吧,希望對大家有用! 成語小秀才3... 成語小秀才351-360關答案是什麼?
  • 古人都能吃到什麼水果?
    蘋果古人吃的蘋果跟現在的不同,中國蘋果又稱綿蘋果,古稱「柰」。柰最早出現在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梈【pēng】柰【nài】厚樸[hòupò]」。之後,柰與現在廣泛栽培的西洋蘋果同種,才有頻婆、蘋婆果、頻果等演變名稱。「頻婆」,明朝王象晉的《群芳譜》記載,「柰,一名頻婆,與林檎一類而二種」。
  • 枳非橘:跳出日語漢字的文化圈套
    以及所謂的「天皇」和中國的「天子」有什麼關係沒?如果沒考慮就跟著用,那是對自己文化的不負責任。顯然,在日本文化中,野蠻侵略他國是「靖國」,行兇作孽的戰魔居然是「神」,這充分表明日本文化的善惡不分;剛從中國學去漢字的日本明知中國皇帝稱「天子」,卻自不量力地稱自己的皇帝為「天皇」,這再次表明日本文化的狂妄自大。
  • 枳實、枳殼與青皮這三味中藥,都是「橘子」,它們有區別嗎
    曾經西醫還沒有流傳至我國時,古人出現大病小痛都是依靠了「中醫」治療。而縱觀歷史,更是出現了無數的名醫,如扁鵲、華佗、張仲景等。而中醫發展至現在幾千年之間,更是發現了多類型的中藥材,很多植物的根莖、果實都可入藥,起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 這種水果很像桔子,樹上有很多長刺,可以用來「防賊」
    在以前的時候,農村的田地都是用來種糧食的,如今有很多農村人都進城了,農村的田地沒有多少人種了,有一些人把田地用來種水果,不用怎麼去打理它們,幾年過後,還可以吃到各種水果。今天為大家介紹農村一種很多特殊的水果,它的果實很像桔子,樹上有很多長刺,有很多農村人用它來防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