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鬥牛,西班牙火腿,西班牙的『日不落』

2021-01-08 丹蕾的紀實

西班牙鬥牛,西班牙火腿,西班牙的『日不落』

我們都知道西班牙鬥牛與西班牙火腿一直聞名於世,也知道英國曾被稱為『』日不落『』的帝國,但追憶歷史之跡,西班牙其實就早於英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了。

從農耕文明至遊牧文明再到海洋文明,更甚於以後的星際文明,人們對未知進行探索,既好奇也充滿敬畏,既冒險也滿是驚喜。

從明初的鄭和七下西洋到哥倫布的四次遠航發現美洲新大陸,人們對海洋的探索就一直沒有停過,只是前者基於一種政治需求,更多的是一種展示和宣傳,當然也有少部分的相互貿易,只是數額太過渺小。而後者剛經歷完黑暗的中世紀,在那一千多年裡,從到國王下到老百姓,一輩子只洗兩次澡,由於氣味太多難聞,就使勁噴香水,香水就這麼由來了,可能顛覆很多人的認識。歐洲也開始從封建主義過渡到資本主義,各國都竭力擴大對外市場,在當時中國和日本等東方國家的黃金、香料、絲綢(曾在歐洲被當作貨幣使用,被稱為軟黃金)以及瓷器(China英譯的由來)珠寶更是西方所需求的。因為需求產生貿易,所以在當時歐洲就急迫用東方開展貿易合作,15世紀末土耳其徵服西亞,控制了東地中海海域,穆斯林繞道非洲從背後包抄歐洲,在西班牙折戟,不然可以想像歐洲遍地清真寺,當然這是後話,歷史總是浩浩蕩蕩一往無前的。所以後者更多的是一種商品的貿易,更現實化的需求,當然就更有了動力。

我們都知道古時候在海上航行很容易迷失方向,早在春秋時期,華夏後人就已開始認識磁石,至戰國就有用磁石做成器具來辨識方向,也稱為『司商』。12世紀,中國更加完善的指南針開始傳入歐洲並得到普遍應用。

1451年的一個秋天,哥倫布出生在熱那亞。熱那亞在當時的地中海是少有的幾個海洋霸權國家之一。因為靠海為生,往往就催生出海盜的職業,平日幹起打家劫舍的勾當,東西裡往來的商船無不為此頭疼,而在搶完別人以後搖身一變成了街頭巷尾做買辦的商人。

哥倫布成長於這樣的環境,可以說他本身的性格具有海盜勇於冒險的一面,也有作為商人投機奸詐的面孔,這樣複雜的性格特點促使他後來成為了發現新大陸的「第一人」。哥倫布從小也喜歡航海,讀過《馬可·菠蘿遊記》。這裡順便提一下,馬可波羅在現在一直充滿爭議,有學者認為他沒去過中國,而是從別的地方或別的人口中道聽途說,再回去歐洲稍加修飾大加宣傳,什麼遍地黃金,蒙古大汗的宮殿都是金子做的,說得有模有樣但也漏洞百出,但在歐洲當時東方充滿財富這個就一直是共識,就像我國的房價一樣一直漲。人們也願意一直買,有的是剛需有的是投資,但是頂峰過後必是一地雞毛,所以投資有風險,下手需謹慎。

有了航海、天文知識再加上他青年時代經常乘商船旅行,到過地中海和大西洋。同時也相信「地球是圓的」這個觀念,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他先後遊說了法國,英國,葡萄牙,西班牙,最終在1492年4月,哥倫布同卡斯蒂利亞王國籤訂協議。天主教雙王為哥倫布提供遠航資金。同年10月,哥倫布在被印第安人稱為華特林島的地方著陸了。以為自己來到了東方的印度,並命名為「聖薩爾瓦多」(救世主之意),建立西班牙對的第一個殖民地,直至死後哥倫布都一直認為自己來到的就是印度,中國就在眼前。從那以後陸續不斷有大量冒險的航海家前往美洲進行淘金,1503到1520年的10幾年間註冊的黃金就有1.4萬多斤,且在新加的斯城建立後前五年,總共生產了約4600斤的珍珠。此外還有牛角數和各種藥草、菸草以及徵服後的奴隸,大量的殖民版圖讓西班牙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是後面。

技術的引進,困境的掙扎,東方的嚮往,冒險的航者,歷史的機遇,天量的財富。一切的一切讓西班牙從一個鬥大的小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更讓哥倫布名聲大噪成為大航海時代最知名的人物

相關焦點

  • 列國志;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西班牙
    ——西班牙小說家 塞萬提斯西班牙是一個多山國家,總面積505925平方公裡,人口約五千萬,其海岸線長約7800公裡。1492年1月2日,摩爾人首都格拉納達陷落,西班牙光復運動宣告完成,西班牙最終實現統一。(西班牙殖民帝國及葡萄牙殖民帝國的控制面積;1494年和葡萄牙共同籤署了《託爾德西裡亞斯條約》,意圖將世界瓜分為二。)
  • 兇神惡煞的猛犬——西班牙鬥牛梗和西班牙獒
    西班牙不僅是鬥牛盛地,也是猛犬的產地,這也許與當地的生活習性有直接關係,可以說如果你走在西班牙的大街上,到處都有猛犬的身影,兇神惡煞般的西班牙鬥牛梗和西班牙獒就是典型的代表,它們在世界猛犬排名中也是很靠前的。
  • 西班牙鬥牛史
    (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後來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鬥牛表演則出現於18世紀中葉)。現在西班牙擁有300多家鬥牛場(最大的是馬德裡的文塔斯鬥牛場,可容納2.5萬人)。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鬥牛節,有些時候每天都鬥,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西班牙鬥牛比賽(2015)
  • 西班牙鬥牛
    鬥牛是西班牙人在全世界的一張名片,到處顯擺。西班牙看鬥牛是一種領略美的感受、美的造化。儘管這種美是一種死亡之舞、鮮血之舞、生命之舞。在驚險和造型中有一種美的定格,在鮮血噴濺和生命終結中有一種縱情的享受。
  • 風靡世界的西班牙鬥牛是如何起源的
    談到西班牙的代表性運動,首先映入人們腦海中的,除了足球豪門巴塞隆納和皇家馬德裡等之外,恐怕就是被稱為西班牙國粹的鬥牛了。鬥牛這項運動在今天充滿了各種爭議,但無可否認它的確具有某種令人著迷的野性氣質,吸引了無數藝術家用各種方式表現這種「充滿節奏和感情的藝術」,在海明威的筆下,在戈雅的畫布上,在比才的樂曲中……但鬥牛這種充滿雄性魅力的運動到底是如何起源的呢?
  • 激情澎湃的西班牙鬥牛,作為西班牙國粹,你對它了解多少?
    鬥牛文化在西班牙發展已久,鬥牛是西班牙一個極具特色的傳統活動,也是理解其民族性格和語言的一個關鍵的文化象徵符號。如果我們想了解一個民族,也許從它的文化開始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1、起源 西班牙人認為,鬥牛作為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體育項目,代表著西班牙人的粗獷豪爽的民族性格。西班牙人說,這是他們的天性,來自於他們的生存環境。
  • 西班牙除了鬥牛和火腿,你還知道哪些?來一起討論吧
    導讀:對於西班牙的了解我並不是很深,只是知道西班牙鬥牛,西班牙火腿,值得注意的是,西班牙是高社會福利制國家,全民享有社會醫療保險;不光如此,他們的醫療設備和技術都是十分優秀的,被認為是世界公共醫療衛生體系最好的國家之一。
  • 西班牙鬥牛日:血腥鬥牛 驚心動魄(組圖)
    2008年4月2日,在西班牙賽維亞著名的Maestranza鬥牛場中進行了一場激烈又殘酷的鬥牛比賽。牛鬥士安東尼奧·巴雷拉正與公牛進行「拉鋸戰」。     每年3月至11月是西班牙鬥牛節,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為鬥牛日(使用體重4千公斤的非洲純種公牛)。西班牙鬥牛起源於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動(殺牛供神祭品)。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祭神活動演變為賽牛表演(真正鬥牛表演則18世紀中葉)。一場鬥牛由三個鬥牛士出場,角鬥六條公牛,每人兩個回合。在西班牙,所有的鬥牛表演都安排在下午舉行。
  • 西班牙鬥牛有怎樣的歷史?
    一談到西班牙的代表性運動,首先映入我們腦海中的,除了足球豪門巴薩和皇馬,恐怕就是被稱為西班牙國粹的鬥牛了。
  • 感受西班牙鬥牛之魂
    西班牙最為經典的東西就是鬥牛,非常不怕犧牲的鬥牛士,正好代表著當地人的勇敢,鬥牛場裡面融入了血液的黃沙,也就順其自然的體現在了西班牙的國旗上,融入到了西班牙人的血液裡。去西班牙,不妨去參觀一下鬥牛場,了解一下這個古老的國度的天性脾氣和內在魅力。
  • 西班牙火腿,憑什麼成為火腿界的貴族?切火腿也成了門藝術
    西班牙火腿切片全稱西班牙王國的西班牙,最廣為人知的名片就是西班牙足球和西班牙火腿。西班牙地處地勢以高原為主,間以山脈和丘陵,總體海拔較高,平原面積狹窄、分散。在世界上百種的火腿品牌中,西班牙火腿絕對算得上佼佼者。究竟是怎樣獨特的風味和歷史淵源使得西班牙火腿成為火腿品種的領銜者,下面我們就將用歷史客觀的眼光進行分析研究。
  • 西班牙鬥牛士點殺了義大利牛
    結果,西班牙在點球大戰中4比2擊敗義大利,晉級半決賽。兩隊在120分鐘時間裡踢得相當沉悶,好的機會很少,最終0比0收場進入點球大戰。之後,義大利的德羅西和迪納塔萊的射門都被卡西利亞斯撲出,而西班牙只有古伊薩的射門被布馮擋下,最終西班牙4比2點球淘汰義大利,晉級半決賽,義大利慘遭淘汰。兩強相遇勇者勝,兩強相遇智者勝。足球場上不是戰場又恰似戰場,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都是戰場的主體。
  • 西班牙鬥牛是如何讓世界瘋狂的?
    鬥牛是西班牙的國粹,起源於1761年。它之所以經久不衰,讓觀眾如痴如醉,不僅在於它需要高超的技藝,更在於它代表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 鬥牛季節從每年的三月十九日"巴侖西亞的火節"開始到十月十二日的"沙拉哥沙的比拉爾祭"時結束,一般在禮拜天與假日舉行,七八月份是欣賞鬥牛表演的黃金時期。
  • 西班牙否決將鬥牛列為文化遺產
    新華網馬德裡10月6日專電(記者 馮俊偉)西班牙參議院6日否決了一項由反對黨人民黨提出的關於將鬥牛列為文化遺產的動議。鬥牛和奔牛活動是幾乎所有西班牙城市在夏秋之交舉行的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動,但近年來頗受爭議。今年7月28日,西班牙東北部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議會通過一項決議,決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在該自治區內禁止鬥牛,從而成為西班牙本土首個禁止鬥牛的地區。
  • 全球公認的,最兇神惡煞的犬——西班牙鬥牛梗
    西班牙鬥牛梗的個性獨立、兇猛,它有厚實的肌肉,強而有力緊咬的上下顎,外形可怕而令人生畏。,兇神惡煞般的西班牙鬥牛梗就是典型的代表,很多犬類看到西班牙鬥牛梗都會避讓三分,因為,這種犬它們會搞突然襲擊。:58~61釐米;體重:55~68公斤,過去西班牙鬥牛梗常被用在戰場上,因很多人看到西班牙鬥牛梗都會覺得前所未有的恐懼感。
  • 圖片故事|西班牙鬥牛:殺戮還是藝術?
    西班牙攝影師丹尼爾·奧喬亞花了7年時間、觀看上百場鬥牛表演後拍攝出這組照片,「愛它的人為之瘋狂,恨它的人嗤之以鼻。」奧喬亞告訴《中國慈善家》。                             不得不勇敢的鬥牛士 奧喬亞出生在西班牙北部的小鎮納瓦拉,20歲之前從未在現場看過鬥牛表演。在西班牙,鬥牛表演興盛於南部。奧喬亞對於鬥牛表演最初的好奇,來自於他對所成長和生活的國家的好奇。
  • 西班牙奔牛節 鬥牛表演精彩刺激
    西班牙奔牛節 鬥牛表演精彩刺激 (8/10)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西班牙鬥牛 死亡之角上的弗拉明戈舞
    西班牙鬥牛是西班牙國粹,其中最具藝術性的非鬥牛士揮舞著紅鬥篷的翩翩「舞姿」莫屬,如同西班牙弗拉明戈舞一般,剛柔並濟為力量穿上優雅的外衣。但面對兇猛的公牛,鬥牛過程中每一刻都兇險萬分,西班牙鬥牛,或許可稱為死亡之角上的弗拉明戈舞,最接近死亡的藝術。西班牙鬥牛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之一,鬥牛以場面激烈富有刺激性風靡全球,雖然在動物保護方面頗受爭議,但作為西班牙傳統,依舊很受歡迎。(策劃 棕櫚)
  • 西班牙鬥牛,讓上海人長了什麼"見識"?
    10月23日在上海,完全與西班牙傳統鬥牛一樣:逗牛、長矛穿刺、插花標和鬥牛士表演,僅最後結果牛性命的一劍,為照顧中國人的觀賞習慣換成了不能致命的花標。這場在體育場上演的西班牙鬥牛,讓久在城市的上海人見識了自然的野性,雖然很多人對牛身上流血的傷口不適應,但大多數人還願意再看一場(上海《青年報》體育綜合版10月24日)。讀了這則消息,正如報導所說,筆者真的是長了一些見識。
  • 真正的西班牙不在鬥牛裡,而在音樂裡
    西班牙,曾經的海上霸主,歷史上經歷過基督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哥特文化、南美文化的洗禮,是歐洲不可多得的文化匯集之地,得益於此西班牙的音樂裡充斥著神秘又熱烈的氣息。西班牙鬥牛(圖片來自: pixabay)西班牙人除了熱衷鬥牛還能歌善舞,其舞曲節奏常被音樂家融入自己的樂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