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的人認為得失心過重是當下青年通病
61.1%的人感到年輕人應以劉翔為榜樣,樹立淡然豁達的「中國氣度」
劉翔:氣度稱王 宋璐攝
提要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董海軍認為,劉翔大邱賽後的表現,對於青年如何把握自己的心態,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劉翔的表現教會年輕人在競爭中,有些事情能爭取就爭取,出現意外也別總是怨天尤人,應該學會坦然接受,就像劉翔那樣,賽後還開個玩笑說:「我和你手牽手跑到終點。」這種胸懷才是「中國氣度」,非常值得年輕人學習。而一個人要有淡然、豁達的氣度,前提是要有實力。
近日,在韓國大邱田徑世錦賽上,中國運動員劉翔因古巴選手羅伯斯的拉拽犯規,與金牌失之交臂。但劉翔在賽後表現出的淡定,以及對競爭對手的寬容,被不少國內網友津津樂道。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搜狐新聞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800人參與),84.0%的受訪者關注劉翔在大邱田徑世錦賽上的表現;74.2%的人對劉翔的表現持「欣賞」態度。受訪者中,「80後」佔38.6%,「70後」達34.6%;64.8%的人正在關注大邱田徑世錦賽。
79.7%的人肯定劉翔賽後表現出的素質和氣度
在經歷偶像劉翔2008年紐約田徑大獎賽和北京奧運會兩次退賽的失落之後,黃新怡一直盼望著沉寂多年的劉翔,能在大邱田徑世錦賽上演繹「王者歸來」。
作為劉翔的「鐵桿粉絲」,黃新怡經常在微博上發布有關劉翔的新聞和圖片。儘管她的微博沒能獲得太多關注和回復,甚至有人戲謔她的偶像已過氣,但黃新怡始終如一。在她看來,「劉翔需要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再次證明自己的機會」,而大邱田徑世錦賽就是這樣的機會。
黃新怡坦言,自己是個得失心非常重的人,她認為「幸福,就是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剛獲知劉翔錯失金牌的那一刻,黃新怡十分沮喪。不過,劉翔賽後的表現,卻讓她備感驚喜。劉翔的一句「人生就是這個樣子」,以及對競爭對手犯規行為的寬容,讓黃新怡感覺自己也跟著「一夜之間長大」。
比賽當天夜裡,她落寞的微博也熱鬧起來。不少網友留言說,「劉翔才是真正的王者」、「在淡定面前,一切榮譽都是浮雲」……
調查顯示,79.7%的人肯定劉翔賽後表現出的素質和氣度。54.0%的人認為劉翔的「看淡得失」值得當前年輕人學習,其次是「寬容對手」(50.3%),39.0%的人選擇「謙和」。
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講師蘇美妮認為,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認為體育競技要展示的不僅是人的健康和力量之美,還應展現人性之美。劉翔在衝突面前,表現出的釋然與氣度,就體現出這種人性之美,回歸了體育最初的精神。在當今社會,這種精神正逐漸被人們遺忘,在社會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很多人都瘋狂地追逐第一。
如今,不少人將劉翔的平靜與當下很多年輕人的浮躁心態對比,認為得失心過重已成當下青年的通病。調查中,92.9%的受訪者對此表示認同。其中,56.5%的人感覺這樣的年輕人「非常多」。僅0.4%的人明確表示「幾乎沒有」。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理事、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志霞,遇到過一件頭疼事兒。班幹部確定了「三好學生」人選,一名學生卻私下給她打電話說對評選結果非常有意見,覺得自己的成績比當選者好但沒被評上。她了解到,班幹部們是因為當選者家庭困難,而評選「三好學生」直接關係到獎學金,於是大家就把機會讓給當選者。可是那名學生堅決不同意,最後她只能在協商後讓倆人「平分」榮譽,才最終平息風波。
陳志霞說,在校園裡,類似情況並不鮮見。一些大學生在利益面前特別較真兒,往往不會從別人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其實,這樣的人在社會生活中很難走得長遠,只要有機會,大家還是會偏向大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