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鄭曉慧通訊員章程)「早知道手術這麼簡單,早點做就不用吃這麼多苦頭了。」剛取出體內膀胱結石的廣州市民周先生說道。據了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受飲食、飲水等因素影響,「帶石頭」生活的狀態並非個例,平時不疼不癢也沒引起患者重視,直到身體感到不適,甚至導致發生癌變才追悔莫及。對此,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外六科結石專科主任黃蘇寧建議,處理結石要趁早,取石後要注意飲食多喝水,避免復發。
膀胱結石越早處理越好
剛剛在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外六科成功取石的周先生,就是膀胱結石「百萬大軍」的一份子。周先生金年68歲,據他口述稱,五年前體檢時,發現有一顆直徑約1cm大的膀胱結石,醫生當時建議手術,但周先生認為不礙事,並未理會。
周先生表示,這五年期間自己除了在小便時,偶爾尿頻尿痛無其他明顯感覺。直到近兩三個月,他明顯感覺尿痛,排尿變細,吃過口服藥後仍反覆復發後採取醫院做B超。「當時在電腦上看到自己膀胱裡有一個』雞蛋』時,嚇了一大跳。」隨後,周先生接受手術將伴隨自己多年的石頭取了出來,術後,周先生即刻便能正常排尿,並在二天,辦理了出院手續。「知道手術這麼簡單,早點做就不用吃這麼多苦頭了。」周先生感嘆道。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外六科結石專科主任黃蘇寧在接診周先生時表示,「周先生現在來的還算及時,再晚些可能就會看到自己的血尿,或完全尿不出來。」
黃蘇寧告訴記者,他和這些石頭打交道二十多年,往往來就診的患者,很多都是完全排不出尿了,才著急來醫院看病,「我這就有好幾位患者,經病理檢查已經癌變了的,都很惋惜。癌變早期還能手術切除,要是到了晚期,保命都是問題。」
據統計,在我國,泌尿繫結石的發病率為1%~5%,南方地區更是高達5%~10%,膀胱結石很常見。黃蘇寧表示:「這些結石,一經發現,建議取掉。越早取石越有利。」他介紹,結石一旦形成,就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往往會越長越大,最後結果如果結石導致梗阻、積水等這個過程,腎功能受損,最後衰竭,或者反覆炎性刺激導致癌變,都是非常不值得的。
據了解,膀胱結石多見於男性老年人,其主要症狀為排尿中斷和膀胱刺激症狀,如尿頻、尿急、尿痛和排尿困難。臨床上,泌尿系統結石小的時候由於沒有症狀,不易被發現,多數病人在感到疼痛症狀和血尿才被檢查出來,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引起腎積水或腎盂腎炎,嚴重的話可以造成腎功能減退。
膀胱結石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呢?據黃蘇寧介紹,產生結石的病因比較複雜,環境、飲食、遺傳、年齡、藥物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膀胱結石形成。廣東地區的水質較硬,天氣熱排汗多,飲水少等生活習慣,都是誘髮結石的一些因素。
無創取石:適合5cm以下直徑的膀胱結石
記者了解到,目前膀胱結石的治療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手段。對於病情較輕,結石較小,無腎臟損傷的情況,可以先嘗試口服藥物,幫助排石;對於藥物治療無效,或者結石比較大,一般推薦選擇手術治療,手術分為傳統開放性手術和微創治療(體外衝擊碎石、內腔鏡取石等)。
其中,膀胱鏡碎石取石術是指在膀胱鏡下進行的雷射或超聲波碎石取石,術中經尿道將膀胱鏡插入膀胱,直視下應用雷射或超聲彈道碎石,再用衝洗器將粉碎後的結石衝出,達到清石的目的。膀胱鏡碎石取石術術中出血較少,術後併發症少,且能達到完全清石的效果,是比較安全有效的一種微創手術方式,目前在泌尿外科應用較為廣泛。
「臨床上,一般直徑小於5cm的膀胱結石,微創手術一次性就能取完。」黃蘇寧介紹:「直徑超過5cm的,如果不接受傳統開刀手術的,有的也可以分兩次完成取石,兩次手術一般間隔一周。這裡就要評估好患者高齡、身體耐受力和病情。」黃蘇寧補充道。
專家建議:取石後注意飲食多喝水
膀胱結石取出之後,也有一小部分人還會繼續長石頭。黃蘇寧說:「這樣的患者,除自身代謝障礙外,平時喝水少,經常憋尿,不合理飲食的人患上膀胱結石的機率也很高,所以取石之後要注意預防結石復發。」
黃蘇寧建議,無石人群,平時也一定要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利於體內多種鹽類、礦物質的排出。合理飲水量應該不少於每天兩千毫升,特別要注意夜間飲水。保持清淡的飲食,多食用富含纖維的粗糧,限制鈉鹽的攝入,少食含草酸、高鈣的食品。同時,要避免泌尿系統的感染。在夏天或劇烈運動後也要及時補充水分,因為大量出汗會濃縮尿液,不利於鹽類、礦物質的排出,容易沉澱形成結石。而體內本身有石頭的人群,一定要儘早幹預,定期做泌尿系B超跟蹤檢查。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