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筆者寫了一個帖子,講了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商人出身,社會地位極其低下。有網友問我說:「商人不偷不搶,靠本事吃飯,為什麼在古代的時候社會地位那麼低下呢?」
這個話題非常有趣,筆者今天得空,給大家講一講這個話題。古代的時候,有一條鄙視鏈,這條鄙視鏈叫「士農工商、娼優皂隸」。古代的話語權,主要是掌握在讀書人的筆桿子和印把子上,這條鄙視鏈就是以讀書人的眼光開展的。
武則天劇照,感謝原作者
古代社會地位最高的人,是士族階級。士族分兩種,一種是讀書的士子,一種是打仗的戰士。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士人階級是古代的掌權者,他們掌握了優質的社會資源,所以社會地位最高。士大夫階級,把自己排在社會地位第一等的位置,再把別的階層的人分成三六九等,以利於他們的統治。
士人階級排了第一等,農民階級為什麼可以排在第二等呢?原因很簡單,士人階級不直接從事生產,他們需要物資供給,這些物資供給得由廣大的農民承擔。農民們辛辛苦苦種出糧食蔬菜水果,供給士人集團享用。朝廷需要修宮殿、修長城、修皇陵等大工程,農民需要給朝廷免費勞動,這個叫徭役。數量龐大的農民,他們納糧交稅服徭役,朝廷要打仗,他們還得上前線打仗。農民是古代朝廷統治的重要基礎,所以社會地位排第二位。
武士彠雕像,感謝原作者
手工業者排在社會地位第三等,原因很簡單,因為社會需要大量的消耗品。無論是士人還是農民,都需要用家具住房子,這些都需要手工業者的貢獻。大量的泥匠、木匠、篾匠、鐵匠、殺豬匠等手工業者,源源不斷的社會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和服務,他們的付出獲得了社會的認可。
商人排在社會地位第四等,原因也很簡單。古代的人認為商人不從事生產活動,他們既不生產農產品,也不生產手工製品。商人不從事生產活動,卻通過販賣獲取比生產者更高的收益,所以古人認為商人是社會的寄生蟲。古代的人,普遍認為商人無奸不商,所以商人的社會地位只能排在正當職業的最低等。
現代的商人,剛起步的叫創業者,有點錢的叫老闆,做的大的就是企業家,社會地位比較高。在古代,商人被人們看不起,歷朝歷代都出臺了許多對商人歧視性政策。比如商人再有錢也不能坐馬車,商人出門必須穿兩隻不同顏色的鞋子標示商人身份。古代的時候,有一種職業叫龜公,龜公是在社會上地位極其低下,出門必須戴綠帽子標示賤民身份。商人出門必須穿兩隻不同顏色的鞋子標示身份,社會地位也就僅僅比怡紅院的龜公高了那麼一點點。
怡紅院圖片,感謝原作者
商人的社會地位那麼低,武士彠生活在歧視商人的隋朝,他雖然家財巨萬,社會地位卻極其低下。武士彠是有理想的人,他決心改變命運往上爬。武士彠為了改變命運,就用金錢開道,買了一個叫隊正的官當。隋朝實行府兵制,老百姓平時照樣在家種地做手工忙生意。要打仗的時候,朝廷再徵召府兵入伍。朝廷在和平時期管理府兵。有團級建制。團級建制下面,就是旅級建制。這個建制,跟現在相反,現在是旅比團大,隋朝是團比旅大。隋朝府兵旅級建制下面,就是隊正,隊正的官,管著50個府兵。
隊正的官雖然非常低下,但是讓武士彠混進了大隋朝的體制之內,這僅僅是武士彠改變命運的起點。隋朝末年的時候,李淵駐防汾水晉陽一代,那裡剛好是武士彠的家鄉。武士彠費盡心機請李淵吃了一頓飯。武士彠這頓飯非常奢華,李淵就此記住武士彠了。李淵出任太原留守的時候,就把武士彠升官調到太原,讓武士彠管理太原戰區的武器裝備。武士彠請李淵吃飯,把自己的官職由隊正吃成了鎧曹,完成了改變命運的第二步。
李淵劇照,感謝原作者
李淵準備起兵造反的時候,請武士彠吃了一頓飯,李淵在宴席上隱隱約約透露出起兵的意圖。武士彠是精明人,他知道李淵是在試探他是否支持起兵反隋。武士彠吃完這頓飯之後,回到家裡挑燈夜戰,寫了一本《武士彠兵法》。讀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好笑?做買賣的武士彠寫兵法,還堂而皇之用自己的名字冠名兵書,明顯的不靠譜嘛。
武士彠寫好了《武士彠兵法》,然後大大咧咧的獻給李淵。這本《武士彠兵法》的水平,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武士彠把水平一般的《武士彠兵法》獻給李淵,意思是告訴李淵。我聽懂了唐國公的意思,唐國公要想幹大事,我全力以赴支持。唐國公要錢,我武士彠就傾家蕩產資助你。唐國公要人,我武士彠就把家族數百口子弟的命交給唐國公。
武則天劇照,感謝原作者
李淵接到了《武士彠兵法》之後,就明白了武士彠的意思。再後來,李淵在太原起兵,浩浩蕩蕩殺進長安城,開創了大唐帝國。武士彠家族在大唐開國戰爭中全力以赴支持李淵,因此成了大唐開國功臣。李淵論功行賞,武士彠官拜尚書,爵封國公。追隨李淵的數百名武家子弟,皆有封賞,武士彠的兩個哥哥也是高官得做駿馬得騎。武士彠從讓人看不起的商人,再到小小的隊正,再到鎧曹,再到尚書國公,完成了改變命運的逆襲曲。
武士彠生前,最高當到尚書的官位。他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當皇帝。武則天大權獨攬的時候,給武士彠追封王爵。武則天登基稱帝的時候,按照慣例,給她的生父武士彠追封了皇帝稱號。就這樣,武士彠由社會地位低下的商人,逆襲成了皇帝。
參考書目:《新舊兩唐書》《資治通鑑》
《隋唐往事》系列貼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籤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