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吧上哪個表情的使用率位居榜首,當然非「滑稽」莫屬。
為何這邪魅一笑能有如此魔力?
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敬請收看本期《走近科學》。
先上一張面部肌肉圖。
標紅的部分就是接下來需要提到的幾塊肌肉:
額肌,額肌收縮可以使眉頭抬高,眼瞼有被動的輕微提升;
眼輪匝肌,位於眼周,主要作用是閉眼,有時候人會眼皮跳,就是這塊肌肉在顫動;
顴大肌,位於側臉,主要作用是拉升嘴角;
口輪匝肌,圍繞嘴部,能使雙唇緊閉。
「滑稽」表情就是這四塊肌肉協同作用的結果。
我曾寫到過真笑的特徵:
如果你發自內心在笑,嘴角會翹起來,蘋果肌會隆起來,臥蠶會凸起,同時它下面會形成溝紋;而如果是假笑,臥蠶基本沒有變化。
發自內心的笑容中,眼輪匝肌和顴大肌的收縮程度是相匹配的。當一個人開懷大笑的時候,伴隨著顴大肌的提升和眼匝輪肌的收縮,人的眼睛會接近閉合,瞳孔變小,魚尾紋加深。
顴大肌的牽動使得嘴巴彎成一道月牙。而口輪匝肌的收縮導致雙唇抿緊,而這一般被認為是對笑意的抑制。
所以一個加上口輪匝肌抑制buff的真笑應該像這樣:
*百度貼吧表情「太開心」
但在「滑稽」表情中,按嘴角上翹的弧度來看,眼睛早就該眯成一條縫了,但偏偏眼睛不但沒有閉合,反而形成了彎彎眼。這是否說明「滑稽」表情不是真笑呢?
並不是這樣。
截取「滑稽」表情的上半部分,可以看出,下眼瞼部分彎成向上的弧線,呈現出真笑的特徵,這是顴大肌收縮擠壓 + 眼輪匝肌收縮形成的。
那麼,為什麼上眼瞼部分沒有閉合?
觀察眉部可以看出,額肌的收縮大幅抬高眉頭,順便拉升了上眼瞼,使得它沒有閉合。嘴上的月牙都那麼彎了,上眼瞼還能張開,可想而知這眉頭抬得有多麼誇張了。
為什麼要抬眉呢?
抬眉的動作會在很多表情中出現,但如果沒有其他表情線索,抬眉一般伴隨著對當前所說的事情的強調及自信的感覺,比如下圖的川普:
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人俏皮地做快速的雙眉高挑的動作,這也意味著對自己所說的內容比較自信,甚至認為聽者也應當認可,可以翻譯成「你懂的」。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總結一下:「滑稽」表情中,顴大肌牽動嘴角形成笑容,挑眉的動作凸顯對所表達內容的自信,而口輪匝肌的收縮抑制了笑意,流露出一絲意猶未盡。
然而僅僅是這樣嗎?
「滑稽」表情是如此流行,以至於在沒有「滑稽」表情可以使用時,會在回帖內容後加一個「手動斜眼笑」。有時「笑」字都被省略而精簡成「手動斜眼」,可見斜眼才是「滑稽」的精髓。
我們將斜眼改為正視,將兩個表情放在一起,感受一下表情含義的變化:
*左邊的表情為「滑稽 · 改」,將視線從斜眼轉向正視。
「滑稽 · 改」將視線從斜視轉向正視後,好像望著屏幕外,與接收者產生了瞳孔對視,這往往是一段言語交流(互噴)的開始;而右邊的「滑稽」表情視線偏轉至一邊,屬於視覺阻斷行為(閉眼或轉移視線),表示沒有接收或表達信息的意願,隱含著「不說了,脫離戰鬥」的含義。有人說:
斜眼笑一直是個「不引戰」的標誌
也正是這種視覺阻斷行為的效果。
到此為止我們可以總結出「滑稽」表情的全部含義:
顴大肌牽動嘴角形成笑容;
口輪匝肌的收縮抑制了笑意,流露出一絲意猶未盡;
挑眉的動作拉伸了上眼瞼,凸顯對所表達內容的自信;
斜眼屬於視覺阻斷行為,有不願繼續交流和脫離戰鬥之意。
貼吧的「滑稽」之生動傳神,比微信的「微笑」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一個表情的大火,當然離不開它自身的特點,但也要考慮吧友使用的進程。在討論貼吧表情「滑稽」如此之火時,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
在網絡交流中,為什麼大家越來越喜歡使用表情?
貼吧的「滑稽」作為萬能表情,只是因為它本身的特徵嗎?
事實上,表情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可能比網絡空間中還要大。
在現實世界的交流中,語言文字等言語線索並不是最重要的。心理學家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指出,我們在接收他人表達的自我感受時,身體語言佔到總信息量的55%,語氣語調佔到38%,而言語信息本身僅佔7%(注意加粗部分的前提條件)。可見在交流中,非言語線索之重要性。
而Walther等人的研究則認為,在網絡交流中,當沒有可用的非言語線索時,互動雙方會使用諸如表情符號、語言風格等可用的線索進行代替,來提高情緒信息的互換;而人們也能通過使用表情符號使他們的信息更具有社會意義。
從這個角度來講,不是大家喜歡用表情,而是大家需要用表情表達缺失的非言語線索。
那麼,為什麼「滑稽」會成為萬能表情呢?除了如前所述的「滑稽」表情中自帶的自信、「你懂的」、不願繼續交流等含義之外,還與它所搭配的帖子內容有關。
Derks等人在研究了電子郵件中表情符號的使用後,認為表情符號影響了信息接收者對信息內容的解釋:
當表情符號與言語信息的情緒維度一致時:積極信息加笑容會更為積極,消極信息加撇嘴也會更為消極;
當表情符號與言語信息的情緒維度不一致時:
而「滑稽」表情的使用,往往伴隨著相對消極、情緒維度不那麼強烈的信息。這就是一種典型的「消極信息 + 積極表情」的搭配。
此時除了「滑稽」表情本身的含義之外,信息整體也會被評價為更加積極,從而使氣氛更加和諧。
也就是說,當吧友在用「滑稽」表情時,其實他是在自覺維護貼吧一派祥和的討論氛圍哦。
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參考文獻:
姜振宇 (2011). 微表情. 鳳凰出版社.
[美]保羅 · 艾克曼(2007). 情緒的解析. 南海出版公司.
Mehrabian, Albert (1972).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Chicago, IL: Aldine-Atherton.
Walther, J. B., & Addario, K. P. (2001). The Impacts of Emoticons on Message Interpret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19(3), 324-347.
Derks, D., Bos, A. E., & Von Grumbkow, J. (2007). Emoticon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on the Internet: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ontex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1), 84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