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稱得上戰神的數不勝數,但既是戰神又是殺神的,可能很多就不能入列,我們今天來數數百戰百勝、殺人如麻的那些歷史將軍,不是元帥帝王。
白起
第一位,小心翼翼的老頭將軍。
這位老頭就是白起,號稱戰神,戰國四大名將之首,初聽這名字,覺得應該是位白袍小將,就如王賁也一樣,其實他大部分出現的時間都老了。其實白起複姓公孫,15歲參軍,一生指揮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長平一戰一舉殲滅趙軍25萬人,坑殺趙軍和平民40萬,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戰神的基礎。據考證,白起共指揮屠殺敵軍100多萬,而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軍人,白起據二分之一。白起雖然功勞如此之大,但一生小心翼翼地活著,直到將近70歲高齡時,秦王還在擔心白起謀反,被賜劍自刎死。有名如此的白起,歷史上也有很多詩詞來歌頌,但幾乎沒記得住的,我來擬一首,大家來噴噴:
雲催中軍帳,將軍坐如山,疾風穿幃過,一戰滅魏韓;
長平四十萬,六國驚膽寒,功震三千年,戰神欠武安。
項羽
第二位:勇猛有餘的30歲青年
大家都知道了應該是項羽,其實項羽姓羋[mǐ],實在是個猛男,項羽最有名的殺人案例便是破釜沉舟之巨鹿之戰,打敗王離30萬秦軍並生擒之,後來章邯率領20萬秦軍投降,但是項羽竟然把這20萬秦軍全部坑殺。彭城之戰,項羽又坑殺了劉邦數萬軍隊。其英雄氣概和殘暴,卻是沒有誰了,才30歲就落了個烏江自刎而死。有二首詩說項羽最為出名:
第一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第二首是毛澤東的:宜將剩勇追餘寇,不可沽名學把霸王。
如果給你二個人生選擇,一個是項羽的人生,到30歲就沒了,一個是活到80歲,吃穿玩不愁。你會選哪個嗎?
黃巢
第三位:都快退休了的老秀才。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少有詩才,五歲時候便可對詩,「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就是五歲的成果,5歲時就有這樣的霸氣。
但成年後卻屢試不第,30多歲時寫下了更張狂的一首:「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至今讀起來有股涼氣。歷史記錄他有三首詩,三首都是精品。所以歷史上真正有才而不遇的人,是非常危險的。
本來黃巢當個鹽幫幫主挺好的,卻不期碰到個歷史機遇,可以實現他詩中的理想,王仙芝起義了,黃巢以55歲的高齡,而且是社會名人有地位的人士,也參加了,三年後,王仙芝死,眾人推黃巢為主,號稱「沖天大將軍」,真是做到了詩裡的境界。
但這老頭確實是個倔老頭,將近60歲了還火氣這麼大,嗜殺成性,並且不是與政府軍過不去,而是與老百姓過不去,攻陷廣州後,屠殺了20萬平民。在長安城,多次屠城,有句俗語:黃巢殺人八百萬——劫數難逃。可見其殘忍。64歲死時,實現了一把皇帝隱。
冉閔大帝
第四位:無奈被逼造反的野蠻「漢奸」
中國歷史上,還真有那麼幾次漢奸起來造反的,比如吳三桂,在五胡亂華時代,也有一位,那時東晉縮在華東南,北方被胡人統治,漢人被屠殺的只剩五六百萬了。
這時胡國後趙的冉閔崛起,冉閔是後趙明帝石勒打戰時俘獲的,當時冉閔十二歲,石勒命石虎收他為養子,並改名姓石,30多年裡逐漸成長為最有威望的大將軍。但石勒石虎死後,孫子即位的石家已經容不下一個這麼高威望的冉閔存在,於是千方百計派人殺他,然而可悲的是,冉閔竟然運氣特別好,每次都是死裡逃生,最後50歲的冉閔被逼無奈就起來造反,並號召所有漢人殺胡人。冉閔首先殲滅了30萬白種羯族和匈奴胡人,後來鄴城絞殺了二十幾萬羯族胡人,羯族最終被滅族,最後冉閔還跑去東晉要歸隊晉朝,卻沒得到東晉的信任。
其實,冉閔並不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他和項羽一樣勇猛有餘,卻智慧不足,身邊也沒有厲害的謀士,所以直到被逼無奈到一個角落才會奮起反抗,新政權也存在了二年就被滅了。
52歲時,冉閔被慕容儁打敗被俘,並在遏陘山斬殺,據說當時發生一件奇事,大夏天的,山上七裡內的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半年多天旱不下雨。慕容儁驚慌了,派使者前往祭祀,諡號冉閔為武悼天王,當天就靈驗降大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