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連線|定州馳援藁城一線護士郝學娟和她的十天抗疫工作日記

2021-01-17 九派健康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藁城加油,我們來啦。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沈鹿酉 張曉穎 通訊員 韓樂陶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石家莊發生疫情以來,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地愛心力量向這裡匯聚。1 月 5 日凌晨 5 點 40 分,石家莊藁城區,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來自定州市的 60 名醫護人員,他們深夜集結緊急馳援。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在石家莊抗疫工作中,最辛苦的還是一線的工作人員。這些來支援石家莊人民的白衣勇士們,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他們的工作生活是什麼樣的?有什麼感動?有什麼牽掛?有什麼期待?今天,記者就視頻連線河北定州市中醫院腦病科護士郝學娟,講述她的抗疫生活,並獲準在這裡公開她 10 天的工作日記。

△勝利結束一天的戰鬥。

2021.1.5 第一天 石家莊加油!我們來了

凌晨 2 點多,接到醫院通知,要每個科室抽出一名護士去支援石家莊藁城,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戰。老公幫我簡單收拾了一些生活用品,我給兩個孩子蓋了蓋被子。在去醫院的路上我交代老公別告訴爸媽,照顧好孩子 ……

到醫院後,院領導一再叮囑我們 15 名醫護人員做好防護,期待我們平安歸來。4 點半,平均年齡二十五六歲的我們坐上了去藁城的車。我們都有父母、家人,但作為醫務人員,救死扶傷本就是我們的天職。

凌晨 5:40 左右,我們到達石家莊藁城。看到陸續到來的救護車、警車,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醫護人員。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武漢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的抗疫情景,更加激起了對此次抗擊疫情必勝的決心,中國加油!石家莊加油!定州醫療隊來了!

第一站是藁城區的寨裡村,我們醫院 10 人和地方 2 人負責採集 5000 多人的咽拭子。8:50 一到達現場,大家立即穿上防護服,開始了咽拭子採集任務。為節省時間,全體人員一天滴水未進,沒去衛生間,採集及核對人員結束後,23:30 左右我們到達了賓館,每人吃了一桶泡麵後抓緊時間休息。

△給群眾做核酸檢測。

1 月 6 日 第二天 採集 7000 多人 風很大 我們凍得瑟瑟發抖

6:30,我們出發到梅花鎮朱家莊村,共計採集 7000 多人。今天風很大,我們出徵緊急,都沒有帶多餘的厚衣服,凍得瑟瑟發抖。我們只能跺跺腳、搓搓手。最終圓滿地完成了今天的採集任務。晚上 11 點左右到達賓館休息。

1 月 7 日 第三天 領隊幫大家準備了棉衣、棉鞋 同事們都成了臃腫的熊貓

今天將有 4 萬多人需要採集,地點是增村鎮大慈邑村,我們組共計採集 4000 多人。天氣實在是太冷了!領隊幫大家準備了棉衣、棉鞋。同事們都成了臃腫的熊貓,誰也不在乎醜與美,只在乎能不能順利完成任務。23:30 左右到達了賓館吃飯休息。

△天氣寒冷,面罩上布滿水霧。

1 月 8 日 第四天 想買水果,攤主不要錢,謝謝你們!

今天我們來到藁城開發區的各個村點,進行採漏掃尾工作。我們採集結束,看見個水果攤,本來說買點水果,後來攤主知道我們是醫務人員,說不要錢,拿過去吃吧!我說不了,你們不要錢我們不要了。攤主說,謝謝你們!辛苦了!

1 月 9 日 第五天 怕浪費防護服,一天大家沒有吃喝、上廁所

今天來到了崗上鎮的小豐村。今天我們將採集 5000-6000 人的咽拭子。我們分成了 8 個小隊,這一天,大家沒有吃喝,上廁所,就怕浪費防護服。直到採集結束後,大家自行煮方便麵,簡單吃了點 ……

1 月 10 日 第六天 二次採集任務開始

二次採集任務開始了,今天我們來到藁城興安鎮張村南街,大家也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女生們來著生理期,依然堅持著 …… 工作開始後一天不吃不喝,不去廁所!堅持到最後 ……

1 月 11 日 第七天 深夜 1:30 才回到賓館

今天我們來到了熟悉的地方--梅花鎮朱家莊村,首先進行記錄系統升級,為節省時間加快採集進度一天只是吃了一頓早飯,深夜 1:30 才回到賓館。

△脫下防護服,臉上的勒痕讓人心疼。

1 月 12 日 第八天 收穫了幾幅來自小朋友們的作品 衷心感謝

大家已經習慣了四處奔波,每天早起晚歸 …… 今天我們小隊來到了南營鎮朱家寨村,今天採集有 2000 多人的咽拭子,村民們很配合工作,我們其他小隊今天收穫了幾幅來自小朋友們的作品,衷心感謝藁城人民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

1 月 13 日 第九天 終於迎來一個休息日

今天集體休息,大家疲憊的身體都躺在了床上,養好精神明天繼續備戰!

1 月 14 日 第十天 今天檢測了 6000 多人

今天七點多集合出發前往梅花鎮,我們來到了木連城村,今天檢測 6000 多人,我們 20 人分成了 10 個小組,直到 19:20 還在進行收尾工作 …… 結束後,我們集體來到鎮裡做核酸檢測,已經 21:30 左右了 ...…

編輯:力洪

責編:寧寧

【來源:燕趙晚報ZAKER石家莊】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相關焦點

  • 聽到母親去世,馳援石家莊的護士向家的方向深深鞠躬,然後……
    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此刻,在河北成千上萬的醫護人員、基層幹部公安民警、志願者正逆風而行,奮戰一線此刻,廣大城鄉居民正克服封閉帶來的不便冒著數九嚴寒配合核酸檢測等防控工作各地醫護人員星夜馳援把全國人民的祝福寄託帶到河北家鄉需要我們的時候
  • 黃渤幫男護士徵婚還邀請其來青島喝啤酒吃海鮮 渤哥你太暖心了
    黃渤幫男護士徵婚還邀請其來青島喝啤酒吃海鮮 渤哥你太暖心了時間:2020-03-21 14:3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黃渤幫男護士徵婚還邀請其來青島喝啤酒吃海鮮 渤哥你太暖心了 近日,央視綜藝頻道《呼叫027》欄目中,青島籍演員黃渤連線了一位山東援鄂男護士陳霖。
  • 馳援進行時!義達國際投身抗疫一線,成立300萬專項抗疫基金
    在這場戰役背後,湧現出一批批的抗疫英雄:有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全力支援建設「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人員、馬力全開絕不缺席的各行各業的無私愛心奉獻人士…… 共克時艱!「我們也來出把力」 雨果網獲悉,在全民抗疫的進程中,義達國際物流也身先士卒,在第一時間響應並全面動員,投身抗疫一線。
  • 武漢泰康同濟醫院:她是抗疫一線「雪天使」
    抗疫一線"雪天使"——記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七科護士吳雪吳雪,一個80後女生,卻是個有著16年軍齡的「老兵」。2月13日,作為第二批抽組的醫療隊員奉命集結抵達武漢,吳雪成為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感染十七科護士。
  • 「我的媽媽不是護士,但她也在抗疫一線!」物業人朋友圈瘋傳這篇小...
    「我的媽媽不是防疫專家,但她還是經常關注新聞裡的疫情小知識;我的媽媽不是醫生,但她還是經常給我講疫情的小常識;我的媽媽不是護士,但她也在抗疫的一線默默工作。我的媽媽是一名物業工作者,在疫情期間她每天都和叔叔阿姨們,檢測體溫、排查異常、消毒殺菌……」最近,一篇名為《我的媽媽》的小文章,在物業人的朋友圈瘋傳,也讓很多人眼睛溼潤,讀了一遍又一遍。記者日前聯繫到了這篇文章中提到的媽媽——河北旅投世紀物業發展有限公司一區域的區域經理張玲,揭開了背後的感人故事。寫這篇文章的小朋友是張玲的女兒,一名二年級的小學生。
  • 「電力雄鷹」千裡馳援湖北防疫保電一線
    「到抗疫一線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2月26日下午13時許,國網通航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SG1128機組在北京定陵機場誓師出發,星夜馳援湖北戰疫一線,至2月27日晨7時許抵達湖北仙桃機場,與先期援鄂的兩支保電機組SG1123、SG1127勝利會師。
  •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護士長陳靜——抗疫一線...
    人物簡介:陳靜,女,1973年7月生,浙江海鹽人,中共黨員,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2014年隨醫療隊赴西非支援抗擊伊波拉疫情,2018年隨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和諧使命-2018」任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帶領團隊馳援武漢,在漢口醫院奮戰8天8夜後,轉戰火神山醫院。
  • 《北京日報》報導我院馳援武漢護士孫姝妍:95後護士馳援武漢65天...
    2020年1月27日,農曆大年初三,醫院援鄂醫療隊緊急組建,需要抽調11名隊員馳援武漢。得知這個消息,孫姝妍沒有猶豫,也沒有和家裡人商量,默默退掉了大年初四回老家的車票,把名字報了上去。出發的那天晚上,天氣有些冷,醫院黨委書記周月紅、護理部副主任趙文靜把隊員們一直送到了安檢區才轉身離去。
  • 這位護士的抗疫日記讀起來,讓人淚奔……
    轉眼間,從1月6日我市第一批支援石家莊的抗疫醫護人員出徵,到今天已經過去了整整10天。 在十天裡,這些奮戰在石家莊抗疫第一線的白衣戰士,利用難得的休息時間,寫下了自己的「戰疫日記」。今天,小葵花就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醫護人員郭營營寫的「戰疫日記」。
  • 海南表彰677名一線抗疫優秀護士
    5月12日是第109個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主題為「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當天,海南省慶祝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在海南省衛健委舉行,向在一線抗疫中做出突出貢獻的677名優秀護士給予表彰。其中,支援湖北抗疫護士587名,海南省內抗疫一線護士90名。
  • 馳援武漢的舟山醫護人員:「實打實工作6小時,腿因為長時間站立腫了...
    市中醫院ICU護士餘金容在武漢天佑醫院支援。2月14日,記者與她取得了聯繫,她剛結束凌晨3時至9時的排班。 「我11點多才回到賓館的,從病房出來消毒需要一二個小時,把全身消毒乾淨了才敢出門。下班回賓館的第一件事就是消毒門把手、脫衣洗澡。」
  • 大愛無疆 2020國際護士節主題音樂會致敬最美逆行者[組圖]
    ,祝福白衣天使們2020國際護士節節日快樂!19:00-19:30,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春妮與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部分醫護工作者和記者代表,通過跨平臺網絡播出與網友進行互動。19:30,國際護士節主題音樂會在北京廣播電視臺文藝頻道、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等平臺同步視頻播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牽動著億萬人的心,廣大醫護白衣執甲、逆行出徵,英勇無畏衝在國內外疫情防控鬥爭的第一線。
  • 為了健康和友誼——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在亞塞拜然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8日對專家組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讚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阿傳統友好,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他們的出色工作也得到了阿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肯定。」  宏旨之下,是中國專家組成員實實在在的付出和努力。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從亞塞拜然歸國之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巴庫採訪了專家組中的幾位成員。
  • 石家莊天使護士學校抗疫志願者服務隊在一線:「我抗疫,我自豪!」
    讓我們跟隨天使抗疫志願者服務隊的紀實,看一看這些最美天使人在一線的工作吧! 他們是一名名普通的人民教師,他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天使人」。拿起粉筆就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就像醫護人員衝鋒陷陣。當天使護校黨支部發出成立天使抗疫志願者服務隊的通知後,他們毅然決定衝向前線。他們說道:「疫情當前,作為人們教師的我們,哪能袖手旁觀?」
  • 你成了蒼穹勇敢翱翔的雄鷹……」 馳援湖北護士收到額吉的詩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段麗萍)「草原的神靈保佑你們,草原的人民祝福你們,故鄉的蒼天為你們感動,明天的太陽為你們燦爛。」2月25日,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第一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敖日格樂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母親為他及所有一線抗疫白衣戰士寫的一首詩。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華西「王炸」 彰顯抗疫中的中國力量
    川報觀察記者 李寰 吳浩京川連線這是一份巨大的激勵。這次抗疫,我們第一時間從戰備狀態進入戰時狀態,第一時間在全球範圍內募集抗疫物資,第一時間派出多學科團隊支援武漢,同時也第一時間啟動了科技攻關,第一時間把核酸的檢測應用方法推向臨床。
  • 《查醫生援鄂日記》出英文版:揭開中國成功抗疫的密碼
    在武漢的奮戰的日子裡,查醫生每天用語音發回一段日記,作為對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和匯報,作為給自己解壓的一種方式,也作為對擔心自己的家鄉朋友的統一回應。日記經仁濟醫院宣傳處整理成文後,被廣大媒體廣泛轉載,讀者的期盼成了查醫生堅持每天記日記的動力。從援鄂第一天天到最後一天,共67篇日記。日記中她一字字一句句記錄下來在武漢親身經歷的人和事,這是她對自己這段難忘經歷的記錄。
  • 同心抗疫,石家莊天使護士學校志願者在行動!
    燕趙晚報訊(融媒體記者 師瀟雅)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石家莊天使學校師生積極報名爭當志願者,投入到抗疫一線為居民做核酸檢測,經歷三天的努力,圓滿完成第一次採集。趙福林,共青團員,石家莊天使護士學校中醫教研室老師,6日上午,自己積極報名爭當志願者,深入抗疫一線,參加到合作路街道林蔭大院社區的核酸採樣工作中,負責所在小組的核酸樣本採集;秉承著我校「立德立行,至善至美」的校訓及「為社會服務」的理念,在與各單位工作組的共同努力下,截至1月8日晚,順利完成林蔭大院近萬名居民的核酸樣本採集。
  • 這才是中國最真實的抗疫日記 |《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開啟全球...
    這是全世界第一本由一線醫生撰寫的抗疫日記,對於各國讀者了解中國抗疫經驗和抗疫精神具有獨特作用。▲圖為《查醫生援鄂日記》英文版封面《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主編,我院呼吸科醫生、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查瓊芳撰寫。
  • 抗疫一線,她暈倒後再也沒有醒來,最後的工作日誌讓人淚目→
    李瑞芝,數以萬計社區工作者中的一員,正在用生命的微光映照河北人民勠力同心的抗疫之路。主動請纓, 卻倒在抗疫一線2021年新年伊始,新冠病毒捲土重來,石家莊市藁城區成為「重災區」。為阻斷疫情,河北省、石家莊市迅速做出疫情防控緊急部署,3天完成一千多萬人口的核酸檢測任務。社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也是擔負此項重要任務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