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縣龍涓培福:鄉賢聚力振興鄉村

2020-11-26 閩南網

  走進安溪縣龍涓鄉培福村,一座座乾淨整潔的農村院舍錯落有致,一條條筆直乾淨的水泥路縱橫交錯,村主幹道兩旁花草相伴,三三兩兩的村民在村道漫步閒話家常,整個鄉村呈現出一派寧靜舒適的景象,形成一幅村淨、景美、人和的幸福鄉村畫卷。

  培福村距龍涓鄉政府7公裡,共有人口800多人,村民主要以茶葉種植、製作、粗加工為經濟收入來源。2019年5月,培福村獲評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同年12月,入選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村黨支部書記楊慶土介紹,近年來,培福村通過上門走訪、電話聯繫、微信溝通等形式全方位摸排鄉賢資源,積極探索「鄉賢回巢」模式,以「情系鄉土、心繫群眾」為口號,通過鄉賢力量招商引資,在美麗鄉村、扶貧攻堅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助力鄉村振興。

  在故鄉的感召之下,越來越多的鄉賢身影出現在培福村。他們返鄉投資,發展生薑種植和梅花鹿、光魚養殖及酒店等項目,促進村民村財增收。今年年初,鄉賢楊連回回村考察後決定投資6000萬元在村裡創建德立信國際酒店。建成後將充分發揮旅遊帶頭效應,預計每年可以為村財創收60萬元。2015年年初,鄉賢楊衛國回村流轉300多畝連片低效茶園進行改造,創建生薑種植基地,鼓起村民錢袋子。截至目前,該村鄉賢共引進項目5個,今年村財收入有望達20萬元。

  同時,鄉賢回歸參與鄉村建設給鄉村發展注入新鮮血液。「2019年以來,鄉賢們慷慨解囊,籌集資金850萬元投入全村溪河道整治、公路硬化工程、路燈亮化工程等項目,開展裸房整治以及旱廁改造,提升村子顏值。」楊慶土說,尤其是鄉賢楊連回出資130萬元用於村裡古民居修繕保護,並帶領眾鄉賢籌資120萬元在村裡建設老人協會和休閒娛樂設施,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鄉村要振興,脫貧攻堅是關鍵。村裡現有貧困戶3戶12人,邊緣戶7戶25人,或因缺乏技術、勞動力或因災而生活困難。楊連回等鄉賢了解情況後,主動聯繫村幹部開展結對幫扶,捐獻90萬元幫助貧困戶、住房困難戶改善住房條件,幫助醫療困難戶解決醫療救治費用。

  楊慶土表示,接下來,村裡將繼續探索做好「鄉賢回巢」模式,切實將鄉賢力量發揮到鄉村振興道路上,通過鼓勵引導鄉賢項目回鄉、資金回流、人才回港和技術回歸等方式,進一步凝聚鄉賢力量,唱響鄉村振興好聲音。(記者章桂林)

原標題:龍涓培福:鄉賢聚力振興鄉村

責任編輯:連培煌

相關焦點

  • 鄉賢「雁歸」 激活象西小鎮鄉村振興新動能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我們開啟了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的新徵程。省委書記車俊指出,我省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特質發展,奮力推動鄉村振興走在前列,高水平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慈谿| 新浦鎮:打好鄉賢「三張牌」 助推鄉村新發展
    >近年來,全市各級統戰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要求,以鄉賢聯誼組織為平臺,以鄉情親情為紐帶,全力推進新鄉賢工作,在促進農村產業振興、輔助基層治理、共建鄉風文明、助力生態宜居、開展公益幫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我市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美麗鄉村貢獻了統戰力量。
  • 安溪:讓老幹部在鄉村振興中「老」有作為
    「全年共幫扶11個項目,累計投入資金72萬元,為助推全縣脫貧攻堅、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日前,安溪縣扶貧開發協會會長龔培毓代表安溪作為全省4個社會扶貧典型之一在大會上作經驗介紹,受到與會領導的充分肯定。   「退休不能褪色,黨員身份終身不變。黨的幹部形象和使命不能忘記,只要有一絲餘力,就要為黨為社會再做些好事實事。」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溫州瑞安「賢治」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瑞安市陶山鎮在「三治融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新鄉賢參與鄉域社會治理的獨特作用,拓展延伸出了以「賢政、賢智、賢資、賢調」為主要內容的「賢治」內涵,走出了一條「自治、法治、德治、賢治」相融合的新路徑,呈現出了鄉村治理低成本、鄉村振興高效能、鄉村社會更和諧的良好發展態勢,演繹了一曲共建共治共享的時代讚歌。
  • 鄉村振興 丨千祥:振興箱包基地 打造中藥材之鄉
    「未來三年,千祥鎮要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振興箱包基地,打造中藥材之鄉,壯大傳統產業,打造文旅新業,建設魅力千祥。」日前,提到鄉村振興目標,千祥鎮黨委書記王鶴群如是說。眾所周知,千祥鎮的產業特色非常明顯。箱包、藥材、席草、羊肉,千祥鎮將圍繞這幾大傳統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鄉村特色,謀劃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 福建南安官橋西莊村:「四輪驅動」為鄉村振興提速
    西莊村一角。西莊村結合本村實際,選拔了經驗豐富、工作能力強、業務素質高、責任心強的人員負責網格工作,同時圍繞中心工作,夯實網格員職責,組織網格員做好人口普查、房屋安全、扶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並定時進企入戶,做好採集民情民意,對群眾反映的工作需求快接快辦,提高網格化服務管理能力和水平。   健全崗位職責,提高幹部凝聚力。
  •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抬頭看路」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第四個年頭,各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有各的特色,誰抓得好,誰抓得不好,誰的經驗值得學習借鑑,誰的探索值得反思總結,都應當有一個系統的總結回顧,既找經驗,又找問題,更要著力推廣經驗、解決問題,這就是長遠眼光、戰略思維,通俗地說就是「抬頭看路」。
  • 「三村共建」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又是如何扛起鄉村振興大旗,讓承載無限鄉愁的家鄉變得更美麗、更宜居?  今年以來,臨朐按照市委創新提升「三個模式」要求,聚焦「三生三美」,圍繞「三清一改」和「七改」工作,以農民增收為核心,著力推進富裕鄉村、美麗鄉村、幸福鄉村「三村共建」,有力推動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進步。
  • 能人賢士奉獻鄉裡 522位鄉賢引領陶山治村新模式
    電商銷售渠道的主導者是展卉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小周,近日,他入選陶山鎮新鄉賢資源庫,成為當地522位參與鄉村建設,輔助家鄉發展的新鄉賢之一。鄉村振興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人才、資金、土地,尤其是人才,鄉村的設施、文化、產業建設都急缺人才助力。
  • 陶山522位鄉賢創新治村模式
    這條電商銷售渠道的主導者之一,就是展卉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小周,近日,他入選了陶山鎮的新鄉賢資源庫,成為當地522位參與鄉村建設,輔助家鄉發展的新鄉賢之一。鄉村振興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人才、資金、土地,尤其是人才,鄉村的設施建設、文化、產業都急缺人才助力。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甕安永和鎮:做好鄉村環境治理 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據白水河社區駐村工作隊隊員杜興邦介紹,為治理環境衛生,白水河社區專門討論研究整治環境衛生的可行性辦法,在10個村民組社區開展「清潔示範戶」評比活動;並通過網格員入戶宣傳,積極徵求黨員代表、村民組長、鄉賢寨老等在內的廣大群眾的意見建議,集思廣益、集眾之智,制定了科學合理的評分細則;還時不時組織群眾開展「環境衛生觀摩會」,讓群眾學群眾,營造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用共同奮鬥來書寫鄉村振興的感人故事
    1月9日,走進新晉全國文明村鎮容縣容西鎮祖立村,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該村大中屯黨群聯絡站站長龐兆源正在與村民商議,準備利用春節發動鄉賢參與鄉村建設等事。容縣多山,大小村落散落山水間,群眾習慣把自家所在自然村叫「片」。兩年前,祖立村開展鄉村風貌提升行動,龐兆源便有了一個新職務:片長。  在祖國廣袤的鄉村土地上,有無數個「片」。每個「片長」無疑都是肩負「鄉村振興」重擔的「主角」。
  • 國網安溪縣供電公司:服務重點項目,政企聯合助推經濟發展
    12月5日,國網安溪縣供電公司完成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大三環」四標段臨時用電工程電桿組立及架空線路架設,為服務安溪縣「大三環」重點項目建設提供可靠供電保障。    據悉,「大三環」建設是安溪縣委縣政府今年努力謀劃推動的重大項目,對於優化全縣交通路網、加快鄉村振興步伐、促進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南莊鄉村振興力創精品
    去年,該村獲評「首屆中國鄉村振興先鋒十大榜樣」。  此外,龍津村通過黨建引領,推動基層善治,也在今年入選佛山市鄉村振興示範村。羅格村借勢古村活化,成為獲中央財政支持的中國傳統村落……近5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下,越來越多的示範村正在南莊湧現。  村村示範的背後是南莊鎮政府對鄉村的重視。據統計,2018年至今,南莊鎮財政投入鄉村累計近18億元。
  • 「三清三拆」提升鄉村風貌
    原標題:「三清三拆」提升鄉村風貌本報玉林訊 (記者/閉初健實習生/覃愛華)屋前是小花園,屋後是小菜園,鹿塘社區村民將舊房修繕改建成民宿,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遊玩,成了「五彩田園」新的網紅打卡點。這是玉林市玉東新區不斷探索鄉村經濟發展新模式,充分發揮「五彩田園」核心區村(社區)的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民宿、農家樂等產業所取得的成效。自2018年啟動鄉村風貌提升三年行動以來,玉東新區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玉林幸福鄉村」建設等活動,鄉村風貌提升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持續提升。
  • 泗陽:書寫鄉村振興美麗答卷 把幸福寫在百姓笑臉上
    綠水青山畫卷美,鄉村振興踏歌來。回眸「十三五」,在宿遷泗陽大地上,鄉村振興奏響了一曲奮發有為的時代樂章,全縣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為抓手,保供給、保增收、保小康,泗陽縣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農村社會和諧穩定,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交出了一份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滿意答卷。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紅色旅遊蓬勃發展為鄉村振興聚力凝神
    經過近20年的發展歷程,我國紅色旅遊已形成「紅色+綠色」「紅色+民俗」「紅色+鄉村」等多種融合發展模式,成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也將持續助力鄉村振興。  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代表。
  • 東夏鎮:培育精品文化生態,擦亮鄉村文化振興底色
    東夏鎮培育精品文化生態,擦亮鄉村文化振興底色東夏鎮始終堅持「鄉村振興、文化先行」發展理念,將文化生活作為重要民生事業來抓,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全力提升城鎮文明程度和群眾文明素質,全鎮精神文化風貌煥然一新。
  • 繼續奮鬥 勇往直前 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甘肅省扶貧辦...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的「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後,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新年賀詞中強調的「咬定青山不放鬆,腳踏實地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