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這麼一群青年,懷揣理想不遠萬裡來到首都北京,探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之源。他們是澳門青年聯合會「青年議政能力訓練計劃」交流團的29名澳門青年,應全國青聯邀請,開啟了為期5天的學習實踐之旅。
交流團攀登八達嶺長城
「在澳門回歸祖國21周年的大日子,我們登上八達嶺長城並高呼澳門回歸生日快樂,旁邊的遊人也高興地為我們歡呼,感覺都在歡迎我們回家」,澳門自由職業者葉少映激動地說。登上八達嶺長城好漢坡是交流團行程的第一站,讓澳門青年親身感受中華民族的千年滄桑歷史和中華兒女的頑強拼搏精神。
學習領會「一國兩制」方針、不斷堅定製度自信,是本次交流團的重要內容。為此,全國青聯秘書處專門協調交流團拜訪全國人大港澳基本法委員會、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就憲法和基本法、國家安全法、粵港澳大灣區戰略等進行學習對話,通過互動問答方式解答澳門青年疑惑、加深他們對「一國兩制」的認識和理解。
交流團參訪全國人大港澳基本法委員會
交流團參訪國務院港澳辦
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林江教授向交流團成員系統解讀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勉勵澳門青年要正確看待歷史,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的國際和國內形勢,放遠眼光、創新思維、危中尋機,立足澳門「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主動對接「十四五」發展規劃,積極融入祖國發展大局。
澳門交通事務局公務員張詠芷表示,通過政治參訪和主題講座,加深了大家對國家制度和未來發展的認識,並讓我們意識到國家的繁榮穩定是澳門長治久安的前提和保障,身在祖國的護蔭下,我感到未來可期、無比自豪。
為了加深交流團成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認識,全國青聯秘書處舉辦慶祝澳門回歸21周年暨「我與祖國」主題分享會,讓澳門青年與內地青年代表同慶回歸祖國紀念日、共談愛國愛澳青春故事。通過內地青年的分享,交流團成員深刻感受到祖國青年在新冠肺炎疫苗科技攻關、脫貧攻堅、載人深潛自主研發、航天探月工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深刻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與倫比的制度優勢。
交流團參加慶祝澳門回歸21周年暨「我與祖國」主題分享會
此外,交流團還考察了北京市副中心建設,參觀了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鳥巢水立方等地,直觀了解祖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
交流團參觀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館
交流團參觀張家灣博物館
交流團參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多元化,人性化,便利化」,澳門市政署公務員鄧淑妍用這三個詞語形容她對於北京市副中心規劃館最直觀的感受,「通過參觀北京市副中心規劃館、副中心交通樞紐項目部,讓我們由衷欽佩國家對未來發展的科學規劃、系統部署和發展速度。」
澳門國際銀行理財客戶服務湯善邦認為,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從1958年至今,從一個小小的研究院發展成世界頂級的微生物科研中心,從協助我國的農文工的耕作產能到疾病預防疫苗的研發,再到協助他國進行防疫工作,充分表現了我們中國人的能力和氣量,贏得了世界的尊重和認同。
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社工龐少榆驚詫於鳥巢、水立方的精妙設計和再利用改造,感嘆道,「這次參觀不但讓我真實地感受了我國建築設計上的新穎,在建築物料的使用上也是一絕,其泡泡般的牆身原來是軟的,真的打破了其在我心中的固有形象。更新鮮的是水結成冰,水立方已改造為冰立方,成為冬奧的場館,看到這個中外聞名的建築物得以很好地利用改建,實在只能驚嘆『好妙』二字。」
交流團的最後一站是參訪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一張張微微發黃的老照片,一塊塊染著鮮血的勳章,銘刻著英雄的榮耀,飽含著對祖國的熱愛和期盼。
交流團參訪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澳門數碼通電訊會計黎建茵表示,進入展館其中,仿佛穿越到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中華青年兒女為維護祖國安寧前赴後繼、不畏犧牲,啟示今天的我們珍惜和平、敢於鬥爭,在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下守住初心、站穩立場,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不懈奮鬥。
短暫的五天行程結束時,澳門青年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收穫與不舍。澳門大學公務員王少傑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有機會來到首都,讓我們更為深入地了解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治國政策、祖國對澳門青年的關心關懷,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祖國與澳門的命運與共、息息相關。
澳門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文員莊煒彤表示,這段難忘的行程更加深了自己愛國愛澳的情懷,對澳門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更多的感悟,也將進一步開拓視野、提升格局,為澳門特色「一國兩制」事業添磚加瓦。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交流日程雖然結束了,但正如交流團團長陳子廉所說,這次旅程不是終點,而是每一位澳門青年實現人生價值的新起點,將把這次交流所學所得向更多澳門青年傳遞和分享,廣泛團結各界澳門青年堅守「一國兩制」初心、弘揚愛國愛澳精神、投身祖國發展大局,唱響新時代愛國愛澳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