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較瘦寫了胡辣湯的神秘,那么喝胡辣湯的時候要配什麼?當然是小籠包啊!
作為小籠包二十年的狂熱老粉,今天就和大家嘮嘮,怎樣用正確的姿勢吃小籠包?
普通小籠包
雖然吃了二十年,但悄悄告訴大家,較瘦也是前段時間才系統地,整清楚各個包子的種類,雖然籠統地說只要是小籠蒸的,都叫小籠包。
開封灌湯包
其實各地的小籠包、灌湯包,都會有所不同,大家不用太計較,有一個折中的叫法,叫小籠湯包,畢竟,好吃才是最重要的。
蟹黃灌湯包
比起煙火氣十足的生煎鍋貼之類,小籠算是最溫柔的一種,籠屜的蓋子一揭,熱氣如雲四散。一個個小籠端坐其中,薄皮裡兜著一包清鮮湯汁,看著就讓人心頭一暖,它可以簡單親切,也可以精緻講究,從街邊十幾元一籠的家常小吃,到高級餐廳裡上百元一籠的精緻點心,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愛的那一份。
南京雞鳴湯包
一隻優秀的小籠包,應該皮子薄中帶韌,湯汁濃鬱,肉香滿盈。擺出來的賣相也應該端莊,坐在籠屜裡不應走形,口感要在緊實和鬆軟之間找到平衡,而針對鹹黨甜黨,不同的偏好。
教授也建立了不同而的側重點,鹹派應該鮮,甜派不該膩。好的小籠包一律絕不油膩,裡面的湯是皮凍化開,容易給人油膩感,然而配合陳醋,佐以薑絲,便也清爽了起來。
好吃的小籠包,總有它的相似之處,不好吃的小籠包,各有各的雷區,這些店裡的小籠,要麼乾癟鹹腥,要麼皮子夾生,要麼原料不新鮮有怪味,要麼乾脆沒什麼湯汁。
下面重點來了,如果一盤科學的小籠包擺在面前,怎樣用正確的姿勢吃小籠包?你以為我會說,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湯嗎?
不!應該是一口吃掉!然後咬爆,感受湯汁在嘴裡迸濺,如此反覆,直到內心都被溢滿。
身為吃貨,就是要大口吃!你還有其他好的吃小籠包的方法嗎?歡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