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農業發展五大趨勢:綠色底色助力安全健康

2021-01-08 騰訊網

人們對食品安全十分重視,對有機食品的需求,逐漸成為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企業都開始涉足農業,在這些農產品中,「有機」成為一大賣點。雖然有機食品價格比普通的貴20~50%,但保證了食品的健康與安全,受到全世界消費者青睞。目前國際市場的份額增長迅速,中國有機市場也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作為農業大國,中國的農業發展歷經了多次變革。近幾年來,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村農業的發展,國家在農業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未來的農業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發展趨勢。

趨勢1

農產品更加重視品牌形象

隨著農產品供需關係和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要求不再是質量和價格的要求,而是對品質要求越來越高。

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底線,提升農產品供給質量是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和方向。這既離不開標準化的支撐,也需要品牌化的發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很多農民也開始重視農產品形象這個問題,一方面嚴把產品質量關,在源頭上預防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視產品外觀設計,加大宣傳力度,以此塑造農產品形象,建立消費者信心。

趨勢2

農業綠色發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早已不滿足單調的飲食,豬肉要吃生態的,蔬菜要吃有機的,總之方方面面都追求健康和營養。

近些年來,農業農村部也在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把農業的綠色發展擺在突出的位置,推進減量增效、綠色替代、種養循環、綜合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化肥農藥用的少了,豬圈裡的糞汙變成寶了,秸稈用的更好了,農膜回收率更高了,測土配方、生物飛彈之類的新技術也在逐步的應用。

趨勢3

休閒農業的潛力將進一步被挖掘

休閒農業是利用農業景觀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發展觀光、休閒、旅遊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

隨著城市的高速開展,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城裡人鍾情於休閒農業,使得自己可以通過休閒農業來放鬆身心,這無疑有利於休閒農業的發展,休閒農業的潛力將進一步被挖掘。

趨勢4

新型農業成為主流

近來幾年,越來越多「新農人」來到鄉村。這些人,都有著較高的常識背景,將外面的先進的理念帶入了鄉村。科學計劃、智能管理、規劃出產,他們為鄉村注入了一股新的動力。

新農人不僅能看到「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而且把傳統農業嫁接上網際網路,將農民漸漸創造成了一種工作,他們將為現代化農業的開展打下堅實的根底。

趨勢5

智慧農業市場規模不斷壯大

當前,各行業的信息革命已從數位化、網絡化進入到以數據深度挖掘與融合應用為特徵的智慧化階段,農業,自然也不例外。

新時代技術正在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為廣大農企農民提供農業大數據分析、生產過程監控、安全追溯等一系列服務,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不久的將來,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生物種業、綠色投入品、農業機械、農產品加工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將取得不斷突破。這些新技術新模式將不斷運用,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促進科技與農業深度融合。

此外,有機農業企業開始整合資源布局、銷售產業鏈渠道布局從大而全到小而精,並依靠新興媒體開展多形式宣傳,助力農業發展。

相關焦點

  • 綠色聯盟助力且末有機紅棗品牌「天邊小宛」實現彎道超車
    據縣委書記徐凱介紹:「隨著國內外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追求,紅棗產品的市場規模快速放大。為此,且末縣委在深入調研後,於2017年1月1日正式確定了以有機綠洲發展戰略為引領的『一棗二蒜三畜四特色』的優勢主導產業發展方向。」
  • 河南魯山:生態循環農業唱響綠色發展富民主題曲
    原標題:河南魯山:生態循環農業唱響綠色發展富民主題曲   12月21日,在位於河南省魯山縣辛集鄉的魯山瑞亞牧業有限公司,工人們在全自動化生產車間忙著為擠完奶的奶牛消毒
  • 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創建——譜寫青海農牧業綠色發展精彩篇章
    文/圖 本報記者 王玉娟    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範省啟動以來,在全省各級政府和農業農村部門的積極推動下,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打造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鄉村振興樣板,各項創建任務持續推進,整省域推動創建良好態勢基本形成。
  • 卓效五洲豐肥料 助力農業健康發展
    >舉報   本網訊 張菊芳 報導 肥料是指提供一種或一種以上植物必需的營養元素,改善土壤性質、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類物質,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之一
  • 【關注】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子,看看他們有啥好點子!
    ,統籌好生態空間布局,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格局,助力建設高品質生活區。二是推進「綠色礦山」工程。服務全區高質量轉型發展大局,全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工程,為新經濟產業發展、替代產業落地創造條件;進一步實施礦山植被恢復、地質環境治理、廢棄礦山土地復墾等項目,力爭市級綠色礦山比例達到80%以上,讓礦山更加綠色美麗。三是推進「綠色國土」工程。發揮土地資源要素作用,助力鄉村振興,辦好三件實事。
  • 陝西洋縣:綠色發展助力䴉鄉「蝶變「
    這一切都得益於該縣立足於「生態立縣」的發展目標,按照「綠色、循環、節能、環保」的要求,持續推進以「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為宗旨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抓綠色發展 解決源頭難題近年來,洋縣積極把生態建設和綠色有機發展相結合,充分利用生態示範建設契機,不斷統籌生態建設和經濟發展,加快推進經濟結構優化和生態綠色產業發展,按照「綠色有機崛起」的理念,奮力走出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新路子。經濟發展離不開工業,工業發展不能破壞生態。
  • 有機農業,展現廣闊發展前景(記者觀察)
    本報記者 趙益普攝融入創新思維和科技手段,有機農業既保護生態環境,又產出安全健康食品,在全球各地受到越來越多青睞,展現廣闊的發展前景荷蘭有機牧場實現天然循環本報赴荷蘭特派記者方瑩馨穿過青青的牧場,邂逅古老的磨坊,沿著鄉間小路,記者來到阿姆斯特丹郊外的海恩東城市農場。這裡是當地頗有名氣的有機牧場。
  • 全國動物綠色生產與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京舉辦
    為解決優質蛋、肉、奶的供應,加大「綠色動物生產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破題化藥、抗生素殘留等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問題,12月15日,由北京農學院、中國農科院飼料所等五家單位聯合主辦的「全國動物綠色生產與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京舉辦。來自各級政府、行業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嘉賓代表近千人齊聚一堂,為探索全新的健康導向型農業發展新模式,建設現代農業新經濟體系共商大計。
  • 寧鄉:發展循環生態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面對記者略帶驚訝的目光,頭戴草帽、皮膚黝黑的張文初說,經過近三年努力,大力發展循環生態農業,如今他已帶動802戶貧困戶發展養殖、吸引76戶普通農戶加入「農場+農戶」的養殖行列,年養殖20萬羽「灰湯飛鴨」,灰湯飛鴨產業園已經打造出一套科學、系統、完整、可持續發展的立體循環農業生態模式。張文初向記者介紹「灰湯飛鴨」的特性。
  • 後疫情時代的農業發展
    農業就是將陽光和雨露有機結合起來,為人類提供快樂生活源泉的一種科學、藝術、政治與生活方式。 加油站實際上就指的是我們的食品安全,包括糧食安全都是屬於這個大範圍之內。它主要涉及到數量和質量。區域資源以及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間的一個平衡問題。 蓄水池總要體現在我們鄉村價值的兩個方面,我們都知道農業可以做到完全的自給自足。當然現代化的發展以及全球化的發展,讓城市化變成一個主要的趨勢。
  • 王一鷗:讓綠色發展成為嶽陽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底色
    紅網時刻嶽陽1月6日訊(記者 羅玲)「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把脈定向。嶽陽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全面吹響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進軍號!」
  • 發展綠色農業!桃形李產業實現綠色「轉身」
    姚明江是桃形李綠色發展的見證者、受益者之一。他告訴記者,套種鼠茅草後,沒有使用過除草劑,勞動成本降低了很多,果園每畝播種1.5至2公斤左右的鼠茅草種子,正常情況下可增加500公斤有機質,桃形李質量明顯提高。發展綠色農業是看得見的財富。近年來,我市農業農村局推行綠色發展,特別是對桃形李來說,隨著綠色發展推進,越來越來受到歡迎。
  • 淮安洪澤:致力打造農業發展綠色高地
    11月24日,由江蘇省綠色食品協會聯合省農科院新農學院、省餐飲行業協會、省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的江蘇最美綠色食品大米企業評選結果揭曉,全省共20家企業榮獲「江蘇最美綠色食品大米企業」稱號,洪澤區洪澤岔東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洪澤蘇油農工商有限公司佔據兩席。這是洪澤區綠色農業迅猛發展的一個縮影。
  •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2018中國國際農業循環經濟與生態修復發展...
    綠色循環優質高效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2018中國國際農業循環經濟與生態修復發展論壇在京成功召開發展理念全面鋪開四個階段,詳盡介紹了如何在鄉村振興的大局中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尹昌斌尹昌斌研究員以統籌農業綠色發展為主題,詳盡介紹了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業綠色發展是一場深刻革命,就如何準確把握農業綠色發展做了解讀,重點介紹當前和今後農業綠色發展的重點工作內容。
  • 農業丨循環農業推動綠色發展
    8月15日,康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彪告訴記者,本來秋天是享受豐收的喜悅時節,幾年前走在田間卻不得不捂著鼻子皺起眉。  2013年,黃彪流轉1500畝土地,辦起了一個集蔬菜種植、儲存、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合作社,輻射面積達3000畝,帶動了村民增收致富。但作物收穫後堆積如山的蔬菜秸稈卻成了他的心病,也嚴重影響了村民們的日常生活。
  • 吉林:努力讓生態「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新華社長春6月14日電 題:吉林:努力讓生態「綠色」成為發展「底色」  新華社記者張建、高楠  東有虎豹山林長嘯,中有梅花鹿平原競逐,西有白鶴翩翩起舞美景……作為生態資源大省的吉林近年來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通過大手筆推動東中西三大板塊協調聯動發展和黑土地保護
  • 內蒙古尊恆律師事務所助力榆林鎮鄉村振興、綠色發展
    3月23日,呼和浩特市賽罕區榆林鎮召開了「匯聚各方資源、助力榆林綠色發展」暨榆林鎮鄉村產業振興座談會,榆林鎮鎮長李瑞峰主持座談會。內蒙古尊恆律師事務所律師應邀參加座談會並為榆林鎮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獻智獻策。
  • 中國生態農業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在政府扶植、農業技術不斷革新以及食品安全意識逐漸提升的背景下,以環保、生態為主要特徵的新農業已經成為創業投資界的「新寵」。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生態農業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實踐證明,生態農業是解決我國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矛盾的有效途徑,它實現了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 江蘇徐州:建設「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繪好農業綠色發展...
    近年來,江蘇徐州鞏固優勢特色農業,持續推進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建設,其中全市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達到
  • 曙光:「四個業態」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東北網雙鴨山12月11日訊(俞雷)近日,筆者從曙光農場農業科獲悉,農場1.01萬畝耕地通過國際標準(美國)有機認證,1.03萬畝耕地通過國內標準有機認證,為2020年持續推進有機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這是農場豐富「四個業態「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