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致力於打造「最美長江岸線」。
在城陵磯新港區天欣碼頭,放眼望去,已然成為一個草綠花開的小公園。圖/米翔
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姚毅 攝
南湖,是長江流域洞庭湖的派生湖泊,更是嶽陽市城市名片。
新金寶生產線。
城陵磯港環保提質改造項目主體工程——全封閉膠囊散貨大棚是長江中遊內河港口環保提質改造的標誌性、示範性工程。
紅網時刻嶽陽1月6日訊(記者 羅玲)「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把脈定向。嶽陽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全面吹響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進軍號!」日前,嶽陽市委書記王一鷗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嶽陽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自覺扛牢「守護好一江碧水」首倡地政治責任,紮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成為嶽陽最鮮明的底色。
「嶽陽擁有洞庭湖50%以上水域面積、163公裡長江岸線,是長江、洞庭湖生態治理的主陣地、主戰場。」王一鷗告訴記者,嶽陽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中,首先是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精神,著力加強生態環境系統保護修復。2018年以來,嶽陽市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停並轉」要求,以超常力度推進長江岸線碼頭整治,共拆除沿江小散碼頭泊位42個,提質改造泊位40個,退還長江岸線7.24公裡,完成長江岸線復綠1.3萬畝,長江岸線正在成為最美風景線。
同時,嶽陽下大力抓好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工作。2017年以來嶽陽市開展了洞庭湖生態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市委強力部署、市紀委監委迅速跟進落實,持續聚焦洞庭湖環保突出問題,建立「洞庭清波」專項行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出臺《嶽陽市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嶽陽市較大及一般環境問題(事故)責任追究辦法》等文件,形成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3張清單,建立了「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權責一致、終身追究」的責任體系閉環,將農業面源汙染、工業汙染、生活汙水、船舶汙染、水源地汙染、黑臭水體、非法採砂與碼頭、侵佔洲灘與溼地退化、重點片區治理、揚塵汙染等10個領域。
目前,各方面整改工作紮實推進,工業園區汙水防治、非法採砂、汙水管網治理、生活垃圾等問題均得到較好治理。其中,東風湖已建成17公裡汙水管網,全面實現環湖雨汙分流;完成了「長江大保護」工程中的首個固化場,外運淤泥58萬立方米,創造了「長江大保護」已實施工程中的最高紀錄。
「水汙染問題在水裡,根子還是在岸上。嶽陽建立了以問題為導向的生態治理保護長效機制。」王一鷗介紹,嶽陽市先後出臺實施《嶽陽市城市規劃區山體水體保護條例》《嶽陽市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常態化開展「洞庭風雷」「環湖利劍」執法行動。嚴格落實河湖長制,率先在全省出臺巡河「五有標準」、河長制工作「十全法」、河湖管理「十條禁令」等,建成135條樣板河湖,真正實現了從「河長制」到「河長治」。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不是不要發展、不能發展,而是先打掃戰場,在『立規矩』的前提下推動綠色發展。」王一鷗說,嶽陽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樹立產業鏈思維,聚焦七大千億產業和「12+1」優勢產業鏈,吸引大批戰略投資商,新金寶、華為、正威、攀華等一批科技創新型、環境友好型的百億級項目紛至沓來,全市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省委「三高四新」戰略正在嶽陽落地生根。
「人不負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定不負人。」王一鷗表示,嶽陽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出的「五新」「三主」定位要求,以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嶽陽片區、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契機,規劃建設「嶽陽長江百裡綠色經濟發展走廊」,率先探索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共生共贏的新路子,力爭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嶽陽經驗」,為長江經濟帶「添綠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