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南牛,泌陽高質量發展的底氣

2020-12-07 新華網客戶端

  圖為泌陽縣夏南牛原種場裡養殖的採精種公牛。

  毛色淺黃、體態健壯,在河南省泌陽縣夏南牛原種場4000平方米種公牛養殖區的64個高標準牛欄裡,「生活」著64頭採精種公牛。每個牛欄都掛著該欄種公牛的生長發育情況和系譜介紹,自動化牛體刷、電扇、音樂播放等動物福利設施一應俱全。

  待遇為何這麼好?在日前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牛業發展大會上,泌陽縣縣長魏華偉一語道破:「我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誕生在泌陽,長期以來泌陽把夏南牛產業作為支柱產業大力發展。以品種優勢為核心,以政策優勢作支撐,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和產業優勢。」魏華偉介紹,今年11月底,以夏南牛作為主導產業的泌陽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即將建設完成,作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將會為泌陽夏南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添加新動能。

  這是名副其實的「第一牛」

  夏南牛始於1986年,2007年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49名科技人員,歷時21年,2次調整技術路線、4次修改實施方案、踏遍6個縣市、行程30萬公裡……所有的艱辛,在夏南牛文化展覽館裡被銘記,也確實值得被銘記。夏南牛的誕生,使中國有了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是以法國夏洛來牛為父本,以本土的南陽牛為母本,經過雜交創新、橫交固定和自群繁育三個階段培育而成,是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門化肉牛新品種,填補了中國沒有自己肉牛品種的空白,在中國肉牛育種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夏南牛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一個能夠叫得響、拿得出的肉牛品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夏南牛的誕生,為全國牛業發展注入了動力。夏南牛具有性能穩、適應強、生長快、出肉多、肉質好、效益高六大特性,是農業農村部重點推廣的品種。目前,夏南牛及其冷凍精液已遍布全國27個省(區、市),數量近千萬頭(劑),已成為中國主推肉牛品種、河南省特色產業。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泌陽縣深知品種優勢是牛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自夏南牛誕生之初,就從未停止科研工作。泌陽制定了夏南牛國家標準,夏南牛科技公司獲得了國家核心育種場資格,所研發的「夏南牛無角新品系列」即將上市。創建了國家級夏南牛博士後流動站,建成了夏南牛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夏南牛產業發展研究院,組建了河南省夏南牛產業戰略發展聯盟,聘請國內首席專家開展高檔牛肉研發,雪花肉達到中國牛肉分割標準特級、日本牛肉分級標準A4級。

  依託夏南牛的品種優勢,泌陽縣確定了以夏南牛產業為主的特色經濟發展思路,通過政策激勵、園區創建、科技研發、出口貿易等措施,促進了夏南牛產業發展,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實現了由資源型經濟向特色經濟發展的轉變,實現了以泌陽為核心向覆蓋全國發展的轉變,實現中國第一肉牛品種向中國第一肉牛品牌的轉變。2012年,「夏南牛」商標在原國家工商總局註冊,成為中國唯一一個獲得商標權的肉牛品種。

  目前,泌陽在家樂福、沃爾瑪、永輝、麥德龍等建成商超終端1680家;與希爾頓、戴斯、萬豪等五星級酒店合作發展直供貨源門店達100家;入駐呷哺呷哺、西貝、海底撈、巴奴、王品等大型餐飲連鎖店2200家;建成「走千家、進萬戶」社區銷售網點2000多個;入駐京東、天貓、蘇寧等30家電商平臺,成為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最大的生鮮類產品供應商和多個知名食品加工企業的核心原料供應商,牛肉產品在天貓等線上交易量全國第一;發展微商3000家,在全國建設冷鏈物流配送中心27個,產品銷往全國28個省(區、市),是中國唯一供港冰鮮牛肉指定生產企業。

  這是綠色集群協同發展之路

  「為支持夏南牛產業做大做強,我們傾全縣之力。」魏華偉說,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政委、縣長為指揮長的夏南牛產業發展指揮部,制定了《夏南牛產業發展規劃》。在落實好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肉牛發展若干意見》的基礎上,每年拿出近1億元專項資金,用於能繁母牛補貼、規模養殖場以獎代補、夏南牛純種繁育場建設、高檔肉牛研發、龍頭企業扶持以及夏南牛養殖戶的補貼。

  自2007年夏南牛育成以來,經過13年的努力,泌陽形成了集科研開發、種源供應、種群擴繁、規模養殖、屠宰加工、商貿物流、國際貿易於一體的全鏈條產業。

  實現集群發展,產業才更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為支持夏南牛產業做大做強,泌陽引進中恆興業集團,投資興建了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河南恆都食品有限公司,累計完成投資55億元,主要實施了「一園、兩線、兩基地、兩場」建設。夏南牛產業全口徑收入120億元,被命名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夏南牛優勢產業區,入選全國首批50個特色優勢產業集群名單。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是夏南牛產業發展的主旋律。在飼養上,夏南牛主要採取玉米青黃貯、小麥秸稈、花生秧飼養,年可消耗秸稈200萬噸以上。在糞汙處理上,建設了有機肥廠,每年生產有機肥30萬噸,實現了草牛糞田生態循環模式。在精深加工上,夏南牛產業鏈條閉合化程度高,除對夏南牛牛肉進行深加工外,還引進牛血、牛骨、牛皮等牛副產品深加工企業,把夏南牛全身都變成寶,做到了精加工全程綠色化。

  夏南牛既是第一牛,也是致富牛。泌陽縣著重完善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實行種養加一體化全鏈條扶貧,全縣新建肉牛養殖基地32個,肉牛養殖從業人員由8萬增加到20萬,帶動5517戶貧困戶靠養牛甩掉了「窮帽子」。培育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698家,從事肉牛養殖人員達10萬人,60%以上的農戶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鏈條。

  這是厚植產業園區的沃土

  泌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趙太寬猶記得,2019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覆泌陽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那個振奮人心的時刻。「由此,以產業園建設為起點,泌陽夏南牛產業踏上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

  趙太寬介紹,產業園整體空間布局為「一核三區」。「一核」包括檢驗檢測、研發與雙創孵化、電商物流、科技研發、加工集聚、倉儲商貿物流、夏南牛文化體驗等功能,「三區」主要指建設夏南牛標準化養殖示範區、糧改飼種植示範區和種養循環示範區。計劃總投資24.5億元,其中爭取中央財政資金1億元,地方配套資金和社會資金23.5億元,以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惠農服務建設等為重點,加大對夏南牛產業支持,著重在農畜業基礎設施提升、農畜技術服務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予以重點支持與改革。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23.66億元,佔計劃總投資的96.6%,相關建設項目正在積極推進,11月底將全面建設完成。

  目前,園區內肉牛存欄19.2萬頭,其中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肉牛存欄15.6萬頭,園區肉牛標準化生產覆蓋率為81.25%。通過雲平臺、環境實時監控、遠程智能控制、自動化節水灌溉、肥水藥調控管理等技術的應用,產業園實現了農牧業全程全自動化飼餵、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

  2020年產業園預計將實現總產值224.5億元,其中夏南牛產業年產值將達150.17億元,佔產業園總產值的66.9%。

  不待揚鞭自奮蹄。站在產業園的新起點上,接下來的夏南牛將走向何方?泌陽縣早已有了清晰的規劃。

  未來,泌陽將聚力打造全國重要的夏南牛生產供應基地、夏南牛產業總部經濟中心、夏南牛國家級肉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最終形成「總部在泌陽、基地在全球、產品銷全球」的夏南牛「總部經濟」,並持續打造特色產業園區,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補鏈延鏈強鏈,完善研發與雙創孵化、電商物流、科技研發、加工集聚、倉儲商貿物流等鏈條,形成產業集聚核,力爭2025年,夏南牛產業集群產值達到300億元。

相關焦點

  • 泌陽「牛王」與武漢「牛王」的牛交情
    2008年8月,周備宣看準祁興磊團隊在泌陽育成中國第一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肉牛品種——夏南牛這個項目,籌資成立泌陽新鑫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周備宣自己的養殖場像滾雪球一樣發展壯大。目前,養殖場佔地150畝、年存欄夏南牛2000多頭,其中母牛1400多頭,飼養規模在泌陽農民中居第一位。
  • 祁興磊培育無角夏南牛讓牛更「牛」
    記者吳振海李會劉陽深秋的泌陽,河水清澈,山巒蒼翠,豐收在望。「一是南陽黃牛為全國五大良種黃牛之一,泌陽原屬南陽地區,農民普遍具有飼養南陽黃牛的習慣和技能,泌陽的南陽黃牛飼養規模較大;二是泌陽科研團隊培育肉牛品種的成績比較突出。」祁興磊介紹,事後多年才得知該項目之所以交給他們團隊的緣由。2007年6月29日,農業部宣告中國第一個肉牛品種夏南牛在泌陽誕生,填補了我國肉牛品種的空白。
  • 「中原糧倉」崛起「農頭工尾」工業群——中原傳統農區轉型發展...
    被譽為「中原糧倉」的河南省駐馬店市,緊握糧食這張王牌,一產「接二連三」融合發展,以「農頭工尾」為抓手,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建成農產品加工超千億產業集群,迎來快速發展時期,成為中原農區向工業化轉型的生動樣本。
  • 「中原糧倉」崛起「農頭工尾」工業群 中原傳統農區轉型發展樣本觀察
    「中原糧倉」崛起「農頭工尾」工業群——中原傳統農區轉型發展樣本觀察  新華社鄭州11月25日電 題:「中原糧倉」崛起「農頭工尾」工業群——中原傳統農區轉型發展樣本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丁、王聖志、孫清清  被譽為「中原糧倉」的河南省駐馬店市,緊握糧食這張王牌,一產「接二連三」融合發展,以「農頭工尾
  • 河北宏亮電纜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啟示錄
    咬定「質量」不放鬆——河北宏亮電纜有限公司高質量發展啟示錄□ 尹克強 毛延鋒本報記者 王 越他們的質量發展道路,在我國眾多企業實現質量提升的過程中,無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珠,但這滴水珠卻折射著絢爛的光彩
  • 黃欽:未來五年,無錫要勇當全省高質量發展領跑者
    作為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省委對無錫「十四五」發展提出要求,要更有底氣地喊出「高質量發展看無錫」、在國家「強起來」 的歷史進程中烙下太湖印記。   2020年12月,江蘇「踐行囑託開新局」全媒體主題採訪行動第三站走進勇創全省「強富美高」建設示範區的無錫,無錫市委書記黃欽接受江蘇廣電總臺記者採訪,分享「十三五」發展經驗,描繪了「十四五」城市新圖景。
  • 西安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步伐矯健
    以十項重點工作突破推動高質量發展,西安全力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建設,今年上半年,GDP增速2.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2%、固定資產投資增速12.8%,三大指標增速均居副省級城市之首!十大指標增速均出現回升!西安以紮實的行動,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化危為機、勇立潮頭,經濟發展交出了一份令人自豪的答卷!
  • 爭當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訪揚中市新壩鎮黨委書記潘傑
    王鵬程 曹源 倪亞男在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揚中新壩鎮成為唯一一家鎮級發言單位。
  • 因勢利導 夯實高質量發展之路
    但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持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特別是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統一部署下,各級政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使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中國經濟在二季度明顯改善,釋放經濟復甦信號。
  • 促進浙江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暨金華中心籌備座談會
    促進浙江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暨金華中心籌備座談會 2020年12月29日來源:網際網路 提要:12月26日,在義烏幸福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促進浙江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暨金華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籌備座談會。
  • 凝心聚力,幹出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通落實「五項要求」「五個紮實」的具體行動,也是我省凝心聚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必將對未來陝西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這是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的需要—— 進入新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成為鮮明主題、高品質生活成為主要發展目標。
  • 常州:以提案辦理高質量推進發展高質量
    以提案辦理高質量推進發展高質量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參加單位、專門委員會、界別組,以提案形式提出意見建議381件,立案359件,圍繞加快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區域競爭力、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等積極建言。提案分別送交74家單位辦理,均已按時辦復,273件提案被採納,53件提案被部分採納或列入計劃採納。
  • 常修澤:高質量發展,怎麼消除「游離感」?
    在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工人出版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經濟參考報》合作舉辦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歷史跨越』高峰論壇暨《動力變革》新書發布會」上,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教授常修澤對「如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問題,發表了觀點,他認為高質量發展中,思考「人」的位置很重要,真正高質量的發展,是能適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
  •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發布時間:2020-09-3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南京體育學院 楊國慶 字體:
  • 「吃螃蟹下深水」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
    11月19日下午,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赴華菱集團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為打造內陸創新開放新高地作出更大貢獻,在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打造高質量發展黃金經濟帶
    ——江西、湖北、湖南三省相關負責人談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畫卷  ——訪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殷美根  經濟日報記者 賴永峰 劉 興  為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江西把長江江西段與
  • 能源高質量發展 怎麼看怎麼辦怎麼幹?
    能源高質量發展三問:  怎麼看 怎麼辦 怎麼幹  中國電力報 中電新聞網記者 朱怡  「銳意創新、埋頭苦幹,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紮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發言,著眼發展大勢,突出問題導向,對能源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極具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  從黨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國兩會,讓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一系列政策規劃部署繪就了高質量發展的 「施工圖」。從兩會傳遞的系列信息看,推動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圖景愈發清晰。
  • 南通海安:高質量發展勇爭先
    7月1日,滬蘇通鐵路正式開通。今年4月底,全省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紅榜揭曉,海安成為南通唯一被表彰縣(市、區),前進13個位次。市委書記顧國標被表彰為全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優秀縣(市、區)委書記。上半年,我市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地區生產總值、工業應稅銷售、服務業應稅銷售、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協調發展,保持穩定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