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感冒的人一生病就是大病」,或者反過來說「經常感冒的人不易得癌症」這些說法由來已久,並且廣為流傳。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
支持這個說法的人認為,感冒可以引起身體免疫系統的反應,經常感冒就跟經常健身一樣,可以增強免疫系統的抗病能力,自然不容易生大病;相反,不經常感冒,免疫系統就很弱,也就容易生大病。
從科學上來說,每一次感冒,我們的免疫系統接受的,只是針對特定感冒病毒的「訓練」,形成和增強的,只是對這一種感冒病毒的戰鬥力,與其他病毒、細菌,包括癌細胞等「敵人」無關。
如果要說免疫系統經常調動就證明不會生大病的話,那麼具有過敏體質的朋友應該是身體最好的,但事實上過敏也是一種疾病,而且對身體健康傷害很大。
癌症以及其他急性病慢性病等成因非常複雜,最大的因素就是遺傳,其次還有對致癌物的接觸、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和心態情緒等,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如果能夠簡單地歸因於不感冒,那人類就可以遠離這些疾病了。
事實上,成年期還經常感冒的人,其實是說明身體免疫系統反應性很差,體質不強,小小的感冒病毒或者身體內環境一個小的波動都抵抗不住,對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自然也不會強。
在現實中,經常容易感冒的人大體上是更容易生病的,不生病的人生了大病的只是個例,是為了解釋合理性而編出來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因此,經常感冒不但不能訓練出免疫系統的戰鬥力,反而說明這個人免疫系統比較弱。實際上反而更容易招上其他疾病。
大家要想預防大病的發生,不要光靠這些沒頭沒腦的說法來猜測自己的身體狀況,應該相信科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到了一定的年紀以後定期做體檢,這樣才是預防大病發生的有效方法。
不管是經常感冒還是基本不生病的人,都應該注意不要肆意揮霍自己的健康,按照健康的生活方式來生活,大部分都不會生大病。
對於生病的話題,你還有哪些疑問嗎?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