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早發現癌症可治癒的想法可能完全是錯誤!長期不感冒更容易患...

2020-11-28 健康界

引言    

有句老話叫「小病不斷,大病不犯」。什麼是小病呢?多指感冒發燒,頭疼腦熱。那麼大病呢?癌症,調查發現,大多數癌症患者生病前體質都是非常好的。說起病來一臉無奈,「我平時身體棒著呢,十年都沒感冒過,怎麼就突然得了癌症」。

適者生存的概念通常適用於動物物種內部和動物物種之間的競爭,但進化壓力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 - 即使在癌性腫瘤中也是如此。

癌症研究人員已經開始了解腫瘤,而不是將腫瘤理解為同一細胞的腫塊,而是將它們視為多樣,充滿活力的一群。而且,就像動物種群中的個體一樣,腫瘤內的細胞相互競爭,一些繁盛,一些失敗。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制定了一個數學模型,以了解隨著癌症腫瘤的增長和擴散而發生的動態變化。將他們的模型付諸實踐,分子生命科學學院Vagelos學者項目的一位高年級學生Jimmy Qian和藝術與科學學院生物學助理教授ErolAk?ay能夠解釋一個有點矛盾的觀察,導致轉移的突變(癌症擴散至遠離原發腫瘤的部位)通常在腫瘤病史中出現早,而不是晚。

 Qian和Ak?ay在「PLOS ONE」雜誌上報導,將進化和生態學理論融入癌症生物學可能有助於指導更有效的治療計劃。

 「在公眾意識中,癌症常常是我們需要以某種方式擊敗的巨大單一疾病,」Ak?ay說。

 「了解癌症如何演化」,Qian補充說,「可能有助於我們預測哪種譜系將在腫瘤中佔主導地位,並有可能先發制人地治療,以儘量減少耐藥的機會。或者,如果我們能夠預測哪種進化機制導致轉移,我們可以嘗試在轉移開始之前解決這個問題。」

 癌細胞不會簡單地在正常細胞中停留和繁殖;他們積極改變他們周圍的環境,使他們更有利於自己的成長。該過程可能需要增強血管形成或改變附近細胞的結構和代謝。然而,所謂的腫瘤微環境或腫瘤小生境的培養不限於鄰近組織。當惡性細胞通過血流將因子分泌到身體的遠端部位以作為準備癌症生長的新空間的方式時,會出現轉移。

 「這就像人類一樣,我們通過創建大學基金和類似的東西來為我們的孩子做好準備,」錢先生說。 「癌症也在做同樣的事情,它正在準備一個遙遠的地方,它的孩子們有一天會遷徙到那裡。」

 對於Qian和Ak?ay,沉浸在理論進化生物學和生態學理論中,癌症傳播的這一特徵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問題:假設癌細胞必須犧牲自己的一些資源來準備身體的這些遙遠的區域,這樣的譜系將如何與其他培養更接近原發腫瘤的區域?那麼對於構建腫瘤小生境沒有貢獻的譜系又如何?

 想像一個原發性腫瘤,研究人員製作了一個由四種癌細胞組成的模型腫瘤:幫助構建腫瘤直接微環境的生產者;通過分泌各種分子幫助構建遠處轉移前的位點的生產者;生產者完成這兩項任務(並承擔兩倍的資源成本),這些都不利於利基建設(從而犧牲更少的資源)。

 在這些不同的癌症細胞亞群之間建立競爭性相互作用並進行模擬研究時,研究人員觀察到,當腫瘤很小時,促成形成轉移前生態位的生產者更有可能「獲勝」,因為競爭對手即將超過他們。但一旦腫瘤規模增大,就會出現更多的突變,從而增加競爭對手的數量。

 Ak?ay說:「有助於轉移前生態位的突變體更可能出現在更大的腫瘤中,但不太可能在這些腫瘤中建立自己。「這是權衡。」

 「這可以預測一些較小的腫瘤實際上更可能導致轉移,」Qian說,一項發現支持最近的觀察結果顯示,實際上,早期出現的癌症細胞突變更可能是轉移性疾病的來源。

 「發生了很多事情,」錢先生指出,「到很多病人確定原發腫瘤的時候,身體其他部位已經存在轉移的種子,因此即使成功治療了原發腫瘤,轉移也可能發生更多年後。」雖然有關,但該研究確實表明癌症治療可能受益於將腫瘤視為一種生態系統,其中一種與可以操縱病人益處的細胞群體相互碰撞併合作。

 「我認為你可以帶來很多生態和進化理論來設計治療方案,」Ak?ay說。 「有些人正在尋求最佳的治療方案來控制細胞群的擴張,並試圖破壞使腫瘤和轉移性腫瘤生長的動力學。

 「我們還沒有 - 我們的模型仍然試圖理解這個基本想法 - 但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最終可能會進入治療設計。」

Jimmy J. Qian et al, Competition and niche construction in a model of cancer metastasis, PLOS ONE (2018). DOI: 10.1371/journal.pone.0198163

Mathematical model explains why metastasis can occur even when cancer is caught early

https://m.medicalxpress.com/news/2018-05-mathematical-metastasis-cancer-caught-early.html

感冒跟癌症有什麼關係呢?

普通感冒是由普通感冒病毒引起的,毒力不強,進入人體後能激發免疫系統,免疫系統被激活後就會產生各種抗病毒的細胞和分子,這些對抗病毒的物質也能夠引起發熱或發冷,所以,感冒以後的症狀多是由於免疫系統被活化後引起的。免疫系統被激活後產生的抗病毒成分,對腫瘤也有抑制和殺滅作用。適度發熱還會激發人體產生熱休克蛋白等應激蛋白,這類蛋白也是激發免疫系統的有利因子,所以發熱本身對抑制腫瘤也是有好處的。

一般人感冒後多會出現發熱等症狀。有些人即便得了感冒,也不會引起發熱症狀,往往會比其他人病程長,康復的慢,這說明他的免疫力先天比較弱,不太容易被激活。而有些人,別人都感冒,他卻很少被傳染,說明他的免疫系統是非常強健的,病毒進入身體後,免疫系統基本不用充分激活就能把病毒清除出去。

由於缺乏免疫系統的有效練兵,這兩種人的免疫系統平時多處於不活躍的狀態,對腫瘤的監控能力就比較弱,要警惕腫瘤的出現。特別是長時間不得感冒的人,雖然免疫系統對抗感染的能力非常強大,但多數免疫細胞平時都處於休閒狀態,癌變細胞就會有機可乘,逐步長成腫瘤(點擊「這裡」查看歷史文章全面解讀「惡性腫瘤」的形成及治療)。

偶爾患普通感冒並能引起發熱的人,免疫系統會被病毒定期活化,時刻處於警惕和戰鬥的狀態,對腫瘤細胞能起到強烈的威懾和控制作用。所以,「小病不斷,大病不犯」從感冒和腫瘤的角度看還是有科學道理的。

如果免疫系統不能通過「感冒」這種天然的方式達到練兵的目的,必要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人工輔助的方法來「練兵」。將免疫細胞拿到體外,在實驗室中經過免疫活性物質的刺激,讓免疫細胞活躍起來,並且進行大量擴增,然後在回輸到人體,就起到人工練兵的目的了。這也是細胞免疫治療抗腫瘤的基本道理。

[有人@你]長期不感冒的人更容易患癌是真的嗎?

秋寒漸起,多發感冒,

小編今天來補給些關於感冒的常識。

人一生可能會患約200次感冒,

兒童通常每年會患4~8次感冒。

有種說法是「長年不感冒的人更容易患癌」,

這是真的麼?

一、普通感冒還是流感?

我們通常所說的感冒分為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兩種。普通感冒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的常見病,而流感則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的傳染病。

如何區分普通感冒和流感呢?

對照下圖就很清晰啦:

 

另外,普通感冒通常是散發,而流感則常常是大規模爆發。

二、長期不感冒是好是壞?

「長期不感冒更容易患癌」這種說法本身是不科學的。

情況1:長期不感冒

對於免疫力強的人來說,長期不感冒是正常現象,是身體好的表現。偶爾有感冒的話,身體的免疫力更增強,因為在對抗感冒的情況下,身體的免疫力也同樣會加強。

但是,對於本身亞健康的人群來說,免疫力低下,長期不感冒就並不意味著身體好了。這類人群就要注意提升自身免疫力,否則更嚴重的疾病將很容易降臨!

情況2:經常感冒

經常感冒則說明身體免疫力較弱。在臨床上,醫生認為,成人一年之內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超過7次,就稱之為反覆呼吸道感染,這也是免疫力低下的直接表現,同樣要注意提升自身免疫力!

三、癌症的根源是什麼?

其實,最容易致癌的莫過於不良情緒和惡劣心境,比如憂慮、恐懼、貪求、嫉妒、憎恨、緊張、恐慌,這些不良情緒會作用到大腦皮層,大腦皮層常常通過下丘腦產生一些皮質類固醇,再通過腎上腺產生腎上腺素這些東西,皮質類固醇和腎上腺素長期增多會引起血壓增高,膽固醇升高,可能導致糖尿病、免疫功能降低、性功能降低。腎上腺大量分泌腎上腺素,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增高、緊張出汗、瞳孔放大,這樣長期的刺激對心臟和肺都有很大的影響。

四、感冒到底要不要吃藥?

普通感冒的病原體有200多種,全都是病毒。只有0.5%~2%的普通感冒可能繼發細菌感染。所以,如果患上感冒,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抗細菌的抗生素是派不上用場的。

有些人擔心如果不提前吃抗生素治療,普通感冒會很容易進展為更嚴重的疾病(如肺炎、腦炎等),其實是沒什麼道理的。

1、普通感冒一般7~12天自然痊癒

普通感冒有自限性,一般7~12天會自然痊癒,如果實在難受,可選用一些緩解症狀的藥,但並不會縮短病程。另外,人體有著強大的自愈能力,只要注意調養和改善生活習慣,一般的普通感冒都能自愈。

2、普通感冒一般不會引發併發症

多數情況下,病原體不同,加上普通感冒的自限性及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作用,普通感冒不會並發肺炎、腦炎等嚴重疾病,這與是不是及時吃抗生素預防無關。

3、免疫力較弱的群體需要注意

幼兒、老人這些免疫力較弱的群體,或者普通人感冒很嚴重,感染流感時,人體免疫系統抵禦感染能力下降,如果這時又接觸到了肺炎等疾病的致病菌的話,的確有可能發生肺部甚至腦部繼發感染的情況(腦炎多見於小兒)。

4、是否吃藥,取決病情

「感冒不用吃藥就能自愈」也不能通用,要根據病情而定。普通感冒可以通過多喝水、休息、通風得到緩解,但對於流行性感冒或其他細菌感染,還是要謹遵醫囑。

四、你的預防方式正確嗎?

1、首先要了解感冒的基本知識

以上普及已經比較詳細了。還有就是,感冒和流感病毒對溫度很敏感,冷的時候繁殖得更快,首先在鼻腔裡繁殖然後再擴散。

大多數感冒或流感都是由於把感染的手放到眼睛、鼻子或嘴裡而造成的,另外在症狀出現前一天就可以感染別人呢,真是正經兒的躺槍,防不勝防呢。

2、注意保健

傳染可以在人和人之間進行,所以經常洗手,打噴嚏時掩住口鼻,用手帕來擦口鼻都十分重要,這些可以讓你周圍的人不被感染。除此之外,不要隨意用手摸自己的臉,尤其是眼睛,嘴巴和鼻子哦。

3、照顧好自己,保持健康

睡眠、營養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因為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免疫力,可以讓你更好地和感冒作鬥爭,忙碌的你也要多多注重生活細節,對自己好一點哦!

4、考慮一些補充攝入物

許多補充物都說有預防疾病的功能。雖然大多數時候沒那麼有用,但如果你只是用它們加強免疫系統,而不是治療感冒的話,還是有一些作用的。

如:維生素C、鋅、硒、接骨木、大蒜、紫錐花類、穿心蓮、金印草、益生菌(或酸奶)、紅茶等。

5、打疫苗

流感可以通過疫苗來預防,每年的疫苗都根據流行的病毒來調整。免疫力較低的人,包括嬰兒和50歲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打疫苗,但之前要做好調查,這也是預防的最好方式了。

6、提升自身免疫細胞活力

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也就是NK細胞是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不僅與抗腫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調節有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參與超敏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鍾南山院士曾經指出:平常我們血液的淋巴細胞裡有一個NK細胞,NK細胞是與癌細胞戰鬥的。人一天會產生3千個癌細胞,但是多數人不會得腫瘤,關鍵它一出現的時候,抗癌的勇士NK細胞就把這些腫瘤細胞殺死了。

免疫力低下是一切疾病的根本之源,自然免疫療法經全面詳細的血液及免疫系統檢測,針對不同個體的自身免疫與內分泌狀況,採用免疫病毒排毒、血液淨化加氧、天然激素調節等方式增強免疫細胞活力,自身免疫力將從根本上提升,把一切病源乃至癌症置之門外!

溫馨提示:大家要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增加戶外活動,儘量保持工作環境的良好通風,同時多飲水,多吃水果,增強機體代謝,還有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也有助於感冒的預防呢!

祝大家健健康康。

本文來源:癌圖騰、網絡。

以上內容版權屬所有人,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予以刪除。敬請諒解。

相關焦點

  • 【科普】發現狗狗得了癌症就意味著死嗎?這次我們不再談「癌」色變!
    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的希望還是非常大的今天讓我們正視癌症不再談「癌」色變!問:哪些品種的狗更容易得癌症,雜交的狗不容易得癌症?答:更容易患犬癌症的狗狗有拳擊犬,平塗獵犬,伯恩山犬等這類的黃金獵犬。而雜交的犬種有大的基因庫,所以更不容易患癌症。
  • 得了癌症就只能等死?醫生說有三種人可以長期生存,甚至完全治癒
    很多人提癌色變,認為得了癌症就等於死亡! 其實,很多癌症都是可以治癒的,可以長期生存,或5年,10年,幾十年都可以的。 那麼,哪些癌症的治療效果好呢?
  • 這15種癌症信號可以自檢一下,早發現能救命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2006年就將癌症列為慢性病,而不是大家認為的突發性死亡疾病。癌症研究界有「3個1/3」的說法,即1/3以上的癌症可以預防,1/3的癌症通過治療可減輕或緩解症狀,1/3的癌症經過治療可以延長壽命甚至治癒。
  • 癌症已成為慢性病!醫生透露:4種癌症即便到晚期,也可能治癒
    其實癌症是有很多種的,並不是所有的癌症都等同於死亡。很多腫瘤專家表示,有些癌症就算到了晚期也是可以治癒。這些關於癌症的知識大家了解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癌症那些事兒。一、癌症就等於絕症嗎?《柳葉刀》曾公布了一項調查研究,調查人員經過12年的調查以及大量的數據分析,發現多種癌症的五年生存率都有不同的增長。
  • 肺癌若能早發現早治療,或可治癒
    每年因為肺癌導致死亡的患者數量,與其他高發癌症相比要多出許多倍。這主要是因為肺癌早期很不容易發覺,發病比較隱匿導致的。因此,肺癌的患者早期可能出現的症狀,以及肺癌的治癒率,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肺癌會導致發燒嗎?肺癌可能會導致發燒。肺癌患者一旦出現發燒的症狀,往往說明肺癌已經比較大了,或者是肺癌合併了肺部的感染造成的。
  • 它被稱為「不死的癌症」!天冷會誘發?
    有人說產褥期冷水洗手容易得類風溼,也有人認為是長期溼冷環境造成的。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為啥把類風溼性關節炎稱為「不死的癌症」?真的這麼可怕?吸菸者更容易患類風溼性關節炎;牙周病患者的口腔黏膜存在牙齦卟啉單胞菌,這種細菌也和類風溼性關節炎有關;另有研究表明,胃腸道細菌也可能影響該病的易感性和嚴重程度。類風溼性關節炎會導致貧血?早期的研究估計,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貧血發生率介於30%-70%。
  • 敗血症和白血病可防可治?白血病是癌症但不是絕症
    而且,白血病和敗血症並非「井水不犯河水」,白血病患者可在病程的某一階段因為繼發嚴重感染而患上敗血症。「敗血症是一種結果,而不是原因。」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血液免疫科主任醫師韋雲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病情發展成敗血症之前,一定存在先期感染;感染沒得到控制,細菌進入血液,演變成菌血症,然後再惡化為敗血症。   「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是敗血症的高危人群。」
  • 癌症可以徹底治癒嗎?腫瘤教授:若屬於這幾種,或能及時治癒!
    比如:甲腺癌在甲腺癌的早期,甲腺癌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有的人說是大脖子病,甲腺癌的治癒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其實生活中很多癌症不能治癒的飲食可能就是發現的時間太遲了,在癌症早期的時候還在猶豫不定,甚至有的患者開始放棄自己,其實去過在早期確證後配合醫生科學治療,每天堅持服藥,是能一隻癌細胞擴散的,特別是甲腺已經到了癌症早期患者積極治療的話就有消滅癌細胞的可能
  • 貓咪得了感冒怎麼辦?貓的感冒和人的感冒完全不一樣
    這類病毒一年四季都很活躍,但和人類的感冒一樣,最流行的時期就是寒冷冬季。到了冬季,冬季空氣會變得相對乾燥,乾燥導致貓黏膜的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病毒。強壯的貓有可能靠抵抗力讓疾病痊癒,但是在恢復之前會很痛苦。體力差的貓以及幼貓和老年貓很容易病情惡化,也會因此死亡。
  • 13個體徵可能與癌症有關!超過這個歲數,每年做一次篩查
    13個體徵可能與癌症有關!不過有些癌症早發現早治療,預後良好而且生存期也會有所延長,因此每個人都要了解癌症早期的身體特徵,一旦發現蛛絲馬跡立馬就醫,把癌症扼殺在搖籃中。哪些體徵要警惕?1、身體有腫塊結節當身體某部位有腫塊結節時需警惕,一般分為良性的和惡性的,需通過看結節大小、質地和邊界活動度來評判。
  • 貓咪的癌症常見嗎?6個癌症的基礎知識分享
    本文由【每天rua貓半小時的么九】掙扎提供 一提起癌症,通常會聽到說「這個得早發現早治療啊」、「還好當初發現得早」...可能有哪些種類癌症?早期有沒有哪些症狀?哪些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本期科普,一起來及早了解一些關於貓咪癌症的知識。 01 貓的癌症常見嗎?
  • 貓咪長期嘔吐無法治癒、求助無門,也許是患了IBD
    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貓咪患上了炎症性腸病(炎性腸炎-IBD)!IBD很難搞,不幸中招的鏟屎官,可能撓破了頭跑遍了醫院甚至都解決無門,因為這種病——病因複雜、難以診斷、無法徹底治癒,且通常需要長期治療......
  • 糖尿病能完全治癒嗎?聽聽內分泌醫生怎麼說
    高糖高滲症候群以嚴重高血糖、高血漿滲透壓、脫水為特點,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或昏迷。一開始表現為多尿、多飲、食慾減退,常常不宜被發現。接下來就可能導致嚴重脫水和神經精神症狀,反應遲鈍、煩躁或淡漠、嗜睡。如果不及時就醫,很快就會陷入昏迷,尿少甚至尿閉,危及生命。
  • 長期吃剩菜剩飯:一家三口患上癌症
    一家三口人相繼被查出癌症,這麼不幸的事就發生在揚州市寶塔新村戴先生家。戴先生去年剛從柴油機廠病退回家,就被查出患上了胃癌。他的老母親和妻子也於今年相繼被查出腸癌和胃癌。對此,蘇北醫院醫生推測,病因很可能與他全家長期吃剩菜剩飯以及黴變食物有關。
  • 癌症會傳染?怎麼可能!
    癌症是威脅國民健康的最大隱患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癌症是威脅國民健康的最大隱患,也是政府極為關注的問題。早在2012年瀋陽一家三口患肺癌的新聞報導出來後,大家就擔憂「癌症會傳染嗎?」近半年來,不斷有人傳言「國外知名期刊有數據顯示癌症可能傳染」,引發了網上一波波的討論熱潮。
  • 為什麼有很多家庭成員,會患上同一種癌?癌症會傳染嗎?
    最近幾年,癌症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但是在癌症患者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不少夫妻會被查出同一種癌症,還有的肺癌患者,隔壁床病友就是自己的親戚。那麼,為什麼醫院裡會出現家庭成員間患上同一種癌?難道癌症也像傳染病那樣,會出現傳染嗎?面對癌症,我們應該做點什麼尼?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 乳腺癌發病高,但卻是唯一可以治癒的癌症,早期手術效果良好
    導語:對於女性來說乳腺癌是導致女性癌症的最常見腫瘤也是治癒最為良好的腫瘤,所以了解乳腺癌尤其是了解乳腺癌早期的發展過程能更好地幫助女性診斷乳腺癌做到早治療,早康復。大部分癌症都是遺傳所導致的研究發現幫家族當中出現乳腺癌患者的時候不在那的機率會增加1.5至3倍。
  • 長期感冒的人不容易生大病,這是真的嗎?事實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長期不感冒的人一生病就是大病」,或者反過來說「經常感冒的人不易得癌症」這些說法由來已久,並且廣為流傳。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呢?,自然不容易生大病;相反,不經常感冒,免疫系統就很弱,也就容易生大病。
  • 老年狗容易得癌症,患癌症後就要幫狗狗準備後事了嗎?其實並不是
    聽到「癌症」兩個字的時候,相信愛狗的主人都很害怕,特別是當這種疾病發生在自己的狗狗身上時。根據調查,導致10歲以上年紀的狗狗非自然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實就是癌症。很多人「談癌色變」,覺得狗狗患癌症之後,基本就沒有救了。其實,狗狗的癌症跟人不一樣,如果發現得早,大部分癌症都是可以治癒的。
  • 為何身體強壯的人會突然確診癌症,體弱的卻不會?
    @大風吹:我鎮上也有個患肺癌的,起初是輕乾咳,後來有點血絲,他一直當做咽喉炎。其他什麼症狀都沒有。這樣拖了一年多。查出已經到晚期了。我是他們隔壁的,天天要見面,很清楚他是什麼時候起症狀,但他就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金色陽光:我爸就是一輩子沒感冒過,沒生過病,沒吃過藥的人,什麼活都能幹,不怕累,六十多歲突然小便帶血,去醫院一檢查,膀胱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