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有效的「手印」 你會按了嗎?

2021-01-09 桐廬新聞網

指紋具有不同於他人的獨特性成為物證之首

圖片摘自網絡

    日常生活中,諸如借款、做買賣時,當事人在協議書上按捺指紋;再如借款人籤名有困難時,在借條上留下指紋……指紋捺印,應該很多人都用過。然而,這個被延用了千年的辦法,我們是不是做到了規範、標準?一個不合格的「手印」又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呢?

  先來科普一下:指紋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麵皮膚上凸凹不平產生的紋線。我國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早使用指紋的國家,我國用指紋破案的記錄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代商人在契約上按大拇指印的方法後來被外國人效仿,蘇格蘭的科學家提出了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概念。就好比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不存在兩片相同的雪花,兩個人指紋相同的概率小得幾乎為零。正是這種唯一性和獨特性,使其幾乎已成為生物特徵識別的代名詞,而被多個領域廣泛應用。

  生活中,人們常常會忽略這個問題:指紋代表什麼?如果是民事活動,即確認某個人民事行為的存在。顯而易見,捺印指紋紋路的清晰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發生糾紛,需要通過法律途徑解決,指紋的檢驗和鑑定就是關鍵的證據。

  生活中,可能就因為一個指紋沒有按捺好,導致一份借款協議失去法律效力,從而導致出借人嚴重損失還得不到法律的保護。甲向乙借了30萬元,在書寫借款字據時,借款人用指紋捺印代替了籤名。當債權人在法律規定的時間內尋求法律保護,讓借款人歸還借款時,借款人如果不承認借款事實的存在,那檢驗鑑定指紋便成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鑑定的結果就是法官判定的依據,而一個不清晰的無效「手印」顯然就會失去這個法律效力。

  由於指紋捺印不規範以及使用的印油不符合要求等,以致「手印」根本看不清紋路,也就無法辨別到底是誰的指紋,從而導致不必要的糾紛。據縣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其接觸到的民事案件中,涉及指紋檢驗鑑定的案子時有發生。他們經常遇到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發生糾紛後,要求通過訴訟解決問題。而一個不清晰的指紋,鑑定就成了司法或檢驗鑑定人員最頭疼的問題。不清晰的指紋捺印由於沒有可供檢驗鑑定的條件,無法取得指紋檢驗鑑定的結果,也就無法判定哪一方有責任,最後給案件的審理帶來不小的麻煩,甚至可能導致當事人的權利得不到法律保障。

  可想而知,一個有效的手印是多麼重要。然而現實生活中,在指紋捺印時,伸出手指頭隨便按一下的情況不在少數。其實,指紋捺印是有特殊要求和方法的,絕非隨意行為。

  那麼,如何正確進行指紋捺印呢,這位負責人介紹:首先,應使用專用的印泥或印油,同時避免它在手指上堆積,造成捺印指紋的模糊和不清晰;顏色則紅色、藍色、黑色均可。其次,捺印指紋的順序是以右手的食指、拇指、中指為依次順序,如果右手手指有特殊情況,指紋捺印不能滿足要求,可用左手的食指、拇指、中指依次代替,最好在指紋捺印中註明。

  此外,應將手指平放在要捺印的有關材料或文件上,從左至右用手指滾動捺印,捺印的力度大小適中,以保證紋路清晰地留在材料或文件上。

  一個「手印」看起來平常,卻有它自己的屬性。要按就得標準有效,你能做到嗎? 


相關焦點

  • 終於講清楚:借條上必須有借款人按手印才有效嗎?
    但是,由於借條比較隨意,又沒有統一規範的格式,因此,有許多債權人和債務人在履行還款義務時發生這樣或那樣的糾紛,特別是有些債務人,以借條上沒有手印為由拒絕認帳,致使債權人與債務人不得不對簿公堂。那麼,借條是否必須籤字並按手印?一、借條上必須要按手印嗎?
  • 古代人的智慧,籤字畫押按手印 古代不能識別指紋為什麼要按手印
    從古至今,人們都習慣在契約上按上手印,以此表示誠信並 相互約束。按手印在當今社會也仍然在使用,並且具有法律效 力《指紋鑑定》一書中斷定, 中國唐代的賈公彥是世界上提出用指紋識別人的第一個學者。那古代,籤字畫押,就要利用指紋,這麼做有什麼科學依據嗎?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教育沒有像現在那樣普及 ,除了大富人家子弟有機會上學之外,大多數的普通百姓都不識字,但是人們的生活中有時候會用到寫字據,籤訂契約或者協議的時候要籤名怎麼辦呢 ?古人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按手印, 在手指上沾上印泥,再按到紙上,就完成了畫押的程序。就相當於籤字了。
  • 古代為什麼畫押要按手印,手印靠什麼識別?
    由於指紋的特殊性,故而現在的很多文件籤字、畫押等都需按手指印,但按指印可不是我們現代人的「專利」,在一古裝些電視劇中也經常看到很多籤字畫押的情形,籤完名和日期後,在上面蓋上手指印,古代沒有指紋技術,也就是不能識別這個指紋是誰的,要是籤字人不承認是自己做的,籤字畫押不等於是做無用功嗎?
  • 手印與借條,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每個手指上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它們所捺印的手印也是獨一無二的。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民事活動都會涉及指紋捺印,特別民間借貸中收據或者欠據上常常會捺印指紋,這也是我們最為關注的。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手印與借條之間不得不說的「愛恨情仇」。1借條上必須按手印嗎?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人提到,一定要按手印,這樣比較「把握」。
  • 按手印真的有用嗎
    按手印真的有用嗎現代的指紋識別系統真的已經比較成熟了,從手機解鎖、支付,到刑偵案件的偵破,指紋通過其獨一無二的特性和現代優秀的識別系統,已經非常顯著地提高了我們的生活水平了。前幾年的指紋解鎖還不夠成熟,有時候隨便一個指紋都能打開你的手機,但現在已經非常靈敏了,小編用自己的手機試了一下,已經保存過的指紋都可以直接識別出來提示該指紋已經存在,可見對於指紋的識別程度已經很高了。
  • 為什麼涉案人到派出所按手印特別多?
    無論是涉案的受害人去派出所報案,還是涉案的嫌疑人到派出所接受詢問,或者是涉案證人作證,都會有一個感覺,到派出所就肯定要按手印,有時還特別多。遠非在一張借條上按手印那麼簡單。為什麼涉案人到派出所按手印特別多呢?
  • 按手印講究多,怎樣按手印才受法律保護?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喜歡在進行一些借貸等行為時捺手印以作憑據。可是,很多時候由於捺手印時的不規範等一些原因,導致最後借出的錢要不回來。那麼,怎樣捺手印才有效,捺手印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舉例  某某人向另外一位某某人借了30萬元,在書寫借款字據時,借款人用指紋捺印代替了籤名。當被借款人在法律規範的時間內尋求法律保護,讓借款人歸還借款時,借款人不承認借款事實的存在,那檢驗鑑定指紋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鑑定的結果就是法官判定的依據。
  • 在沒有指紋識別技術的古代,為什麼還會使用按手印畫押這種方式?
    然而,在古代缺乏指紋識別技術的時候,為什麼還會使用手印畫押這種方式來訂立契約呢?在古代應用指紋到底安全嗎?古代之所以會使用指紋畫押,實在是出於無奈。古代不同於現在,沒有義務教育,在當時,能夠受到教育的人只是少部分,大部分人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來,平日訂立契約,繳納賦稅,總得有一個憑據吧!如果光畫圈,那這造假簡直太容易了。於是,指紋畫押應運而生。
  • 「畫押」為何要按手印,古人有指紋識別技術嗎?
    這種有意按上去的指紋顯然是為做鑑定用的。二、古代文書契約——唐代「畫指券」1964年的時候,在我國新疆地區出土了幾件唐代文書契約,每張契約上都明文寫道:「兩和立契,畫指為信」,或「兩和立契,按指為信」,或「官有政法,人從私契,兩和立契,畫指為信」等等。而且每張契約落款處當事人、保人、證人還一一畫上指印。這些指印都是將手指平放紙上,畫下食指三條指節間的距離。
  • 古時候沒有指紋技術,為何還要讓犯人按手印畫押?老祖宗有大智慧
    比如在古代,人們犯法受審後會在起訴書下簽字按手印,或者在訂立合同時也會採用這種方式,包括現在社會上訂立合同時也會按手印。古代社會是否存在能夠識別指紋的儀器,僅憑眼睛是無法有效判斷的。如果使用新的筆畫,人們肯定無法識別。古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方式?原來,在古人,會讀書寫字的人並沒有那麼多。他實在不可能在文件上籤上自己的名字,畫上一個符號。這似乎不拘一格,於是他想到了在文件上按手印的方法。
  • 古代沒有指紋識別,那麼籤字的時候為什麼還要畫押按手印?
    指紋技術的流行和普及可以說為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但是這時候有人就有疑問了,在古代,指紋技術不發達的時候,為什麼人們還有按指紋的習慣呢?按了指紋,在古時候能分辨出來嗎?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要我們回到過去探索也不可能了。不過古代之所以也有按指紋這個事情也是有一定的由來的。古時候一些重要的文件是需要按手印的,人們最熟知的應該就是畫押的時候按手印了吧。
  • 古代沒有指紋識別,可為何還要按個手印畫押呢?
    他曾發現,一個手指不管按多少次,指紋都不會改變。再加上古人不像現在有義務教育,大多數農民都不識字,更不會寫字,於是用按手印的方式來替代籤字,成為了作為本人確認擔保的重要憑據之一。但比起現代人熟悉的「指紋」來看,中國古人更多還是「按手紋」。
  • 古代沒有指紋識別器,按手印畫押有什麼用?原來有講究
    那麼對於沒有指紋識別器的古代而言,按手印畫押又有什麼樣的作用呢?古代按手印畫押大有講究在古代很多需要籤字的文件上,我們都可以看到按手印畫押的痕跡,對於沒有指紋識別技術的古代而言,按手印畫押有什麼作用呢?隨意一個人就可以冒充手印畫押,那為何這項「程序」延續了上千年呢?這其實跟古代的環境條件密切相關。
  • 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為何犯人總是要按手印畫押?
    但指紋的特殊意義的發現卻並不是在現代,遠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便發現了其中的奧秘,雖然古代不具備指紋識別技術,但犯人犯了事伏法總會籤字畫押按手印,這又是為何呢?指紋在古代的意義在各類古代破案影視劇和文獻記載當中,我們總是對犯人行刑前的一幕十分熟悉,當知縣大人準備行刑之前,總會讓犯人們籤字畫押按手印,對自己所犯之事有個了結,但有的人就會有疑問了,這古代並沒有指紋識別的技術,如此興師勞眾的讓犯人按手印是為何呢?
  • 安寧說法||「籤字畫押」按手印,事後反悔判敗訴
    安寧說法||「籤字畫押」按手印,事後反悔判敗訴 2020-07-24 2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代又沒有指紋識別技術,為什麼還要費力不討好的按手印畫押?
    但指紋並不只是我們現代人的專利,在各種影視作品和出土的文件也能看到,在古代,如果需要籤訂合同契約或者是認罪伏法時都需要當事人籤字畫押、按手印。也正因此,在指紋識別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現代人都知道手印不能瞎按,更不敢瞎按。然而,現代如此盛行按手印,是基於大資料庫,在數據的支撐下快速斷定。但在古代,古人並未掌握指紋識別技術,光憑肉眼去判斷,基本很難斷定人的身份,若真有人慾栽贓,只需稍微動點小手段,便能仿製出來。而由於古代沒有電子原件,再加上保存技術略差,往往幾年或者十幾年便難以識別指紋,為何古人籤訂契約或犯案後,也會畫押?
  • 在古代畫押按手印,古人是靠什麼來識別指紋呢?
    在古代畫押按手印,古人是靠什麼來識別指紋呢?指紋技術是二十一世紀的一項新技術,不僅可以用於保密信息方面,還由於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且終身不變,因而廣泛應用於犯罪破案,這一項技術可謂是讓不法分子無所遁形,只要將在現場提到的指紋通過與嫌疑人的對比,即確定作案罪犯,指紋技術加快了破案速度,讓很多疑案、冤案也得以迎刃而解,正所謂正義不會缺乏,只是會遲到,即使逃亡多年的嫌疑人也可能因為一次不經意的錄指紋而最終被捕。
  • 古代沒有先進的指紋識別技術,為何還要按手印畫押?
    古代沒有先進的指紋識別技術,為何還要按手印畫押?此後,按手印更是成了中國人締結契約的千年傳統。 中國人的發現啟發了世界 1858年,印度胡格利市,在英國駐印殖民地民政機構任職的威廉·赫謝爾偶然發現來到孟加拉的一些中國商人,用塗著墨汁的大拇指在合同上按手印。赫謝爾感到很驚奇,就仿效這一方法,要求每一個士兵在領津貼的名單和收據上各按兩個指印,結果重領和冒領的現象就再沒有發生了。
  • 古代並沒有指紋技術,為什麼還要畫押按手印?
    比如在大家經常用的手機上面就有指紋解鎖功能,買東西的時候,只要手輕輕按在手機上面便可進行支付,可以說是非常方便的。 看過古代劇的都知道,縣令在結案的時候通常都要求犯人在認罪書上畫押按手印,照理說在古代的時候並沒有指紋識別功能,那麼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呢?在下分析了一下,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 佛學:佛教手印、釋迦牟尼手印、藥師佛手印、阿彌陀佛手印
    在佛教的文化傳承中,手印音譯為母陀羅、幕捺羅、母擦羅,又作印相、契印、密印、印契,或簡稱印,指的是出現在佛教塑像、畫卷、書籍中的諸尊雙手或者手指所結的各種各樣的手勢。手印不單單是一種手勢,它還與諸尊有著深層次的聯繫,每種手印都代表著不同的寓意,象徵著諸尊隱性的表情和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