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中國和日本的歷史教師相互交流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作為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攜手國際友人,共建和平之都"系列活動的一環,12 月 27 日,日本"社團法人日本歷史教育者協議會"代表團來到南京金陵中學及南京市第一中學,日本教師們為中國學生帶來了特殊的歷史課,並與中方歷史教師進行了教育交流。
【金陵中學】
日本明治時期的教育改革,中國教師怎麼講?
鄭善萍老師在上課
當天上午,金陵中學高三歷史教師鄭善萍進行公開課《明治維新》,課上的主要內容就是明治時期(1868-1912)的教育改革。鄭善萍老師首先說到了非常有名的日本電視連續劇《阿信》,當時小小年紀的阿信雖然去別人家裡幫傭帶小孩,但她還可以上學,這就是因為當時日本政府成立了子守學校,許多學校可以帶著幼兒來上課。而日本也是第一個把教育作為基本國策的國家。
教育是最好的投資;多一所學校,就少一座監獄;多一個合格母親,就少一個社會敗類 …… 這些現在聽來也不過時的話,就是明治時期的時尚語。鄭善萍介紹,明治政府的教育維新最先從教育者的培養入手,全國各地紛紛設立師範學校。政府還首次將女子教育編入法規,正式將女子教育納入國家總體大綱。在職業教育方面,到 1912 年,實業學校發展到近 8000 所。
這節課,還對比了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教育和我國洋務運動所進行的教育改革,這讓學生進一步思考兩國教育改革的不同之處。
生物學家山本宣治後人,作為歷史教師講述先輩故事
"各國人民應當攜起手來,共同珍惜並維護好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在金陵中學,一位日本女教師進行了《山本宣治與日本的戰爭》公開課,而這位教師正是山本宣治的後人。
據介紹,山本宣治是日本的生物學家,今年是他誕辰 130 周年,去世 90 周年。他站在生物學者的立場,反對戰爭。"他認為,通過戰爭和殺戮的方式,來掠奪資源,是慘無人道的。"日本歷史教師說,山本宣治從科學知識的角度出發,提倡日本國人要進行計劃生育,同時還在社會各方遊走,反對日本對外的非正義戰爭,號召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要聯合起來,抵制戰爭,維護和平。
她表示,作為家族裡唯一的歷史老師,她有義務將先輩的那段往事,以及那個時代的歷史真相傳遞給大家,讓大家認識並銘記歷史,珍惜和平,"這次有幸來到中國,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將這些分享給中國的學生,讓兩國年輕人可以更好地為和平努力。"
"戰爭,對中日雙方都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日本教師的課很好地啟迪了學生。"鄭善萍說,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更要學習歷史,並尊重歷史,珍惜當下,明白和平的珍貴。
【南京一中】
用文物講述歷史悠久的南京,中國學生當起小老師
當天下午,"社團法人日本歷史教育者協議會"代表團來到南京市第一中學,繼續與同學、老師們進行交流。
"南京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以後不論你們走到哪裡,都不能忘了這裡。那麼,你們將如何介紹南京呢?"
南京一中的彭自昀老師首先帶來公開課《文物中的南京》,課堂上,同學們當起"小老師",通過不同的角度向日方教師們展示了自己對南京的認知。
七個小組的學生代表以《六朝 南京》《青銅器》《瓷器》《精細文物》《絲織品》《祈福》《吉祥瓦當》為主題,展示了南京城的發展、南京的建築以及青銅器、雲錦、青花瓷 …… 等等南京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在同學們的講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南京『傳承』『神秘』『高雅』『精緻』『高貴』『喜慶』『祈福』『吉祥』的特點。"
在課上,同學們還向日本代表團贈送了帶有吉祥寓意的瓦當拓印。
南京一中高一 AP 班的同學蔣欣曄是《祈福》主題的小組成員。她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通過課前的上網調查、參觀博物館、走訪生活在南京的老人,了解到不少以前不知道的南京歷史。
跨越中日兩國的歷史課,著眼現在面向未來
"社團法人日本歷史教育者協議會"代表團的田中(化姓)老師,給同學們帶來公開課《五四運動和吉野作造》。"在日本,高二的學生也會上這節課。"田中老師說," 2019 年是五四運動爆發 100 周年。在中國爆發五四運動的同時,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也紛紛響應,發起了各種行動。"
1919 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後,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到中國駐日公使館及各國駐日大使館請願。途中,與日本的警察發生了衝突,36 人被送檢。日本政治學者吉野作造為了營救被起訴的中國留學生,做了很多的工作和幫助。
田中老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此前,他也跟著代表團來到過南京交流,這次能夠給中國的學生們上公開課,感到非常榮幸和開心。"我的課並不是只在說歷史,而是希望能著眼現在,面向未來,引發學生們透過這些歷史去重新審視和思考。"
這次與南京一中學生們的交流,也讓田中老師印象深刻。他說,"學生們很聰明很有想法,這個課跟在日本的設置一模一樣,中日學生不一樣的反應和思考也給了我很多啟發。希望中日的青年團體今後能有各種各樣的交流,促進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發展。"
【堅持的力量】
連續 6 年來華交流,促進中日和平友好
據悉,這是"社團法人日本歷史教育者協議會"代表團連續第 6 年訪問南京並與兩校師生開展歷史教育交流。日方代表團 24 人由日本各地的歷史教師組成(含師範生和一位老師的高中生女兒)。
該協議會是一個進步的民間組織,目前日本全國共有近 1700 名歷史教師作為會員加入,多年來,他們本著"不忘歷史、面向未來"的精神,致力於歷史教育的研究,並與篡改歷史教科書、修改和平憲法的右翼勢力開展了鬥爭。他們曾經多次組織過日本歷史教師代表團來南京學習歷史並探訪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遺址,協議會中的一些骨幹教師還曾參與編撰了《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
日本老師們的心願是:歷史教育是歷史認識的源頭,教育有著春風化雨的作用,通過到中國來開展歷史教育交流、增進歷史共識,進一步縮小兩國人民、尤其是年輕人之間的心理隔閡,加深相互之間的理解,為實現中日間的和平友好做出貢獻。
通訊員 顧健 實習生 陳志豪 韓佳霖 現代快報 +/ZAKER 南京記者 黃豔 陳彥琳 / 文 施向輝 / 攝
(編輯 範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