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評書的形式講歷史課 這位老師是「網絡紅人」

2021-01-12 生活報

龍頭新聞記者 王萌

「上回書咱們說到……」每當盛錫軍老師說出這句開場白,學生們保證都會聚精會神地聽他的「詳細分解」,他們知道這是盛老師又要開講評書課的一個信號,於是,不論盛老師的課安排在什麼時候,上午下午,第一節還是最後一節,都會獲得熱烈的響應,他的課被學生們稱為評書歷史課,學生們說:「上盛老師的課提神兒。」

從2011年開始,盛老師正式把評書表演引入課堂,形成了成熟的教學模式,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他帶的班級歷史成績提高了十來分,他教過的學生還想回到課堂聽盛老師的課。

看歷史紀實片 模仿人物表情和動作

富裕縣第三中學負責教學的副校長黎曦介紹,盛錫軍是該校有25年教齡的歷史高級教師、縣委黨校的客座講師,曾與其他兩名教師一起奪得齊齊哈爾市普高聯合體高考文綜平均分第一的佳績。

盛老師現在帶高一年級的歷史課,這段時間講的是近代史,他為配合授課總共設計了《虎門銷煙》、《火燒圓明園》、《南京條約籤訂》等十來段評書。對於盛老師來說,評書內容與歷史教學內容密不可分,重要的史實就在生動的評書表演中。

「啪」地一聲,盛老師手拍課桌,評書歷史課正式開講:「別說了,說什麼呢,大家一看這是誰呀,你猜這個人是誰?」同學們異口同聲回答「林則徐」。

「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我們四萬萬同胞,難道就被嚇倒嗎?鴉片算什麼,我們眾志成城,我們要抵抗啊,同學們你們說是不是。」學生們又一起回答「是」。

這段由盛老師自己提供的視頻,是他講虎門銷煙時的課堂場景,短短幾句話,就把林則徐的大義凜然表現得淋漓盡致,再加上身段和表情,激發了學生們的愛國熱情,對學生們進行了一場愛國主義的教育。

盛老師說,課堂教學是要用敘述的語言講出來,而講評書的難度在於要把歷史事實表演出來,評書主要是人物對話,旁白比較少,比如他講「從中日甲午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這段歷史時,就要用評書的形式,把列強的狂傲狀態和中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抗爭精神表現出來。

為此,盛老師要做的功課還真不少,學評書不在話下,還要借鑑京劇、電影和話劇等其他的表演藝術,還要多觀看歷史紀實片,模仿歷史人物的表情和動作,多方面的努力,最終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歷史評書課。

最會講評書的歷史老師

「把評書引入課堂的想法,其實在我參加工作的時候就有了。」盛錫軍今年50周歲。1995年,盛老師從克山師範專科學校政史教育專業畢業,專業對口進入三中教歷史課,此後就一直奮戰在歷史教學的第一線。

「我當時教了5年初中,當時的歷史課在學生中並不太受重視,被稱為『小科』,我那時就想引起學生們的重視,把他們的興趣吸引到歷史課堂上來。」盛老師說,他本身的性格開朗,喜歡搞笑,在學校上學的時候還時常表演小品之類的,那時候他就想,能不能讓課堂活起來,最先想到的就是借鑑評書的形式。

盛老師說,其實相對於其他的科目,歷史課是故事性最強的,而把生動的歷史故事變成人名、地名、時間等,就會變成枯燥的死記硬背。為讓課堂活起來,他那時就開始進行了評書的嘗試,由最初的幾分鐘「評書時間」觀察學生的反應,逐漸增加評書內容在教學時間裡的比重,直到現在的十多分鐘,約佔一堂課的三分之一。

「看到我表演評書,學生們馬上就興奮起來了,講評書的過程中我還增加了提問的環節,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舉手回答,基本上能達到一呼百應的效果。」盛老師說,評書教學的優勢在於語言上的生動,有動作還有表情,能夠逼真地把現場還原出來,不僅僅是課堂氣氛上的火爆,更為難得的是在學生的記憶裡形成了形象思維。

從2011年開始,盛老師的評書講課法就固定下來,成為課改教學科研上的新模式。

「草根評書第一人」

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想把評書講好沒有那麼容易,本來是個普通的歷史教師,非要引入表演藝術,付出的辛苦自然也少不了。現在網上搜索「草根評書第一人」,就能找到三百餘段盛錫軍上傳的評書視頻,這都是平時磨練技藝的作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盛老師從小就喜歡聽評書,說起評書藝術,盛錫軍如數家珍,像單田芳、袁闊成、劉蘭芳、陳清遠等這些名家,小時候都在收音機裡聽到過,當老師後他又下載視頻等影音資料仔細研究過,這些評書名家都可以算做盛錫軍沒見過面的師傅。

盛老師說,別人備課只要圍繞著教學和課本,而他由於在課堂上要進行額外的發揮,要做到課堂上的形象逼真、引人入勝,課下要對動作、表情還有語言仔細研究和預演一番,這也算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備課,所以他備課的時間比別人要多一倍。

另外,作為歷史教師,盛老師還經常閱讀《資治通鑑》和《二十四史》等歷史典籍。盛老師告訴記者,不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史,都存在歷史的進程、情節和背景介紹,而背景故事的介紹,恰好就是適合評書教學發揮的部分,比如他最為擅長的《地道戰》、《地雷戰》、《太平天國》等課堂評書的「名段」都是結合背景介紹完成的。

「評書其實是一種輔助的手段,要把握好與教學活動結合的尺度,意在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分數,畢竟今後還要面臨高考。」盛老師還重點強調,他的課堂評書與真正的評書藝術有本質上的區別,課堂評書雖然形式上創新,但是史實不能「創新」,也不能渲染,要保證絕對的準確,這是教學與真正的舞臺評書根本上的區別。

畢業的學生還想回課堂聽評書

據盛老師介紹,採用評書教學之後,學生們學歷史的興趣提高,班級的歷史平均分提高了,與同類的普通高中比較平均分高出十多分,現在他的學生還對他的評書課記憶猶新。

據盛老師曾經的學生王羽喆介紹,2003年至2007年期間他上過盛老師的課,那時候盛老師已經開始評書課的嘗試,聽第一堂課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覺,沒想到歷史課可以這麼講,以往歷史課給人的印象就是背誦的學科,把知識點記住了應付考試,沒想到課上得這麼有意思,讓人回味無窮,從那時起他就對歷史及其他學科的學習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高考時考出了不錯的成績,最終考上了哈師大。在盛老師的鼓勵下,他大學也學的是歷史,現在是依安縣實驗中學的歷史老師,他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回到課堂再聽一次盛老師的課。

富裕三中一年八班的張曉宇(化名)說:「盛老師的課比較特別,我們喜歡聽,他的課能把我們帶入到歷史的場景中,不用死記硬背,就能留下深刻的記憶。」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當評書先生說起了流行動漫
    「我在宿舍聽評書相聲,舍友都認為我不正常,說你這聽的什麼呀,你怎麼還聽這啊?」幾年後,他在崇文門文化館聽相聲,聽到一個包袱叫「君不君,程咬金」,但觀眾毫無反應,說明對人物不了解。於是他想著,能不能用傳統的形式,去演繹年輕人關注的題材?
  • 評書「三大家將」故事簡介
    評書作為經典的曲藝藝術,有許多故事被評書藝術家表演的繪聲繪色。評書類型主要是鬼神類、袍帶類、公案類、演義類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演義類的三大經典評書。一:薛家將薛家將我們都知道是唐朝的故事,主要是講薛仁貴跨海徵東一十八年唄封為平遼王,後來薛仁貴徵西薛丁山掛二路帥,薛丁山誤傷薛仁貴,薛仁貴慘死白虎廟,薛丁山三請樊梨花打破蘇寶同。後來班師回朝封薛丁山為兩遼王樊梨花為威寧侯,後來薛丁山三子薛剛踢死太子驚崩聖駕,薛家滿門抄斬,唯有樊梨花、薛剛、薛強、薛嬌死中得活。後來薛剛反武興唐,薛門得以平反。
  • 袁騰飛講史就跟相聲似的:這哥們誰啊?沒聽說過
    袁騰飛講史就跟相聲似的:這哥們誰啊?  像袁騰飛這樣來上歷史課的,全中國估計也就是他獨一份,侃爺,聊駭,怎麼就沒見他以前在王朔電影裡跑龍套呢?說宋太宗兩次北伐失敗是「被海扁兩次」,說第一個出使西域的張騫「點背」,說明朝後期的皇帝昏庸無道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反正是侃唄,有錢難買心頭樂,現在就業工作壓力多大啊,聽聽袁騰飛,把憂愁拋到九霄雲外,說起來袁騰飛那也可算是郭德綱的同行。
  • 王玥波 《火影評書》 上線 傳統與現代藝術結合
    7月12日,由優酷和著名評書演員王玥波合作的《火影忍者》評書,經過充分的準備和醞釀,終於將迎來在優酷的獨家上線。  全新解讀《火影忍者》  《火影評書》是由優酷與著名的評書演員王玥波合作,進行的一場傳統和現代藝術的跨界嘗試,用漢語的藝術講述人氣漫畫《火影忍者》的故事。
  • 緬懷單田芳,一代評書大師隕落!
    今天下午網易新聞一則「評書大師單田芳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病逝」的消息觸動了我。我雖然是個九零後但是每天晚上都要聽一段單老的評書。記得第一次聽到單老的評書那是我21歲那年。那時候的手機帶有收音機的功能我無意間調到了我們地方廣播評書電臺,正好在播單老師的《明英烈》這部書。一開始聽的單老沙啞的聲音覺得蠻特別的,試著聽下去覺得越來越有意思。之後我便從網上下載了《明英烈》全套來聽。
  • 重慶高中賣萌課表走紅 「吾皇萬歲」指歷史課
    原標題:重慶高中課表賣萌 「吾皇萬歲」指歷史課   小夥伴們,「噫籲嚱」、「自求多福記者從圖片看到,課表第一行,用英文標註周一至周五。其下方的格子裡,內容五花八門,有「吾皇萬歲」、「噫籲嚱」等不解文字,還有100元貨幣、電腦的簡筆畫等,甚至有公式、分子式……課程標註得很細緻。微博發出後,許多網友轉發、評論,贊萌課表作者「萌得有創意」。有網友表示「課表都形象到這地步,我們out了」,博友「松果小姐和舊時光感嘆「著實有趣,怎麼我們當時沒想到呢?智商捉急呀」!
  • 一堂特殊的歷史課,日本教師為中國學生講述和平故事
    作為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攜手國際友人,共建和平之都"系列活動的一環,12 月 27 日,日本"社團法人日本歷史教育者協議會"代表團來到南京金陵中學及南京市第一中學,日本教師們為中國學生帶來了特殊的歷史課,並與中方歷史教師進行了教育交流。
  • 史上最犇歷史老師講課視頻上網 一夜成名(圖)
    這位校長認為,看一個教師成熟與否,根本在於看他是否心中明了所講授的學科要教給學生什麼,該怎樣去教。在校長看來,這個初出茅廬才四年的青年已經完成了這兩點。  怎樣教?袁騰飛認為,就是要讓學生對歷史有興趣。還必須知道學生喜歡什麼,「很多時候,老師想說的和學生想要的不是一回事」,得學會因勢利導。
  • 網絡紅人辛巴哥是怎樣用短短五秒鐘創造奇蹟的?
    網絡紅人辛巴哥是怎樣用短短五秒鐘創造奇蹟的?如果給你5秒鐘你會做些什麼,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可能眨眨眼睛,有些人會說我可能剛剛說完一句話。但是更多人卻說,五秒鐘太短了,我什麼都沒有意識到。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無數的五秒鐘,但是很多人卻永遠不能用其中一個五秒鐘來創造奇蹟。然而最近有一個有一位網絡紅人在短短的5秒鐘之內銷售出了大量商品,那是一個讓大夥難以想像的數字,這個人就是快手電商達人辛有志。這位辛有志又是何許人也呢,他被稱為電商達人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還記得那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先生一路走好,願天堂也會有「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2018年9月11日,從小陪伴在我們耳邊的評書大師單田芳先生去世,在那個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單田芳先生總是用生動形象,有趣的語言為我們講述帝王將相,還有各種人生百態的故事。
  • 網絡紅人李大腦門真名叫什麼? 李源澈微博年齡個人資料大起底
    網絡紅人李大腦門真名叫什麼? 李源澈微博年齡個人資料大起底時間:2019-05-31 12:42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紅人李大腦門真名叫什麼?李源澈微博年齡個人資料大起底 李大腦門真名叫什麼 李大腦門真實名字叫李源澈,是一名舞蹈演員,她的抖音帳號名也叫李大腦門,因為搞笑視頻走紅網絡,之前還上過快本,模仿楚雨蕁被贊是整容般的演技,現在的她微博粉絲也有幾十萬   原標題:網絡紅人李大腦門真名叫什麼?
  • 符合年輕人口味的評述,這幾部聽了之後你會很自然的愛上評書
    評書在當年沒有電視機的時代,成了大家喜聞樂見的娛樂形式,評書藝人的一張巧嘴把整個江湖的故事是敘述的栩栩如生。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節目的不斷的豐富,歌廳迪廳電影院不斷的普及,這就造成了很多年輕人不喜歡評書這門藝術了。今天咱們就說幾部符合年輕人口味的評書。保證你聽了之後會愛上評書藝術。
  • 一代評書大師單田芳故去,他的那些經典語錄你還記得多少?
    備受人們喜愛的一代評書大師單田芳於今日故去,驚聞噩耗令無數評書迷們為之惋惜!作為老一輩的藝術家,單老為廣大觀眾奉獻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三俠五義》、《白眉大俠》、《龍虎風雲會》等等,至今想起來還言猶在耳,仿佛如昨!單田芳評書風格以幽默風趣見長,在表演當中經常會說出一些俏皮話用以烘託氣氛,而這也形成了他自成一派的說書特點。
  • 七零八零年代的愛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評書大師單田芳
    一番折騰之後,說話聲音就變成了後來這樣,原本以為再也與評書無緣了,可沒想到就是這種獨特的嗓音,反而成為了他最大的個人特點,為日後紅遍全國打下了基礎。三、作品遠播海外,成就一代評書大師在經歷了將近十年的苦難生活之後,在1978年他終於重新站上了評書舞臺,在復出後的第一次表演中,他看著臺下那些聞訊而來的評書迷,一個字都沒說出口,卻已經滿面淚水。
  • 繼相聲大師常寶華後,評書大師單田芳也去世,曾獲「單國嘴」美譽
    常寶華逝世沒幾天,就又有一位老藝術家逝世,這位老藝術家就是著名的評書大師單田芳,還曾經獲得了「單國嘴」的美譽。單田芳出生於1934年,出生在曲藝世家的他,從小就接觸評書等曲藝項目,對曲藝有著獨到的了解。單田芳20歲的時候就走上了評書的舞臺,先後說過《三國》、《隋唐》、《林海雪原》等多部作品。之後,單田芳解說了《草原烽火》等多部小說,獲得了不錯的評價。
  • 緬懷單老,回顧「評書」發展史一一歷朝歷代說書人的驚豔一瞬
    評書大師單田芳已辭世整整一年了,在緬懷這位德藝雙馨的平民藝術家的同時,讓小福帶大家再次翻開歷史的畫冊,查看傳統評書的在歷朝歷代的興衰與過往。在北宋,曲藝就已大興。京都汴梁,滿街都是生意紅火的「肆院」和「勾欄」,就是民營的小劇場。
  • 黃嘉偉老師,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大家先來品一品這位黃老師的顏值。這位畫圈大大,是網易《陰陽師》的早期ssr畫手,使無數少年競相入坑的大天狗、荒就是出自他的手筆。繡春刀的海報,也是他的作品。騰訊還邀請他給《神奇女俠》畫過海報。在一圈讓人摸不清頭腦的微博碎碎念之後,他自己自爆了一波——簡單概括一下:老婆本來是網易的畫師,在黃老師的提議下,辭職當家庭主婦,結果黃老師發現這樣賺錢的壓力都到了自己身上,於是在酒吧遇到了真愛小三。
  • 我的歷史老師,被罵的不止易中天先生,還有位沒上過「神壇」的!
    因為小編學的是理科,學校又重新給理科班分配了新的歷史老師。小編從來都不喜歡歷史的,考試很少及格,也一直沒有培養出來興趣。可這回不同,新老師的歷史課給人不一樣的感覺!他一上臺就刷新了小編的視聽。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講課竟然不是爬在講臺上、翻著教材、照本宣科地給大家劃重點,然後再讓大家「背去吧!」。
  • 天津這位老師太有才了!
    天津這位老師太有才了!視頻↓巧了視頻裡這位才華橫溢的美術老師是天津薊州區的一名中學美術老師他的名字叫吳玉陽吳老師今年據他講繪畫的過程並不難在臉上畫一幅畫一般只需要兩個小時左右難的是表演視頻的拍攝拍攝角度如果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