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單田芳,一代評書大師隕落!

2021-01-16 大大大熊哎

今天下午網易新聞一則「評書大師單田芳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病逝」的消息觸動了我。我雖然是個九零後但是每天晚上都要聽一段單老的評書。

記得第一次聽到單老的評書那是我21歲那年。那時候的手機帶有收音機的功能我無意間調到了我們地方廣播評書電臺,正好在播單老師的《明英烈》這部書。一開始聽的單老沙啞的聲音覺得蠻特別的,試著聽下去覺得越來越有意思。之後我便從網上下載了《明英烈》全套來聽。後來我又接著聽了單老的《白眉大俠》《童林傳》《七俠五義》《隋唐演義》……漸漸的每晚睡覺前都要聽著單老的評書才可以入睡,時間長了聽評書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作為九零後的我在身邊朋友看來是個另類是個奇葩,因為他們覺得只有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去聽評書。我不這麼認為,其實聽書不只是聽的熱鬧,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的知識。比如寫作,評書中描寫人物和事物是那麼的生動形象。我們完全可以借鑑用來寫作。再者書中也告訴我們許許多多為人處事的道理。所以評書並不是只是老年人用來解悶的,對我們年輕人的幫助也很大。

細數單老的所有評書,每一部好像都能找到相同點。但是每一部都有他的獨到之處。單老師一輩子談古論今,多少人物在他口中說來來活靈活現。記得白玉堂死的時候「可憐我們的白玉堂碩大的英雄 年紀輕輕命喪銅網陣」 如今單老師已經過世了,雖然有些不舍但必須要面對。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單老評書裡經常出現的口頭禪:

陸地飛騰法」有12個字的跑功:膝蓋碰前心,腳後跟打屁股蛋

膽大包天,天包膽

上為賊父賊母,下為賊子賊孫,頂風醜八百裡

一個個腮幫子努努的,太陽穴鼓鼓的,屁股蛋翻翻的,七個不服,八個不憤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壽星老尿炕,老沒出息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風緊扯乎!

一言以敝之,真是醜態百出!

一將成名萬骨枯

人心隔肚皮,做事兩不知

大丈夫有恩必報,有仇不饒

不怕不要命的,就怕不要臉的

再一看這人,都堆了

竟說拜年的話了,都不知道怎麼說好了

最大優點,揮金似土,捨得下注,要不怎麼那麼多鐵哥們為他賣命!

你渾身是鐵能攆幾棵釘?!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

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

錢壓奴婢手,藝壓當行人

氣死小辣椒不讓獨頭蒜

茅坑拉屎臉朝外

挨金似金 , 挨玉似玉 , 挨著金鑾店準長靈芝草 , 挨著茅房準長狗尿苔

草鞋沒號,野雞沒名

沒有三把神沙,不敢倒反西岐

人要倒黴了,喝涼水都塞牙縫。

有福之人不必忙,無福之人跑斷腸。

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乾巴巴一團精氣神

吃了秤砣,鐵了心了.閉門家中坐,禍從天上來.放著地上的禍你不惹,偏惹天上的禍.你我就是前世的冤家,今世的對頭

說人話不辦人事,吃人飯不拉人屎,拉屎往回作。

歡迎補充!!!!

相關焦點

  • 繼相聲大師常寶華後,評書大師單田芳也去世,曾獲「單國嘴」美譽
    相比前幾天,大家一定被相聲大師常寶華去世的消息給刷屏了。自此,中國的十大笑星已經離開了5位。9歲就登臺表演的常寶華,在相聲領域有著極高的天賦,更是拜馬三立為師加入了天津曲藝團。常寶華的一生弟子無數,曾被授予了曲藝界的最高榮譽。
  • 七零八零年代的愛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評書大師單田芳
    今年的雙十一,想必大家都在買買買,其實還是一代評書大師單田芳的生日。以前還沒有這麼多電子產品的時候,人們晚上吃完飯之後的娛樂活動也很單一,只能在搬個板凳坐在村頭跟大夥一塊看看露天電影,要麼就是在家裡自個兒聽收音機,收音機裡的節目無非也就那麼幾種。可最受人喜歡的還是評書,一段只有聲音的表述,卻能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門藝術可是大有講究。
  • 單田芳頭條帳號更名單田芳留聲機 網友:斯人已逝 經典長存
    未來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李盈盈 見習記者 劉歡)今日,已故評書大師「單田芳」今日頭條帳號更名為「單田芳留聲機」。單田芳女兒單慧麗說:「我們決定將這個號改名為『單田芳留聲機』,今後我們會繼續在這裡發布我父親的評書片段。古人說,餘音繚繞,現在都可以實現了。
  • 評書大師單田芳去世,還記得那句「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先生一路走好,願天堂也會有「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2018年9月11日,從小陪伴在我們耳邊的評書大師單田芳先生去世,在那個還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單田芳先生總是用生動形象,有趣的語言為我們講述帝王將相,還有各種人生百態的故事。
  • 緬懷單老,回顧「評書」發展史一一歷朝歷代說書人的驚豔一瞬
    評書大師單田芳已辭世整整一年了,在緬懷這位德藝雙馨的平民藝術家的同時,讓小福帶大家再次翻開歷史的畫冊,查看傳統評書的在歷朝歷代的興衰與過往。在北宋,曲藝就已大興。京都汴梁,滿街都是生意紅火的「肆院」和「勾欄」,就是民營的小劇場。
  • 一代評書大師單田芳故去,他的那些經典語錄你還記得多少?
    "凡有井水處,皆聽單田芳!"備受人們喜愛的一代評書大師單田芳於今日故去,驚聞噩耗令無數評書迷們為之惋惜!作為老一輩的藝術家,單老為廣大觀眾奉獻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三俠五義》、《白眉大俠》、《龍虎風雲會》等等,至今想起來還言猶在耳,仿佛如昨!
  • 1987年單田芳購買夏利車,竟用麻袋裝錢,買完車他就後悔了
    單田芳是我國著名的評書藝術大師,他播講的評書傳遍了大江南北,受到了聽眾們的熱烈好評。單田芳性子直爽,是一個敢想敢做之人,可是他曾經的一個「轟動壯舉」,卻讓自己煩惱倍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單田芳做了一件怎樣的大事?
  • 單田芳評書中總會提到「虛晃一招跳出圈外」,圈外是什麼意思呢?
    單田芳是一位評書大家,他的評書以武俠見長,尤其是《三俠五義》《白眉大俠》等傳統評書,更是膾炙人口,好評如潮。單老先生和袁闊成先生、劉蘭芳女士、田連元先生四個人被譽為當代中國的評書四大家。如題主問,評書中經常有這樣的描寫:兩個人鬥到酣處,各不相讓,使出看家的本領,各逞絕活兒。突然間,一人高叫一聲跳出圈兒外……這個所謂的圈外,其實是指交手過程中,兩個人的拳腳施展範圍所能達到的極限,並非真的要在地上畫一個圈兒。練過武術的人都知道,有的拳放長擊遠脆快一掛鞭,像通臂拳(通背拳)。而演練過程中手腳擊出的最遠距離就是那個圈兒的範圍。
  • 單田芳武俠評書中有四個霸氣側漏的名字,他們皆為江湖上的武聖人
    在單田芳的評書中經常會聽到這首詩,其含義也比較直白,這首詩鼓勵人們多去學能耐來增長知識,這樣才會進入「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人生層次。其實,評書中所引的這首詩是由明神宗朱翊鈞的《勸學詩》改良而來,這首詩的原句為,「鬥大黃金印,天高白玉堂。
  • 從人們對展昭的稱謂看他步步隕落的人生:南俠——展大叔——展小貓
    單田芳鎮文展昭是大家耳熟能詳又非常喜愛的角色,但是展昭在單田芳的評書中卻並不幸運,因為他從人們尊敬又羨慕的「南俠」一步步隕落到後來的「展小貓」,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飛劍仙」朱亮人們對展昭的稱謂可以直接反映出他步步隕落的人生:從人人敬畏的南俠,到人人面上尊敬的展大叔,再到反派人物哈哈大笑的「展小貓」,展昭真的是隕落了。
  • 評書「三大家將」故事簡介
    評書作為經典的曲藝藝術,有許多故事被評書藝術家表演的繪聲繪色。評書類型主要是鬼神類、袍帶類、公案類、演義類等,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演義類的三大經典評書。這部書可以說是內容非常長,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單田芳曾經說過《薛家將》一書。二:楊家將楊家將發生在北宋年間,主要是遼國兵馬進犯中原,宋仁宗命國丈潘仁美為帥,金刀令公楊繼業為先鋒,鐵鞭王呼延贊為壓糧運草官。後來潘仁美為一己之私致兵敗楊繼業兵困兩狼山,最後楊繼業撞碑自盡,楊五郎出家,楊六郎喬裝改扮回到北京。寇準審案,潘仁美最終正法。
  • 九月:颱風暴雨,群星隕落
    9月,「山竹」來勢洶洶、商界風雲變幻、藝術界群星隕落。全文2838字,閱讀約需6分鐘▲廣東珠海金灣區一工地宿舍被颱風摧毀,全體工人和家屬在安置點安全躲過颱風。颱風過後,工人們陸續將宿舍裡的行李物品撤出。茅碩 / 攝剛過去的9月,充滿悲傷。
  • 用評書的形式講歷史課 這位老師是「網絡紅人」
    為此,盛老師要做的功課還真不少,學評書不在話下,還要借鑑京劇、電影和話劇等其他的表演藝術,還要多觀看歷史紀實片,模仿歷史人物的表情和動作,多方面的努力,最終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歷史評書課。最會講評書的歷史老師「把評書引入課堂的想法,其實在我參加工作的時候就有了。」盛錫軍今年50周歲。
  • 當評書先生說起了流行動漫
    「從今天開始,我給大傢伙說這麼一段動漫評書。什麼叫動漫評書,就是有這麼一部動漫,叫《火影忍者》,我把它改編成評書,跟大夥一塊分享……」說話的人叫王玥波,北京知名評書演員,國家級非遺項目北京評書傳承人連麗如的義子。這是他在2015年立春之際的一次嘗試。
  • 重磅推薦|長篇歷史評書《大秦帝國》開播
    來源:麗爾摩斯-黃秋麗長篇評書《大秦帝國》簡介大秦帝國時代,如初升紅日,照亮了中國文明的原生時代,其功經天緯地,其光耀臨四方!《大秦帝國》小說,禮獻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與夢想,功在解碼民族秘史,德在銘刻國家天章!大爭之世,肇始國家開端!
  • 單田芳的「虛晃一招跳出圈外」是個什麼梗?看似簡單,但學問不小
    舉凡喜歡單田芳老先生評書的朋友,對其中一句「虛晃一招,跳出圈外」想必一點都不陌生。這句話跟什麼「水賊過河,甭使狗刨」、「說人話不幹人事,吃人飯不拉人屎」、「胳臂肘往外拐,掉炮往裡揍」等等等等,都是慣用套路詞。
  • 緬懷Ugo Fisch教授 | 開創了7種側顱底術式的大師離世
    點擊查看        一代顱底大師Ugo Fisch教授於瑞士當地時間2019年12月12日去世,享年88歲,其告別儀式將於瑞士當地時間12月20日進行。開創了7種側顱底術式的大師與世長辭,在此對這位大師的離去表示深切緬懷。
  • 單田芳評書中的三大奇葩,儘管是配角,但光芒遠超主角
    感謝單老為我們帶來這些經典之作,可惜老人家已經仙遊,只道是「醒木摺扇今猶在,不見當年單田芳」。喜歡大獅的文章,就請關注吧,大獅會每天講述有趣的玩意兒給您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