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貝第一次開口叫媽媽的時候,每一個母親心裡都會非常的感動。當寶貝第一次撲向母親懷裡的時候,母親眼裡也都會泛起淚花。所以寶貝說話和走路都是在嬰幼兒時期父母們非常關注的地方,但是有的寶貝10個月的時候就會學會走路,有的一歲半還不會,必須扶牆走。那些遲學會走路的孩子們的父母肯定非常的擔心。但到底又怎樣的原因在影響著寶貝學習走路晚呢?
寶貝走路晚與父母有很大的關係
1、對寶貝的寵溺大於讓其學習走路
有一天我在樓下見對門茹姐抱著自己的寶貝再看其他孩子學騎車,我就問她為什麼不讓自己的寶貝也去學?茹姐跟我說她擔心寶貝摔著。聽完她的話,我點了點頭並沒有發表任何言論,就自己回家了。
像茹姐這樣的家長不在少數,讓寶貝學習走路和學習騎車的道理是相通的。如果都像茹姐這樣擔心自家寶貝摔倒受傷,所以不敢放手,那寶貝遲遲不會走路是正常的。
家長們的過度寵溺只會滋生寶貝懶惰的溫床,讓寶貝無法從父母身邊真正獨立出來。走路是一個小事情,但從走路上就能夠反映出來家長對孩子過於寵愛是在害孩子。
2、家長未及時的給孩子補充營養
很多時候,寶貝成長所需的營養容易被家長忽略。家長們可能過分的關注於寶貝生長的身體健康狀態是否良好,但是卻忽略了健康是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而建成的。如果寶貝身體缺乏維生素或者其他的營養素,很容易生病。
如佝僂病等一系列的疾病都會影響著寶貝,所以後天寶貝若是想好好走路或者想儘快的學習走路就非常的不容易。畢竟先天性存在著不足,營養沒有跟上的情況下,後天積極的去鍛鍊也只能夠讓他們比其他孩子較晚的學會走路。
3、家長在懷孕時粗心導致寶貝先天不健康
這個原因可能是造成寶貝走路較晚的根本原因。
因為先天性的問題最容易造成寶貝本身存在著不足,而且後天即使去挽救去彌補也是很難的。在寶媽懷孕的時候,不注意胎兒的身體健康情況,不及時的去做產檢關注胎兒發育狀況。
生下來的寶貝很有可能身體存在畸形或者先天性的發育不良,甚至寶貝是早產兒。這些問題的出現,對於寶貝後天學習走路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寶貝先天存在著不足,和常人不同,即使寶媽們再努力,他們依然會較晚才能夠學會走路。
4、家長對於寶貝學習走路這件事操之過急
很多家長可能更想感受寶貝撲向自己懷裡的那種興奮感,所以非常希望寶貝能夠儘快學會走路。
聽小區居委會的李阿姨說她兒媳婦是個急性子,寶貝才剛剛會爬行的時候,就慌著讓寶貝學習直立行走,為此李阿姨和兒子還專門兒和兒媳婦大吵了一架,家裡現在氣氛還非常的不和諧。
發生這樣的事情主要錯還是在於李阿姨的兒媳婦。有些家長和李阿姨的兒媳婦一樣,在寶貝剛會爬的時候就想讓他學走路,過於心急往往得不到好結果。寶貝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們要耐心才是。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貝能夠儘早的學會走路,以下幾種經驗可以讓家長沒有後顧之憂的去讓寶貝學習。
幫助寶貝學習走路的方法
1、不能讓其養成用腳尖走路的習慣
有的寶貝剛開始在學習走路時,很容易就出現走路姿勢異常的情況。這個具體是指寶貝在學習走路時會發現用腳尖走路時非常方便的,而且不費勁。
但用腳尖走路時錯誤的走路方法。而且,寶貝一旦養成這個習慣之後,將會很難改正。家長們一定要時長在寶貝的身邊照看,當寶貝走路姿勢出現問題時進行及時的糾正,這也有利於他們後天身體的發展。
2、從爬開始教寶貝學
有些家長急於讓寶貝學習怎樣儘快學會走路,但是卻忘記了寶貝還小,也許身體發育階段還不成熟。所以一定要從最基礎的動作開始教寶貝。最基礎的便是爬行。
因為每個初為人夫人母的家長都是新手,他們甚至在寶貝才剛會翻身打滾的時候就讓寶貝站起來,這聽起來有些搞笑但是也確實有這樣的情況。
從爬行開始,一步一步讓寶貝慢慢學習,從而過渡到走路。階段性的帶領寶貝去學習才更容易讓他們學會走路,穩紮穩打的健康成長。
3、放寬心態去對待
家長不要不怕寶貝學習走路晚,這是正常現象,操之過急可能會帶來反向的效果。只要家長們調整好心態,放寬心,慢慢的教孩子學習走路,做好防護措施並及時關注寶貝的變化,相信總有一天寶貝能夠學會走路,進而撲向家長懷裡讓家長感受那種美妙的感覺。
每一個寶貝在家裡都是會受到寵愛的,寶貝學習走路晚並不代表是患有缺陷,所以家長們不用擔心。而且學走路早晚和寶貝的智商沒有關係,也不能反映出來寶貝後天的聰明與否,家長們不要因此而斷定了寶貝的未來。
越是寶貝要學習一個東西,越能凸顯出家長的重要性。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質疑寶貝,而是要積極地用樂觀的心態去對待,不止走路,即使寶貝學習某件事情較慢,家長要耐心的去培養,去教育。
一個家庭的和諧與否就在於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態度,只有家長相信自己的寶貝這個家庭才會幸福。另外就是,適當的狠一下心去對待寶貝。雖然他還小,但是也可以用較為嚴厲的標準去對待他。
這樣他能夠知道這些是他必須要靠自己才能夠學會的,從此才會更加的努力。適當的狠心也是對寶貝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他們在自己長大後遇到事情也會努力去嘗試從而完成。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