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不到一歲就能走路,有些一歲半都走不穩,究竟差別在哪?

2021-01-12 騰訊網

圖文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未經許可請勿抄襲。

作為父母,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最希望的就是寶寶能夠順利健康的長大,按照正確的時間和規律發展。可是父母們也應該知道,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時間和規律,所以每個孩子學會某一種技能的時間都有所不同。

在成長的路上,孩子肯定要學習爬行、站立、走路、這是任何一個健康的孩子都要經歷的過程。不過,有些父母卻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和別人家的寶寶進度不太一樣。尤其在發現自家寶寶進度落後於他人的時候,父母們更是會擔心害怕,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

李麗剛成為媽媽一年多,這一段時間裡,她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心裡也非常感慨。李麗在醫院的時候認識了很多寶媽,大家都一起拉了一個聊天組,出院後大家也都保持著聯繫。因為大家的寶寶都是前後生的,年齡差不多,寶媽們就經常在一起交流孩子的成長狀況。

當寶寶們長到十個月左右的時候,一些寶媽就開始在群裡發孩子走路的視頻,並且可以看到孩子走的非常穩當,平衡感也很好。李麗看到後,心裡有些擔心,因為她的寶寶十個月的時候連站立都有些困難。當時其他寶媽都安慰李麗,說孩子長的速度不一樣,不要著急。

又過了幾個月,寶寶已經長到十三個月了,可是還是只能站起來,根本邁不開步,而群裡的大部分小孩都已經走的非常好了。看到寶寶和別人的差距,李麗擔心是不是孩子的身體有問題,還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發育的情況,但是結果顯示一切正常。醫生也讓李麗不要太擔心,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孩子走路晚,時間差異主要因為以下幾點:

1、和照顧方式有關

有些家庭,成員不夠,照顧孩子大多靠媽媽一個人。可是媽媽在家還有很多家務要做,不能二十四小時都抱著孩子,很多時間都會把孩子一個人放在安全的地方。這時孩子的好奇心會使孩子迫切地想要站起來,會不斷的嘗試站立,自然就會比別的孩子更快學會站立和走路。

而有些家庭,照顧孩子的人比較多。特別是有老人的家庭,他們會經常把孩子抱在手上,老是盯著孩子,就願意讓孩子安安穩穩地坐著,孩子稍微站起來他們都會制止。

2、與基因有關

學走路這件事也是要看運動基因的,這和父母的基因有一定關係。據研究發現,大約有四成的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是和父母一致的。

總而言之,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一歲半是一般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只要孩子和這個時間差得不多,家長就無需過度擔心,只要積極的引導孩子練習站立,給孩子鍛鍊腿部肌肉的時間和機會,孩子下肢力量逐漸強大,自然而然就能掌握走路的技巧。

通過漫畫的形式,和你分享育兒知識。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孩子10個月就會走路,有的孩子18個月才會走路?
    我不由得笑了,這也算是新手媽媽的通病了,時常陷於一種焦慮情緒中,看誰誰家孩子會走路了,看誰誰家娃已經會說話啦,就會很著急,擔心自己娃落後了,「輸在起跑線了」。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其實是比較大的,有的孩子10個月就會走路了,有的孩子卻是一歲半才會走路,這中間如果孩子肢體沒有特別異常的行為,其實是沒太大關係的。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孩子會走路晚呢?
  • 2歲孩子走路不穩怎麼辦?寶寶走路出現這些情況,要引起重視
    今天在一個寶媽群和幾個寶媽聊天,一個寶媽說:「女兒一歲半了,剛學會走就學著跑了,每天跟著她小屁股後面,累死了!」另一個寶媽說:「你女兒真厲害啊,我兒子兩歲多了,還走不穩,平時走路總是」拖泥帶水「的,有時候雙側膝蓋還老碰到一塊兒,感覺不穩定,像要摔倒似的。
  • 有的寶寶10個月自己走路,而有的1歲半還要扶牆走,或原因在家長
    所以寶貝說話和走路都是在嬰幼兒時期父母們非常關注的地方,但是有的寶貝10個月的時候就會學會走路,有的一歲半還不會,必須扶牆走。那些遲學會走路的孩子們的父母肯定非常的擔心。但到底又怎樣的原因在影響著寶貝學習走路晚呢?
  • 為啥有的寶寶走路時間晚?孩子學習走路階段,家長們要做好這4點
    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寶媽們的生活可以說就完全圍繞孩子進行了。如果一個小區裡有好幾個跟自家孩子差不多大的寶寶,那這幾個媽媽可有話聊了。 而且聊的話題無關乎都是孩子,有時候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才9個多月就學會走路了,但自己家的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走,寶媽們心裏面別提多著急了。
  • 寶寶一歲了,怎麼教他學走路呢?
    民間有一句話叫做:三翻六坐八爬九扶立周會走,但很少有寶寶能在這麼準確的時間裡學會這些能力,大部分寶寶學走路都是在9~18個月之間,每個寶寶的個人情況不同,有的寶寶在九個月左右就可能要學著走路了,但也有的孩子在將近一歲半左右才開始學會走路,所以孩子學走路和學說話一樣,有的孩子走的早,有的孩子走得晚,因此家長們都不要過於擔憂。
  • 寶寶不到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可能害了娃,學走路要注意這4點
    一般在我們的認知中,寶寶如果超過了一歲,那麼他們就應該會走路,所以當寶寶一歲之後還無法獨立行走時,父母就會表現出一定的焦慮。畢竟著手開始對寶寶進行各種走路訓練。但其實寶寶走路的早晚並沒有一個固定值。一般在12~15個月都是正常的,所以一歲的寶寶可以學會走路,但是也可以不會走路。這對他們日後的發育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 寶寶走路早晚與智商掛鈎?寶媽別再上當了,過早走路不是好事
    跟上去問了究竟,才知道,原來寶寶走路早晚其實真的與智商無關,但是很多寶媽總是習慣性地把這兩點聯繫到一起,反而忽略了過早走路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 通常來說,孩子一般在12個月,也就是一歲左右的時候開始學走路,但是真的能在一歲時就走得很穩的孩子並不在多數。
  • 孩子多大會走路最好?不要迷信越早越好,過早可能會影響身高發育
    孩子的成長發育有著其自身發展的規則,孩子的坐、爬、站、走都是有一定的月齡段的。執筆:宇一桐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老一輩的人總認為孩子越早走路,說明孩子越聰明。其實不然,孩子的成長發育有著其自身發展的規則,孩子的坐、爬、站、走都是有一定的月齡段的。當然每個孩子的情況不同,他們的生長發育也是不同的。
  • 一歲寶寶走路異常,家長擔心:他不會長大也是羅圈腿嗎
    最近小劉很不開心,當寶寶不能走路時,她很著急,現在孩子一歲了,也能走了,可她還是很焦慮,為什麼寶寶的走路姿勢這麼難看?轉來轉去都不說,腳趾仍然叩頭。難於成為未來的「羅圈腿」嗎?不只是小劉擔心,還有藝涵媽媽。但藝涵的問題不在於腳趾朝裡,而在於走路踮腳。
  • 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的磕磕碰碰千萬別不當回事!
    孩子學走路,踉踉蹌蹌,摔個幾跤再正常不過了。可河南一名1歲4個月的孩子竟因走路時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昏迷不醒,目前仍未脫離危險……7月20日,南陽1歲4個月的樂樂,正處於學步階段。因為剛剛學會走路,還站不穩,樂樂當天一共摔倒4次,而每次都摔在頭部。
  • 小寶寶會走路了,可有些走姿,真的不敢恭維,該怎麼糾正呢
    孩子學走路,開始會走了,這是一件讓人很高興的事情。可那些細心的寶媽卻發現,很多孩子走路的姿勢真的是讓人不敢恭維:有的像鴨子一樣走路,有的像螃蟹,有的甚至像孩子一樣走路,有的像鴨子一樣走路。有的像螃蟹一樣走路,還有兩腿夾著或是踮著腳尖走路。這樣的走路姿勢對於孩子來說是對的嗎?
  • 早給孩子穿鞋,能早學會走路?教孩子學走路先摒棄誤區再把握時機
    導語:有的家長看到人家的孩子能夠早走,自己的孩子比人家的孩子大還不會,就著急,可能就會拔苗助長讓孩子早學走路,卻不知道這樣容易走入一些誤區,傷到孩子。教孩子學走路的誤區(1)早給孩子穿鞋有的家長竟然認為早給孩子穿鞋,就能讓孩子早學會走路,這是錯誤的說法。另外讓孩子光著腳其實更好,能夠增強腳部的肌肉,更有利於早學會走路。(2)孩子會爬之後要快點學會走路孩子雖然學會了爬,但是不用著急讓孩子趕緊學走路。
  • 「活久見」,孩子不肯走路,媽媽趴地躺下,孩子:算了,我自己走
    這是許多孩子都會出現的情況,多數時候家長都只能無可奈何地把孩子抱起來走。最近,有一位媽媽,卻「走了孩子的路,讓孩子無路可走了」。當天,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在廣場上走,孩子走著走著就不願意了,希望媽媽可以抱著自己走。沒想到媽媽並不打算抱自己。
  • 想知道寶寶聰不聰明?看這三個方面很關鍵!一歲就可看出來
    導語:如果真有一項關於父母和孩子的調查,肯定絕大多數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健康,但是我們也都非常清楚,雖然孩子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但是真正入學之後學習成績確實有好壞。所以家長特別關注孩子的智力發育,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家孩子聰明伶俐。不過有時候孩子到底聰不聰明,通過一些小事就能夠看出來。
  • 寶寶1歲還不會走?新手媽媽莫急,寶寶學走攻略,快來收下
    嬰兒1歲時不能走路嗎?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也比較正常。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所以他們的生長發育規律也是不一樣的,寶媽寶爸真的不用擔心,今天,我媽媽為寶寶的大運動技能的發展安排了一個時間表。讓我們快速學習~Δ嬰兒大運動技能發展時間表1、翻身:寶寶出生後3-4個月學會翻身大約100天,寶寶的身體發育越來越好,比剛出生時強壯多了。
  • 孩子學走路做到這些事,摔跤自然會變得少!
    爬行、站立、行走,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會給家長帶來巨大的喜悅,每一次進步的驚險之處又讓家長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人們常說孩子學走路的過程中摔倒時常有的事,只要沒摔傷就不用太在意。但是你知道嗎,孩子摔倒這件事裡還包含著健康的大秘密!爸媽們知道每天摔幾次是正常的呢?爸媽們知道孩子每天會摔倒幾次嗎?一直摔倒是不是正常情況?
  • 孩子多大開始學走路?正確的學步時間了解一下,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大多數家長的心願,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寶爸寶媽們自然也不希望自己的寶寶落後於他人。就拿孩子學走步這件事來說,眼看著別人家的小朋友不到一歲就能自己摸索著走路,但是自己的娃都一周歲多了還是不會走,寶媽心裡也沒少為此著急,甚至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發育節奏遲緩。
  • 孩子走路易摔跤、平衡感差,是感統失調嗎?
    提問:經常會有家長問,孩子在生活中很容易摔跤,平衡能力差,到底是什麼原因?又該怎麼辦呢? 回答 孩子一歲左右走路摔跤很正常,剛學會走路,掌握不好平衡。
  • 在孩子學走路這件事上,家長做這些事,其實是在幫倒忙
    文|淘媽還記得你家孩子是什麼時候開始會走路?當初是怎麼學會走路的嗎?其實學走路是順其自然的一件事,孩子發育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而然就會走路了。但是有些家長總是要插手孩子學走路,生怕孩子走得晚、不會走。淘媽的一位朋友,孩子剛滿1歲就抱怨「別人家的孩子都會走路了,你還只會爬啊爬。」言語之中透露著焦慮、著急,感覺孩子已經輸在起跑線了。其實家長完全沒必要這樣,孩子學走路,最怕陷入這四大誤區,你可要幫孩子把好關了。
  • 20歲女孩減肥變成弱智 智力水平相當於6歲孩子
    但,盲目減肥也會引發不良後果,20歲的女孩瘋狂減肥後,變成了弱智,智商水平猶如6歲孩子。專家認為,減肥不能隨便做,也不是想減哪就減哪,必須找專科醫生作出正確科學的測量和療效評估。該院神經內科張琳主治醫師回憶,當時女孩來的時候,看上去就比較瘦削,有點營養不良的感覺,另外讓大家奇怪的是感覺行為有些異常,不像是個正常的成年人,看上去就像是6六七歲的孩子。經過腰穿最終確診女孩患上的是「重症腦膜炎」,因為病毒細菌的侵犯,導致女孩的智力明顯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