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走路易摔跤、平衡感差,是感統失調嗎?

2021-01-10 騰訊網

提問:經常會有家長問,孩子在生活中很容易摔跤,平衡能力差,到底是什麼原因?又該怎麼辦呢?

回答

孩子一歲左右走路摔跤很正常,剛學會走路,掌握不好平衡。

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依然經常摔跤,家長就要注意了。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多是父母保護過多,孩子缺少了太多身體操作能力的鍛鍊導致平衡能力不佳、感統失調。出生後,沒讓孩子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

很多人對平衡感了解甚少,其實人生下來就具有平衡感,所以才能站得穩,跑得快,如果平衡感欠佳,會影響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度。

平衡能力是需要經過訓練的。

胎兒在母親體內將近五個月的胎位變化,以及出生後經過翻身、坐、爬行、扶站,一直到獨立行走等近一年的身體發展,練習所有的神經組織,筋骨,肌肉和地心引力間的協調,才能形成這種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的提高有助於孩子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篩除多餘的刺激,從而使孩子的注意力更易集中。

有些孩子缺鈣、造成腿腳無力,或者睡眠不足致使運動神經系統受到影響,也會導致摔跤,平衡感差的現象。

如果是感統失調,那就要上心了,這些失調現象不會自行消失,如果不通過感統訓練積極幹預,會讓他們以後的生活遇到更多困難。

給孩子一些平衡練習,掌握身體平衡的技巧,不僅對他的身體發育有好處,還能提高他的認知能力和協調性。

5個小遊戲,在家也可以鍛鍊寶寶的平衡感。

1、走直線

天氣不好的時候,可以與寶寶在室內玩這個遊戲,特別有趣。在地板上用不粘膠粘一條2米長10釐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

開始時允許寶寶可以走出外界,但隨著玩耍時間久了後,儘量讓寶寶不要走出界外,這對2-3歲的寶寶來說有點難哦,不過能極大地鍛鍊平衡協調能力。

這個遊戲的玩耍場地並不局限在家裡哦,平時帶寶寶上街時,也可以讓他沿著人行道的一條直線走。不過要注意,在戶外玩這個遊戲要特別注意安全。

2、跳格子

又稱跳房子,這個是大人們小時候常玩的遊戲,也許現在的孩子不太熟悉。

這個遊戲可以不斷升級哦,對平衡能力的訓練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3、踩「石頭」

小時候踩石頭過河過小溪,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先準備好彩紙,剪成圓形圖案,散布在地板上。

玩耍時,帶動寶寶一起發揮想像,「踩」著石頭走到「湖」的對面。

剛開始玩這個遊戲,家長可以牽著孩子一起走,幫助孩子明白遊戲規則,熟悉之後再讓他自己走。

4、拍氣球

追逐泡泡和氣球,也是孩子們喜愛的遊戲之一。這個遊戲也能鍛鍊平衡能力,協調能力,還能鍛鍊寶寶的快速反應的能力。

5、金雞獨立

這個小遊戲,對於寶寶來說也是有一點難度的。

開始時,家長可以先教會寶寶用雙手扶著椅子靠背站立,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後放下。慢慢地,再讓寶寶嘗試更長的時間甚至是不依靠任何東西站立。寶寶的平衡感對其成長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3-6歲是孩子成長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們如遇到孩子感統失調的現象,一定要及時諮詢專業的感統機構,給孩子制定訓練計劃,不要錯過黃金期。

---END---

感統訓練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讓您的孩子打好一切學習的基礎

贏在人生的起跑線上

有的家長認為只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才會有必要進行感統訓練,其實不然。據大量科學調查研究表明,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對於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訓練將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變,成為孩子一生的遺憾。經過訓練的孩子身體平衡和協調能力、注意力、情緒、自控能力、學習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飲食、睡眠等方面均有令人滿意的提高和改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很容易出現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全稱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一般兒童(3-12歲)發育過程中容易產生感統失調的問題,不是病症,這是社會小家庭制度及活動空間少的後遺症,在中國,80%兒童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
  • 兒童感統失調有多種表現,家長需注意
    感統失調會影響兒童大腦對輸入的感覺信息的解讀和加工方式。感統失調有三種主要模式:感覺調節障礙、基於感覺的運動功能障礙以及感覺辨別障礙。感覺調節障礙會引起兒童注意力、情緒、興奮度的調節問題;基於感覺的運動功能障礙和感覺辨別障礙,則會導致兒童姿勢的穩定性、動作計劃以及構想能力欠缺。
  • 孩子坐不住、「多動症」,就是感統失調?是時候揭穿這個偽命題了
    大多數家長都是這是孩子的專注力差的原因,但是在前不久網上有一個「中國80%的孩子都存在感統失調」的新聞,火遍了各大家長群。 更是有一些培訓班,聲稱通過「感統失調修複課程就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 當孩子出現感統失調,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越早進行感統訓練越好
    然後覺得這個孩子們一定要重視教育。所以三年前的我就是轉為這個親子教育了。我現在目前的是當地一家大型親子教育的親子老師和感統訓練老師。我就是接觸了很多家長也就是帶了好多孩子,就是教孩子呢。做這個感統訓練啊我帶過很多孩子。上我這個感統訓練課那麼今天呢,我就跟大家來聊下這個感統訓練對孩子的好處吧當你家孩子出現肢體不穩啊,還有這個。
  • 給孩子花了好幾萬,卻看不到效果?感統訓練到底有效嗎?
    當家長選擇給孩子報名感統訓練課程時,一般都是經歷了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對於感統訓練機構和感統訓練課程都有了足夠的了解,儘可能地規避了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可是當實際進行感統訓練後,孩子感統訓練的效果卻並不會如預期設想發展的那般順利。
  • 孩子寫字不好,學習困難,感統訓練怎麼玩?(附:訓練項目)
    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下介紹:當孩子在認真寫字的情況下,仍然出現這些問題時,說明孩子感統失調了,那麼,關於感統失調,我在過去的文章中,也曾多次提到,現在也有很多這樣的培訓機構,通俗的講:人體就像一個複雜的機器,我們所有的行動,都需經過大腦進行分析處理後,發出指令,身體做出相應的反應,這種能力叫做「感覺統合」。
  • 小傢伙走路不穩,總摔跤?這項能力的培養是關鍵!
    小傢伙走路不穩,總摔跤?這項能力的培養是關鍵! 身邊常有這樣的寶寶:走起路來總是搖搖晃晃的,走路時還經常撞到東西,或者被東西稍微絆一下就會摔跤。寶寶走路不穩,容易摔跤,很多家長都沒有太關注這個問題,認為寶寶還小磕磕碰碰很正常,長大就好了。其實這些看似平常的表現,是在向我們傳遞一個信號:寶寶的平衡感較弱。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何通過感統訓練改善?
    2.內部因素我們大腦有一個前庭覺,用來接收臉部正前方的信息,就像是我們大腦信息的過濾器,把重要信息傳遞給大腦,如果孩子前庭發育不良,就無法分辨、過濾。簡單說,外界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就把所有的信息都傳給大腦,讓大腦一值忙碌,興奮,導致精神不集中,總是坐不住!其實出現這個問題,也是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那麼,就要通過一些感統訓練,降低這種敏感度,才能專心去做事!
  • 感統訓練
    width="306" style="border: 0px; max-width: 100%; height: 209px; width: 231px;"> 二、什麼是感統失調       感統失調是指輸入大腦的各種感覺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形成有效的組合,是肢體不能有效地運作,從而產生一系列的學習
  • 寶寶跳過爬直接學會走,更容易感統失調,「爬行敏感期」要利用好
    看起來,這些孩子跟的同齡孩子並無區別,甚至還有的人會說這樣的孩子更聰明,其實是有失偏頗的。而且,寶寶不會爬就會走,嚴格意義上來說算不得一件好事。根據早教專家對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所做的調查數據,其中90%以上嬰兒期都是不會爬行或爬行時間很短的。而且,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合失調的最佳手段就是爬行。
  • 生活中可以這樣鍛鍊訓練自閉症孩子的感統
    戶外感統訓練最近有家長向我諮詢孩子在家的話如何訓練孩子的感統呢?孩子鞋子會穿反,沒有方向感孩子特別爬高,不敢爬攀登架孩子的沒有肌肉張力,手指軟弱無力,手眼不協調孩子已經5歲了,還是不會跳等等在家庭中,怎樣訓練自閉症孩子的感統呢?首先可以讓孩子多跑步和爬樓梯
  • 3大感覺系統訓練方法及4個感統訓練原則
    經常參加體育運動、戶外活動,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可以有效預防兒童的感覺統合失調現象。作為父母,首先要保證孩子的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打好身體基礎的同時,也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遊戲,當下兒童電子產品使用太多,反而戶外遊戲活動越來越少。戶外團體遊戲不僅能幫助孩子探索世界,又能幫助孩子建立合作意識,激發孩子的創造力。
  • 孩子學走路做到這些事,摔跤自然會變得少!
    爬行、站立、行走,孩子的每一次進步都會給家長帶來巨大的喜悅,每一次進步的驚險之處又讓家長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人們常說孩子學走路的過程中摔倒時常有的事,只要沒摔傷就不用太在意。但是你知道嗎,孩子摔倒這件事裡還包含著健康的大秘密!爸媽們知道每天摔幾次是正常的呢?爸媽們知道孩子每天會摔倒幾次嗎?一直摔倒是不是正常情況?
  • 4歲男孩天天愛爬高,一查是「感覺統合失調」
    市人民醫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李小鳴提醒,當孩子出現語言少、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脾氣暴躁、學習障礙等表現且情況較嚴重時,家長不要簡單地把他們當做「調皮孩子」來對待,因為這可能是出現感統失調了。   小樹的父母把這些問題歸結於孩子粗心、不認真、貪玩,總是責罵小樹。小樹變得越來越內向,也不愛上學了。最近,小樹的父母帶著他去醫院檢查,經過專業測評,發現小樹存在感統失調的症狀,主要是視知覺失調和動作協調能力有缺陷。   「其實感統失調的小孩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有來醫院就診的。」
  • 孩子笨手笨腳怎麼改變,實操方法教給你
    日常生活中,孩子常會打翻碗碟,拿不好筷子,扣不好扣子,甚至連平時走路都會突然摔跤,運動能力差、身體協調性差,手部精細動作就更不用說了,家長常常為此頭疼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孩子笨手笨腳可能主要是本體覺失調。
  • 國際註冊高級感統評測指導師曾麗受邀專訪
    因其摒除傳統的灌輸式學習方法,在積極快樂中引導孩子天性的開發,越來越受到家長的認可,行業發展前景可期。2018年10月3日,愛薇拉感統訓練館作為中部地區領導品牌,其創始人曾麗受邀湖南公共頻道專訪,暢談愛薇拉的發展歷程和行業發展前景。
  • 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 ,你家孩子有這些症狀嗎?
    現在很多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躁動不安、害羞、動作不協調、反應遲鈍或不愛學習等一系列症狀,家長總是誤以為孩子調皮不聽話,其實這很可能是感統失調的緣故。  什麼是感統失調?  感統全稱感覺統合失調,感覺統合是大腦的功能,感覺統合失調即為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也可稱為學習能力障礙。
  • 寶寶光腳亂跑易著涼?日本「赤足教育」表明,娃光腳走路好處多
    但父母們的理解對嗎?寶寶光腳亂跑易著涼?日本「赤足教育」告訴你,娃光腳走路好處多不得不說,寶寶冬天在地板上光腳亂跑,小腳丫摸起來會涼涼的,但其實寶媽不用太過擔心,因為孩子的腳板會有很多汗腺,可以幫助他們體內散熱,再加上腳離心臟的位置最遠,可能沒有上半身的血液充足,所以摸起來會涼涼的。
  • 孩子為什麼總重複做一件事?刻板行為背後的原因你知道嗎
    ,家長們往往手足無措,認為自家孩子該不會是自閉症吧?但單從這些行為就認定孩子是自閉症,無疑是片面的。從感覺統合角度來說,一些感統失調的兒童,也會出現重複行為的情況。那麼,兒童出現刻板行為,到底是感覺統合過程中的哪一環節出了問題呢?
  • 感統訓練師培訓2018年5月12日在貝佳教育順利開班
    感統訓練師培訓2018年5月12日在貝佳教育順利開班,來自全國各地的學員齊聚貝佳教育兒童學習能力培優中心,跟著葉子老師一起,開始了愉快的感統學習之旅!培訓8:30開始,很早同學們就來了,看出來學員的學習熱情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