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出臺《通知》嚴管私人影院,有了它就能使中國電影票房達千億?

2021-01-08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作者曹樂溪,編輯吳立湘;36氪經授權發布。

把中國電影票房市場規模從500億推向1000億?有那麼一群人聲稱找到了答案。

隨著廣電總局4月份關於點播影院的通知出臺,一直被人們認為處於政策監管灰色地帶的私人影院,終於有了合法「名分」,並正式納入了廣電管轄之下。

據娛樂資本論了解,目前全國各地的私人影院業主已陸續收到摸底通知,要求根據《通知》進行登記匯報和整改。

摸底通知

不少業內人士把即將推出的新政,理解為總局面對中國影市增速不如預期的焦慮。按照通知要求,私人影院需要像傳統影院一樣申請放映許可證,掛靠院線,電影版權、設備、計費系統要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更換與升級,這意味著私人影院將會成為商業影院的二輪影院,包廂收入被拆分為票房收入、服務費、餐飲費等,而票房收入將計入中國總票房。

在私人影院合法化、規範化的背後,萬達、大地、耀萊以及時代今典等大資本和傳統院線大佬們紛紛入場,對於本身已擁有資源和牌照的他們而言,開私人影院無非就是在大廳外增加幾個小廳,邊際成本很低。

一些頭部私人影院早早就嗅到了政策變動,正在積極爭取首批放映牌照,但同時也有大量的私影業主,對政策的抵禦風險幾乎為零,他們還鬧不清電影放映有窗口期,「並不是用了誰家的設備、買了誰家的片子就一定是合法的」。甚至有種說法,「最終能拿到發行許可證的不會超過5家。」

一場洗牌在所難免。政策監管收緊對於尚在野蠻生長的行業,是助推器還是殺豬刀? 

私人影院合法化,卻是傳統影院的利好?

「愛沐發起聯合院線,風霆迅參與聯合院線,摩妮咖參與聯合院線,影魔方參與聯合院線......」

每天在私人影院聯盟的大群裡報備院線成立動態,成了愛沐私人影院集團董事長全珂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規範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經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4月底出臺後,全珂很快乘著政策之風在三亞組織召開了「中國私人影院聯盟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試圖聯合全國多家私人影院業主「抱團取暖」,以應對行業變化。 

愛沐私人影院

電影二級市場、微影院、私人影院、點播影院.....身處會場的小娛也能體會到,與會代表們發言中變換不停的稱謂,在一定程度上映射著私人影院行業的良莠不齊。

雖然關於點播影院的正式管理辦法,業內普遍認為會在6月才出臺,但根據這份有10條內容的,從業者已能基本了解到國家政策的三大方向:

一是持證上崗:私人影院需要獲得相應的《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以及消防安全證;

二是片源正版化:私人影院應掛靠院線,點播院線需達到一定影院數量,並申請《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

三是技術規範:私人影院的放映設備、計費系統都需要符合一定標準。

廣電總局關於點播院線經營管理工作下發通知 

「為了4月21日的這份文件,我們等了6年多!」這是艾米1895電影街運營總監趙金海的第一感受,「從單廳觀影到多廳觀影,如今包廂觀影會是中國電影放映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據其透露,作為最早進入私人影院行業,並且力求做到正版化、規範化的先行者,艾米1895極有可能是首批拿到牌照的企業之一。

「能夠達到(廣電)要求的非常少,」他並不諱言,總局要求必須有消防保障,這塊費用就得有一兩百萬,而艾米1895影院的選址多在一二線城市的主流商業地段,單影院投資規模就在1000-2000萬,全國門店超過100家,「我們本身是做房地產的,所以資金方面比較充裕。」

艾米1895電影吧

「行業肯定會洗牌,我們希望按照國家規範去洗牌。」趙金海對廣電新政的積極態度,大致代表了業內頭部影院的觀點:政策收緊是為了規範化監管,而本身已達到要求的私人影院,市場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趙金海把私人影院類比為北美地區的二輪影院,「在美國,二輪院線票房能夠達到一輪院線的80% 」。中國2016年票房有457億,如果「傳統商業影院+點播影院」這一模型在中國成立,那麼私人影院將有望為中國影市貢獻360億票房,這距離國家千億票房的市場願景十分接近。

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其融資能力。艾米1895的背後站著IDG、賽富投資和一德集團,愛奇藝、暴風集團、1905電影網等大公司也已經入局(參見文章《愛奇藝暴風助攻下,全國6000家私人影院能「農村包圍城市」嗎?》)。一位從業者告訴小娛:「你可以把之前的發展當做是熱身賽,上半場才剛開始,之後還會有很多大機構、大集團進來。」

比如前幾天,百事通剛剛宣布聯合威動科技推出「百視通院線藝術影院計劃」,以全國400餘家私人影院、2000多塊屏幕為基礎,為藝術電影提供放映優惠策略。

還有不少玩家來自傳統商業院線,比如萬達、大地、耀萊以及時代今典。「大概10年前,今典集團董事長張寶全就曾經設想在大影廳外安排一兩個8-10人小廳,當時已經出現了這種業態需求。」有人對娛樂資本論透露,如今政策向好,張寶全準備了好幾個億打算布局私人影院。

由於《通知》要求私人影院必須持證上崗,這對已擁有海量片源和經營牌照的傳統院線而言無疑是利好:在同步影院增建點播廳,來滿足傳統影院不能滿足的需求,比如私密環境、舒適體驗以及更多觀影選擇。 

曾經對私人影院有所忌憚的傳統影院大佬們也逐漸意識到,私人影院並非威脅,而是業態互補。「已下檔的院線大片進行二輪播放,還可以把拿到龍標但未在商業院線上映的片子推到市場上去,和特定人群見面,這也是點播院線的一個重要價值。」

被清洗還是行業分化?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這麼樂觀,政策是利好也可能是門檻。「作為600多家影院的放映設備提供方,我很憂心這件事。」道奇信息技術公司CEO郭洪亮坦言:「我們至今還沒有接到民營播放器對接國家標準的規範通知,按照現有情況,(民營設備)恐怕不太好過。」 

他預計,全國的私人影院90-95%連消防都過不了,版權和設備就「甭想了」,「除非9月份清查時一下子關掉4000家不規範影院不太可行,總局可能才會放低標準。」 

「市場看起來很好,但核心問題在於大部分影院不是很賺錢。」投影機供應方之一、網庭影音機構總經理趙國臣,比較擔憂的是政策帶來的經營成本提升:「傳統影院投影機在20萬左右,鄉村影院投影機3-5萬,私人影院沒有任何門檻時的投影機也就5000塊。現在按照國家的加密標準,價格至少要翻翻,從5000變成2萬塊錢。其他的像消防投資成本、片源採購也都大幅上升。」

投影機與影院的投資成本

「如果按照國家政策,片源的時效性恐怕也會減弱,所有片子都得在上映6個月後才能點播。想想看,目前點播榜top100的片子,有多少符合這個要求?有多少家私人影院在放《摔跤吧!爸爸》?」

在三亞的私人影院,小娛確實收到了來自服務員的推薦。進入包廂後,店員一邊嫻熟地將包廂沙發調整至半臥狀態,一邊用遙控器迅速找片,「《摔跤吧!爸爸》你看過沒?最近正在電影院熱播呢,我們這兒點播的特別多......你先看,有什麼事隨時按鈴找工作人員過來。」

從客戶體驗角度,這樣的服務堪稱優質。但一旦政策收緊,像《摔跤》這樣未下映的影片,恐怕再難登上私人影院的銀幕,給影院的營收帶來一定壓力。

電影《摔跤吧!爸爸》 

目前市面上粗略統計有1萬多家私人影院、影吧和影咖,假設市場規模有300億,那麼每家影院需要完成300萬的年營業額,這樣的業績對於絕大多數私人影院仍屬天方夜譚,如果國家政策收緊,私人影院的經營業績壓力將進一步凸顯。

另外,娛樂資本論也注意到,不少私人影院連鎖品牌缺席了此次三亞峰會。

「三亞那個活動我們沒去,比較大的幾家都沒去。」一位從業者頗有些不屑,「你一幫散戶再怎麼搞,最後即使能成立院線,沒有內容購買力和整合能力怎麼辦?而且目前點播院線用的是1.3k的放映機器,不是2k的(國際標準),所以可能各家整合的內容無法通用。」

同樣沒出席峰會的一些中小型私人影院從業者,言辭則更為激烈。「很多人覺得隨著私人影院合法化,行業會迎來春天。但我覺得很有可能這只是大資本的遊戲。」

「私人影院做了三年多,我們見證了這個行業從無到有,再到爛大街。」一位來自長沙的私人影院業主告訴娛樂資本論,剛開始確實是盈利的,50萬左右投資一個門店,基本上四五個月能夠回本,現在成本上到了100多萬,盈利還不如之前,有些店更是只能算勉強活著,而且這種情況並非個例。

湖南成了私人影院的野蠻生長區。「我們在長沙開始做的時候,整個湖南不超過10家。但三年內已經突破1000家了,光長沙就有500家以上,幾乎你走幾百米就能看見一個。」

在他看來,這個市場沒有那麼大的消費需求,只是被部分人誇大。「臺上演講鼓吹市場繁榮的那些,還有設備提供商,最後都能賺得缽滿盆滿。」另外經過這幾年的經驗積累,讓該業主想明白一件事,「消費者對於私人影院的新鮮感持續不了太久,所以商家要持續穩定客源,需要多做功課,光靠電影不行,得挖掘其他需求。」

圍繞電影的親密社交定製服務市場廣闊

「大家為什麼非要往點播院線上去靠呢?這事有沒有這麼大的意義?」一位業內人士談到了另一種看法,「我們有沒有在不依賴新片源的情況下,把開房價也做到499元?」

這並非天方夜譚。對於可能面臨「被清洗」命運,或者能申請放映許可、但希望增強盈利渠道的私人影院,他們的「星辰大海」也許會是泛娛樂:將電影與KTV、網吧、主題酒店、遊戲廳以及轟趴館結合。 

去年9月,文化部曾下發通知(《關於推動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鼓勵歌舞娛樂場所豐富經營業態「依法提供觀影、演出、遊戲、賽事轉播等服務,辦成多功能的文化娛樂體驗中心」。 

「私人影院+X」是約墨私人影院創始人呂天翔的願景。兩三年前他帶著一群90後小夥伴在陝西榆林創業,他們的理念是提供娛樂互動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通過私人影院,讓情侶、朋友、家庭約到一起,生日晚宴、創業孵化活動、電影沙龍、發布會都可以在影院內進行,這樣的私人影院更像是一個面向年輕群體的俱樂部會所。 

而對於酒店業主而言,高星級酒店過剩、盈利能力下滑,經濟型酒店利潤攤薄、同質化嚴重,中檔主題酒店迎來黃金髮展期。本身就是學設計出身的何嚴,希望從電影+藝術切入,抓住這個市場痛點。 

「在來電網際網路電影主題酒店裡,大堂叫做來電電影片場,定期舉辦電影派對和發布會;走廊叫做電影博物長廊,客房則是私人電影空間,室內設計比如變形金剛等主題,都有經過品牌授權。」 

目前,何巖已在三線城市進行試點,總投資700萬的酒店人均消費達到331元,預計2-3年半回收成本,位於北京大望路的旗艦店也會很快開業。其中「團夥房」是最受歡迎的房間,「這是一個類似大通鋪的包間,除了看電影,還能進行球迷直播、老同學聚會、公司團建、情侶求婚。」

三線城市樣板店營業10個月開放數據 

聽過不少業主的介紹後,小娛的感受是如果不依賴盜版片源的即時性,那麼私人影院和由其衍生的業態,需要在體驗和服務上都做到高於行業平均標準。

據數據統計,在私人影院消費的群體中,情侶佔到70%,家庭佔到20%,也就是說親密社交仍是私人影院和類影院的核心。而圍繞這一塊兒,影院業主需要不斷豐富和延展業務,比如VR遊戲、小資咖啡館、定製電影拍攝都是未來可能的方向。 

另外,還有影院根據國家政策調整了方向。尚幕凱樂特院線總經理龔曉東表示:「加盟我們的私人影院有417家,這隻佔很小份額。我們目前大量做的是與國家政策相關聯的農村社區影院。」

私人影院何去何從?抱團取暖也許是優先選擇

當然,所有人都還在等著總局的另一隻靴子落地。 

面對即將到來的政策監管,有些人態度謹慎,比如愛奇藝一起看董事長孫亞瓊就告訴小娛,「等廣電通知下來,全國私人影院能拿到放映許可的在1000家以內,能拿到發行許可證的,預計不會超過五家。 

但也有一些接近政策制定層的人士透露,總局可能會適度降低標準,至少不會一刀切。「我在中國拜訪了5000家,本身點播影院獲利就比較少,如果升級改造再增加成本就很難做了。到時候,廣電會給大家提供3級加密的選擇,不同設備的價格不一樣,影院設備升級門檻不會太高。」 

「消防必須要做,版權必須是正版,而且通過院線拿到,這三點要求是明確的。」全珂告訴小娛,究竟是80%的影院達標還是大多數都無法合格過審,一切要等具體細則推出。 

在院線管理方面,國家會有相應主管部門專門公示信息,比如一個院線下屬有哪些片源。除了掛靠已有傳統商業院線,私人影院內部也可以「抱團取暖」,形成產業聯盟或者聯合院線。 

「現在很多上市公司已經在申請點播院線牌照,我們也在進行積極準備,把自身33家門店和合作的200多家影院加入。」全珂表示,「未來,我們希望能成為市場基礎最廣泛、規模最大、最早對接資本上市的點播院線機構。」 

對於私人影院的頭部玩家,下一步必然是組成規模更大的影院聯盟或院線,通過行業話語權的凝聚,來與好萊塢六大以及國內重要的製片發行公司談片源、談電影放映窗口期,並爭取更優惠的國家政策扶持。 

「在文化消費升級和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政府容忍企業做更多創新,私人影院在泛娛樂時代下會引領未來娛樂潮流。」北京社科院傳媒研究所所長郭萬超總結道,「但在這之前,聯盟要解決一些瓶頸性問題,比如行業自律,形成影響力,以及改善政策環境。」

相關焦點

  • 官方嚴管私人影院,這就能使中國電影票房達千億?
    隨著廣電總局4月份關於點播影院的通知出臺,一直被人們認為處於政策監管灰色地帶的私人影院,終於有了合法「名分」,並正式納入了廣電管轄之下。 隨著廣電總局4月份關於點播影院的通知出臺,一直被人們認為處於政策監管灰色地帶的私人影院,終於有了合法「名分」,並正式納入了廣電管轄之下。據娛樂資本論了解,目前全國各地的私人影院業主已陸續收到摸底通知,要求根據《通知》進行登記匯報和整改。
  • 「私人影院」再不能隨便開 須獲專項許可證
    以上問題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通知中都有針對性措施。通知明確,點播影院是指通過網際網路或者電影技術系統,以實時點播、輪播、下載播放等方式,向群體性觀眾提供營利性電影放映服務的固定場所。由一定數量的點播影院構成的電影放映組織和管理機構可稱之為點播院線,負責通過合法渠道獲取節目源,為所轄點播影院提供獲得合法放映授權的播放片源,並指導和規範其運營服務。
  • 中國電影票房「逆風」登頂
    2020年,經歷了178天「休克期」的中國電影逆風翻盤,票房遠超北美電影市場,成功登頂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這一年來,中國電影進行了市場、主體、內容等近乎全元素的變革。
  • 咖啡廳網吧跨界放電影 私人影院成翻版"錄像廳"?
    網吧包間變身「影院」   在大眾點評上輸入「私人影院」,在北京共有55家店鋪的信息彈了出來,但一些商家並沒有「影院」該有的模樣。   走進大黃莊橋附近的一家門臉兒,大廳裡是網吧和咖啡簡餐的座位,側面的兩個包間是「私人影院」。包間裡,並不寬敞的沙發兩旁各有一臺電腦,一臺能上網,另一臺用於點播電影,拉下投影布就能觀影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私人影院:電影產業的補充還是顛覆?
    看電影,是如今城市人常見的娛樂方式之一,電影市場也是中國目前最為火熱的文化產業,去年全國電影票房已經突破了440億元,在全國觀影市場大趨勢向好帶動下,海南去年全省電影票房也達到了3億多元,票房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日益成熟的電影市場,也促使一大批年輕觀眾的觀影素質提升。
  • 私人影院北京遍地開花 山寨影院打盜版擦邊球
    山寨影院還在打盜版擦邊球  一間特色主題裝飾的包廂裡,三五好友躺在舒適的座椅上,一塊投影銀幕上播放著根據自己喜好點播的電影……新潮的「私人影院」在北京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影迷熱衷於這樣的觀影方式。  今年3月份,由廣電總局頒發的《點播影院、點播院線管理規定》正式出臺,「私人影院」的版權和準入許可有了明確規定,行業將逐步進入規範運營階段。
  • 桌遊、電影、大保健?私人影院擦邊球要打上天
    和人們想像中私人影院往往位置隱蔽不同,這家私人影院就開在朝陽區市中心某大學附近的繁華地段,明晃晃的霓虹燈招牌遠近幾百米都能看清。可能是看中了大學生群體和年輕情侶的消費潛力,在它周圍數十米處,就有另一家電影主題酒店,同樣打著「冰河世紀浴缸房」、「可以躺在床上看電影」等頗具誘惑的廣告招牌。
  • 專訪青檸影咖CEO鍾超:私人影院將打開國內後電影市場
    2015年是中國電影娛樂事業創造眾多奇蹟的一年,全國觀影人次達到12.6億,總票房突破了440億元。小編在門店裡就被各種主題包間所吸引,美國隊長、小黃人、Hello kitty、熱帶雨林、宇宙大爆炸……在這裡觀影有一種進入了二次元空間的感覺。正逢周末,店裡的客人絡繹不絕,鍾超也會抽空到各個門店走走。鍾超是個80後,在創業浪潮中,不乏與他年齡相仿的創業者,不過,與他們熱切的眼神略有不同,鍾超談吐中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一種理性與堅毅。
  • 「私人影院」違規藏身居民樓,沒有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
    一間包廂、一塊銀幕,就能組成一個小型放映廳,可容納二至十幾人。顧客付費後,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點播影片,下線很久的老片和海外電影的點播率最高。近年來,這種以主打「私人定製」觀影體驗的點播式影院日漸興盛,版權問題、擾民問題隨之而來。
  • 「私人影院」亂象:播放影片無視版權 治安隱患多
    上海部分地區「私人影院」亂象調查泥沙俱下野蠻生長缺乏規範隱患多多□ 本報記者   餘東明□ 本報實習生 黃  澍 李楠楠何謂「私人影院」?很多人可能並不知曉,但是悄然間這已經成為年輕人的一種觀影時尚,成為網際網路經濟下的一種全新業態。它或落座於高大上的商業中心,或藏身於一些居民小區裡。
  • 私人影院也要有尊重版權的公心
    劉 勳讓私人影院有顆尊重版權的公心,不僅要依靠法律手段對侵權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也要積極建立機制,讓私人影院有便捷高效的版權費用支付平臺。看電影只能去影院?那可就過時了,新潮的私人影院在北京早已遍地開花。
  • 影院變身零食電商 多地速推扶持政策
    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標題:電影業 影院變身零食電商多地速推扶持政策⊙陳碧玉 ○編輯 邱江春節檔電影集體撤檔、票房收入幾乎歸零、影院復工時間懸而未決……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為此,影院紛紛施展「自救術」,各地政府部門也送來了政策「及時雨」。自救進行時「小萬家賣品部雲開店啦!烤腸、咖啡、冰淇淋,還有多款零食禮包。」2月18日,萬達電影在官方微博上正式宣布了自己的新副業,並將不同造型和主題的水杯、影城零食套餐相繼上線並出售。
  • 未獲授權擅自播放電影 杭州兩家私人影院被告了
    ,它有不輸電影院的音效設備,還能滿足觀眾私密性、舒適度高的要求,因此頗受歡迎。但自從出現私人影院以來,關於片源、版權的爭議就不絕於耳。近日,杭州的兩家私人影院被起訴了,原由是它們播放電影的行為侵犯了智慧財產權。
  • 株洲私人影院播情色"禁片" 顧客中有未成年人
    看電影不用排隊,還擁有自己的小空間,近年來,私人影院就這樣以一種更自由的消費方式闖入都市人的生活中。  連日來,記者對株洲部分私人影院進行暗訪,揭開了其中不為人知的一面:這些藏身於寫字樓、住宅小區的私人影院,大量播放禁播影片,內容充滿情色、血腥、暴力、恐怖,並且以此招攬顧客。更令人驚訝的是,私人影院還接納未成年的中學生。
  • 私人影院擅自傳播電影作品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還是放映權?
    私人影院傳播電影作品在實踐中存在侵害放映權和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兩種觀點。放映權和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本質區別為信息網絡傳播權調整的是作品提供端的傳播行為,而放映權調整的是作品放映端的提供行為。私人影院放映儲存於本地或信息網絡的電影作品都構成侵害放映權,是否侵害信息網絡傳播權取決於是否同時實施交互式提供作品的行為。
  • 版權法律顧問丨《黃金時代》遭盜播-私人影院播放電影可能侵權
    觀看時間的可選擇性和大銀幕的視覺效果,讓很多觀眾特別是年輕人願意在工作之餘走進私人影院,享受一場極具私密性的觀影體驗。私人影院往往會打出「海量電影高清觀看」等標語,來顯示私人影院可以提供數量龐大的片源,然而,很少有人會去思考私人影院提供了海量的電影資源,是否同步獲得了這些電影的授權呢?近日,就有一部電影的版權方找上了私人影院,要求就未獲得授權就播放電影的行為進行賠償。
  • 影院復工首日票房破百萬 復映首日都有什麼電影上映了
    對於喜歡看電影的人來說,今天肯定是值得開心的日子,7月20日是全國電影院復工的第一天,據悉全國影院復工首日票房破百萬,如此數字可見真的是很多人都等了很久了,那麼復映的第一天電影院都上映了什麼節目呢?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7月19日,全國83個城市391家影院復工首日(7月20日)的預售分帳票房達94.8萬,觀影人次3.4萬。如果計入每張3元的服務費,7月20日全國預售票房已經超過百萬。截至20日零點,預售票房前五的影片依次是《第一次的離別》《尋夢環遊記》《誤殺》《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
  • 「復聯4」又陷退票門影院的服務費怎麼就成了糊塗帳?
    《復聯4》預售的高票價引起官方注意之後,上周四晚間,多位業內人士向毒眸透露,院線、影投方面收到了有關部門針對異常服務費的通知並被要求整改,「除VIP廳外,服務費不能超過票價的10%」,部分出現問題的影城甚至被暫停密鑰,此後「電影主管部門還要檢查」。對此有知情者告訴毒眸,通知出現的當晚,數千家影城連夜整改,不少影城出售的電影票中,除了VIP廳已無服務費。
  • 影院重啟,有哪些不容錯過的動畫電影?
    這部遊戲改編真人動畫電影,在經歷更換發行公司、索尼克造型重製等事件後,終於在2月14日登陸北美影院。影片上映一個月,全球票房超過3億美元,也刷新了遊戲改編類影片的北美票房紀錄。該作原計劃於2月28日在內地上映卻因新冠疫情爆發撤檔,現官方宣布影片將於7月31日回歸內地影院。
  • 揭秘古城私人影院 私密性強 票價不便宜 片源多無版權
    而在西安,一種新的觀影模式正在悄然興起——私人影院。三四個包間、整套的家庭影院設備就能提供觀影。在這裡,既能看到院線上映電影,也能看到並未引進的國外電影,這讓私人影院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喜愛。從2012年興起到目前西安大概已有十幾家私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