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媽,這篇寶寶食譜發的太及時,正不知道明天給寶寶吃啥呢「、」糕媽,你說的太對了,當媽的為了孩子真是付出太多了「、」請問糕媽,進口的那款圖冊還會上新嗎?上次沒搶到,好傷心「,在年糕媽媽微信公眾號的後臺,每天都能收到上千條類似的留言,它們都來自剛剛上路的新手媽媽們。粉絲們一致信任的育兒路上好夥伴---年糕媽媽(簡稱糕媽),是一位三十歲的」妙齡「辣媽,她用自己的」花名「一手創立了當今網際網路母嬰垂直領域裡,名列前茅的當紅微信公號---年糕媽媽,收穫了數百萬粉絲的關注,糕媽是如何做到的?
年糕媽媽是誰?
糕媽本名李丹陽,畢業於浙江大學醫學院,獲醫學碩士學位。在2014年生下兒子後,糕媽離職當起了全職媽媽,在家相夫教子。因兒子小名叫年糕,便自稱年糕媽媽。因為是醫學專業畢業,加之悉心學習育兒知識,又樂於分享自己所學,糕媽逐漸成了身邊媽媽群體中的育兒專家,也正是在諸位年輕媽媽朋友們的鼓勵下,糕媽開設了自己的育兒公眾號年糕媽媽,故事的起點就從這裡開始。
年糕媽媽公眾號裡都講啥?
簡單來說,年糕媽媽公眾號主要為新手媽媽們提供靠譜、易懂、接地氣的科學育兒資訊,涵蓋睡眠引導、輔食添加、營養保健、小兒疾病、孕產哺乳、親子教育、語言認知和辣媽心經八大版塊。不過在成立之初,年糕媽媽公眾號只是小打小鬧,玩票性質濃厚,內容多集中在分享自己關心的育兒知識,根據自己帶孩子的階段推送諸如「怎麼科學地安排寶寶吃奶、睡眠?」、「怎麼給寶寶斷奶?」等文章。而隨著公眾號粉絲的日益壯大,為了能幫助到更多的媽媽解決帶娃過程中遇到的種類繁多的問題,年糕媽媽開始全情投入,除了帶娃之外,精力基本上都用來做微信。,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每天都會看育兒書記錄輔食筆記,積累養育心得,一周7天,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恨不得沾床即睡。」經過1年多的努力,加上志同道合的媽媽們的幫忙,年糕媽媽公眾號的內容才逐步完善,構建起了一個完善的育兒知識體系,「都是當媽的,媽媽們遇到問題的焦急我能懂,看到很多粉絲在後臺留言我發的文章對他們有幫助,感覺自己再累也很值「。
年糕媽媽的創業之路
在公眾號成立之初,年糕媽媽發布文章的頻率為每周3篇,每篇文章的閱讀量為6000~7000。但在短短1年時間裡,憑藉講科學、接地氣的樸實語言,年糕媽媽公號文章的篇均閱讀量就已達到10萬+,收穫了數百萬粉絲的關注,公眾號發文頻率也順應粉絲呼籲提升至每天1篇。在兩年時間裡,年糕媽媽已經發布了近500百篇文章,其中,最「暢銷」文章的閱讀量達到了驚人的200萬+。
隨著年糕媽媽公眾號影響力的日益壯大,糕媽發現,媽媽們對優質母嬰用品的需求和對靠譜育兒資訊的需求同樣迫切,粉絲會諮詢如何購買文章中提到各式育兒用品,甚至希望從年糕媽媽這直接購買。但與做育兒內容不同,產品的售賣涉及到商業運作,牽扯的面更廣,工作量更強,面對選擇,三十歲的辣媽做出了自己的決定:迎難而上,開始創業,為媽媽們提供經過嚴格篩選的好產品。
靠譜的育兒知識加上靠譜的母嬰用品,一步一個腳印的糕媽收穫了更多,投資圈也對年糕媽媽產生了興趣。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領投資了年糕媽媽的天使輪,在提到投資年糕媽媽的原因時,她表示十分看好年糕媽媽的未來 「我當時投資年糕媽媽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驚訝地發現她每天的打開率超過50%。我們常年看收視率,我們理解這樣微信上的打開率有多驚人。我就趕到上海找她談了一次,很快我就決定要投了。」同是媽媽的身份,讓張泉靈理解糕媽,也理解年糕媽媽對媽媽們的意義。
從一位全職媽媽成長為微信育兒專家,在兼顧家庭生活「鍋碗瓢盆「的同時,用自己的付出溫暖了育兒路上的眾多新手媽媽,糕媽用自己的努力展現了一個真實的」新女性「形象,她所走的道路為也為職場和全職媽媽們帶來了一種新的可能。
搜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