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䴉鄉綠意濃

2020-11-02 黎川發布

2019-07-31來源:中國環境報作者:李濤 張博播報

陝西洋縣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朱䴉生態園 圖片來源:中國環境報

七月,秦嶺南麓的陝西漢中洋縣繁花似錦、美不勝收。雨後的清晨,廣袤的田野風輕雲淡,大片的稻田顯得格外翠綠,幾隻朱䴉愜意地在田間覓食嬉戲,一幅青山綠水的優美畫卷展現眼前。

近年來,洋縣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立足資源稟賦,大力實施生態工程,秀美䴉鄉、生態洋縣,煥發出勃勃生機。

「愛護自己的兒女也不過如此」

洋縣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朱䴉生態園,位于洋縣縣城北3公裡處,背靠樹木蔥鬱的山坡,生態園在青山綠水間十分醒目。

和往常一樣,飼養員任文明與同事早早地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檢查網籠,準備給朱䴉投食。今年49歲的任文明,1991年轉業回洋縣後便擔任起了朱䴉尋護員、飼養員和孵化員工作,這一幹就是28年。

「守護了它們28年,當然與鳥兒們有了感情,每天不看看它們,心裡就覺得空落落的。」任文明說,在生態園每位工作人員的心裡,這些美麗的精靈比什麼都重要,愛護自己的兒女也不過如此。

他介紹說,生態園裡目前有大小網籠26個,飼養著160多隻朱䴉,今年更是孵化出雛鳥51隻。

多年來,隨著朱䴉人工飼養繁殖技術日臻完善,克服了孵化、雛鳥成活率等一個個技術難題,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了朱䴉人工種群在自然狀態下的繁育研究。僅洋縣朱䴉生態園就先後人工孵化朱䴉雛鳥500多隻,分別被送往異地保護或野外放飛。

朱䴉人工孵化的成功,填補了國內外人工飼養繁育朱䴉的空白,使其種群數量不斷增加,朱䴉的瀕危局面得到有效緩解。

如今,朱䴉已從洋縣飛出陝西,在浙江、四川等地均有它們的靚影。朱䴉還作為國禮送給日本、韓國,並成功建立人工種群,兩國朱䴉數量已達800餘只。

「保護朱䴉、保護生態,已成為共識」

為了保護朱䴉這一珍稀物種,幾十年來,陝西省洋縣林業部門和保護區工作人員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每年3月~6月是朱䴉的繁殖期,保護區工作人員堅持在朱䴉野外繁殖區巢下搭建觀察棚、監護棚,24小時不離人,認真觀察朱䴉的產卵、孵化、育雛全過程,並記錄下每一個活動行為,分析它們的繁殖動態。同時,在樹幹上掛上傘形防蛇罩,精心開展人工投食。

到了7月,朱䴉進入遊蕩期,它們陸續從高海拔向低海拔活動,保護監測任務更艱巨。要跟蹤監護,隨時掌握朱䴉活動數量及動態,嚴查違法狩獵、投毒獵殺水禽等行為,最大限度地保障朱䴉的安全生存。

在開展監護的同時,保護區多年來一直把公眾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宣教活動,向朱䴉活動區的廣大群眾、特別是中小學生普及保護朱䴉的知識。

同時,全縣實施禁獵,不準在朱䴉覓食區使用化肥農藥,並建立野外巡護員隊伍,從而有效杜絕人為傷害朱䴉事件的發生。

如今,愛鳥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從很遠的地方來,就是想親眼目睹朱䴉的美麗身影。「在洋縣,保護朱䴉、愛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共識。」任文明說。

朱䴉保護與經濟發展齊步走

為給朱䴉提供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就在今年5月,由阿拉善SEE西北項目中心、陝西省外事辦、陝西漢中朱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等聯合開展的「䴉田一分」項目,在朱䴉保護區文同村啟動。

項目以朱䴉主要覓食地——稻田為切入點,旨在通過種植有機水稻和稻田邊緣「留白」(一畝地留出一分田)等措施,提高農田中泥鰍等水生物多樣性,從而增加朱䴉種群數量;再通過商業運作打通消費市場,售賣有機稻米產品,其銷售收入又返還到項目中以擴大實施面積,形成良性循環。

這種嘗試,力圖尋求朱䴉保護與水田權益人最大收益之間的平衡點,也形成了以產業集群帶動農民脫貧及棲息地環境改善的保護新模式。

目前,與文同村同步開展「䴉田一分」項目的洋縣華陽鎮華陽街村,已完成100畝有機種植稻田插秧。通過2018年項目實施,本地出生朱䴉幼鳥 28隻,給務工農戶支付勞務費用13.67萬元,其中9個貧困戶年均收入達到4222元,順利實現脫貧。

如何實現朱䴉保護與經濟發展齊步走?洋縣政府把「朱䴉」與「有機」緊密結合,創建全國朱䴉生態保護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通過栽培高附加值的新特優品種,建設朱䴉生態農業觀光園,鞏固提高「朱䴉牌」有機食品市場知名度,大大提升農民的經濟收益。

朱䴉保護帶給洋縣「綠水青山」,也使洋縣擁有了「金山銀山」。2018年,洋縣七類產品獲得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成為西北地區生態特色產品保護最多的縣;洋縣紅米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標準填補了國內空白,「朱䴉牌」稻米商標被授予中國馳名商標;有機食品種類及其加工企業也日益增多,深受市場認可。

如今,「洋縣朱䴉生態有機品牌」成功躋身中國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洋縣朱䴉生態有機產品區域品牌價值上升至70.57億元,位居全省區域品牌價值榜第四位。

翩翩飛舞的朱䴉,已成為洋縣、漢中乃至陝西的一張綠色名片。(作者系中國環境報記者、通訊員)

相關焦點

  • 洋縣首期「䴉鄉父母大講堂」開講了!
    7月29日,家住洋縣西南壩移民搬遷點四組的司文強聽完首期「䴉鄉父母大講堂」後激動地說。上午8時許,洋縣西南壩社區廣場上,由城南學校和西南壩社區共同組織實施以「家校共育社區行」為主題的首期䴉鄉父母大講堂,在童聲合唱《少年少年祖國的春天》中拉開帷幕。城南學校自主創編的情景劇《暑假裡的那些事》引起了現場家長的強烈共鳴。
  • 洋縣首屆「䴉鄉父母大講堂」暨城南學校「家校共育社區行」活動...
    7月29日,洋縣縣委宣傳部、教育體育局主辦,洋縣城南學校、洋州鎮西南壩社區承辦的第一期「䴉鄉父母大講堂」暨城南學校「家校共育社區行」活動在西南壩社區隆重舉行,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路建俠
  • 8月開始,大型主題燈會要在䴉鄉舉辦!
    小編從相關渠道了解到,今年的8月至10月10日期間,我縣將舉行」朱䴉之鄉、生態洋縣「大型主題燈會活動,地點就設在印象廣場南側停車場。由四川自貢佳藝展覽展示有限公司承辦。這又將是全面展示洋縣傳統文化、旅遊特色、有機農特產品和精神風貌的一次具體展示。
  • 厲害了,洋縣這位帥哥在央視舞臺給朱迅講䴉鄉的故事!
    厲害了,洋縣這位帥哥在央視舞臺給朱迅講䴉鄉的故事前些日子,受央視其他節目導演的推薦熊徵接到央視三套《幸福帳單》欄目組導演的邀請參加了此次央視節目的錄製。9月15日, 經過六個多小時的路程熊徵到了節目組指定的北京大興區錦江之星酒店安頓好,休息了片刻熊徵帶上了兩隻朱䴉公仔到達了近乎所有央視綜藝節目錄製的星光產業基地,見到導演熊徵先將兩隻朱䴉分別送給了總導演和分管導演並說:「我來自朱䴉之鄉這是有著唯一性代表著我們家鄉人文靈地的東方寶石朱䴉鳥,它也叫愛情鳥送給你們祝你家庭幸福事業旺!」兩位導演異口同聲的說:「這就是朱䴉啊,太感謝了!」
  • 䴉鄉高鐵站迎來中秋、國慶節日客流高峰
    今年中秋、國慶為同一天,鐵路小長假運輸期限自9月28日至10月8日,為期11天。
  • 對䴉科你了解多少?䴉科知識大全
    䴉科,拉丁文學名是Threskiorothidae,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鸛形目、䴉亞科和琵鷺亞科的一種動物。它包括䴉和琵鷺,頭和頸裸出,嘴很長,䴉的嘴向下彎曲,琵鷺的嘴扁平。澳洲的大琵鷺外表與黑臉琵鷺有些相似,數量比較多。
  • 中國恐龍之鄉——伊春
    在我國的小興安嶺上,有這麼一座城市,這裡有松林陣陣,被稱為「紅松故鄉」;這裡和俄羅斯接壤,邊境的嘉蔭縣是中國第一塊恐龍化石的出土地,被稱為「中國恐龍之鄉」。這裡居住著以狩獵為生的鄂倫春族。整個伊春都在林海群山的包圍中,入眼所見,皆是綠意,也無愧乎「林都」之稱。
  • 上海降生首隻朱䴉寶寶 䴉寶寶非常健康
    「朱䴉寶寶的腦袋鑽出來了」,今天上午10時40分,首隻「䴉二代」破殼而出,臍帶消毒,檢查雛鳥發育情況,為䴉寶寶稱重,「䴉寶寶重47克,非常健康」。  先讓寶寶睡個好覺  動物「保育員」俞錦華說,「經過12個多小時的破殼努力,現在朱䴉寶寶最需要的是好好休息,迎接美好的『䴉生年華』」。
  • 安徽合肥:生態修復草木盛 林水相間綠意濃
    如今,單一的意楊林已發展成了萬畝水網森林,植物品種增至381種,走進森林,滿目綠意,上層以高大的楊樹為主,中層以次生的香樟、桑樹等為主,林下則由溼地水生植物組成。整座森林佔地一萬六千多畝,距離合肥市區僅有五公裡,是真正的城市綠肺。
  • 6隻黃嘴䴉鸛「飛」到動物園
    圖為深圳野生動物園引進的黃嘴䴉鸛。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軒慧 通訊員李木生攝影報導)11月25日,記者從深圳野生動物園獲悉。該園引入了6隻黃嘴䴉鸛,目前它們處於適應期,適應期過後將放養在該園溼地園向遊客展出。
  • 秀美橫峰的詩意詮釋之三:悅動著夏日的音符,如痴如醉
    又望:激情四溢的紅色歲月,清新養心得中國葛之鄉,清雅別致的秀美鄉村。又攀:脫貧的底子,秀美的面子,振興的裡子,幸福的日子。鄉憶鄉甜賽鄉愁,在此無須強說愁。不知誰人提鄉愁,我說鄉居哪有愁?2020年5月21日 大雨 星期四崇山星語等著你?
  • 50多年野外難覓 貴州發現珍稀鳥類白頭䴉鸛
    近日,科學工作者在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13隻珍稀鳥類白頭䴉鸛,這種鳥類在中國已有50多年沒有野外目擊報告了。 記者從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解到,保護區工作人員在保護區觀察到13隻草海保護區從未發現過的鳥類,在經鳥類專家研究後,確定這種鳥是已有50多年沒有野外目擊報告的珍稀鳥類白頭䴉鸛,又名彩鸛。 據貴州省科學院鳥類專家李築眉介紹,中國在上世紀50年代曾有野外目擊報告,白頭䴉鸛分布於長江下遊地區及華南至雲南南部。
  • 䴉寶實業中國有機農產品交易平臺上線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劉成峰)3月27日上午,由洋縣人民政府主辦,陝西䴉寶實業有限公司、中國有機農產品交易平臺等單位承辦的「中國有機農產品交易平臺啟動大會」在洋縣三觀一中心舉行。會上,洋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晁松林,洋縣有機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副組長、洋縣有機產業發展顧問李天剛致辭,陝西䴉寶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小軍及陝西朱䴉酒業、陝西秦洋長生酒業、陝西雙亞糧油等有機企業負責人作了交流發言。
  • 陝北主題採訪調研 䴉䴉帶你來打卡 | Day6 陝西黃龍:黃土高原的...
    陝北主題採訪調研 䴉䴉帶你來打卡 | Day6 陝西黃龍:黃土高原的一葉「綠肺」 2020-10-17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動物小百科:關於黑頭䴉鸛你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黑頭䴉鸛,拉丁學名Mycteria americana,也叫林鸛、樹林鸛,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今鳥亞綱、鸛形目、鸛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Wood Stork,命名人為Linnaeus,命名時間是1758年。黑頭䴉鸛是大型涉禽。體重最大可達4.5千克。
  • 科普圖文 | 你所不知道的幾種䴉
    在這顆藍色的星球上,䴉類是一個大家庭,它們體型一樣,但是顏色不同,像一個個穿著不同外套的兄弟姐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認識這些同科不同種䴉類。黑䴉 (Pseudibis papillosa),並不是因為它黑,其實它並不黑:通體體羽深褐,肩部具白色斑塊,腿紅色,
  • 曾經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宣布在中國絕跡的——彩䴉
    2003年起,中國彩䴉重新出現,2020年,彩䴉驚現和順,共11隻!彩䴉(英文名:Glossy Ibis,學名:Plegadis falcinellus),是鵜形目䴉科彩䴉屬的鳥類外形描述體型略小(60釐米)的深慄色帶閃光的䴉。看似大型的深色杓鷸,上體具綠色及紫色光澤。 虹膜:褐色;嘴:近黑;腳:綠褐。地理分布分布範圍:全世界。分布狀況:是否在中國有繁殖尚不肯定。
  • 鎮江句容:修復生態「傷疤」 讓秀美青山展新顏
    近年來,地處丘陵山區的江蘇鎮江句容市,直面問題,洗滌傷痕、還原自然,通過大力實施環境綜合治理,修復生態「傷疤」,讓綠水青山重現秀美風貌。夏暮秋初,當記者來到句容市邊城鎮青山石灰窯群復綠現場,只見藍天白雲下,眼前呈現的是一片鬱鬱蔥蔥、綠意盎然的景象,昔日的採石宕口,如今已變身為「綠色海洋」。
  • 碧水藍天綠意濃!這樣的壽寧你值得擁有
    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調整充實了縣、鄉河長組織體系,在全市率先建立雙河長,制定河湖名錄,完善「一河一檔一策」,劃定河道岸線和制定生態保護藍線規劃。推進工業園區清潔能源替代工作,實施工業園區企業煤改氣、煤改電工程,推進大氣汙染物減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