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淤疏浚、護坡美化……仲冬時節,在賽江流域中上遊壽寧境內的平溪、斜灘溪安全生態水系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忙著基槽開挖、立模板、澆築基礎等作業,一派繁忙。近幾年,壽寧縣實施「生態治水」與「工程治水」結合,讓城鎮更美、鄉村更靚、水質更清。
壽寧縣城全景俯瞰 鄧承熔 攝
「我們以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為新的起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高素質』和生態環境『高顏值』。」12月16日,在壽寧縣下黨鄉協調省道S207線下黨至尤溪段生態施工的壽寧縣縣長張成慧表示。
壽寧縣曾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災區,曾被國家列入南方6省12縣「以工代賑」治理水土流失的受援縣之一。如今,經過20多年的治理,壽寧縣被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齊頭並進。
同心協力打贏「三大」保衛戰
鰲陽鎮東部新區一角 吳通華
壽寧縣通過出臺《壽寧縣生態縣建設實施方案》《壽寧縣生態縣建設規劃》等文件,成立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的要求,著力打贏藍天、碧水、淨土「三大」生態保衛戰。
託溪鄉是「壽寧紅」石板材原產地,長年生產導致溪流成了「紅河谷」。近幾年來,壽寧縣委、縣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全力打好石板材汙染整治攻堅戰。經過持續不斷努力,境內3處礦山和30家石材廠全部關停。隨後,綜合治理鶴溪河道3.5公裡,建設防洪堤2.1公裡,沿岸修建江濱公園和1500多米綠色休閒步道長廊。昔日的「紅河谷」變成魚翔鳶飛的「綠託溪」。
今日託溪河清水綠
壽寧縣以「村集體提供山權+公司+聯戶承包」「責任人+業主」等多種模式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25萬畝。推進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保護和水資源管理,調整充實了縣、鄉河長組織體系,在全市率先建立雙河長,制定河湖名錄,完善「一河一檔一策」,劃定河道岸線和制定生態保護藍線規劃。推進工業園區清潔能源替代工作,實施工業園區企業煤改氣、煤改電工程,推進大氣汙染物減排工作。
此外,壽寧縣對土壤環境質量進行分類,建立實施土地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制度,推進小微企業危廢集中收集試點工作,淨土保衛戰收效明顯。
如今,壽寧縣森林覆蓋率71.99%,生態公益林、天然林佔全縣林地面積比例高達50.2%;境內9條小流域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
產業培優促進生態綠色崛起
青山環抱中的壽寧縣城吳通華
壽寧縣把產業培優做為縣裡的「四大中心任務」之一。大力發展高山茶和生態硒鋅兩大優勢特色產業,輔以扶貧定製農業平臺與「網際網路+農業」新型生產模式,促進了當地生態綠色產業崛起。
幾年來,依託富硒富鋅生態資源,壽寧縣成功獲評「中國富硒富鋅農業示範縣」「中國硒鋅綠谷」,被列為首批省級富硒農業產業開發重點縣,建成硒鋅產業基地19個,引進培育硒鋅企業29家,開發硒鋅產品10個系列107個,年產值達到8.7億元,形成了以高山茶為支柱,油茶、果蔬、花卉、中藥材為補充的特色農業格局。
抓龍頭、築鏈條、建集群,全力推動縣域產業轉型升級,初步構建起工業新材料、汽摩裝備、文旅康養三大縣域主導產業體系。
以三祥新材為龍頭,結合工業園區「騰籠換鳥」,加快工業結構調整,編制三祥新材全產業鏈發展規劃,加快推進海綿鋯產品的開發應用,搶佔消費電子、汽車配件等應用領域,有序引導鋯鎂新材料產業向園區落地,打造產業集群。
壽寧三祥科技園
堅持農旅、茶旅、文旅融合加快發展全域旅遊,難忘下黨、夢龍天池、銀山花田、三峰公園等旅遊項目穩步推進。幾年來,壽寧縣榮獲「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中國老年宜居城市」「中國木拱廊橋文化之鄉」等「國」字號招牌。
鸞峰橋 龔健 攝
2018年,壽寧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95元、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8元、增長9.8%。
統籌構建生態宜居家園
武曲龍虎山茶園龔建 攝
走進武曲鎮塘洋村,一條寬闊的水泥路從村前鋪展開來,一幢幢白色農家院,矗立在青山懷抱中。昔日的貧困村如今建設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
壽寧縣積極創建全國鄉村振興示範縣。按照「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思路,科學定位城鎮功能與拓展方向,逐步提升下黨學習小鎮、犀溪廊橋文旅小鎮、斜灘茶碼古鎮等特色小鎮的層次和內涵,培育一批具有地域風貌和時代精神的特色小鎮,促進城鄉統籌、融合發展。
車嶺古道上的古隘口龔建 攝
為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壽寧縣沿著蟾溪蜿蜒而下至東部新城入口附近建成環湖木棧道,與湖水、廊橋、公園、廣場等,共同構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實現全面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全覆蓋。推動85個村莊實施美麗鄉村建設,逐步形成了8條美麗鄉村景觀帶。全面推進農村汙水、垃圾治理,完成14個鄉鎮汙水處理廠或汙水處理設施以及一期管網建設並投入運行,累計完成汙水治理村莊153個。目前,城鄉建成公廁199座,完成改水155個村莊、改廁9100多戶。
吳通華
來源:閩東日報
[ 這裡是閩東日報,感謝您的閱讀 ]
閩東日報移動端矩陣
「你說我辦」新聞報料熱線:2876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