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樂器——打擊樂器

2021-01-16 百度百科

中國民族樂器——打擊樂器

打擊樂器的特色我國打擊樂器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託音樂內容、戲劇情節和加強音樂的表現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碰鈴

色彩性和節奏性的樂器

碰鈴,古代稱星、鈴鈸。滿、蒙古、藏、納西、漢等族互擊體鳴樂器。藏語稱丁夏。因流傳地區的不同,在民間又有碰鐘、雙星、撞鈴、雙磬、聲聲、水水等名稱,陝西則稱甩子,也有簡稱為鈴的。流行於全國各地。

板鼓

中國戲曲樂隊中的指揮樂器

板鼓,打擊樂器。又名單皮、班鼓。唐代清樂中使用的「節鼓」可能是其前身。在民間流傳歷史久遠。《清朝續文獻通考》載:「班鼓,又名搭鼓,音嚼急,為各器之領袖,擊法甚不易」。是中國戲曲樂隊中的指揮樂器。

堂鼓

中心發音較低而深厚,越向邊緣聲音則越高而堅實

堂鼓,又叫做同鼓、戰鼓,清代則叫它杖鼓。 鼓框是木頭作的,兩面蒙上皮革。 現代堂鼓一般有三種規格,鼓面直徑分別為22、25、32公分,鼓高都是33公分,前兩種小堂鼓發音高亮,後一種堂鼓音色寬厚。 演奏時,將鼓放在木架上,用木頭作的雙槌敲擊。

缸鼓

形似花盆,因此又稱花盆鼓

缸鼓又稱民族定音鼓,是在缸鼓的基礎上,吸取西洋定音鼓音高的特點改制而成的。鼓框木製。定音缸鼓分大、中、小三種,可調節音高。用低音譜表記譜。鼓皮的質量和天氣的變化都對鼓音高有影響,在使用時要注意調準音。

銅鼓

一種具有特殊社會意義的銅器

銅鼓在古代常用於戰爭中指揮軍隊進退,也常用於宴會、樂舞中,是一種流行於廣西、廣東、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銅鼓是中國古代悠久而燦爛文化的結晶,是中國少數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徵,它具有東方藝術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之珍藏。銅鼓在越南、寮國、緬甸和泰國甚至印度尼西亞諸島也有流傳。

朝鮮族長鼓

常用於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

朝鮮族長鼓,又稱杖鼓、兩杖鼓。朝鮮族混合擊膜鳴樂器。朝鮮語稱卜。演奏時將鼓橫掛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執竹片敲擊。朝鮮長鼓歷史悠久、構造獨特、音色柔和,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常用來表現輕快、歡樂的情緒。長鼓多用在舞蹈中,由舞者邊舞邊擊,亦可在合奏中或伴奏中作為節奏樂器使用,深受朝鮮族人民喜愛的民間樂器。

雲鑼

音色清澈、圓潤、悅耳、餘音持久

雲鑼,出現於唐代,元代開始大為流行,是漢、藏、蒙古、滿、納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擊體鳴樂器。古名雲轍,又名雲璈,民間又稱九音鑼。藏族稱丁冬、丁當。是鑼類樂器中能奏出曲調的樂器。常用於民間音樂、地方戲曲和寺廟音樂中。流行於內蒙古、雲南、西藏和漢族廣大地區。

排鼓

尤擅於表現熱烈歡騰的情緒

排鼓是鼓類樂器的新品種。出現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由中央廣播民族樂團蔡惠泉、楊競明等根據民間常用的中型堂鼓和腰鼓改革製作而成。排鼓由五個大小不同、發音有別的鼓組成一套。鼓身高29至33.3釐米,上口面直徑16.7至37釐米,下口面直徑11.7至37釐米。每個鼓的兩面鼓框外徑相同而內徑不一,可發出音高不同的兩個音來,故五個鼓有十個音。

達卜

維吾爾音樂的靈魂

達卜,維吾爾音樂的靈魂,在大部分的舞曲和民間歌曲中達卜是必不可少的。達卜音色清脆響亮,聲音力度變化幅度較大,演奏技巧靈活多變,可以起到烘託各種不同樂曲情節氣氛的作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南北。

作者:一個樂觀的麻瓜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樂器——敲擊體鳴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敲擊體鳴樂器體鳴樂器現代樂器分類法中的一大類樂器。這類樂器以一定形狀的發聲物質為聲源體,在自由狀態下受激發聲,無其他媒介振動體。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國民族樂器裡面的敲擊體鳴樂器吧!叮咚簡便易學,人人能打叮咚,是黎族特有的敲擊體鳴樂器,以樂器的發聲命名。在黎族群眾中,不論男女老少都愛打叮咚,並把它看作自己心愛的樂器,還編了許多叮咚民 歌,每逢過年過節或集會慶祝,就一邊演奏、一邊歌唱。每根木槓能發出五度關係的兩個音,上一根為c1、g1,下一根為a、e1,上下兩根為小三度的諧和音程。
  • 古代打擊樂器也叫敲擊樂器流行於漢代,也是古代樂器的最早指揮手
    打擊樂器也叫敲擊樂器,它能帶領整個樂隊的走向和節拍相當於副指揮。中國古代漢朝樂器共分為打擊樂器、管樂器和弦樂器。打擊樂器多以編鐘、編磬、建鼓等樂器組成,雖然在宮廷雅樂中還不可或缺,傳承由來已久歷史綿遠先秦至漢代的國樂器材主要由敲擊與吹奏樂器組成形制豐富式樣遷變蔚為大觀。
  • 中國民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發展史總說         周代曾以製作方法為據,分民樂為八類,稱「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
  • 古典音樂入門 交響樂樂器之打擊樂器篇
    1交響樂樂器之打擊樂器篇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打擊樂器是交響樂團中不可或缺的一組樂器,也是最為古老的樂器家族之一。但是這一組的樂器相對來說介紹起來比較複雜,因為它們不像其他樂器組一樣基本擁有固定的編制,而是隨著對於樂曲的需要而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使用。不過打擊樂器中也有一些樂器是基本都會用到的,比如定音鼓。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夠產生節奏,並且能夠走出旋律與和聲,它們在樂隊中的作用十分關鍵,相當於第二指揮。
  • 中國民族樂器——笛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民族樂器更是具有獨特魅力,今天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中國民族樂器笛子一:笛子的歷史1,遠古時期遠古時期,先輩們利用飛禽的骨骼鑽孔發出聲音,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傳遞信號,這也就誕生了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這也是笛子最早的形態骨笛
  • 日本的樂器,竟然是中國樂器改造的?
    樂器,無非可大致分為分為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和彈奏樂器三類,日本的民族樂器也是如此,可以從這些樂器的形態及演奏中看出日本傳統音樂注重音色的微妙差異。日本的傳統音樂被稱為「邦樂」,用於演奏「邦樂」的日本傳統樂器又被稱為「邦樂器」或「和樂器 」。
  • 盤點:中國的古代民族樂器,這些樂器你都見過嗎?
    演奏夏爾巴雙鼓時,奏者立姿,將鼓豎立於地面,兩手分別拍擊一鼓,音響高低、節奏疾徐互相交錯,頗富民族風格。夏爾巴鼓均由男子演奏,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八角鼓,古時滿族人用於自娛的一種拍擊膜鳴樂器,因鼓身有八個角而得名,又稱單鼓。鼓體扁小,鼓面呈八角形,代表當時清朝的八旗。鼓框用八塊烏木、紫檀木、紅木、花梨木和骨片拼粘而成;一說是八旗首領各獻一塊最好的木料嵌拼而成。
  • 你知道多少打擊樂器呢?
    你知道多少打擊樂器呢?打擊樂器是一種以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生效果的樂器族群。打擊樂器可能是最古老的樂器。有些打擊樂器不僅僅能產生節奏,還能作出旋律和合聲的效果。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講講這些打擊樂器吧。
  • 中國民族樂器-琵琶基礎知識
    中國民族樂器中,琵琶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樂器,也是音樂表現的一個重要形式。以下這些內容都是較為實用的基礎入門知識,請您知悉。一、琵琶-知識概述琵琶,是指多種彈撥樂器,柳琴、月琴等,都可以稱之為琵琶類樂器。琵琶的歷史非常悠久,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琵琶樂器大約在秦朝時期出現,而魏晉時期左右,才有了正式的名稱「琵琶」。
  • 中國古代常見的打擊樂器
    中國古代樂器樂理蘇軾《石鐘山記》寫道,「噌眩者,周景王之無射(yi義)也。」無射,是周景王(前544年至前520年)鑄造的一口大鐘。之所以以「無射」為名,是因為它發出的樂音,正好是古代音樂理論十二律中第十一律「無射」的標準音高(大約相當於現代樂理十二平均律中的A或B)。周景王時代就能有這樣發達的樂律理論嗎?就具備了鑄造這樣精確的定音樂器的工藝嗎?
  • 新疆民族樂器再續深圳緣
    阿布力米提·艾薩樂器行就坐落在喀什老城手工藝品街上,自產自銷維吾爾族熱瓦甫、都塔爾、彈撥爾、胡西塔爾琴、嗩吶、奴古拉、達甫等十數種民族樂器。 阿布力米提·艾薩因為其精良的製作技藝,2008年被評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如今阿布力米提·艾薩面臨退休,他的兒子庫爾班江完全傳承了他的手藝。 經過十幾年的學習,庫爾班江已熟練掌握維吾爾族各種樂器的製作方法。
  • 中國十大樂器,你知道嗎?
    門道提示:農曆四月二十九在中國古代,聲音是一種絕美的享受,而製造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而隨著樂器的出現,也造就了中國獨有的一種音樂—古典音樂。那麼今天門道君就給大家說說在樂器中最有名的十種。
  •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在古時候,聲音是一種讓人絕美的享受,對於製造美妙的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也是因為這樣有了中國樂器文化,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走吧,讓我們進入古時候的樂器時代吧!鼓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
  • 在跳躍的節拍之中:各種打擊樂器的錄製及混音方法
    除了鼓手們在架子鼓上敲擊的節拍之外,許多音樂風格還會添加一些額外的打擊樂器來增加節奏感。在整個樂隊陣容中添加一個專門的打擊樂手,可以為樂隊的聲音帶來更加獨立且獨特的節奏深度。不論是雷鬼音樂、還是民族流行音樂、搖滾樂或是藍草音樂,一個額外的打擊樂手都可以為你的音樂增添更多的質感、切分音、音樂氛圍以及更多的特殊效果等等。
  • 古典大識堂|來自日本的民族搖滾——和樂器樂團
    日本箏(koto),撥奏弦鳴樂器。8世紀初,中國唐代十三弦箏傳入日本,先後演變為樂箏(樂箏即中國唐箏 把它叫做日本箏顯然是謬誤)、築箏、俗箏等日本傳統樂器。  尺八是一種類似於簫的竹製管樂器,發源於東漢時期的中國,隋唐時成為主要的宮廷樂器,宋朝時由遣唐使傳入日本。
  • 聽音識「器」賞敦煌:上海民族樂器製造推陳出新
    新華社上海11月2日電(記者許曉青、吳宇)以「敦煌」品牌蜚聲海內外的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在日前舉辦的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上展出了100餘款新品及經典樂器,其中敦煌主題樂器備受矚目。  此次展出的敦煌系列,是圍繞敦煌文化中飛天、樂舞、藻井等打造的「大盛敦煌」系列新品。
  • 苗族的這些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你確定你見過嗎?
    今天我們繼續說苗族的樂器吧!歷史悠久多才多藝的苗族人,有什麼弦樂樂器和打擊樂器呢?來和小曲一起看看吧!我們我們先來看看弦樂器。弦樂樂器今天主要來說說月琴和古瓢琴。月琴是從阮演變而來的樂器。自晉代起就在民間流行,約從唐代起就有月琴之名,取其形圓似月、聲如琴。
  • 甘肅文化丨彩陶鼓:最早的打擊樂器
    原標題:延伸下  彩陶鼓:最早的打擊樂器
  • 日本經典傳統樂器魅力何在?
    日本傳統歌曲中的配樂,大都有中國唐風的味道,是由於日本很多傳統樂器來源於中國。雖說日本不長於樂器,但卻善於聲樂。日本將非本土的樂器進行加工改良,使其作為獨特的傳統樂器留存至今。在日本,民族音樂被稱為「邦樂」,傳統民族樂器被稱為「邦樂器」或「和樂器」。和世界其他國家一樣,日本的樂器可以大致分為打擊樂器、吹奏樂器和彈奏樂器。
  • 打擊樂器進了小學課堂
    南岸區天台崗小學上海城校區這學期開設了打擊樂課程,非洲鼓、雨棒、牛鈴等充滿異域風情的打擊樂器被帶到了課堂 2月17日下午,小學生敲起非洲鼓,打起大薩滿,揮動雙手一起律動搖滾起來。打擊樂可以演繹出千變萬化的旋律,老師原創的《贊比西河》把都市孩童瞬間拉入非洲大草原。隨著童聲版的《ai-yi-ya-hey-oh》響起,樂手情不自禁地前後擺動身體,左右搖晃雙手,將人置身非洲原始部落的狂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