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樂器——笛子

2021-01-14 笛加簫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民族樂器更是具有獨特魅力,今天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中國民族樂器笛子

一:笛子的歷史

1,遠古時期

遠古時期,先輩們利用飛禽的骨骼鑽孔發出聲音,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傳遞信號,這也就誕生了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這也是笛子最早的形態骨笛

骨笛

2,黃帝時期

距今大約4000多年前,黃河流域生長著大量竹子,開始選竹為材料制笛,《史記》記載:「黃帝使伶倫伐竹於昆豀、斬而作笛,吹作鳳鳴」,以竹為村料是笛制的一大進步

3,漢代,北朝

笛在古代稱為「篴」。到了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有:「笛,七孔,竹筩也」的記載。

笛在漢代前多指豎吹笛,秦漢以來,笛已成為豎吹的簫和橫吹的笛的共同名稱,並延續了很長時期。漢武帝時,張騫通西域後傳入橫笛,亦稱「橫吹」。它在漢代的鼓吹樂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北朝時,笛子不僅極為普遍,而且有所發展,形制、長短、粗細變化較大。到了北周和隋代,開始有了「橫笛」之名。隋朝後期,出現了能演奏半音階的十孔笛。

4,唐,宋,元時期

從唐代起,笛子還有大橫吹和小橫吹的區別。同時,豎吹的篪才被稱為簫,橫吹則稱之為笛。宋笛制多樣,有叉手笛、龍頸笛、十一孔的小橫吹、九孔的大橫笛、七孔玉笛等等。 元朝以後笛子與現在類似,隨著宋詞元曲的崛起,戲曲蓬勃發展,笛子成為很多劇種的伴奏樂器,並按伴奏劇種不同分為兩類:梆笛和曲笛。在民間戲曲以及少數民族劇種的樂隊裡,笛子也是不可缺少的樂器。

5,現代

20世紀六十年代,趙松庭發明排笛,將2至4根不同調的笛子扎在一起,音域可擴大三個八度以上,音樂富於變化,易於演奏。 從1971年新生的"口笛"(又名俞氏笛)到1977年浙江河姆渡出土的 "骨哨"、"骨笛",人們驚奇地發現二者之間竟有如此的相似.而這個相似卻走過了七千多年的歷程.笛子在這七千多年曆程中的沿革和發展不由令世界驚嘆:中國竹笛藝術是如此地魂麗多姿.歷代文人曾為它寫下了無數美妙的詩篇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促杜工部潸然腸斷,使喻成龍鬢髮成霜。 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發音動人、婉回。古人謂"蕩滌之聲", 故笛子原名為「滌」,日本至今還保留有"滌笛",後演變為如今的笛。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

二,現代笛子的種類與代表曲目

笛子不但演奏技巧豐富,而且它的品種也多種多樣,有曲笛、梆笛、定調笛、加鍵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並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南北兩派。

曲笛:南派笛子稱為曲笛,是一種用於南方崑曲等戲曲的伴奏的樂器,因盛產於蘇州,故又有"蘇笛"之稱。多為C調和D調笛

代表曲目:《姑蘇行》《歡樂歌》《行街》

代表名家:趙松庭 陸春齡

曲笛

梆笛:北派笛子稱為邦笛,梆笛用於北方梆子戲的伴奏,笛身細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著重於舌上技巧的運用,梆笛善於表現剛健豪放、活潑輕 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北方色彩,這和北方人民所處的地區特點和生活、勞動習慣是分不開的。多用於北方的吹歌會、評劇和梆子戲曲(如秦腔、河北梆子等)的伴奏,也可用來獨奏。

代表曲目:《喜相逢》《五梆子》《揚鞭催馬運糧忙》

代表名家:馮子存 王鐵錘 劉管樂

梆笛

三:新型笛子——順笛

由聶藝林研發的順笛,發聲部位在材質上進行了改進,採用食品級的環保材質,不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改變,完全模仿人的口風進行設計改進順笛,音準音色都得到了統一。

順笛的優點

1、發音靈敏:無需任何基礎,對準吹嘴即可發聲;

2、音域寬廣:以G調為例,低音為小字組g,高音至小字三組的c共18度,比很多樂器的音域都要寬廣;

3、音準好:每根順笛的音孔均有國內知名調音師進行調音,每根順笛音孔均有科學數據,音孔數據精確到0.01毫米;

4、穩定性好:吹嘴代替口風,不會因為嘴唇無力,風道發生改變,影響音色和音準;

5、表現力豐富:寬廣的音域覆蓋了人聲所能演唱的音高;

6、技巧豐富:笛子中的,顫音、疊音、贈音、打音、吐音、滑音、剁音、花舌、飛指、循環換氣、氣震音、歷音、等技巧均可演奏。

7、攜帶方便:順笛小巧,可隨身攜帶。

8、易上手:解決發聲問題,學生只需解決按孔,一般在兩節課中即可學會一首小樂曲。

聶藝林順笛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發展史總說         周代曾以製作方法為據,分民樂為八類,稱「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
  • 中國民族樂器——打擊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打擊樂器打擊樂器的特色我國打擊樂器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不僅是節奏性樂器,而且每組打擊樂群都能獨立演奏,對襯託音樂內容、戲劇情節和加強音樂的表現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碰鈴色彩性和節奏性的樂器碰鈴,古代稱星、鈴鈸。
  • 初學者怎麼快速學會笛子
    笛子,是中國傳統橫吹民族管樂之一,笛子音色悠揚,清脆,深受廣大笛子愛好者的喜歡,中國竹笛一般按地區分為南方曲笛,北方梆笛。笛子常在中國民樂,戲曲,交響樂,現代音樂中運用,是中國民族樂器最具代表樂器之一。
  • 中國民族樂器——敲擊體鳴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敲擊體鳴樂器體鳴樂器現代樂器分類法中的一大類樂器。這類樂器以一定形狀的發聲物質為聲源體,在自由狀態下受激發聲,無其他媒介振動體。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國民族樂器裡面的敲擊體鳴樂器吧!叮咚簡便易學,人人能打叮咚,是黎族特有的敲擊體鳴樂器,以樂器的發聲命名。在黎族群眾中,不論男女老少都愛打叮咚,並把它看作自己心愛的樂器,還編了許多叮咚民 歌,每逢過年過節或集會慶祝,就一邊演奏、一邊歌唱。每根木槓能發出五度關係的兩個音,上一根為c1、g1,下一根為a、e1,上下兩根為小三度的諧和音程。
  •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
    中國樂器文化:古代中國十大樂器介紹在古時候,聲音是一種讓人絕美的享受,對於製造美妙的聲音,成為了古人探索發現的樂趣,也是因為這樣有了中國樂器文化,繼而發明了各種樂器。走吧,讓我們進入古時候的樂器時代吧!鼓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領,鼓的文化內涵博大而精深。在遠古時期,鼓被尊奉為通天的,主要是作為祭祀的器具。
  •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明白,原來笛子是這樣的!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民間音樂十分豐富。笛子實際上是一類樂器的通稱,笛子一般分為曲笛 ,其笛身較為粗長,音高較低,音色醇厚,多分布於中國南方地區,另一類是梆笛,其笛身較為細短,音色清亮,在現在北方地區的很多的地方梆子劇種中作為主音樂器使用。
  • 笛子的種類有哪些?不同類型笛子的演奏特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個兄弟民族的音樂都有各自的特點和風格。單就漢族來說,也都有不同地區的不同特色。橫笛和豎笛的區別是什麼?笛子的種類有哪些?其實笛子可以分為北方笛子、南方笛子、蒙古族笛子、維吾爾族笛子、藏族笛子、口笛等,現將幾種不同的笛子及演奏特點進行簡要介紹,名族樂器也能演奏出精彩的樂章。笛子的種類1: 北方的笛子北方的笛子多為梆笛(高音笛),發音高亢、嘹亮。這和北方人民所處的地區特點和生活、勞動習慣是分不開的。
  • 中國民族樂器-琵琶基礎知識
    中國民族樂器中,琵琶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樂器,也是音樂表現的一個重要形式。以下這些內容都是較為實用的基礎入門知識,請您知悉。一、琵琶-知識概述琵琶,是指多種彈撥樂器,柳琴、月琴等,都可以稱之為琵琶類樂器。琵琶的歷史非常悠久,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琵琶樂器大約在秦朝時期出現,而魏晉時期左右,才有了正式的名稱「琵琶」。
  • 新手如何學會笛子超簡單零基礎快速學會
    笛子是中國民族管樂具有代表特色樂器之一,其音色優美,多以竹類製成,竹笛因音色動聽受到廣大藝術愛好者的喜歡。那麼如何快速學會笛子演奏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重點吧!笛子材料知識笛子一般用來製作笛子的竹子種類有,苦竹又叫白竹,紫竹,湘妃竹等,最普遍的是苦竹了。
  • 笛子十大名曲,你聽過?
    笛子十大名曲,你聽過?在笛子的曲目中,有很多優秀的曲目,可是要說最有名的還是下面這些名曲。《姑蘇行》採用崑曲音調《姑蘇行》是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謂於1962年創作的一首笛子曲,是一首由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受的竹笛經典名曲。
  • 舞陽賈湖骨笛:距今7800~9000年,被稱為世界笛子的鼻祖
    我們對音樂的認知,可能比較片面,或許現在的流行歌曲就是音樂,其實不是,現代的所有音樂的產生都是基於電子樂器的基礎,而古代,我們的祖先可以用樹葉吹出優美的音樂。也可以用各種物品譜寫一段優美的樂章。今日中原古文化傳播介紹的賈湖骨笛,打破了中國只有五音的歷史,讓七音不再只是西方的神話,在這充滿古韻的味道中,感受那曾經輝煌的音樂文化。
  • 山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演奏家系列之笛子協奏曲《湘》
    作品《漂》《綠洲》等在國內音樂評比中獲獎;歌劇《雷雨》獲2001年「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優秀創作獎,2007年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音樂劇《五姑娘》獲2004年第七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和「文華音樂創作獎」。歌劇《土樓》2011年獲首屆中國歌劇節優秀音樂創作獎,2013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文華音樂創作獎」,2016年民族管弦樂音詩《孔子》獲得國家藝術基金。
  • 古人是怎樣確定樂器的音高的?中國古人最聰明
    已知世界最早的樂器是中國河南省舞陽縣舞渡鎮賈湖村出土的骨笛,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據專家測試,這些骨笛有些已具有準確的七聲音階,仍然可以吹奏現代樂曲。那麼問題來了,在那個還沒有文字和數字的時代,古人們是怎麼確定樂器的音高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古人用於確定音高的方法。最初人們只是用牛角、竹管等物品吹出一兩個音來發送信號或驅趕野獸,在使用過程中發現不同長度的管子發出的聲音不一樣,有些聲音在一起聽起來很美妙,於是一些專門製作「樂器」的人開始了各種嘗試。最開始應該出現了各種長短不一的樂器,類似於現在的排簫吧。
  • 笛子與琵琶《大魚》笛子:張輝 琵琶:陳奕如
    笛子與琵琶《大魚》填詞:尹約譜曲:錢雷原唱:周深編曲:楊川雲琵琶:陳奕如笛子:張輝曲目介紹:改編自《大魚海棠》同名電影印象曲《大魚》。旋律悠揚,醉人心弦。笛子纏綿幽遠的訴說與琵琶空靈清透的鋪陳,將一段神話故事娓娓道來,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含蓄的古典情愫。
  • 聽音識「器」賞敦煌:上海民族樂器製造推陳出新
    新華社上海11月2日電(記者許曉青、吳宇)以「敦煌」品牌蜚聲海內外的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在日前舉辦的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上展出了100餘款新品及經典樂器,其中敦煌主題樂器備受矚目。  此次展出的敦煌系列,是圍繞敦煌文化中飛天、樂舞、藻井等打造的「大盛敦煌」系列新品。
  • 蔣國基先生談如何吹笛子、怎樣吹好笛子
    我們應該努力使樂器能表達各個地方、各個民族的獨特風格,提倡掌握多路多派的演奏技巧。要反對」閉關自守」「自命清高」的宗派主義傾向。技術、技巧不應是什麼東南西北中,各持己見、互不交往,而應該做到凡是能夠有助於內容表達的都予以吸收,尤其是表現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感情的作品,更應該運用、掌握綜合性的複雜技術。
  • 現在的小孩子都學什麼樂器?
    看看現在的小朋友們都學什麼樂器吧!小提琴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學小提琴了。「樂器皇后」小提琴自清末期隨傳教士來中國傳教而進入中國後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所喜愛。小提琴在西方的歷史可謂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誰發明了小提琴,已無從考證。音樂史學家普遍認為小提琴的起源地在今靠近希臘義大利地中海一帶,並且與歐洲文藝復興一起發展興旺起來。
  • 吹笛子如何靈活運用舌頭技巧1分鐘掌握
    笛子是中國民族管樂樂器之一,管樂笛子技巧包括,氣,指,舌等技巧,那麼如何快速學會舌頭技巧呢,讓我們一起看下吧!重點一舌頭技巧分為長舌與短舌,短舌包括單吐、雙吐、三吐等,長舌既是離開氣口的時間,當然也是繼續發聲,短舌既是吐音,吐音音效要有顆粒性與彈跳力,是學好笛子的關鍵及技術,舌頭在演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重點二吐音技巧主要是以舌頭輕觸上牙與牙縫之間區域,舌頭吐音時多吐臨近上牙位置,嘴唇自然放鬆。
  • 談談笛子的泛音——陳正生
    常常看到有人提及笛子的泛音,多數都認定是「四個」。這笛子上只有「四個泛音」的回答,看起來很有道理,實際上卻未必符合竹笛之實際。為了說明這問題,本人想談一下笛子樂音的構成。要弄清楚笛子究竟有幾個泛音,就有必要弄清笛子音域音的構成。
  • 關於笛子物理的問題解析
    不論在中國或者外國都有笛子,很少有人沒見過笛子的。不管是作為一種樂器來吹也好,還是由於好奇隨便吹上幾下玩玩也好,許多人都吹過笛子。笛子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人們拔一根葦管來吹,這就是最原始的笛子。我國1987年在河南出土的骨笛——在獸骨上開幾個孔,已遠在8000年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