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數代美國人來說,看馬戲曾是家庭娛樂的首選。在娛樂方式匱乏的年代,馬戲曾為數千萬美國人帶去歡聲笑語。然而近年來,因不斷下降的門票銷售額、高漲的費用成本與動物權利保護組織的抗議,諸多馬戲團難以為繼。近日,擁有近150年歷史、被譽為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的玲玲馬戲團宣布將於今年5月謝幕。這個號稱擁有「全球最偉大的馬戲表演」的演出團體即將成為歷史,也標誌著曾深深根植於美國文化中的這一傳統娛樂形式的沒落。
「經過反覆評估和考慮,我和我的家族做出一個艱難決定,那就是玲玲馬戲團將於今年5月進行最後一場演出。」玲玲馬戲團母公司美國菲爾德娛樂公司執行長肯尼思·菲爾德1月14日在其主頁上如此宣布。
68歲的菲爾德表示,關閉這樣一個頗具歷史的團體並不容易,「這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玲玲馬戲團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871年。當時,美國人菲尼亞斯·泰勒·巴納姆組織了他的第一場馬戲演出。1919年,巴納姆的馬戲團與一個由威斯康星州五兄弟組建的馬戲團合併,組成玲玲馬戲團,並開始乘火車在全美巡迴演出。這被認為是現代馬戲團的起源,玲玲也與大蘋果馬戲團、太陽馬戲團並稱為「世界三大馬戲團」。
看馬戲表演曾是美國人家庭娛樂的重要組成部分。百餘年前,當玲玲與其他馬戲團首次開始在美國各大城市巡演,普通民眾的家庭娛樂市場幾乎都被他們佔據了。但隨著電影、電視、電子遊戲、電腦和網際網路等在20世紀的興起,馬戲團表演在美國人娛樂活動中的佔比越來越低。位於玲玲馬戲團總部威斯康星州的巴拉布的馬戲世界博物館館長斯科特·奧唐納表示,過去的娛樂方式並不多,「那時沒有《老爸老媽的浪漫史》,也沒有《芝麻街》。」他表示,如今美國知名馬戲團的數量大約在30至35個,只有100年前的一半。擁有146年歷史的玲玲馬戲團也並非最近唯一一家停止運營的馬戲團。成立於1884年的科爾兄弟馬戲團已於2016年歇業,而世界三大馬戲團之一的紐約大蘋果馬戲團也於同年停演。
直至今年5月,玲玲馬戲團還將在美國多地進行既定的巡演,關閉前約有30場演出。5月7日和21日在羅德島和紐約的演出將成為該馬戲團的謝幕之作。菲爾德表示,包括表演人員與行政人員在內的462名員工將因此受到影響,但是玲玲馬戲團將保證5月的表演結束後,為他們找到好的「下家」。
菲爾德娛樂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導致玲玲馬戲團「死亡」的一個尤其重要的原因是動物權利保護組織多年以來的持續抗議,公司決定於2016年年中開始放棄最具特色的大象表演,從而失去了最大的賣點,玲玲馬戲團對那些特定的粉絲也不再有吸引力。菲爾德強調,這一改變之後,馬戲團的觀看人數有了「明顯的下降」。
玲玲馬戲團的大象表演
大象表演曾是玲玲馬戲團演出的壓軸節目。然而多年以來,多個動物保護組織的強烈反對使其不得不終止大象表演。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指責玲玲馬戲團虐待動物的聲音就陸續傳出。1998年,美國農業部指責馬戲團逼著病重的大象表演;2000年,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和玲玲馬戲團的前員工以「虐待被列入瀕危物種法案的亞洲象」為名,向法院提起訴訟。
動物保護主義者稱,玲玲馬戲團在訓練動物的過程中會用繩索將幼象捆綁起來,甚至用鐵鉤強行按住幼象的頸部,這樣的訓練方式是虐待動物的表現。此後,幾家動物保護組織和該馬戲團打了一場長達14年的馬拉松官司。最終,2016年5月,在經歷又一次訴訟後,玲玲馬戲團決定讓大象退出舞臺,將它們放歸動物保護區。
對於動物權利保護組織,玲玲馬戲團的關閉是一場勝利,他們稱公眾抵制動物表演不僅因為大象,還包含了其他動物,比如老虎、獅子等。「那些不想在馬戲團看到大象表演的人也不想看到老虎。」國際動物保護者組織副主席蒂姆·菲利普斯表示。他讚賞玲玲馬戲團的決定,並希望更多的馬戲團能跟隨玲玲的步伐。然而,馬戲與娛樂業人士則認為,玲玲與整個馬戲業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改變公眾對動物娛樂的意見。他們認為,今天的馬戲團必須與電子時代的娛樂方式競爭,甚至在傳統的現場表演,也有其他很多適合家庭的選擇。
同時,觀看馬戲的成本正不斷攀升,高額的票價對於對馬戲表演貢獻最多的中產階級家庭來說也成了一大問題。根據Ticketmaster網站公布的數據,玲玲馬戲團1月在奧蘭多的票價最高為125美元,最低也需25美元,這還沒有將食物、紀念品等觀看馬戲的附加費用以及交通費用計算在內。
「玲玲馬戲團關門意味著馬戲行業即將終結嗎?」《華爾街日報》以此為題稱,馬戲與娛樂產業人士很疑惑,這個滿是空中飛人和動物表演的老派行業如何在當今的娛樂市場存活下去,未來又是否會有一個相似的巡演馬戲團來取代玲玲馬戲團的地位。
菲爾德娛樂公司的一位匿名工作人員表示,玲玲馬戲團一直在嘗試創新馬戲表演,實驗了各種不同的表演形式,最近更是將滑冰融入了一場表演中,甚至推出了帶有互動功能的手機客戶端,但這些創新並沒有挽留住日益減少的觀眾。他同時反駁了玲玲馬戲團演出價格過高的說法,據其稱,儘管票價會隨著市場而變化,但玲玲馬戲團的平均票價在22美元左右。而菲爾德表示,玲玲必須與不斷上漲的費用鬥爭。尤其是運輸費用,馬戲團依然靠火車出行,過去的五年中鐵路運輸費用上漲了40%至60%。
然而,一些馬戲產業業內人士認為,玲玲馬戲團的謝幕並不能體現馬戲世界的絕境。他們指出,如今有很多新型馬戲團正在崛起,尤其是最前沿的太陽馬戲團已經變成了一個全球化的娛樂巨頭,經常在拉斯韋加斯駐演,最近更是進軍百老匯演出音樂劇《派拉蒙》,頗受歡迎。太陽馬戲團發言人表示,玲玲馬戲團停演「這樣的消息對於整個馬戲行業來說是悲劇」,但太陽馬戲團「將繼續在北美與全世界的擴張計劃」。
對馬戲的未來保持樂觀者並不在少數,他們認為,玲玲馬戲團關門不是這個行業的終結,而代表著一種變革。美國資深馬戲團經營者韋恩·麥克卡裡認為,玲玲馬戲團之死並非美國馬戲團產業的末日,只是馬戲表演的種類在適應時代的變化,「我們依然有未來,但以何種形式存在還不得而知。」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