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牧業「病牛門」續:旗下寶雞牧場部分員工染人畜共患病

2021-01-10 澎湃新聞
位於陝西眉縣的現代牧業寶雞牧場捲入出售病牛風波。 澎湃新聞記者 王健 圖

       現代牧業正面臨著上市以來最嚴重的輿論危機。「汙染門」尚未平息,「病牛門」又將該公司推上風口浪尖。繼澎湃新聞( www.thepaper.cn)首發報導後,多家媒體紛紛跟進關注,這一事件持續發酵。

       11月20日,陝西眉縣疾控預防中心副主任劉建飛向澎湃新聞證實,現代牧業寶雞牧場每年都有員工被查出染上人畜共患病布魯氏菌病,但他並未透露染病員工數量。對此,澎湃新聞聯繫到現代牧業副總裁韓春林試圖進一步採訪,但韓表示「無可奉告」。

       此外,除了此次涉事的陝西犇犇牧業,現代牧業寶雞牧場還曾向西安伊鳴食品有限公司一經營戶出售過淘汰奶牛,但具體數量尚不得知。而眉縣動檢部門一獸醫表示,現代牧業從未就淘汰奶牛進行過申報檢疫。

       隨著事件的發酵,「病牛門」變得撲朔迷離起來,諸多疑點浮現。11月13日,現代牧業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去年和今年,公司分別給全群奶牛打過布病防疫疫苗,這是部分牛布魯氏桿菌抗體檢測呈陽性的原因。同時,韓春林表示,淘汰牛雖然沒有飼養價值,但仍為健康牛。

       那麼,既然是健康牛,寶雞牧場員工為何會染上「布病」?既然去年和今年牧場給所有奶牛都打過布病防疫疫苗,那麼「布病」檢測結果應該全部是陽性,為何會只有部分奶牛呈陽性,而其餘為陰性?究竟有多少淘汰奶牛未經申報檢疫便流入市場?這些仍是未解之謎。

官員證實寶雞牧場部分員工患「布病」

       澎湃新聞11月11日首發報導現代牧業「病牛門」事件後,該公司12日發布公告稱,事件不會對集團的財務狀況或運營帶來重大之不利影響。但其當日股價仍遭急挫,跌幅一度達到12%,而這一事件仍在發酵。

       處於輿論風暴中心的是位於陝西眉縣的現代牧業寶雞牧場,其成立於2008年,目前奶牛存欄量為1.7萬頭。

       20日,眉縣疾控預防中心副主任劉建飛向澎湃新聞證實,現代牧業寶雞牧場每年都有員工被查出「布病」。「布病」即布魯氏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感染者症狀主要表現為持續高燒、伴有關節肌肉疼痛、乏力等。

       眉縣疾控預防中心檢驗科一位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現代牧業寶雞牧場員工在疾控中心體檢有兩年多時間,「斷斷續續都有『布病』查出,三個月來抽血體檢一次,一次三百多人,今年已經體檢過三撥了。」但該工作人員表示,由於最近停電,因此無法從電腦中調取具體資料。

       此後,眉縣疾控預防中心副主任劉建飛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寶雞牧場員工每年每人體檢一次,分批次來。包括送沼液的人在內,每年有兩三千人次參加體檢,「每年查出『布病』肯定有,那麼大的企業。」但和前述檢驗科工作人員說法不同,劉建飛稱,寶雞牧場自成立以來,員工每年都來體檢,而非兩年前才開始。

       此外,劉建飛表示,「布病」的傳染源是牛、羊等畜類,人和人之間不會傳染。眉縣只有現代牧業發現人染「布病」的情況,疾控中心將每次的體檢結果都告知了牧場,他們會組織員工去內蒙古等地醫院醫治。劉建飛告訴澎湃新聞:「我們每年都去牧場開展健康教育培訓會,今年已經開了兩次,牧場也有三個人專門負責這塊。」

       20日中午,澎湃新聞聯繫到現代牧業副總裁韓春林,試圖進一步採訪染病員工數量及醫治等相關問題,但遭其婉拒:「關於牧場此次事情消息媒體上都有,可以關注這方面的消息。」而對於員工染病一事,韓春林則表示「無可奉告」。        

11月12日上午,陝西西安市灞橋區農林局組織人員對患病奶牛進行捕殺深埋。 澎湃新聞記者 王健 圖


寶雞牧場從未就淘汰奶牛進行報檢
        

       「病牛門」事件一出,淘汰奶牛的健康狀況、數量和去向成為輿論關注焦點。據中國經營網報導,現代牧業副總裁韓春林表示,現代牧業牧場奶牛每年的淘汰率在15%~20%,這些淘汰的牛都是由於產奶量下降,如年長低產、不孕不育、瞎乳頭、劈叉摔傷等。

       現代牧業寶雞牧場奶牛存欄數為1.7萬頭。按照韓春林所述15%~20%的淘汰率來算,寶雞牧場每年淘汰奶牛應在2000頭以上。那麼這些淘汰奶牛去向何處,出售時是否按照規定進行申報檢疫?

       此前,眉縣動物衛生監督所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牧場有有無害化處理設施,會對一些病牛進行處理,同時也有一些淘汰牛會流向市場。除了這次寶雞牧場未申報檢疫便私自售運至西安的淘汰奶牛外,今年3月,該牧場還曾因私自調運4頭未檢疫奶牛,遭到眉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處罰。

       而事實上,澎湃新聞從多個權威渠道獲悉,現代牧業寶雞牧場去年曾和西安伊鳴食品有限公司有過合作。11月19日,伊鳴食品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去年下半年曾和寶雞牧場籤過一份合約期為三個月的購牛合同,但相關票據只留存一到三個月,所以具體購牛數量她並不清楚。

       據該工作人員稱,伊鳴公司主要是提供屠宰加工場地,公司車間原來出租給22家經營戶,公司對各個經營戶的運營進行監管,確保不違反相關規定,「現代牧業是上市公司,要求比較正規,所以去年是我們公司老闆替一個經營戶王斧(音)去籤的合同,蓋了公司的章子。現代牧業出事後,公安也來找過我們。」

       上述說法,得到了西安灃東新城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尹宏的證實,但該負責人也不清楚王斧從現代牧業購進了多少頭淘汰牛。而截至發稿,澎湃新聞尚未聯繫到王斧。

       此前,多位動檢部門人士向澎湃新聞介紹,動物檢疫施行屬地管理原則,如要調運出境,必須先向屬地動檢部門申報,檢疫合格後,方可調運出售。眉縣動物衛生監督所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現代牧業歸青化鎮獸醫站管。

       20日,澎湃新聞致電眉縣青化鎮獸醫站,一位負責檢驗申報的獸醫稱,據他所知,現代牧業從未向獸醫站報檢過,獸醫站也從未給現代牧業的淘汰奶牛出具過檢疫證明。

       如果確實如此,這也就意味著,現代牧業之前出售的淘汰奶牛,均無合法檢疫證明。        

「病牛門」成「羅生門」        

       11月13日,現代牧業就「問題牛」一事回應《中國經營報》稱,去年和今年,公司分別給全群奶牛打過「布病」防疫疫苗,這是部分牛布魯氏桿菌抗體檢測呈陽性的原因。此外,寶雞牧場在10月份剛剛進行了奶牛檢疫檢查,當時的檢查顯示該批奶牛的結核病檢驗均呈陰性。

       上述刊發在中國經營網上的報導稱,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王春敖表示,對於結核病檢測結果呈陽性的牛,還要進行復檢才能確認是否患有結核病,兩次檢測間隔時間為42-45天。該報導指出,「目前呈陽性奶牛並沒有經過第二次復檢就已被捕殺深埋,官方的調查結果仍未出來。」

       那麼,問題來了。首先,既然公司分別給全群奶牛打過「布病」防疫疫苗,為何只有部分牛布魯氏桿菌抗體檢測呈陽性,而其餘為陰性?其次,現代牧業稱10月份該批奶牛的結核病檢驗均呈陰性。為何不久之後在西安卻查出其中5頭牛結核病檢測結果呈陽性?

       眉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副所長王勃森曾向澎湃新聞表示,「布病」疫苗保護期為三年,三年內,接種的奶牛「布病」檢測結果會呈陽性。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張湧也認為,如果給牛打了「布病」疫苗,那麼在疫苗保護期內「布病」檢測結果一定呈陽性。華商報援引一位動物醫學教授的話語稱,奶牛布病抗體檢測結果呈陽性,可能是因為注射疫苗導致,也有可能是染上了疾病。

       11月12日,西安市畜牧獸醫局、西安市灞橋區農林局組織人員對32頭「布病」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奶牛進行了撲殺深埋。據灞橋區農林局負責人介紹,這批涉事奶牛共計90頭,從寶雞運抵西安後,有8頭已宰殺,剩下的82頭被公安等部門查封。查封期間有4頭牛死亡,5頭檢出結核病的奶牛被撲殺。另有41頭奶牛檢驗合格,已被送往其他企業屠宰場屠宰。

       華商報援引一位動物醫學教授的話語稱,企業屠宰車間不具備養牛條件。在封存期間,如果有牛染上布病,就有機率傳染給其他的奶牛。如果能調查清楚,布病抗體呈陽性是疫苗效果,那麼宰殺銷售其他的奶牛就沒有問題。在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不建議宰殺其他奶牛。

       對此,澎湃新聞曾採訪西安市畜牧獸醫局動物防疫處處長劉崇林,「布病」檢測結果呈陽性的奶牛,究竟是防疫性陽性還是感染性陽性?警方還在偵辦案件,為何就將可疑奶牛撲殺?

       劉崇林回答:「我們是配合和協助公安查處一起食品質量安全案件,目前這一工作正在進行之中。我們一方面為公安提供技術支持,另外在我們職責範圍內,給他們提供相應的幫助。」

       對於調查結果的出爐時間,劉崇林對澎湃新聞表示:「這個我們嚴格按照公安需要我們配合的內容,嚴格按照動物防疫法,按照程序,按照規範,越快越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飛鶴乳液員工曝奶牛得傳染病 公司堅稱奶源安全
    2010年10月左右,在養殖場奶牛被查出得了布病後,他和其他員工開始為奶牛接種布魯氏桿菌活菌疫苗。他認為,奶牛得了病之後,才被接種布魯桿菌活菌疫苗,「奶牛是肯定得了病的。」   據馬光亮描述,在奶牛得了布病後,「內部(牧場)頻繁地給牛抽血,因為得了這個病後,就想知道有多少牛得了這個病。」
  • 小心這些人畜共患病
    人畜共患病顧名思義就是說可以從動物傳染給人類以及反之亦然的疾病。養鳥人士們以及即將準備養鳥的人士們可能會想知道,他們是否會從愛鳥那裡感染疾病。當然這個答案是可能的,但是有必要指出,飼養任何類型的寵物都會使你面臨感染人畜共患病的風險。
  • 秦寶牧業吹破「牛」皮全產業鏈造假IPO首例
    按照《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秦寶牧業的基礎母牛主要分布在新街鎮的4個村,其中東溝門村202頭、廟川村172頭、老莊村288頭、新街村230頭。  東溝門村:整個村約80頭 秦寶配種要收錢/  概況  整個新街鎮秦川母牛的數量大約1040頭,且這些牛全部是農戶自有。
  • 人畜共患病之狂犬病
    狂犬病毒還在地球上「穩穩的」存在著,而它最早來自動物,狗作為人類的主要傳染源,病原體從動物「跨越物種界限」傳染給人類,這類疾病被稱為「人獸共患病」。而人類的感染性疾病超過60%是由野生或者家養的動物身上的病原體引起的。
  • 臥室中的人畜共患病(譯文)
    然而,公共健康危險,包括人畜共患病發病率的增長,可能和這些習慣有關。隨著現代社會正變得更都市化,我們家庭中的傳統寵物,甚至外來生物的存在,變得越來越普遍。寵物已經成為家庭的一個組成部分,經常被認為是家庭的擴展。養寵物帶來很多好處,例如心理支撐、友誼,甚至是良好的健康實踐(鍛鍊或是減壓)。然而,在很多國家,寵物已成為生育和兒童護理的替代品,有時會導致過度的寵物關懷。
  • 認養一頭牛「智慧牧場」管理模式榮獲「2020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認養一頭牛聯合創始人姜克奇先生憑藉在牧場管理領域的探索和實踐創新,持續推動了「智慧牧場」科學化、數位化、體系化的牧場模式進程,助力中國農業智慧化發展,打造綠色循環經濟,從而榮獲「2020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
  • 「認養一頭牛」新設山東牧業公司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新京報記者12月26日獲悉,網紅牛奶品牌「認養一頭牛」再添新牧業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認養一頭牛(山東)牧業有限公司(簡稱「山東認養一頭牛牧業」)於2020年12月25日成立,註冊資本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王剛。
  • 原奶緊缺將持續 現代牧業實現扭虧為盈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潘宇靜3月24日,現代牧業總裁高麗娜在線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19年,在大家的關心支持下,公司終於扭虧為盈。」「2019年現代牧業實現盈利,是在外部奶價上行周期紅利和內部挖潛增效成本創新低的雙重帶動下實現的,不能光看到奶價上漲帶來的紅利。」高麗娜說。 現代牧業專注於原料奶的生產與銷售,目前擁有約23萬頭奶牛,年產奶量超過130萬噸,是國內奶牛養殖企業龍頭。2019年公司盈利能力全面提升,體現的是規模牧場的領先優勢。
  • 兔子有哪些人畜共患病「原創」
  • 養貓的人已經佔據多數,但這四個人畜共患病,主人需留意
    這裡我想說,有三種病養貓的人會感染,接下來依次介紹:第一,狂犬病狂犬病屬於人畜共患病,對於資深養貓鏟屎官來講,一般來說,不容易感染,除非是經常出來撿流浪貓的人,可能會因為遭受患有狂犬病的貓咪的攻擊而感染上狂犬病,這個病不可逆,所以一旦感染,100%死亡。
  • 王牌鏟屎官丨貓奴必看手冊:貓咪身上常見的人畜共患病
    其中人畜共患病檢查就是很重要的一項,下面我就來給大家出一期貓奴必看手冊,講講在貓咪身上有哪些常見的人畜共患病,以及主人需要如何預防。一、狂犬病狂犬病是貓咪身上存在的致死率最高的人畜共患病。貓咪身上也會攜帶、傳播狂犬病毒,所以被來路不明、不知道是否接種過狂犬疫苗的貓咪抓傷、咬傷,一定要及時注射狂犬疫苗。
  • 智能化如何改變牧場未來?
    這一年,牧業對於數位化轉型的需求呈現加速甚至是飛速的趨勢,所有人都希望利用數位化技術在逆境中改進並取得更大的突破。隨著數位化、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他們是如何幫助牧場應對挑戰,改變牧場的未來呢?
  • 生物醫學教授約翰·赫恩:應密切監測人畜共患病動物群體
    赫恩教授是一位生物醫學領域的研究員,尤其對於風險應對、預防病毒、細菌和其他人畜共患病方面,有超過50年的研究經驗。赫恩教授認為,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流行病,我們必須從目前的經驗中吸取教訓,總結出應對其他人畜共患疫情的方法,全球各國政府、公共衛生機構、實驗室、CDC、專家,媒體都應該聯合起來,全球共同行動。
  • 瀋陽富士牧業有限公司
    2006年瀋陽富士牧業有限公司被評為遼寧省飼料行業綜合實力三十強。    瀋陽富士牧業有限公司在高速發展的進程中,不斷拓展完善戰略布局,旗下控股公司包括哈爾濱富士牧業有限公司、北京富士牧業有限公司、瀋陽市萬生源飼料廠、瀋陽市萬家福飼料有限公司、瀋陽金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撫順安平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等,為富士牧業的集團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牛傳染性結節疹病防控
    13.錐蟲病(採採蠅傳播) 除了人畜共患病比如口蹄疫、禽流感、布病外,目前OIE規定有13種牛的法定必報病,其中病毒性腹瀉、傳染性鼻氣管炎,金宇有二聯滅活疫苗。
  • 中國乳業巨頭搶牧場,國外紐西蘭奶牛禁運,牛奶會漲價嗎?
    文| AI財經社 邵藍潔 編|孫靜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 人畜共患的布魯氏桿菌病:牧場產房工和獸醫成此病高危人群
    公開資料顯示,布魯氏桿菌病(下稱「布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一般由患病的牛、羊等牲畜傳染給人,人與人之間幾乎不傳播。100度以上的乾熱、80度以上的溼熱狀態下,只需幾分鐘就能消滅布氏桿菌。38歲的原牧場從業者袁峰就是一名布病患者,兩年前,還能扛著50斤一袋的麵粉一口氣爬上六樓。
  • 廣西廣隆牧業國家級萬頭奶牛生態牧場項目開工奠基
    10月26日,廣西廣隆牧業國家級萬頭奶牛生態牧場項目在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鎮雙合村地良屯舉行開工奠基儀式。近年來,羅城採取有力措施,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外商到羅城投資創業。今年7月,廣隆集團與羅城縣籤約了羅城現代化萬頭奶牛生態牧場(配套現代化乳製品加工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