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智匯工場:打造科技創新綜合體—新聞—科學網

2021-01-10 科學網

 

近日,由中科院北京分院指導支持、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統籌、中科(海澱)智匯工場運營的「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科創大數據平臺」上線運營。該平臺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搬到線上,使繁雜的工作轉變為可線上開展的結構化工作,以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撐。

立足於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以「三個面向」為準繩,加強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科技成果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是中科智匯工場的重要使命。

自啟動建設以來,中科智匯工場聯合海澱區政府等單位,以老舊廠區改造升級為契機,努力聚集智能製造等高精尖產業資源,共建了中科院成果展廳、科創大數據平臺、創新產業園、科普互動展廳等。中科院智匯工場——這一涵蓋戰略研究、科技金融、集中展示、成果轉化、孵化加速、產業聚集、中試基地等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的科技創新綜合體,已然初具規模。

中科院成果展廳裡展出的創新成果(鄭金武攝)

 

老舊廠區升級

隨著疏解非首都功能相關工作持續推進,老舊工業園區和廠房的改造升級,可以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也是首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保障。

北京西三旗建材城,原先是北京金隅天壇家具公司的生產基地所在地。2016年,響應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號召,金隅天壇家具生產基地外遷,留下了大片空置廠區。

2017年,在海澱區政府支持下,利用金隅天壇家具生產基地改造升級建設金隅智造工場項目,被納入「北京市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2017年重點實施項目清單」中。

深入推動中科院優秀科技資源與首都區位優勢相結合,全力支持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大幅增強科技支撐服務首都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是長期以來中科院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中科院與北京市開展院市合作的重要任務。

2017年,海澱區政府與中科院北京分院籤署科技創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通過空間布局拓展與優化,推動院地協同發展,加速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同時藉助中科院品牌效應,吸引優秀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在海澱落地,支撐中關村科學城建設,為海澱區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提供創新原動力。

「共建中科海澱科技創新綜合體,是雙方合作的重要內容。」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務副主任趙楠介紹。依託西三旗金隅智造工場,打造中科智匯工場,是該創新綜合體首個啟動的項目。

趙楠表示,中科智匯工場將涵蓋戰略研究、科技金融、集中展示、成果轉化、孵化加速、產業聚集、中試基地等科技成果轉化全鏈條,引導中科院科技成果對接智能製造等產業需求,從而加速成果轉移轉化。

而今,中科智匯工場建設已經走上快車道。進入北京西三旗建材中路27號,原有的金隅集團老舊園區不復存在,代之挺立其中的是一棟棟時尚的建築。中科智匯工場所在的N1棟樓,常常賓客如流;內裡孕育的創新之花,即將吐灑芬芳。

中科院科技成果為產業升級提供支撐(鄭金武攝)

成果展示窗口

走進中科智匯工場,「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展廳」映入眼帘。這裡展出了中科院60多個研究所的100多項創新技術。

服務國民經濟主戰場,是時代賦予中科院的歷史使命。秉承創新科技、服務國家、造福人民的宗旨,圍繞製造業轉型升級、生態文明建設、國家能源結構優化、人口與健康和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五個領域,聚焦有望實現創新跨越的「重大突破」,開展技術集成創新,合理配置科技資源,中科院組織實施了若干重大示範轉化工程,力求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出系統性的技術和政策解決方案,提供更多有效的中高端科技供給。

在成果展廳裡,中科院理化所集合高低溫消融治療功能於一體的複合式腫瘤微創治療系統、中科院計算所龍芯公司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安全自主CPU處理器、中科院自動化所開發的「V-Eye人體多特徵識別系統」等等技術和展品,讓人目不暇接,彰顯了中科院科技成果服務地方和產業的亮眼成就。

「這裡將成為展示中科院科技成果的核心窗口,成為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平臺。」趙楠說。

這個窗口已經發揮了顯著的作用。「自建成以來,這個展廳已經接待了80多次外單位的參觀訪問和考察。」趙楠介紹,「在這裡,我們可以了解地方對我們的科技需求;藉助這個平臺,我們京區的資源也可以實現對外輻射。」

此前,山東濰坊藍色智谷管委會的領導來京考察中科院地理所無人機的項目,偶然的機會來到成果展廳參觀。「我們根據地方的發展需求,為他推介了更多相關的成果、項目。目前,相關項目將導入到濰坊藍色智谷發展。」

不僅於此,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國家重大需求,展廳裡還展出了「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高能同步輻射光源」、「曙光超級計算機」等重大創新成就。展廳裡開設的科普互動展廳,以互動性展品為主,讓公眾直觀感受到中科院科技創新成果。

「以能夠形成商業化運作的科技成果為主,成果看得見、摸得著、接地氣,讓公眾切實了解中科院在幹什麼。」趙楠表示,這是成果展廳遴選項目的重要標準。

疫情發生以來,中科智匯工場堅持「兩手抓、兩不誤」,迅速上線了「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科創大數據平臺」,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搬到線上,及時滿足客戶需求。

目前,該大數據平臺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產業、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數字創意產業八大產業領域,匯聚了眾多中科院北京分院具有技術先進性、可落地轉化的科技成果,並能實時更新。

大數據平臺還涵蓋近萬名技術專家、40餘億元科研設備、重點省市科創扶持政策等科創要素,可實現模糊搜索、精確搜索,一搜即可獲取科創資源,並通過需求對接功能,直接連結要素供給方。

三級運營體系

作為加速推進中關村科學城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在趙楠的願景裡,中科智匯工場承載著更多的使命和責任,「要打造集創意概念驗證、中級孵化加速及產業工程中心三級孵化運營體系的科技創新綜合體」。

三級孵化運營體系,被趙楠簡述為「3I」,及Idea、IP、IPO。「創意概念驗證,更多地體現在創新思想,哪怕是僅有一個本子,只要技術能應用,我們也會吸引其入駐。」趙楠說,為此中科智匯工場將舉行一系列調研、創賽等,篩選一批早期的技術項目。

中級孵化加速,是檢驗成果的可行性。中科智匯工場將為此導入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創新基金等資源,形成智慧財產權,助力技術項目孵化成長。

產業工程中心提供工程驗證服務,就是要借力中科院與企業共建的創新研究院等平臺,推動成熟技術走向產品商業化。

由三級孵化運營體系形成了三個圈層。「最裡面的核心層,是技術創新項目、核心企業;核心層往外的第二層,是科技服務類企業,為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提供服務支撐;再往外第三層,是文化生活類配套業態,為各個圈層主體提供服務。」趙楠說。

清晰的發展思路,很快得到了政府和創業者的認可。金隅集團和海澱區政府分別在空間和政策方面給予了充分支持,10餘家具有發展潛力創業團隊已入駐中科智匯工場。

入駐中科智匯工場的永能動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由中科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究員創辦,主要從事能源高效清潔利用、新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實施。由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控股的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服務及研究生培養於一體,主要從事創新性研究的LED-COB顯示與LED大功率照明產品專業製造。

「成果轉化工作一定是全鏈條的,但又是有分段的。」多年來從事技術轉移工作,讓趙楠對成果轉化的困難和訴求有著更透徹的了解,「中科智匯工場不會像傳統孵化器那樣。傳統孵化器都是以政府資源為誘導,而中科智匯工場要往縱深發展,要以區位空間優勢和創新資源優勢為牽引,完善創新服務和創新業態,從而服務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中科濰坊創新園:開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時代
    2014年12月,中國科學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與濰坊高新區籤訂共建中科創新園協議,通過市場化運作,成功將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第三方科技評估平臺引進到濰坊,服務高新區企業發展。
  • 中關村全景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聯盟成立—新聞—科學網
    10月18日,中關村全景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聯盟(簡稱中關村全科盟)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 「LOGO投票」選你喜愛的「智匯兩江」標識!
    今年6月,兩江新區正式發布「智匯兩江」雙創品牌,以進一步匯集全球科技創新人才,構建面向未來的國際創新城市、創新區域、創新地標,打造「長江上遊創新中心」。(司琪 攝)今年9月,為打造好「智匯兩江」雙創品牌,由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主辦的「智匯兩江」品牌標識(logo)徵集活動正式啟動,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大力支持。經過半個月的徵集,本次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248件作品。通過初選、專家評審會,現有10件作品脫穎而出進入網絡投票環節。
  • 魯商集團「五智」產業園區培育創新生態 魯商發展啟動城市更新計劃...
    魯商「五智」園區營造產業生態《證券日報》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於2018年首次在濟南舉行,歷經三年鍛造,目前已成為山東重要的產業轉型升級要素集聚平臺、「雙招雙引」宣傳展示平臺。本屆青企峰會的產業創新大會上,共有曙光智慧大腦總部基地、中農網數字農業產業平臺、中科影創未來教育產業中心等9個產業項目籤約落地。
  • 不忘初心 保羅生物打造山東中科生物創新產業園(武城)的背後
    2018年末,在北京舉行的山東中科生物創新產業園(武城)項目籤約儀式上,保羅生物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力的一番話給業界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何推動生物科技研發、孵化、中試等有機結合、實現科創成果高效轉移轉化?或許,由保羅生物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保羅生物武城弘邦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食品工業投資擔保有限公司等多方投資入股建設,正式在魯西北落地的山東中科生物科技產業園(武城)項目,將成為培育生物產業新發展動能、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次積極嘗試。
  • 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成立—新聞—科學網
    與會領導嘉賓為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推桿啟動成立儀式 【科學網 朱漢斌攝影報導】11月6日下午,由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發起的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正式成立據悉,目前該協會是中國大陸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與全球各地玉山科技協會互動的社團組織。 玉山科技協會最早於1990年由美國矽谷的華裔企業家、華人科學家等發起成立,以協助當地華人從事創業、投資、經營及管理為主旨,是北美最有經濟影響力的華人社團。至2012年,全球已有15個玉山科技協會遍布北美、東南亞等地。
  • 優客工場2億元人民幣估值收購火箭科技 科技公司涉足共享智慧辦公...
    原標題:優客工場2億元人民幣估值收購火箭科技 科技公司涉足共享智慧辦公;都喜天麗酒店:收購亞洲度假租賃房屋供應商... 5.愛建集團:全資子公司1億元收購祥卓文化剩餘36.5%股權 愛建集團(600643)9月11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愛建資產於9月10日與中科招商籤署股權轉讓協議,以1億元收購中科招商所持有的祥卓文化()36.5%的股權(其中包含股權對價3430萬元,中科招商向祥卓文化提供的股東借款
  • 山東中科科技園落戶天橋
    2018年1月29日,天橋區政府與山東國惠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籤約,將在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山東中科科技園,打造科技創新高地,為我市加快科學發展、提速新舊動能轉換再添新引擎。山東中科科技園的建設,對科技創新、新舊動能轉換和先行區產業發展具有引領性、先導性、示範性作用。
  • 慶創園三周年 中科院專家走進濰坊中科創新園
    三年篳路藍縷、風雨求索、乘風破浪,三年激情創業、凝心聚力、創新發展。濰坊藍色智谷中科創新園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大潮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摸索出了一條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技創新服務道路,打造出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4.0模式。  行者方致遠,奮鬥路正長。
  • 中科匯聯遊世學:在自然語言處理上,百度第一,微軟第二,我們第三
    【新智造】採訪了中科匯聯的創始人遊世學,主要圍繞「技術、模式、生態」三個方面,講述了中科匯聯與其他同行玩家的不同之處。雷鋒網正在啟動「新智造成長榜2017」評選活動,我們將對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行業進行大規模報導、梳理和調研,並聯合數十家著名投資機構根據這些創新公司的技術實力、商業能力和成長性進行深度評選,最終從多個領域分別選出一些極具潛力成長性的創新公司。
  • 可麗愛水族箱開創者智拓水族:科技創新鑄優質品牌
    8月在中國漁業協會、中國漁業協會水族分會組織的「2012中國水族大會」上,可麗愛以科技創新獲得了「中國十大受歡迎水族品牌」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致力於優質品牌的打造  可麗愛水族箱品牌自1995年創立以來,發展路線明確,一直走中高端水族箱品牌的道路,其生產商智拓水族於2012年在水族行業開始追求量化生產,引入ISO等管理體系,在水族箱生產工藝中,透過先進的工藝管理知識,精益求精,提供給消費者時尚、專業、安全的水族箱產品。
  • 老四方機廠「變身」中車四方智匯港,住宅、商場、學校、公園等配套...
    土地出讓信息 9月25日,位於市北區杭州路16號的一幅土地總面積僅2618.9㎡,規劃建築總面積也只有3900㎡的商業、商服地塊成功拍賣,最終以總價1456.65萬元被中車科技園(青島)有限公司成功收入囊中,成交樓面地價3735元/㎡,該地塊被認為是中車四方智匯港的啟動地塊
  • 虛擬偶像用了什麼黑科技,萌芽熊和僵小魚親口告訴你
    如果你想知道答案,一定不能錯過正在進行的科技展會CoME——北京國際創新科技展。9月25-28日,中科深智將攜手萌芽熊跟僵小魚兩個當紅的頭部IP,現身VIVE展臺,為大家揭秘虛擬偶像的幕後製作。作為BIGC北京國際遊戲創新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CoME通過藝術沉浸式展覽與前沿遊戲科技試玩的方式,讓觀眾體驗最前沿遊戲科技創新酷炫內容,暢想在未來技術發展下,人類娛樂生活的N種可能場景。展會開幕首日,中科深智展示了結合VIVE Tracker、中科深智算法和實時動畫技術的創夢達擴展現實(XR)影像內容實時生產系統,吸引了觀眾扎堆駐足觀看。
  • 中科匯聯75.00萬元收購廣州廣府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2.5%股權
    同花順(300033)新三板訊 中科匯聯2017年8月15日公告稱,公司擬75.00萬元收購廣州廣府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12.5%股權。本次收購事項不構成關聯交易,另此次交易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 科技創新賦能美麗,水密碼閃耀亮相海交會
    日前,丹姿集團攜旗下水密碼 · 專研系列等明星品應邀亮相2020年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受到了各界來賓的好評。  2020海交會以「智匯、創新、共贏」為主題,以「面向海內外,智匯大灣區」為宗旨,致力以人才為引擎,集聚形成發展新動能,打造人才項目交流盛宴。
  • 科技部公布2018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擬入選名單—新聞—科學網
    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和專家評議等環節,共產生了306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0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00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32個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擬作為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對象(按姓氏筆畫排序)。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12月12日至12月18日(5個工作日)。
  • 第十六屆中國(無錫)國際設計博覽會開幕—新聞—科學網
    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外觀設計)頒發
  • 中科匯聯總經理胡紹武辭職
    據了解,胡紹武持有中科匯聯25.66%股份,個人原因辭職,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其他職務。中科匯聯表示,胡紹武的辭職導致公司董事會成員人數低於法定最低人數,不會對公司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按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規定,公司將補選新任董事。在新任董事就任前,胡紹武仍應當依照相關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責。
  • ...特別報導:中科大原創科技成果迸發,協同創新打造一流創新研究院
    總書記強調,「創新居於五大新發展理念之首。」四年來,中科大執著攻關創新,不斷催生原創性科技成果;中科大先研院不斷創新體制機制,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奮力推進國際一流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安徽臺記者王瑩報導:
  • 中科匯聯智慧機器人小薇參加央視《機智過人》節目,進入年終盛典
    原標題:中科匯聯智慧機器人小薇參加央視《機智過人》節目,進入年終盛典  中科匯聯智慧機器人小薇參加中央電視臺《機智過人》節目,經過緊張激烈的人機作對聯比拼,獲得中國科學院院士,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的推薦,最終進入年終盛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