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中關村全景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聯盟(簡稱中關村全科盟)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中關村全科盟是由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負責業務指導的面向全國開展規模化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的非盈利組織,以期通過市場化方式推動科技成果規模化轉化與區域主導產業健康發展。
中關村全科盟不僅覆蓋到了所有學科、產業,重點是應用學科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覆蓋了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全鏈條,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所有產品,它還覆蓋了中國的所有區域,並延伸到一帶一路國家。
「對北京和中關村而言,最大的優勢就是科技和人才的優勢。」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表示,如何把這個優勢轉化為創新的優勢、競爭的優勢、高質量發展的優勢,一個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中關村全科盟作為中關村成果轉化的又一支新生力量,應該發揮好這些優勢,把大學、研究所機構各個方面的技術和成果以及人才的潛力充分釋放出來。
據悉,中關村全科盟首批發起單位共有40個科研院所和企業,這些會員單位的眾多高水平科技人員及其擁有的科技成果是聯盟開展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保障。
除了需要完成成果轉化這個主業,翟立新認為,中關村全科盟還要將企業需求和院所高校的成果信息充分對接起來,發揮合作紐帶的作用。同時,促進科學家、企業家以及投資人的緊密聯繫,充分溝通,通過發揮交流平臺的作用,發現創新熱點,聚集創新思想,從而實現創新成果的效益最大化。
中國科學院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潘教峰也提出希望,中關村全科盟不僅要發揮搭船架橋的作用,同樣重要的是,能從產業共性需求中凝練問題,並且提出一些新的政策思路,通過聯盟加以探索,並在實踐基礎上總結出好的案例和經驗,而這對於國家相關科技政策的制定將發揮重大作用。
此次成立大會還通過了《章程》《會員管理辦法》和《會費收取管理辦法》,選出了理事單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和監事長。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原全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聯盟理事長霍國慶當選為中關村全科盟的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北京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所和北京中科眾能科技有限公司當選為副理事長單位,王天質、尹玉新和嶽嗣水分別代表三個單位出任副理事長。
中關村全科盟的前身是成立於2016年12月18日的「全域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聯盟」(簡稱全科盟),截止到2020年8月,全科盟共有320餘個研究所會員。全科盟在近3年的發展過程中,探索形成了以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帶動地方主導產業發展的模式,建立並成功運行了大同全科盟新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和大同全科盟三創孵化園,聯合主辦了3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全國科學院科技成果聯展」,面向多個區域開展了科技交流與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在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