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派博:與非信徒結婚的基督徒必須處以絕罰

2021-01-11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Pixabay

根據牧師兼作家約翰·派博的說辭,與非信徒結婚的基督徒表現出「公然藐視使徒及上帝的教導」,「妥協了」他們對基督的愛,因此必須從教會成員名單上出去掉。

派博在其廣受歡迎的網站「渴慕神」(DesiringGod)近期的博客文章中回復了一位讀者,後者問到教會該如何應對基督徒明知道結婚對象為非信徒。

牧師首先強調了此種情況的嚴重性,解釋說自稱信徒的人「拒絕教會長老們的忠告,與非信徒結婚」存在有多重「罪惡層面」。

他援引《哥林多前書》7:39說:「首先,自稱信徒的人反叛違抗著上帝在新約中的明確命令」。《哥林多前書》7:39有說基督徒與同樣「在主裡面」的人結婚的重要性。

「因此,如果信徒對於這個教導清楚明白,且還拒絕遵守這個命令,則他或她的行為就是在公然藐視使徒及上帝的教導。」

其次,派博說到選擇與非信徒結婚的信徒「表現出此人對基督的愛有多麼深刻的妥協」。

他問到:「接受了耶穌至高無上寶藏和滿足的信徒的內心,又怎麼可以為了投入對信徒最珍視的財產無信仰無真情之人的懷抱而拒絕上帝的話語呢?」

「這對於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我總覺得這令人費解。內心對基督的愛存在有某些很深很深的錯誤,而這就是罪惡的第二層。」

最後,派博說如果基督徒是在教會領袖們的勸說下硬是與非信徒結婚,那麼這份婚姻就是「剝奪了長老受上帝所賜保護羊群免受罪惡的權柄」。

這位《不要浪費你的生命》(Don’t Waste Your Life)一書的作者稱,儘管有著長老的勸說,但仍要繼續結婚的基督徒必須從教會成員名單上去除掉,「以示喚醒這位不服從的信徒,讓他們醒悟過來,贏得他們悔改、服從的心及恢復。」

派博認為:「很多人沒有嚴肅對待聖經。他們對於如我所述那樣嚴肅對待聖經的教會感到困惑和憤怒。現在,很多自稱是基督徒的人認為如此的絕罰是傷害勝過幫助的。他們稱其為不寬容,甚至是可憎,但這是因為他們將自己的智慧上升至上帝的智慧之上了。」

接著,派博澄清道,婚姻一旦締結,就不應該打破或廢除。但是,基督徒的「內心改變」對於真正悔改而言是有必要的。

他表示:「對於《哥林多前書》7:39的違抗應該存有真摯的悔恨和悔改。內心真心實意地把人置於基督之上是不對的,應當進行承認和悔改。應該進行道歉,還應為拒絕教會中屬上帝的領袖們的勸告而感到悲傷。」

派博的說法為,「婚姻在保持完整性的同時,所有這些改變都是可能的」。

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一份調查發現,自2010年以來,已婚美國人中有差不多百分之四十(39%)的配偶屬於不同的宗教團體。

皮尤發現,其中很多跨信仰的婚姻都是在基督徒與無宗教信仰人群之間進行的:2010年以來,在美國所有已婚成年人中,幾乎有五分之一(18%)是基督徒與無宗教信仰配偶之間的婚姻。

紐約著名牧師提姆·凱勒之妻凱西·凱勒(Kathy Keller)之前有過透露,在夫妻事工過程中,她及丈夫面臨的「最普遍教牧問題」就是基督徒與非基督徒之間的婚姻。

凱西警告說,除去其他問題外,不平等婚姻中要麼是基督徒不得不將基督推至他或她生命的邊緣,要麼是非信徒伴侶不得不被邊緣化。

她表示:「因此這份婚姻要麼承受壓力,要麼破裂,不然它就會保持壓力把兩人連在一起。不平等的婚姻不僅對於基督徒而言不明智,對於非基督徒而言也不公平,夫妻兩人終將受到審判。」

她問道:「這聽上去像是你想要的那種婚姻嗎?要麼扼殺你在基督裡的成長,要麼扼殺你作為夫妻的成長,要麼是兩者兼有?」


翻譯自《基督郵報》原版英文版

相關焦點

  • 約翰·派博:基督徒該如何質疑自己的救贖
    圖源:crossforthenations.org 神學家約翰·派博正在斟酌基督徒應該多長時間質疑自己的救贖
  • 基督徒必須要五點鐘起來晨禱嗎?
    原來這個教會要求信眾必須在早晨五點鐘起來禱告,只有這樣才更屬靈,更有果效。可這位姐妹生活在大城市,習慣了晚睡晚起,對這樣的信仰生活無所適從。結果一周的學習後,由於睡眠不足,導致其身體出了毛病。對於這位姐妹的遭遇,不同信徒會有各異的看法,有的認為這間教會陷入律法主義,不近人情;而有的覺得這位姐妹太過軟弱,連這點苦都吃不了。
  • 天主教的13項絕罰
    LS (latae sententiae) 自科絕罰(犯某項罪行後立即觸發的絕罰) 七種 FS (ferendae sententiae) 經教會有關上司證實罪行後才科處的絕罰 兩種 F (facultative) 教會上司認為罪行情況嚴重才科處的絕罰 兩種
  • 棕樹的基督徒
    詩篇第九十二篇12節說:「義人要發旺如棕樹」,到底棕樹的基督徒是怎樣的?  巴勒斯坦是一個細小的地方,長不過一百五十英裡,寬約七十五英裡。但這地方卻是世界的中心,因為它介乎歐亞非三大洲之間。  為什麼聖經以棕樹來形容基督徒呢?棕樹有何特質和特性?一.棕樹是正直的  熱帶地方常有風暴,但風暴過後,棕樹又會恢復其正直。同時,在大風來時,樹上的果子甚少掉落。這代表基督徒要作一個正直不阿的人,雖有暴風狂雨的掃蕩,也不彎曲,也不失落果子。
  • 反思:我是「聖誕基督徒」嗎? - 基督時報—基督教資訊平臺
    每到聖誕節時,不少平時難以坐滿的教堂總是人山人海,這少不了為了感受聖誕氣氛而來的非信徒。當然還有一個群體不容忽視,那就是聖誕節基督徒。這類信徒具體有多少,因為沒有調查研究暫時無法量化。但從筆者的接觸看,這種現象還是較為普遍的。有些牧者說:「平時主日崇拜,教堂後排基本都空著。
  • 《啟源女神》絕罰之弒怎麼樣 絕罰之弒屬性詳解
    導 讀 《啟源女神》防具絕罰之弒有著什麼樣的屬性呢?對此,很多小夥伴還不是很了解。那麼接下來,就跟隨九遊的小編一起繼續往下看,大家一定不要錯過哦!
  • 基督徒要學會自牧
    汪維藩牧師也有一部自我提醒的靈修作品《自牧》,汪維藩牧師不斷提醒自己在牧養信徒之前必須要能夠自牧,免得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落入靈性枯竭。在這裡,我們看到一位基督徒將軍和一位中國教會的著名牧者,他們都在自牧,提高自我修養和靈性,他們的自牧值得我們去學習。這是一個對自己屬靈生命負責的人不可缺少的,基督徒要學會自我牧養,在不依賴或者有限的幫助下有效的自我牧養。二、為何需自牧?
  • 喜歡基督教文化就是信徒嗎?
    因此我們需要明白,喜歡基督教文化並不一定就是基督徒,其中有不少對耶穌基督並無多少了解,而且也不認同信仰的倫理價值。而這種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從筆者這幾年對非信徒的了解就能看出。有的文化人閱讀了大量西方文化的書籍,對於教會歷史的熟知程度,不但超過多數平信徒,甚至不少牧者也遠遠不及。他們還非常欣賞西方歷史上的一些教會偉人,像大格列高利、查理曼大帝、馬丁路德、威伯福斯等等。
  • 適合用在傳福音上 講給非基督徒聽的7句聖經金句
    有基督徒曾這樣問,如果用聖經裡的經文給非基督徒去傳福音,哪些經文比較好?牧者這樣回答,整本聖經都是在講述神的話語,因此哪一句都是合宜的。然而,聖經經文也有深有淺,一些意思過深的並不適合講給非信仰的人士聽,因此,基督徒在傳福音上,也需要去選取一些意思淺顯易懂的經文較為合適。以下7句經文,可以適用在傳福音的「戰場」上,講述給非信徒聽。
  • 基督徒的另一半一定要找主內的嗎?
    女兒認識的一位基督徒姊妹,在熟人的介紹下認識了位主內弟兄,這位弟兄在教會服侍,兩人很快進入戀愛狀態,可是在相談的過程中,這位弟兄各方麵條件都不錯,但感情很不穩定,一會對姊妹說要結婚,一會對姊妹長久不理不睬,姊妹的感情隨之上下顛簸,姊妹實在受不了弟兄這樣的愚弄,天天向我女兒訴苦,時間久了,我女兒也不知道給姊妹怎樣解釋,我和女兒想不通,這位弟兄怎麼能這樣呢?
  • 福音派領袖籲必須持守聖經權威和基督的獨一性
    John MacArthur)希望能夠幫助信徒們在不斷增長的敵對文化中堅定他們的信仰。史普羅博士在上周五的一個福音廣播節目中說,基督徒「應該與所有的人都和平相處,但是有很多時候我們必須為我們的信仰而戰」,而現在就是這樣的時候。
  • 反思丨我是民間信仰式的基督徒嗎?
    也許很多基督徒看到這些民間信仰者,會感到可笑而荒謬。但實際上,有些人雖然信主了,但其內心的民間信仰意識尚未去除,將原來拜關公、觀音、媽祖的方式,用來敬拜上帝。由於民間信仰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土壤。不少人在信主前就是民間信仰者,他們信主的原因,也並非從《聖經》中明白真理,而是經歷神跡奇事。
  • 教會幫助信徒成長不可忽略這幾點
    階段性的成長,就是要幫助信徒不斷地體認真理,在真理的道路上越發趨於成熟。耶穌基督常常把自己稱為「好牧人」,而教會的中的領袖被稱為牧者,所做的工作被稱為牧養,教會信徒被稱為群羊。這一切都提及教會信徒成長必須要有技巧和規劃,羊群才能生生不息。牧者們必須要有「心中的純正和手中的巧妙」(詩78:72)。「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
  • 中國的基督徒為何這麼容易受騙?——對溫家寶信主和楊利偉看見上帝...
    修迦南忽悠人那麼多年,作為當事人終於站出來認錯懺悔了,但修迦南編造的這些謠言卻是傳播日久影響極深,過去幾年裡雖然不斷有基督徒揭露其謊言,但是仍然沒能阻止這些謠言的瘋狂傳播,以至於我身邊曾有個別信徒拿溫家寶信主這件子虛烏有的假見證哈利路亞讚美主,令我哭笑不得!
  • 主的晚餐(五)丨基督徒為什麼要擘餅記念主
    交通的兩造之間必須是生命和性情一致才能夠進行,當我們死在罪惡過犯中的時候,與神的生命隔絕了,然而主耶穌道成肉身的生命就是「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借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來2:14] ,主捨命是為了叫我們得著祂豐盛的生命,主曾教導門徒「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
  • 基督徒兄弟反目成「異端」,中世紀東西教會大分裂
    此後,東方教會進一步譴責西方教會四旬期期間不唱「哈利路亞」、禁止神職人員結婚等事,使得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拜佔庭帝國在義大利南部仍有部分領地,帝國境內也一直存在著拉丁禮儀和希臘禮儀兩種形式並存的現象。羅馬禮儀所用之無酵麵餅,做成餅乾形狀,一般直接送入信徒口中,再另外領葡萄酒或一般都不領葡萄酒。
  • 【訪談】提姆·凱勒談福音派與政治、社會正義及教會該如何對待非...
    提姆·凱勒(Timothy Keller)接受《基督郵報》採訪,談及就媒體對福音派與政治的看法、基督徒是否應該支持社會正義以及《約拿書》是如何教導當今教會該怎樣對待非基督徒等問題。有很多教會和基督徒,當他們向非基督徒傳福音的時候,都是以一種苛刻的、居高臨下的方式來傳福音。我已經見識過這種方式了。而我想說的是,儘管約拿最終去往了尼尼微,去往這座城傳教,但約拿根本不愛這座城市,也不愛或尊重這裡的居民。所以很明顯,《約拿書》所傳遞的向人們講道的信息,僅僅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你也必須愛他們和尊重他們。
  • 基督教能教人分辨真假信徒嗎?如果不能,又該怎麼辦呢?
    基督徒也有真假之分,有的人侃侃而談,有的人狂熱地表達著自己對上帝的熱愛,有的人卻只是靜靜地縮在角落裡,默默地讀著《聖經》,人生百種,各有不同,信徒的表現自然也千變萬化,那麼,如果你是一個基督徒,你該怎樣分辨這些人哪些是真信徒,哪些是假信徒呢?很可惜,上帝沒有賜予他的信徒分辨真假信徒的能力,雖然他們都能從自己的內心體驗何為真宗教,但是,很顯然,他們不能感知,也不可能看到別人的內心活動。
  • 俄國新法限制福傳和宣教活動 多數基督徒表示決定不遵行「反布道法」
    然而俄國大多數基督徒表示,決定不遵行「反布道法」。據基督教今日報報導,推動裝備歐亞大陸基督徒領袖事工的「歐亞大陸使命團」主席舍爾蓋·洛克胡巴(Sergey Rakhuba)在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該法的通過出乎俄國宣教組織及信徒的意料之外,令所有人都震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