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做牛報恩

2021-01-17 靜月齋文化

民間故事:做牛報恩

丹陽縣的邢老翁,家境原來富裕,只因幾十年來樂善好施,不計回報,家裡漸漸大不如前。兩個兒子對他多有抱怨,找了藉口與他分家,邢老翁也不計較,將家產一分為三,自己領了一份,獨自過活。

再說這縣裡原本有個二流子人稱張大,他父親早亡,母親身子孱弱,張大從小無人教養,又常常被人欺侮,因此養成個混不吝的性子,長大後整日在街上走雞逗狗,與人逞兇鬥狠,不務正業,家裡窮得叮噹響。

有一年,張大母親生了重病,張大沒有銀錢抓藥,心裡一發狠,要拿自己的一條胳膊當賭本。結果賭輸了,張大拔腿欲逃,被賭坊的打手捉住摁在賭坊門口,就要砍了他的胳膊。

恰巧邢老翁打酒路過,起了憐憫之心,幫他還了賭債,又另外拿錢出來,幫張大母親請了大夫,看病吃藥。張大母親吃了三五副藥,漸漸就好了。張大跪在邢老翁面前道:「老爹的大恩大德,我做牛做馬也要報答。」邢老翁連忙拉他起來。

這件事過去一兩年,邢老翁再也沒見過張大,因他做事從不求回報,故而也沒有在意。

有一天,邢老翁在街上看到有人與個賣牛的爭吵。原來那人從賣牛的手裡買了一頭牛犢回去,卻不想那牛犢看著正常,一幹活就會突然跪倒在地,再不能行。

買牛的人硬要退錢,賣牛人沒有辦法,只好退了他錢,將牛領回來。見到一旁的邢老翁,忙笑著說道:「邢老,我這條牛算是折在手裡了,家裡還等著我買米下鍋呢,您行行好,把這牛買了去吧。」

邢老翁笑罵道:「好個鬼精靈,把我老頭當傻子不成?我要這牛回去作甚?」賣牛人嘆道:「唉,這牛這樣不中用,只能賤價賣去屠宰場了。」

邢老翁聽了不忍,阻攔道:「罷了罷了,賣去屠宰場,不如賤價賣與我吧,不能耕地,就陪我老頭作伴好了。」於是花了兩千錢買下牛犢。

此後,邢老翁每日牽著牛犢去河邊飲水吃草。那牛犢漸漸長得十分強壯,看上去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邢老翁試著拿它耕地,耕得又快又好,連續一天也不用休息。村裡的人都說邢老翁運氣好,得了一頭好牛。

邢老翁很高興,經常摸著牛喊它「牛娃兒」。

有一天晚上,邢老翁正迷迷糊糊睡著,忽然感到自己的腰部被狠狠頂了一下。邢老翁猛地睜開眼,原來是屋裡起了大火,牛娃兒居然掙脫了韁繩,頂開了房間的門,將他碰醒,這才救了他性命。

等邢老翁拉著牛跑到安全的地方,才看到牛娃兒的脖子上被勒出了很深的痕跡。邢老翁感動不已。

再說邢老翁因家被燒毀,沒有去處。他的兩個兒子知道了這個消息,卻不願將邢老翁接回家去。邢老翁抹著眼淚,牽著牛娃兒,暫時住在村頭的破廟裡。

這一晚,邢老翁正蜷在破廟的稻草上睡覺。突然夢到一個人走進來,居然是許久不見的張大。

張大道:「老爹,前世我曾說過,做牛做馬也要報你恩情。只可惜我命短,三年前的一個晚上,跌到河裡淹死了。今生我投胎變牛,也算不負誓言。這廟裡的大佛像背後,埋著一百兩金子,你挖出來,隨便拿出一錠,不怕你的兩個兒子不給你養老送終。」

邢老翁睜開眼睛,只見自己身在破廟中,牛娃兒被拴在旁邊的柱子上。

「張大?」邢老翁朝那牛娃兒喊一聲,牛娃兒點點頭,牛眼中流出眼淚。

邢老翁繞道佛像背後,果然挖出來一百兩金子。他只拿出一錠出來,其餘的藏好,帶著牛娃兒回村。

邢老翁對兩個兒子說道:「昨夜我在廟中,夢到有神佛對我說,我行善積德一輩子,不該如此貧困,因此給了我一錠金子。我說子孫不孝,我要金子有何用。神佛說,如果我的子孫不孝,一定會受到懲罰。」

兩個兒子看到邢老翁果然拿出一錠金子,又喜又怕,爭先恐後要給邢老翁養老。

從此,子孫都對邢老翁十分孝順恭敬,邢老翁富足地活到八十二歲才去世。去世的那天,已經成為老牛的牛娃兒也跟著咽了氣。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靈犀),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喜歡請關注小編。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大象報恩
    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板塊,古人常常聚在一起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也有人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生動的故事,大家也可以一起討論其中的細節。在清代有一本著名的民間故事書,名為《聊齋志異》,它的作者是蒲松齡,今天的這個故事就取材於聊齋。
  • 民間故事:白狐報恩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白狐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4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小故事,希望通過此故事各位看官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老鼠來報恩
    關於這件事情,村民有很多傳說,有人說是老鼠回來報恩了,專門從別的地方偷了糧食給張三吃,也有人說那隻老鼠已經成精,用法術幫張三度過了難關。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意外的事情發生,有些事情我們也無法用科學來解釋,關於這個民間傳說其實是充滿溫情的,在大部分人的心目當中,老鼠都是害蟲,可如果老鼠都懂得報恩,那人是不是更得擁有一顆感恩之心呢?溫馨提示:「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文學。本故事屬虛構民間傳說文學作品,由半杯水原創。
  • 民間故事|蛇仙報恩
    民間故事|蛇仙報恩清朝道光年間,四川順慶府的李家鎮,有個叫楊延青的木匠。楊木匠手藝高超,在當地非常有名,附近數十裡人家,都以能請到楊木匠做木工為榮。楊木匠性子孤僻,他也不帶徒弟。雖然每天都外出做工,但不管多遠,他都要步行回家。他在別人家睡不著,趕回自己家裡,就算睡兩個時辰,幹活時也能精神十足。
  • 民間故事:蛇子報恩
    這句話講述的是平常多做善事,自然會有人記住你的恩情。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會有人主動伸出援手。今天要講的就是關於「善有善報」的故事。閒話少敘,故事開始——李公子是遠近聞名的小醫仙,不僅醫術好,而且品德好。在李公子心中,無論是任何疑難雜症,都能夠妙手回春。李公子品德也令人稱讚,病人有錢就出錢,沒錢便不用出錢。李公子對自己的醫術極其自信,他曾向天下宣稱,若是自己治不了的病,倒貼百兩白銀。
  • 民間故事:鯉魚報恩
    歡迎您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283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今兒給大夥講一篇關於「鯉魚報恩」的小故事,希望大夥看過這則小故事後,都有所收穫。文白咱就不多言了,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話說在古時候,有一個村莊。這個村莊南面有山,北面有個湖,村子裡的人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過得倒也無憂。
  • 民間故事:黃鼠狼報恩
    母親說夜裡做了個奇怪的夢:夢中一個穿黃衣服的老人告訴她,昨日你兒救我兒一命,今天我也救你一命,說完便飛走了。村裡的人聽說李蒙家的事,都說,一定是黃鼠狼報恩的,還誇李蒙是個孝順的孩子。聲明:本文為民間故事,切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來自素材庫,圖文無關。
  • 民間故事:狐狸的報恩
    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狐狸的報恩》,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9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這偏遠的山間村莊啊,不僅有著秀美的風光,還有著樸實的民風,最主要的就是這樣的桃源勝地,經常會流傳著一些美麗而又神奇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乞兒報恩
    故事河東秀才牛生,要到華州尋訪親戚。離目的地還有三十裡,住在一村店。這日風雪叫囂,寒冷至極,牛生便喚主人蒸煮一些湯餅暖和身子。黃昏時候,店裡進來一人,衣著襤褸,臉色飢黃,似乎也來投宿。但他身上沒什麼錢,店主便不肯留他。
  • 民間故事:小燕報恩變媳婦
    只聽小燕子開口說道:「鐵蛋別怕,我是你的娘子呀……」原來小燕子變化為美麗的姑娘報恩,而花臉和尚是她的仇家,這才又變回小燕子的模樣,藏在紅傘之中。鐵蛋一聽自己的妻子是小燕子變的,不僅沒有嫌棄她,反而更加決心保護自己的妻子。鐵蛋按照妻子的吩咐,又回了家,倒了滿滿一碗酒放在桌上,再把一雙筷子擺在酒碗上。
  • 民間故事:白蛇報恩
    《白蛇傳》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白娘子與許仙的愛情故事也被流傳成一段佳話,所以說,並不是所有的妖精都會害人,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蛇精報恩的故事。唐代有位名叫盧慶的書生,自幼父母雙亡,獨自一人生活在山上一座廢棄的小廟,這裡環境清靜,是個讀書的好地方。盧慶生的眉清目秀、一表人才,還非常有才華,一心讀書想要考個功名。
  • 民間故事:靈蛇報恩
    #中國民間故事夫妻倆趕緊拜謝救命恩人,而來人則說:「我只是報恩罷了!」說完就變成了一條蛇帶著一大群蛇四散離開,留下了翠蓮夫妻呆呆地站在原地。
  • 民間故事:周生救助鳥雀,當他有難之時,鳥雀前來報恩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49期,周生救助鳥雀,當他有難之時,鳥雀前來報恩,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在民間有很多關於報恩的小故事,俗話說,有恩必報,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人,而且在自然界也有著同樣的作用,今天的這個小故事講的就是一個姓周的人經常救助小鳥,在他遇到危險的時候,鳥雀前來相助。好了,文白不多言,這就開始講故事。
  • 民間故事:當牛做馬
    青衣和紅衣急了,趕緊下山除掉變成大蛇的二鬼(詳見前一則故事《編外飛仙》)。料理完二鬼,青衣和紅衣回到山上繼續下棋。他們雙眼通紅,心不在焉。青衣說:「我們在處理牛頭和馬面這件事上,是不是太絕情了?」紅衣說:「確實,雖說他們是鬼,但也有鬼的命。」青衣說:「手起刀落,棒下命殞,神不知鬼不覺,但良心上還是有點過不去。」
  • 民間故事:落難女報恩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良的行腳商》,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5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一篇發生在古時候的民間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不多聊,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感恩故事《螞蟻報恩》兒童故事繪本
    書名《螞蟻報恩》1、兒童感恩故事《螞蟻報恩》兒童故事繪本簡介:這是在一個炎熱的夏季裡,有一隻螞蟻被風颳落到池塘裡,命在旦夕,樹上有隻鴿子看到這情景。「好可憐噢!去幫他吧!」鴿子趕忙將葉子丟進池塘。2、兒童感恩故事《螞蟻報恩》兒童故事繪本點評:螞蟻報恩的故事告訴小朋友們一個道理:「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懂得知恩圖報,在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幫助別人就等於幫助自己,幫助朋友快樂自己,就像爸媽對你的愛努力做個有愛心的乖孩子。做一個善良可愛的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叫叫學院以閱讀為載體,培養3-12歲孩子「愛閱讀、勤思考、會表達」的多學科綜合能力。
  • 民間故事:獵人救一窩小狐狸,夢裡有人來報恩:保你半生榮華富貴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五大仙家的說法,不知大家聽沒聽說過,它們是狐黃白柳灰,分別對應著狐狸、黃鼠狼、刺蝟、蛇和老鼠,而在這「五大仙」當中,據說狐仙是有恩必報的。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狐狸報恩的故事:獵人救一窩小狐狸,夢裡有人來報恩:保你半生榮華富貴。
  • 民間故事:狐母報恩
    相信不少人都看過《聊齋志異》這本書,它是由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先生所作,書中有許多關於狐仙狐妖的小故事,某些故事雖然看起來有些荒誕,但是細細品來,都蘊含著極為深刻的道理。其實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鬼狐之類的小故事,這些故事聽起來通俗易懂,同時警示後人應該保有一顆善良之心。
  • 民間故事:狼子野心不可信,誰曾想狼也會報恩,東北老林子的故事
    去年過年的時候,和爺爺閒聊,不知道怎麼就聊到了狼這種動物,而爺爺講述的故事讓我徹底對狼的印象發生了改變。事情還得從爺爺在東北的那時候說起。爺爺闖關東被分配到了黑龍江,在林場上班。來到這個地方最先需要做的就是蓋兩間自己的房子,總不能一直在林場裡住著吧。
  •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關於「虎」的典故、諺語和民間故事 • 2010-02-10 • 來源:北京周報網  中國民間,與老虎有關的典故、諺語、民間故事是十分豐富的,從中也表現了老虎在中國民間生活中的地位。比如,「坐山觀虎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