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合興象——V空間當代藝術生活展

2021-01-14 中國財富網官方

當藝術由精英文化轉向大眾消費群的同時,我們隨即進入了另一種思考:藝術本身源於生活,藝術家們以自己的語言來詮釋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將所謂的「小眾精英群」的藝術品和藝術理念介入到更多對生活品質和空間美學有追求的大眾需求中呢?讓更多想了解藝術,渴求藝術的人們來體驗我們的家居藝術空間。

基於融合高端家居與當代原創藝術的想法,我們推出如下概念:「妙」廣泛滲透一切領域,出於自然,歸於自然,又不執著於有限的物象,通向整個宇宙本體與生命。「興象」這個概念源自唐代詩歌的美學,要求詩歌的審美意象達到一種自然精妙的境地。如何將空間內各部分:包括原創繪畫、雕塑、裝置、家具、家居飾品等,所有物品的審美意象巧妙地建構成一個和諧的美學體系,這將成為V空間主導的方向。

V空間以一種開放多元的態度,讓藝術與家居的自然物象產生關聯,吸納超越自然的觀念結構,融合藝術家們對於世界的觀察與解讀,展示符合整體空間概念的原創藝術作品,以再造物質世界和精神境界完美的統一生命體和新美學觀。

此次展覽的學術主持,馬學東博士為本次展覽定下了主要基調,並解讀了未來可以同更多藝術家合作的方式。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理論學博士

策展人為吳葉穎和安娜(Perevodchikova Annabella),她們將多幅作品分別以不同的主題貫穿了整個空間,嘗試以最適合空間的方式策劃整體布局。

資深藝術經理人,中央美術學院碩士

Visconti品牌負責人,國際知名品牌推廣人

開業展覽特邀了16位藝術家:蔡茜、戴丹丹、李文杰、歐勁、曲文倩、榮雲、壽盛楠、王東、吳健、徐長遠、仲清華、張汲、張勇、章華、張海童、ZEIT。藝術家們以獨特的觀念語言,不拘的創作手法,當代性的表現內容,創作出了不同的意象,突顯了維斯康緹的家居品牌設計理念:吸收了義大利的西方文化中的現代簡約和東方文化中唯美圓融的氣質,更重視產品的舒適度,造型具有藝術性和時代感,色彩時尚富有張力,我們的品牌更符合 當代人的精緻生活方式,並創造出一種更加極致的融合。

維斯康緹家居/藝術空間(簡稱V空間)是把意式極簡家居文化與當代家居藝術完美融合的產物。

V空間致力於打造高品質的藝術展覽和展示空間文化的跨界交流平臺,不斷營造出新意象和美妙的能量場來舒展體驗者的心靈。

原文轉自:雅昌藝術網

相關焦點

  • 盒子藝術空間「雙展」開幕
    【深圳商報訊】(記者 杜翔翔)12月17日,華僑城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雙展「旁聽——回到直覺」/「有用無用」開幕暨棄物博物館揭幕儀式在歡樂海岸舉行。來自國內外藝術家利用各種廢棄物建成的眾多精美藝術裝置亮相。兩個藝術展將展出至明年2月。
  • 盒子藝術空間第七展進行中
    【深圳商報訊】(記者 梁瑛)華僑城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第七展「暗示之輪:隱喻的年代」正在歡樂海岸購物中心舉行。本次展覽由知名策展人鄭念緹策展,展出22位藝術家用不同創作手法創作的涉及電影、聲音藝術、燈光裝置、電動機械裝置、雕塑、攝影、錄像、架上綜合材料等多媒介的大型藝術項目。
  • 「動想」當代互動裝置展開幕:讓藝術動起來!
    藝術可以更好「玩」,讓藝術動起來,讓人們從被動觀看藝術,到走進互動參與體驗藝術。送給孩子一份禮物,帶給城市一個驚喜!讓當代裝置藝術走進新一代溫州人的生活。
  • 送票福利 | 打卡波普與街頭藝術碰撞的當代藝術體驗大展...
    Philip 通過巨幅繪畫、大型雕塑、特殊裝置、多媒體影像和遊戲等形式,將當代社會的生活碎片以波普藝術語言移植到超現實的龍蝦世界中。    Trevor Andrew擅於截取於生活中最平常之物,將其用藝術的方式轉化為獨特的能量,從而探索萬事萬物背後的價值。
  • 「隨行——吳冠中·崔如琢水墨展」在永樂藝術空間開幕
    > 10月16日,「隨行——吳冠中·崔如琢水墨展」在永樂文化藝術空間拉開帷幕。此次展覽呈現吳冠中和崔如琢兩位藝術家的重量級作品,是兩位水墨畫藝術大師的第一次跨越時空對話展,展覽將持續至10月24日。
  • 2017年福建青年當代藝術四人展《假侃浪:兔子、玩偶、樹林和光》在...
    6月24日下午,由Art-More Space(北京)主辦,福建省美術家協會、福建省油畫學會、華僑大學建築學院、中融藝博(北京)國際文化有限公司、車庫美術館、張雄美術館、nice work、北京達美盈科影像等機構協辦的福建青年當代藝術四人展《假侃浪:兔子、玩偶、樹林和光》在北京Art-More 藝術中心隆重開幕。
  • 中國當代寫實油畫名家精品邀請展在大唐西市藝術中心成功開幕
    新文網訊(圖文 海星浩)2020年10月17日,第五屆《國韻經典》中國當代寫實油畫名家精品邀請展在大唐西市藝術中心成功開幕!此次展覽由香香藝術空間、和平藝術工作室、西安收藏研究院主辦;徐悲鴻藝術沙龍、新具象油畫沙龍、閣利沃藝術協辦;大唐西市藝術品中心承辦;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油畫藝委會、陝西省油畫學會、陝西省油畫研究會支持;克瑞斯.揚西裝定製。開幕式特別邀請了陝西著名主持人李和平先生及搭檔金玲女士現場主持開幕儀式,還有國內著名鋼琴家現場演奏和舞蹈表演助興。
  • 在「南來北往」中對話當代藝術
    冬日的暖陽下,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硬核科技」中心,南來·北往——中國當代學院雕塑邀請展帶來了不一樣的城市韻味。來自廣州美術學院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40餘位雕塑藝術家所創作的60餘件雕塑作品正在壹美美術館展出。這是南北雕塑藝術風格文化的一次碰撞與交流,更是文化藝術界的一場盛會。
  • 當代藝術遇上AR技術:打開另一個「平行世界」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記者張漫子)藉助一部手機的操作,6位中外當代藝術家的作品「漂浮」在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空間,為觀眾打開另一個奇妙的「平行世界」。  這是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28日開幕的AR(增強現實)藝術特展「幻景:當代藝術與增強現實」現場,讓藝術品「漂浮」呈現於另一平行空間的技術是AR(增強現實)技術。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丹尼爾·伯恩鮑姆介紹:「AR等技術的應用,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嶄新時代。技術與藝術的對話日漸密切,新技術的應用為藝術帶來了新的生命。
  • 華僑城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迎第八展 「廢友圈」成立傳遞零廢棄精神
    2016年9月4日,華僑城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第八展
  • 「東張西望三十年: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歲末拉開帷幕
    清華新聞網12月22日電 12月19日,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迎來了「東張西望三十年: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開幕式,此展是清華藝博2020年度舉辦的第七個展覽,也是收官之展,在今冬歲末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場豐富的當代藝術視覺盛宴。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⑥|藝術特展真的「網紅化」了嗎
    十年前,對於上海藝術一日遊,大抵會去人民廣場。那一帶有上海博物館、上海美術館和上海當代藝術館等場館;尤其是,為觀看上海博物館的特展而排隊其實是司空見慣的,從2002年的「晉唐宋元國寶展」,到2018年底的「董其昌書畫大展」,無不如此。上海博物館夜場排隊現場十年後,「藝術一日遊」卻很難給出確切的答案,不同的人、不同的喜好可選擇不同藝術展覽和活動。
  • 當代藝術遇上「二次元」 動漫美學的新視野
    4月,「丁丁,伴你同行」和「美少女戰士」(下稱美戰)特展分別登陸蘇州與東京。8位藏家的700多件藏品,從漫畫、手稿、郵票、雕塑、影像等不同方面還原了眾人心中穿藍毛衣、黃馬褲的金髮少年;「美戰」特展則將森美術館打造成夢幻空間,武內直子的漫畫手稿、刊登《美戰》封面的漫畫雜誌、女主月野兔的變身手杖等都讓女性觀眾重燃「少女心」。
  • 「物象」 中國當代物派影像研究展開幕
    OBJECTIVEIMAGE物象 ——中國當代物派影像研究展(第二回)由年代美術館主辦,連州國際攝影年展、《上海攝影》學術支持,年代美術館館長羅靜方策展,「物象——中國當代物派影像研究展(第二回)」於2020年12月26日在溫州年代美術館開幕。
  • 「熱季風——廣東當代油畫學術研究展」在華南美術館舉行
    2020年9月15日下午3點,華南美術館迎來了"熱季風——廣東當代油畫學術研究展"開幕。東莞市東城文聯常務主席、東城文化服務中心主任、東莞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康健康健:今天非常榮幸來到這個涵蓋文創展覽、都市文化音樂會、手藝創作傳承交流空間、藝術品集市、東莞網紅打卡點、各類藝術展覽等文化活動的藝術小鎮。
  • 「造化心源——當代山水畫系列展」亮相雲南美術館
    展覽現場此次系列展推出「山水精神·當代山水畫邀請展」「遊心方外·藝術家眼中的山水」「墨寫家山·當代名家山水寫生作品展」「東方欲曉·肖映川繪毛澤東詞意山水畫展」「院風新體·當代山水畫專題展」「墨語新象·當代青年山水畫提名展」。
  • 成都當代影像館《寫真黃金一代》《雙城記》雙展開幕
    近期的創作主要使用攝影,繪畫,裝置,動畫等媒介,涉及身體,空間,情景控制以及日常生活的當代性實踐。對他而言,調侃是一種介入「現實生活」的態度和打破個人創作慣性的方式,以此來化解個體和外部世界的對峙感,並製造更加開放式的體驗過程。
  • 胡杰風《中國當代藝術文獻》提名藝術家
    1971 出生於廣東海豐1991 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裝飾藝術設計系現居廣州 / 深圳 / 清遠英德,跨界藝術家,亞洲現代雕塑家(中國)協會 秘書長,隱舍inshow美術館創始人,黎沙生態藝術區發起人融合與共生——inshow竹 2017
  • 回歸生活的藝術——潘傑「巴黎時光」系列攝影作品展
    原標題:回歸生活的藝術——潘傑「巴黎時光」系列攝影作品展看點:潘傑鏡頭裡的巴黎,一面隨處可見十八世紀典型的巴洛克洛可可建築,一面是摩天大樓林立的國際都會新城。潘傑拋棄了那些關於都會的宏大敘事,將鏡頭對準了那些默默無聞的街道,對準了那些在街頭凝視佇立的人們,在巴黎,每一條街道、每一個人都在書寫著自己的故事,而藝術之美,就在其中悄然無息的流淌,讓人心醉神迷。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中國當代藝術
    藝術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為了讓更多人走進藝術館了解藝術,愛上藝術我們將努力打造一個藝術家與你的「對話空間」MICA 藝術講堂正式上線啦!///MICA藝術講堂VOL.020期HELLO!當代藝術!邂逅藝術的心動中國當代藝術起步比西方稍晚一點,中國當代藝術來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成熟於90年代,在發展過程中遇到過極大的阻礙和挑戰。八九十年代藝術家們在面對社會的不理解和經濟拮据困境時,仍舊堅持內心的崇高理想。在這段時間中,中國當代藝術以一種特殊的方式慢慢融入到了觀眾的日常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