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時代早已過去,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愛玩膠片?

2021-01-10 有點帥的阿飛

膠片在過去的攝影中是一個必須的存在,它在沒有數碼信息存儲技術的過去誕生,在如今數碼時代的快速發展中沒落。即使現在的數位相機多麼的先進,仍然有人去收集使用那些具有年代感的膠片相機,更有攝影師認為它是一種情懷,我也不例外。

膠片是由一種帶有感光乳劑的片基組成的,感光乳劑,顧名思義就是感受光的一種物質,當光線對感光乳劑進行一定的曝光,一張膠片就完成了他的使命。主流的膠片類型有邊緣打孔膠片、卷片、散片三種類型,他們分別用在不同的相機中。膠片的尺寸和我們平常使用的數位相機感光元件規格基本一樣。

不同的膠片有著不同的特性,其中最主要的區別是感光度、顆粒、反差。感光度是一個我們常接觸到的一個概念,它和數位相機上的iso是一個概念,然而ISO其實是後來被確立的,最早的感光度用的是ASA標準。感光度越高需要曝光的時間就越短,原來的膠片的感光度通常都是iso100、iso200、iso400等,不過我們可以通過強迫顯影等技巧更好的利用膠片,強迫顯影的原理和數位相機的增益相近,不過數碼時代的來臨讓感光度、增益的調節變得十分簡便,我們也不再需要去學習那麼多複雜的操作了。

與感光度相比顆粒就是一個比較玄學的概念了,顆粒的形成是由於曝光時膠片中感光乳劑的化學反應,使得畫面形成一些斑駁的團塊,也就是膠片的一種缺陷,不過在很多復古派攝影師的引導下,顆粒感在如今也成為了一種畫面質感,然而數位相機中同樣原理的噪點卻被人討厭嫌棄,所以說顆粒真的是一個玄學的概念,總有人會跟我說到「噪點是噪點、顆粒是顆粒」,但凡自己多深入學習學習也不至於這麼尷尬。

最後一個概念——反差,單從字面就能理解,反差指的是亮部與暗部的反差,指的是膠片所能顯現的最亮與最暗的差值,應用在不同的場景會用到不同差指的膠片。

黑白膠片與彩色膠片的不同是物理上的,黑白膠片只有一個感光層,而彩色膠片有三個感光層,並且每一層都是不同的顏色的感光層,分別是藍、綠、紅。

即使膠片的廠商逐一停產,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在玩膠片攝影,那麼如果我們去玩膠片攝影的話,應該如何選擇膠片呢?其實很簡單,和數位相機選擇參數是一樣的,只不過膠片會貴一點啦。選擇膠片的時候要注意一點,是否為專業膠片,專業膠片對於儲藏、保存、衝洗的要求極為苛刻,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把一張完美的照片變成一張廢片。

注意不僅是專業膠片需要注意儲藏與保護,所有的膠片都有一個共性,易受高溫、潮溼、有害氣體的侵害,如果沒有那麼好的儲藏條件,可以把膠片存在密閉的空間內,這樣膠片就能夠避免一定的侵害了。

時代的更迭使膠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但是膠片仍是一個叫很好的存在,他其實對於拍攝和學習都有著一定的意義,因為每按一次快門都是支出,所以運用膠片使得我們每一次出片都要再三糾結,從而提高了出片率,但是數碼時代為我們帶來了容錯,所以說不論是什麼工具,只要用好了手頭的工具,都能獲得一定的成就。

#攝影#

相關焦點

  • 《光影傳奇》:膠片的故事與膠片電影守護人的崇高禮讚
    本片第一集《浴火》從電影膠片的易燃性開始,講述大量電影膠片滅失於失火與戰火中。本集宗旨並非具體探討電影膠片被燒毀的歷史本身,而是說明電影膠片生命脆弱,命途坎坷多舛,亟需專業性搜集、保藏。於是中國電影資料館應運而生。其成立正是為了搜集、保藏電影膠片,電影資料館工作人員的基本職責則是對電影膠片進行保健呵護、祛病延年。
  • 復活吧老膠片!零成本製作超強翻拍器
    近日筆者在整理家中雜物的時候,從床底發現了那些被遺忘的膠片,在家中檯燈的照耀下我發現膠片上的印記依舊清晰可見,然而當年洗出的照片,卻隨著早已不見了蹤跡,於是我決定,用一套很惡俗的方法讓老膠片復活,用我微薄的力量去揭開那段被塵封的記憶。
  • 細說膠片攝影的魅力
    一位資深攝影家曾發出疑問:「現代的工藝、現代的材料都和過去不可同日而語,為什麼今天做的鏡頭反不如過去呢?」這話只說對了一半。當代很多數碼鏡頭在銳度、解像力等方面遠遠超過了過去。著名演員陳紫函於濟南大明湖。富士68+富士velvia 100反轉片。玩沙。哈蘇201相機+堅無敵100mm鏡頭。堅無敵以拍攝柔光見長,整個畫面自然流暢。依爾福FP4 125膠捲。
  • 在數碼時代玩膠片,他和他的「膠攝」群像
    記者 | 鄒燕平 井顯昊編輯 | 梁民達 S/N全文共2639個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九年前,當時全球最大的膠片生產商柯達公司宣布破產。五年前,上海電影技術廠關閉了國內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去年3月,富士公司宣布結束黑白膠片和相紙銷售。近兩百年歷史的膠片攝影看上去已經揮手告別。
  • 凡是攝影微影賽(166)-《彩色膠片》
    微影賽主題 毫無疑問現在是數碼時代,但我們還有不少人有膠片情結,今天我們來玩情結,膠片照片,而且是彩色的。 本期主題:彩色膠片。 投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1年1月23日(周六)晚8點 投稿方式 關注「凡是攝影」微信訂閱號,在首頁最下面的對話框裡給我們發來你的作品。可簡單敘述作品背後的故事。
  • 給試圖嘗試膠片相機的你 (自動相機篇)
    三: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這期我不做手動膠片機而是佳能自動相機的原因。 PS:我們之所以使用使用膠片相機,更多出於對膠片豔麗多彩的色調的憧憬,所以,一臺美觀實用,不易出錯的相機才是最重要的。我想我跟許多寫膠片機指南的作者用意最大的不同在於我總是優先替你規劃好放棄這些機器的成本有多低。對待器材千萬不能熱昏頭,不管膠片/數碼。
  • 富士X-S10相機體驗膠片色彩人像
    這臺相機與我們以往印象裡的富士有所不同,外觀布局上並沒有那麼「富士」,而且機身設計小巧精緻,但是性能和配置上卻又比肩富士旗艦級無反相機X-T4。更重要的,富士X-S10搭載了18種膠片模擬色彩,很多人都喜歡使用富士膠片模擬來掃街,拍攝更多樣色彩的照片,但是筆者今天要攜帶富士X-S10去拍攝人像,一起看看膠片模擬色彩下的人像照片表現如何。
  • 體驗尼康ES-2膠片翻拍器
    現在使用膠片拍照的用戶應該不多了吧?但是往前推30年膠片相機絕對是家家戶戶的拍照主力軍,而再往前推七八年,膠片相機也是無數剛接觸攝影的大學生最喜愛的文藝利器。手裡的膠片拍完之後怎麼辦?之前的選擇是衝出來,後來的選擇是使用掃描儀掃描。但是實際上膠片還有一種保存方法,就是直接使用數位相機翻拍。
  • 將攝影師帶離舒適區 選擇膠片拍攝的5個理由
    攝影師Samantha Stortecky對膠片攝影有著濃厚的熱愛,從他高中時代開始攝影開始,膠片攝影就是他最喜歡用來表達藝術的媒介之一。最近,他分享了他認為應該拍攝膠片的五個原因。1.拍攝膠捲將攝影師帶離舒適區拍攝膠片時,攝影師沒有機會在相機背面看到正在拍攝的內容,這一點也是對膠片感興趣卻不敢輕易嘗試的人最大的擔憂,無法實時查看圖像讓人心生畏懼。當我開始拍攝膠片時,我不得不將自己推離舒適區。由於無法在相機背面看到圖像,所以我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嘗試新事物。
  • 富士膠片X-SPACE影像共享空間正式開業
    在X-SPACE,凝聚了一個攝影人從愛好者、到深度用戶、再到職業攝影師,每一個階段所有需要的器材和配件,每一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富士膠片相機系統」。攝影初學者能夠在這裡找到拍攝教育、操作實踐、攝影后期、照片輸出的全面支持和服務;而攝影「高玩」和職業攝影師更可盡享Sharing Studio專業影棚帶來的暢快體驗:擁有上海市中心黃金地段少見的50平米大空間專業影棚,不出市區即可便捷完成攝影任務;布朗燈等百萬級專業設備及富士膠片全系列數位相機和鏡頭隨時standby,「空手」而來也能拍個盡興;攝影人甚至可以用所持的任何品牌相機進入Sharing Studio
  • 用膠片玩攝影會比數碼玩攝影要學得更快嗎?對初學者的4個建議
    如果是想從事攝影專業,從膠片開始是個好選擇,但如果非專業攝影人士,玩膠片只是出於情懷的話,並不太建議!玩膠片的成本問題野馬哥也是從膠片時代開始玩相機的,第一臺相機是佳能的EOS 50EQD,機器貴不說,膠捲也貴,一卷36張,得20塊錢左右,然後還得要衝洗的費用。
  • 膠片濾鏡 App「Fimo」入門詳細解說大量樣片
    通過 App Store 內購第一時間發布的膠片濾鏡。(iPad 還沒有適配,bug沒有解決,UI還得重新繪,優先等級會延後,不過按照iphone版本一樣能用,但是記得喲啊關了自動旋轉就沒有bug了)安卓版本暫時來說半成品,由於安卓的機型多,適配耗時間,還有內購帳號,等一系列因素。
  • 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彩色膠片」
    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彩色膠片」 2021-01-18 1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寶麗來推出新款印表機:可將手機照片翻拍成膠片相紙
    雖說現在是數碼時代,但仍有不少人對膠片迷戀不已,而現在要將數碼照片還原成膠片也有很多方式,比如將照片導入印表機後再列印出來等等。最近,寶麗來發布了一款新的印表機,名為寶麗來實驗室(Polaroid Lab),它轉換數碼照片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將手機放在印表機,翻拍一下,即可變成膠片相紙。
  • 膠片季回歸 500膠片相機漂流創作計劃招募啟動
    膠片季,活動期間集結了陳榮輝、汪瀅瀅、劉江嶺三位攝影師作品呈現《顆粒》膠片攝影聯展;發起ACROS膠片外拍、夏日幻燈放映會、暗盒DIY手工課等15場線下攝影活動;現場更有一面由膠片的回憶組成的「打卡牆」,耗費6000隻暗盒、24小時的布置心血。熱愛攝影的我們,曾一起品嘗這名為色彩與記憶的夏天。2020年夏天,這場膠片狂歡將再度續寫!第二季「Hi,Film!」
  • 30款復古仿膠片APP,高級小眾易出片
    有多相機模式,也可錄像。ios&安卓下載免費。解鎖更多功能。Darkr:三顆星逼格很高的app,專業感十足。模擬黑白膠片機,拍出來的照片很細膩且質感好,拍完可以去暗房對底片進行處理,妥妥的大片感。ios下載免費。同解鎖更多。Dkon:兩顆星3種膠捲可選,有模糊效果,取景器有點小。
  • 膠片速度是什麼?看著很陌生,一看英文簡寫大家都知道
    膠片速度看著陌生嗎?很陌生,但ISO呢,了解數位相機的朋友對ISO肯定不陌生。膠片速度是專指對光的敏感程度。膠片速度越快,對光愈敏感,就是說,在膠片上記錄影像所需要的光量愈小。美國標準協會(ASA)最早建立了一套關於膠片感光度測定和計算的方法就是ISO,也可以叫ASA,ASA/ISO 100或者ISO/ASA 100都是一樣的,ISO就是膠片速度。平時我們在數位相機或者以前老式的膠片上經常看到ISO100或ISO200或ISO1000等等。這些字母代表膠片速度,關鍵是數字說明什麼?
  • 膠片風天空怎麼調?一部手機就夠了
    確實,在攝影中,不同的設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畫面的質量和最終的效果,但並不代表設備決定一切,比如我們今天說的膠片相機獨有的復古褪色效果,其實可以利用一部手機,通過後期的調整,得到實現。本文共計:1028字,推薦閱讀時間:3分鐘。
  • Ilford推出Sprite 35-II膠片相機 售34.95美元
    在使用簡便的膠片相機仍然鼎盛的時期,伊爾福德(Ilford)的高品質 35mm 相機曾吸引不少粉絲。不過就算到了這個數位相機 / 手機拍照才是主流的新時代,仍有一幫愛好者不願輕易放棄膠片的質感。為此,Ilford 特地推出了新款 Sprite 35-II 膠片相機。
  • 《信條》幕後 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大部分精彩畫面
    《信條》幕後 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大部分精彩畫面  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備受期待的科幻巨製《信條》 將於9月4日登陸全國IMAX大銀幕。影片驚人的想像力和視覺效果獲得炸裂先期口碑,媒體贊爆諾蘭「將視覺奇觀推進到一個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