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彩色膠片」

2021-01-21 澎湃新聞
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彩色膠片」

2021-01-18 13: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凡 | 是 | 攝 | 影 |

從膠片一統天下,到慢慢被數位相機替換,這是科技的進步,但要拍出好的照片,還是要靠相機後面的人——我們自己的進步。

Bruno Barbey

中國

Bruno Barbey

中國

Helen Levitt

Helen Levitt

Helen Levitt

Paolo Roversi

義大利

Paolo Roversi

義大利

Paolo Roversi

義大利

Paolo Roversi

義大利

Paolo Roversi

義大利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Robert Capa

Stephen Shore

Stephen Shore

Stephen Shore

Stephen Shore

Stephen Shore

Stephen Shore

Mark Power

美國

Mark Power

美國

Mark Power

美國

Mark Power

美國

END

—【凡是攝影】—

| 帶你進入攝影大師的世界 |

原標題:《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彩色膠片」》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膠片,彩色,攝影師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細說膠片攝影的魅力
    除了學習數碼攝影,膠片拍的也不少。說真的這年頭拍點膠片不容易,除了膠片價格日漸上漲,衝洗點越來越少外,出去拍攝也令人躊躇,常常會被圍觀,有好奇者,有批評者,有不屑者,說有錢燒的大有人在,說為出風頭的也不在少數。編輯向我約稿,我斟酌了半天,還是決定抓住這個機會,申明一下我拍膠片的原因。(文/圖 六月)著名演員陳紫函。富士68相機,伊爾福FP4底片。
  • 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集體照」
    Bischof1950深瀨昌久1978 日本深瀨昌久1978 日本植田正治1949日本END—【凡是攝影】—原標題:《著名攝影師鏡頭下的
  • 凡是攝影微影賽(166)-《彩色膠片》
    微影賽主題 毫無疑問現在是數碼時代,但我們還有不少人有膠片情結,今天我們來玩情結,膠片照片,而且是彩色的。 本期主題:彩色膠片。 投稿時間 即日起至2021年1月23日(周六)晚8點 投稿方式 關注「凡是攝影」微信訂閱號,在首頁最下面的對話框裡給我們發來你的作品。可簡單敘述作品背後的故事。
  • 哈利·格魯亞特:令人激動的彩色攝影傳奇
    因為熱愛電影來到巴黎  哈利·格魯亞特1941年出生於比利時安特衛普,他的父親在愛克發(Agfa)膠片工廠就職並經常測試新款膠片,哈利很早便對攝影產生了興趣。但為了追隨藝術的夢想,他離開了在他看來「無聊」的家鄉而移居巴黎,「巴黎有很多我聽說過的攝影師,巴黎更有好的電影,我從電影裡學到了一切,」哈利回憶道。
  • 膠片時代早已過去,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愛玩膠片?
    膠片在過去的攝影中是一個必須的存在,它在沒有數碼信息存儲技術的過去誕生,在如今數碼時代的快速發展中沒落。即使現在的數位相機多麼的先進,仍然有人去收集使用那些具有年代感的膠片相機,更有攝影師認為它是一種情懷,我也不例外。
  • 攝影的黑白與彩色模式比較
    黑白VS彩色對於這個話題,爭論的是比較多的,有的喜歡黑白,有的喜歡彩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的認為要根據創作需要來選擇。至於究竟是黑白好還是彩色好,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從實事求是的角度出發來認識這些事實上客觀存在的觀點,有必要了解攝影的發展。
  • 哈利·格魯亞特,揭開歐洲彩色攝影的新天地
    一直以來大家見過太多「黑白」藝術攝影,今天館長給大家推薦點「不同尋常」的彩色的攝影。這些作品不僅色彩繽紛,還勾勒出東西文化的輪廓見證了攝影師跨越世界地理的痕跡。從「西歐十字路口」的比利時到「非洲西北部王國」摩洛哥,由「佛教聖地」印度到「金字塔之國」埃及,哈利·格魯亞特用相機記錄下東西方的微妙光感變化,那些光和影的細小異樣。在他的作品中,「沒有故事可言,攝影只是關於形狀和光線的問題。」每一位藝術家,其實歸根結底到每一個人,都是足夠特別的存在,獨一無二。
  • 將攝影師帶離舒適區 選擇膠片拍攝的5個理由
    攝影師Samantha Stortecky對膠片攝影有著濃厚的熱愛,從他高中時代開始攝影開始,膠片攝影就是他最喜歡用來表達藝術的媒介之一。最近,他分享了他認為應該拍攝膠片的五個原因。1.拍攝膠捲將攝影師帶離舒適區拍攝膠片時,攝影師沒有機會在相機背面看到正在拍攝的內容,這一點也是對膠片感興趣卻不敢輕易嘗試的人最大的擔憂,無法實時查看圖像讓人心生畏懼。當我開始拍攝膠片時,我不得不將自己推離舒適區。由於無法在相機背面看到圖像,所以我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嘗試新事物。
  • 攝影師鏡頭下最迷人的日本街貓
    來自日本的攝影師Masayuki Oki正是其中一位為貓咪深深著迷的人,致力於捕捉日本街道上這些小動物的身影,而其細緻、精巧的影像總讓人誤以為它們活生生的出現在自己眼前,也在Instagram上也吸引了廣大貓粉追蹤,相信愛貓的你也會立刻迷上他的作品!
  • 照相館攝影師鏡頭下的民國北京
    但這也只是他在北京用照相機記錄的眾多歷史事件中的一件,1929年8月2日的《南華早報》這樣評論他的離開:「詹布魯恩先生在京開設照相館19年,他的作品蜚聲海內外,曾用鏡頭記錄下了這期間發生在北京的幾乎所有重大事件。」詹布魯恩在北京使館街開設照相館的時間段,恰好同民國北洋政府統治的時間相吻合,因而他拍攝的這些珍貴的歷史影像,從某種意義上說構成了一部民國北洋政府影像史。
  • 到底是黑白攝影好,還是彩色攝影好,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
    很多攝影師都各自有自己的觀點,關羽好還是不好這個事情,我們今天來一起聊聊。到底哪種攝影表現更好:彩色還是黑白?現在,在我們開始談論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退後一步,精神上伸展並收集自己,這樣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我們實際上有趣的問題。我們不是在這裡為廚房挑選油漆。這不是什麼看起來最好的問題,也不是對個人品味可能優於什麼的探索。不可否認,我甚至在如何處理這個話題時也在努力。
  • 國外攝影師鏡頭下的小動物美呆了,生動的鏡頭語言會說話
    國外攝影師鏡頭下的小動物美呆了,生動的鏡頭語言會說話 2020-11-27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伊爾福復刻60年代膠片相機 推出Sprite 35-II
    對於玩不起可換鏡頭膠片相機的文藝青年們有新選擇了,英國膠捲製造商伊爾福推出了新款傻瓜式膠片相機Sprite 35-II,它採用了可換膠捲設計。它採用旁軸設計,帶有一個取景器,使用135膠片,搭載了一支31mm F9定焦廣角鏡頭,快門速度鎖定在1/120s,內置了閃光燈,用於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補光,提供了一個長達15秒的夜拍模式,相機重量為122g,大小為119mm (W) x 67 (H)mm x 44mm (D),提供黑色與銀黑色兩個版本。
  • 富士膠片X-SPACE影像共享空間正式開業
    X-SPACE共享空間的開業拓寬了影像和藝術的邊界、激發影像愛好者藝術創造活力;同時致力為影像行業從業者打造一體化解決方案平臺,為攝影師、視覺藝術人士提供創作與對話的共享平臺,促進影像藝術文化交流與攝影器材共享的線下聚集地。不僅是富士膠片全球首家X-SPACE,也創造了行業首個多維影像共享空間概念。
  • 相機收藏-徠卡(Leica)膠片相機固定鏡頭系列相機之leica 0
    最早製作的7臺相機中,焦平面快門不是自動關閉的,所以在過片的時候需要使用一個鏡頭蓋蓋住鏡頭,並且相機自身帶了鏡頭蓋,鏡頭蓋用繩子連接到相機主體上的一個小支架上。不過即使第二批生產的可自動關閉快門的機器上依然保留了下來,可以有效保護鏡頭鏡片不被劃傷和減少灰塵,取景器(摺疊式或伸縮式)位於鏡頭正上方。快門速度及手動過片,通過以恆定速度移動快門幕簾的縫隙寬度來控制快門速度。
  • 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貓島,都是什麼樣的?
    日本攝影師鏡頭下的貓島,都是什麼樣的?對於喜歡貓的遊客而言,每次來日本旅行,必不可少的打卡勝地,就是——貓島。接下來,讓我們跟隨當地攝影師的鏡頭,一起走進日本的貓島,來看看生活在這裡的萌寵,都可愛成了什麼樣子?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所謂的「貓島」其實是位於日本福岡縣北九州市內,距離福岡縣北九州市10km的北方,是一座面積只有0.26平方公裡,14戶人家居住的小島。
  • 攝影師豆桑——蜂鳥網「骨灰」富士玩家的自白
    哈嘍大家好,我是攝影師豆桑,也是富士的籤約攝影師,為富士拍攝過許多官方樣片。作為一名富士的「死忠粉」,我希望通過今天的視頻,和大家聊一聊我的富士鏡頭的選擇,我最喜歡的富士相機功能,還有一些使用富士相機的小技巧。
  • 攝影師鏡頭下的日本景色,美到極致,原來就是這樣
    攝影師鏡頭下的日本景色,美到極致,原來就是這樣每次一提起日本的景色,很多讀者粉絲們都會想到那些出現在日劇動漫當中的場景,其實這些場景並不是虛構的,很多構圖往往就是來自實際的生活取景。如圖所示,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在這位攝影師鏡頭下的日本景色,就有著不輸動漫的場景,美到極致,原來就是這樣!春日裡面有著滿山的紅櫻,像極了粉紅的地毯,鋪滿了山野;夏日的夜晚有著花火大會,騰空而起的煙火,綻放出一抹又一抹的浪漫。
  • 在野外動物攝影師的鏡頭下, 獅子也變溫柔了!(組圖)
    ,有專門拍人像的,有專門拍風景的,也有偷拍明星私生活的,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種攝影師叫做野外動物攝影師,聽名字大概就知道是拍什麼的啦。這些攝影師每天都混跡在森林原野之中,拍攝各種動物,也難免暴露自己。有時候為了拍出好的作品往往蹲點好幾天,所以漸漸地,動物們也把攝影師當成了朋友,甚至將相機都據為己有。
  • 復活吧老膠片!零成本製作超強翻拍器
    近日筆者在整理家中雜物的時候,從床底發現了那些被遺忘的膠片,在家中檯燈的照耀下我發現膠片上的印記依舊清晰可見,然而當年洗出的照片,卻隨著早已不見了蹤跡,於是我決定,用一套很惡俗的方法讓老膠片復活,用我微薄的力量去揭開那段被塵封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