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兩三歲了還只會叫媽媽,家裡很著急,是寶寶太笨了嗎

2021-01-08 映雪麻麻

寶寶在一歲左右就能說話了,他們嘴裡可以發出一些簡單聲音,學會了叫阿姨、媽媽等。媽媽聽到寶寶說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寶寶開口時可以增添許多樂趣。隨著寶寶長大,他們認知能力加強,能快速學會更多詞語,甚至有的孩子兩三歲就能上電視唱歌跳舞。可是生活中個別孩子說話很慢,到了兩三歲還只會叫媽媽,真是愁死媽媽了,這是什麼情況呢?

一.寶寶說話少的原因

1話少多數是正常的

孩子發育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寶寶說話能力發展早,有的活動方面比較強。只要寶寶語言發展沒有太過滯後,媽媽不必過於擔心,不要刻意和一些說話早的孩子對比。寶寶能聽懂媽媽的話,說明其智力正常。

2孩子可能有疾病

如果孩子除了說話晚,同時還伴隨著其他一些表現,比如感知能力低,缺乏空間判斷力,運動不協調,那麼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這種病是大腦病變引起的,孩子有表達障礙,不能和正常兒童那樣正常交流,只能用手勢表達。孩子發聲困難,講話緩慢,媽媽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這些症狀也是語言困難的表現,媽媽都要引起重視。

二.如何培養寶寶說話習慣

1訓練寶寶注意力

媽媽在平時和寶寶接觸過程中,要注意訓練下他的注意力,給予他感官上刺激。鼓勵寶寶用多種感官認識周圍事物,媽媽用多種玩具吸引孩子注意,讓他們產生興趣,產生求知慾望。

2多和寶寶說話

寶寶不愛說話可能是受媽媽影響,媽媽在生活中要和寶寶多互動,陪寶寶玩遊戲。孩子說話時,大人要仔細傾聽,觀察他們的動作表情,交流過程中,寶寶性格也會開朗起來。孩子說話可能有許多錯誤,媽媽要認真解讀孩子的意思,不要打擊他,給他們建立自信感。

3多讓寶寶參加活動

家裡有個內向寶寶,媽媽要主動讓他和別的小朋友接觸。他們同齡人在一塊時有更多話題,小孩子的天性容易得到釋放,寶寶敢於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這對鍛鍊他們語言能力有很多幫助。家長應給孩子製造更多表達的機會,不替孩子說話、擋話等,寶寶說話越多,性格會更外向,他們語言能力就會進步很快了。

相關焦點

  • 寶寶只會叫爸爸,媽媽急得要跳樓,專家:不是孩子笨是你太焦慮
    最近看到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杭州一位全職媽媽的寶寶現在16個月大,但是卻只會叫「爸爸」,媽媽心裡已經是非常著急,老公又埋怨她只是看手機不陪娃,夫妻兩人又因為這個大打出手,最後這位媽媽手持菜刀跨上窗戶,氣得要跳樓。 孩子不說話,爸爸媽媽心裡真的是非常著急。而我發現身邊這樣「語遲」的孩子也是越來越多。寶爸寶媽互相埋怨和指責,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
  • 寶寶2歲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算不算說話晚?怎麼辦?
    自從 #精彩媽媽# 開設了「問專家」的欄目,後臺就收到了很多媽媽們的育兒疑問。在眾多疑問中,問的最多的是孩子說話晚的問題。尤其是孩子2歲之後,只會叫爸爸媽媽,發音不清楚,家長才開始著急。但是孩子說話晚既不能食補又不能醫補,只能幹著急。「哎呀,是不是這孩子智商有問題?」「細思極恐,不會是啞巴吧?」
  • 一歲四個月孩子還只會叫爸爸媽媽?一個小方法,孩子早說話
    鄰居家寶寶潤潤,已經1歲4個月了,但是只會叫爸爸媽媽,外婆,其他話根本不說,有時候急了還會發脾氣,看著這小小的人兒,居然還摔東西,把潤潤媽媽氣壞了,但是孩子這麼小,也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的。平時自己又總上班,主要是外婆帶他,看起來,兒子也是很不願意聽她的。
  • 寶寶已經一歲半了,只會叫媽媽,該怎麼辦呢?
    寶寶已經一歲半了,但說話吐字不清晰,都是依依呀呀的說話,也只會叫媽媽,該怎麼辦呢?一歲半的寶寶會叫媽媽,能聽明白,只是表達不清晰而已。根據你的描述,寶寶智商沒問題,如果沒有其他生理上的缺陷,不用擔心。孩子說話早晚主要跟語言環境有關。
  • 如果一個兩歲寶寶只會叫爸爸媽媽,你該怎麼辦?
    因為職業關係,我們經常遇到這類情況,家長遇到孩子語言異常的情況,直接就去找語訓機構,急於矯正,恨不得馬上就見效果,這些父母的內心其實人人都可以理解,畢竟對孩子的愛是母親的天性,那些心情我們每天都感同身受!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都不同。
  • 有人說孩子的智商遺傳母親,如果媽媽很笨,會影響到孩子嗎?
    2、媽媽「很笨」一定會影響到孩子,但是具體要看這個所謂的笨是笨在了哪個方面,如果是育兒早教方面太「笨」,那對孩子幾乎可以說是在劫難逃;然而即使媽媽智商傲人或是女學霸、女強人,只要不會帶孩子不懂怎樣更好地培養孩子,那寶寶也沾不到什麼光(育兒早教通常不需要高智商,而是需要高「愛商」和高「育兒商」)。
  • 寶寶2歲還不會說話,是孩子發育緩慢嗎?
    相信做父母的都有體會,眼看著寶寶一天天長大,從會坐、站立,到會走路、說話,每一步成長都會讓家長非常有成就感。不過有的家長可能也發現了,在家裡看孩子哪兒哪兒都好,一帶出去,就免不了懷疑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問題,因為和別的孩子一比較,自家孩子就跟發育不良似的,樣樣落後於人。
  • 我家寶寶15個月只會叫爸爸,這個孩子卻能講那麼多話,開掛了吧?
    15個月的寶寶能開口說話了嗎?可以,只不過大多數都只會叫爸爸、媽媽而已,再厲害一些的,也就加個奶奶或者爺爺。然而今天要講的這位寶寶,15個月大卻能跟爸爸對答,簡直是「厲害炸了」。爸爸問:告訴爸爸你屬什麼?寶寶:屬豬。爸爸:你姓什麼?寶寶:姓於。爸爸:你叫什麼名?寶寶:於佳冉。
  • 寶寶1歲了還不會走?很正常,沒必要著急!
    最近有一位寶媽向我求助:「我和閨蜜前後腳生娃,兩個寶寶身高和體重也差不多,現在兩個寶寶都一歲了,閨蜜家的走起路來穩穩噹噹,我家卻還要扶走,這可怎麼辦?」其實,這種現象很正常,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成長發育規律,家長真沒必要為此著急。育姐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寶寶大運動技能發育時間表,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 快一歲了頭髮還很少,寶寶到底缺啥?
    春天來了,一摘下帽子,寶寶的「髮型」一覽無遺,讓很多媽媽陷入了這樣幾連問中:「娃的頭髮又黃又稀,是不是營養不夠?」「怎麼快1歲了還是小光頭,別以後像爺爺一樣禿頂哦!」「後腦勺禿那麼一塊,還不趕緊補鈣!」……What???
  • 《海綿寶寶》中派大星最笨的一集,認錯了爸媽,還傷害了海綿寶寶
    下面就讓野原帶你們看《海綿寶寶》中派大星最笨的一集,看看派大星到底是有多笨?動畫片《海綿寶寶》中有一集叫做笨笨的派大星這一集,在看完這一集之後,我是真的又重新刷新我的派大星的認識,派大星真的好笨好呆,連自己的父母都能認錯,更可氣的是派大星還傷害了幫助他的海綿寶寶的心。
  • 三歲孩子只會說「爸爸媽媽」,語言發育遲緩不可怕,家長要這樣做
    世上最動聽的語言,一定是來自於孩子。著名育兒專家蒙臺梭利最近,一位媽媽留言道:孩子總是不願意開口說話,越叫他說話,他越是不說。別人家的孩子特別能說,而自己孩子卻連說話都不會,三歲了只會說爸爸媽媽。這可怎麼辦呢?
  • 4歲寶寶媽媽餵飯吃,2歲寶寶自己吃飯,讓孩子主動吃飯,要注意這樣做
    當寶寶用手抓飯吃時,當寶寶用勺子吃飯弄得到處都是時,你是不是就會忍不住阻止寶寶,然後餵他吃飯?最好不要這樣做,從寶寶自己拿起勺子開始,我們就可以試著培養寶寶自己吃飯。 在一次聚餐中,餐桌上有二個寶寶,一個男孩叫壯壯4歲,一個女孩叫優優2歲。
  • 17歲大男孩的生殖器,像兩三歲孩子……這件「小事」,千萬別忽視
    醫生給他做體檢時,頓時愣住了——這個17歲的大男孩,「小雞雞」還像兩三歲的孩子,完全沒有發育,甚至連毛毛都沒有長出來。「醫生,我從小.........就這樣。」看到醫生的詫異,小辛不好意思地解釋。目前的說法有很多——•遺傳有部分隱睪寶寶,有明顯家族史。•孩子早產蛋蛋下降過程還沒完成,孩子就出生了。早產的孩子,隱睪發病率相對較高。•孕婦年齡大、太胖、內分泌有問題等如果孕媽體內的激素水平異常,可能導致孩子的睪丸下降異常。
  • 為何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父母們不用太著急,看看是不是這些原因
    寶寶什麼時候會開口說話一直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很多孩子在7-8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一些"媽媽""爸爸" 的普通說法,但是有的孩子直到1-2歲還是沒有辦法講清楚,遇到後者的情況,很多父母就擔心孩子是不是發育遲緩,然後給孩子買各種營養品,但是也不濟於事,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有多種情況,所以我們要結合自身情況去考慮
  • 寶寶幾個月開始會叫爸爸媽媽?先叫爸爸還是媽媽?
    當寶寶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的時候,所有爸爸媽媽瞬間覺得心都融化了,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布,我的寶寶會叫「爸爸」「媽媽」了,她多可愛、多漂亮呀!為了他傾盡所有都願意!其實很多寶寶第一次叫「」爸爸「媽媽」時 她並不知道其中的含義,也並沒有所指,他只是單純的在發「baba」"mama"的音而已。當孩子發現他在發「ba」「ma」的音時,身邊的人會表現出非常驚喜和愉悅的表情,這會鼓勵他繼續嘗試,因為這個時候他最喜歡看到親近人的笑臉。
  • 寶寶已經2歲了只會叫「媽媽」怎麼辦?有5個原因媽媽對照檢查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最近有些家長很苦惱,為什麼自家的孩子說話這麼晚甚至還不會說話?有位媽媽特地加入了很多家長群,向一些有經驗的寶媽們詢問如何讓孩子開口說話。這位媽媽說,孩子已經2周歲了,但是一直沒有說話,只能隱約發一些擬聲詞,最多說一個疊詞「媽媽」。
  • 孩子兩歲了,只會叫爸爸媽媽,不會其他的表達,怎麼辦?
    不少家長心急如焚,孩子兩歲了,只會叫爸爸媽媽,不會其他的表達,怎麼辦?出現這種情況有以下幾個原因:①口腔肌肉鍛鍊得少。有些孩子輔食添加得比較晚,咀嚼能力比較弱,加上後期所吃食物偏軟居多,更是缺少了咀嚼的機會,口腔肌肉沒有辦法得到充分地鍛鍊,而我們說話是需要口腔肌肉的協助。②前期語言輸入較少。代養人不太愛講話,給到孩子的語言輸入較少,孩子缺乏語言學習的環境和機會,而輸入又是輸出的基礎。③家長太懂孩子。
  • 寶寶尿床後,經常被父母訓斥,長大後會很小氣、很保守
    時間一長,孩子就變皮了,媽媽再批評他時,他就會用手摸著『地圖』說:「好看。」寶寶到了兩三歲,我們都希望他能夠不尿床,經常洗床鋪真的很麻煩,而且到了這個年齡,寶寶已經不願意再用尿不溼了,你給他穿上尿不溼,他自己也會扯下來,我家二寶就是如此,到了一歲半以後,每次給他穿尿不溼,他都哭鬧。若在他睡著後,悄悄地給他穿上,晚上有尿意之後,他也會將它扯下來,不願意尿在裡面。
  • 4歲寶寶超市拿了草莓就要吃,媽媽制止,卻被寶寶叫「壞媽媽」
    案例:4歲寶寶超市拿了草莓就要吃,被媽媽制止,卻被寶寶叫「壞媽媽」!寶媽小月有一個4歲的兒子,平日裡一直都是由奶奶帶娃的,但是讓寶媽小月沒想到的是,由於老人的溺愛,4歲兒子有了很多壞習慣。在一個周末,寶媽小月帶著兒子去逛超市購物,就發生了一件讓寶媽小月非常頭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