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一歲左右就能說話了,他們嘴裡可以發出一些簡單聲音,學會了叫阿姨、媽媽等。媽媽聽到寶寶說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寶寶開口時可以增添許多樂趣。隨著寶寶長大,他們認知能力加強,能快速學會更多詞語,甚至有的孩子兩三歲就能上電視唱歌跳舞。可是生活中個別孩子說話很慢,到了兩三歲還只會叫媽媽,真是愁死媽媽了,這是什麼情況呢?
一.寶寶說話少的原因
1話少多數是正常的
孩子發育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寶寶說話能力發展早,有的活動方面比較強。只要寶寶語言發展沒有太過滯後,媽媽不必過於擔心,不要刻意和一些說話早的孩子對比。寶寶能聽懂媽媽的話,說明其智力正常。
2孩子可能有疾病
如果孩子除了說話晚,同時還伴隨著其他一些表現,比如感知能力低,缺乏空間判斷力,運動不協調,那麼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這種病是大腦病變引起的,孩子有表達障礙,不能和正常兒童那樣正常交流,只能用手勢表達。孩子發聲困難,講話緩慢,媽媽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這些症狀也是語言困難的表現,媽媽都要引起重視。
二.如何培養寶寶說話習慣
1訓練寶寶注意力
媽媽在平時和寶寶接觸過程中,要注意訓練下他的注意力,給予他感官上刺激。鼓勵寶寶用多種感官認識周圍事物,媽媽用多種玩具吸引孩子注意,讓他們產生興趣,產生求知慾望。
2多和寶寶說話
寶寶不愛說話可能是受媽媽影響,媽媽在生活中要和寶寶多互動,陪寶寶玩遊戲。孩子說話時,大人要仔細傾聽,觀察他們的動作表情,交流過程中,寶寶性格也會開朗起來。孩子說話可能有許多錯誤,媽媽要認真解讀孩子的意思,不要打擊他,給他們建立自信感。
3多讓寶寶參加活動
家裡有個內向寶寶,媽媽要主動讓他和別的小朋友接觸。他們同齡人在一塊時有更多話題,小孩子的天性容易得到釋放,寶寶敢於做一些平時不敢做的事情,這對鍛鍊他們語言能力有很多幫助。家長應給孩子製造更多表達的機會,不替孩子說話、擋話等,寶寶說話越多,性格會更外向,他們語言能力就會進步很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