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隻鳥棲居!湯崗子醫院好生態引來幾十種鳥安家

2021-01-20 瀟湘晨報

野雞林間嬉戲、伯勞鳥湖面捕食、黃鸝鳥樹上歌唱……17日,記者獲悉,生態越來越好的湯崗子醫院,引來四五十種鳥在此聚集安家。湯崗子醫院成為鳥兒的天堂,拍鳥愛好者的青睞之地。

住院20多年的患者陸廣維是攝影愛好者,他非常喜歡拍鳥,20多年間拍攝了無數張在湯崗子醫院院內棲息的各種鳥的圖片。據他介紹,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園區內鳥兒種類日漸增多,從原來的十幾種,發展成了現在的四五十種,野雞、翠鳥、黃尾鶼、綠鷺、夜鷺、池鷺、紅脅繡眼、伯勞、戴勝等市區內不常見的鳥都成了這裡的常客。他還發現,在千山景區安家的紅嘴藍鵲近兩年也飛到了湯崗子醫院,在這裡做窩繁殖。蠟嘴鳥屬於候鳥的一種,大都在東北地區繁殖,遷徙到南方過冬,但是由於湯崗子醫院的生態好,蠟嘴鳥由候鳥變為了留鳥,多年前就開始在這裡過冬。夏季是鳥兒最多最活躍的時候,如今湯崗子醫院園區內各種鳥多達數千隻。

據湯崗子醫院園林綠化科科長張允和介紹,湯崗子醫院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園區風光旖旎,碧波蕩漾,植被繁茂,擁有百年以上樹木四五十株,綠化率高達75%,良好的生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鳥兒落戶園區,荷花池、有氧步道、甲乙樓等區域是鳥兒們的集中築巢棲息地。除了自然生態好以外,醫院還為鳥兒們營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在樹上為鳥兒安放了20餘個木質的鳥窩,設立專門的餵鳥場,冬季醫院為鳥兒投食鴿糧,在樹上掛玉米,提供鳥兒過冬食物。湯崗子醫院也成為攝影愛好者的聖地,很多喜歡拍鳥的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全媒體記者 楊海霞

【來源:千山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數千隻鳥棲居!湯崗子醫院好生態引來幾十種鳥安家
    野雞林間嬉戲、伯勞鳥湖面捕食、黃鸝鳥樹上歌唱……17日,記者獲悉,生態越來越好的湯崗子醫院,引來四五十種鳥在此聚集安家。湯崗子醫院成為鳥兒的天堂,拍鳥愛好者的青睞之地。據他介紹,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園區內鳥兒種類日漸增多,從原來的十幾種,發展成了現在的四五十種,野雞、翠鳥、黃尾鶼、綠鷺、夜鷺、池鷺、紅脅繡眼、伯勞、戴勝等市區內不常見的鳥都成了這裡的常客。他還發現,在千山景區安家的紅嘴藍鵲近兩年也飛到了湯崗子醫院,在這裡做窩繁殖。蠟嘴鳥屬於候鳥的一種,大都在東北地區繁殖,遷徙到南方過冬,但是由於湯崗子醫院的生態好,蠟嘴鳥由候鳥變為了留鳥,多年前就開始在這裡過冬。
  • 331種鳥擇洛城而棲 洛陽鳥類品種居全省首位
    截至今年6月,我市共發現鳥331種,居全省首位。除了山水資源等「先天優勢」,洛陽較早興起的觀鳥活動、市民越來越強的愛鳥護鳥意識也是鳥兒青睞洛陽的原因。  331種鳥擇洛城而棲,洛陽人被贊「有福氣」  幾年前,記者從外地回洛陽工作,看到在洛龍區的景觀水系裡有一群白鷺翩躚嬉戲的場景十分詫異:鬧市區居然有鳥群嬉戲!於是,記者連忙打電話給攝影記者。對方說:「這場景洛陽天天有,算不上新聞。」  此事被記者的大學老師獲悉,他說:「洛陽人有福氣。」
  • 看嵩縣水碧林豐眾鳥棲 盡顯生態之美
    12月20日CCTV-4《今日環球》播出新聞河南洛陽嵩縣大量候鳥來到陸渾湖溼地公園越冬這兩天,數千隻豆雁來到洛陽嵩縣陸渾湖國家溼地公園越冬它們時而棲息岸邊,時而展翅翱翔由於生態系統得到修復陸渾湖溼地公園的鳥類已經由2013年的174種增加到現在的186種新增鳥類中
  • 「電力天路」鳥安家
    朱毅然 攝中新網西寧10月19日電 題:「電力天路」鳥安家作者羅雲鵬 謝莉蓉 朱毅然「這個人工鳥窩是今年5月份工程年檢期間新裝的,沒想到這麼快就有鳥入住了。」王輝介紹,鳥類的「違章建築」屢次被拆除,但它們又以驚人的速度重新把巢築好,強遷引起了鳥群強烈「抗議」。圖為電力工作人員上塔安裝人工鳥窩。
  • 3種新鳥5種絕跡鳥安家滇池 滇池溼地成鳥類天堂
    滇池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改變,5萬畝滇池湖濱生態溼地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昆明「安家落戶」,消失已久的喜鵲、烏鴉,又重新翱翔在滇池湖面上,近8種鳥類在昆明被發現,其中有3種為首次在昆發現,滇池湖濱生態溼地逐漸成為了鳥類的天堂和樂園。
  • 東莞中堂眾鳥齊棲盡顯生態之美
    中國小康網訊 記者王際娣 通訊員邱發平 近年來,東莞市中堂鎮全面推進水汙染治理攻堅戰、藍天保衛戰、淨土防禦戰等三大攻堅戰,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引來白鷺、厚嘴葦鶯等眾多鳥類棲居於此,給美麗中堂增加了幾分「動態美」。
  • 樓燕會安家,「豪宅」裡孵出了6個鳥寶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鳥寶寶出世了!」5月12日,在登封市唐莊鎮塔水磨村駐村支援扶貧的鄭州市金水區紅十字孝慈志願者服務隊隊隊長張菊在微信朋友圈報喜,她連續觀察了21天,終於等到6個可愛的鳥寶寶全都孵出來。
  • 鳥歸中堂生態靚
    ■海南藍仙鶲■黃胸鵐■林鷸近年來,中堂鎮全面推進水汙染治理攻堅戰、藍天保衛戰、淨土防禦戰等三大攻堅戰,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引來扇尾沙錐、林鷸其中,素有「環境監測鳥」之稱的白鷺在中堂更是隨處可見,蕉利村農田、鳳衝村溼地、湛翠村南堤水域等處,成群結隊的白鷺在水上嬉戲,時而飛舞,時而低頭覓食,姿態優美,引得市民們紛紛駐足觀賞、拍攝。市民稱讚,環境變好了,鳥類也隨之增多,生活環境更加舒適。
  • 優美的生態環境引來鳥兒築巢安家
    湖北宜昌市政府投資一億多元,經過十幾年的生態修復,將昔日的一條臭水溝改變成了兩岸綠樹成陰,環境優美的運河公園,生態環境的改善引來了眾多鳥兒在此築巢安家。圖為鳥媽媽尋食歸來,幼鳥正張著嘴等候。(周學森攝)湖北宜昌市政府投資一億多元,經過十幾年的生態修復,將昔日的一條臭水溝改變成了兩岸綠樹成陰,環境優美的運河公園,生態環境的改善引來了眾多鳥兒在此築巢安家。圖為鳥媽媽將食物餵到幼鳥嘴裡。
  • 白俄羅斯「國鳥」的中國故事
    然而一個有意思的事實,作為國家代表之一的「國鳥」,兩國也有極大差別,只不過恰恰相反,國土宏闊的俄羅斯,選擇「鐵翅」為國鳥,「鐵翅」鳥,亦即一種鴿子,除頭尾黑羽外,通體雪白。白俄羅斯「國鳥」的個頭則大出許多:體長超過一米二的黑鸛。更有意思的事情在於,這兩種鳥,「鐵翅」鴿子原產於中國,黑鸛也中國分布甚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
  • 我55歲 愛鳥護鳥10年 引來上千隻紅腹錦雞 觀鳥拍鳥人都稱讚好
    我叫郭東,今年55歲,是山西省翼城縣南梁鎮泉頭村的村民,特別的喜歡鳥,在村裡自覺擔當起了護鳥人,十多年間,我堅持不斷的義務餵鳥,引來幾十種珍稀野生鳥類在村子駐紮,來自全國各地的愛鳥人都來這裡觀鳥拍鳥,都稱我是鳥叔。
  • 遼寧葫蘆島:生態美引來白鷺棲
    白鷺在葫蘆島興城市羊安鄉閆屯村狼洞子屯的一處山頭「安營紮寨」,引來諸多攝影愛好者觀賞拍攝。隨著生態環境的逐年改善,自2014年3月以來,這裡的白鷺逐年增多,目前有200多隻。它們每天早上和晚上會在流經此地的興城河捕食小魚,其餘時間則在營巢處嬉戲。
  • 鴛鴦在商安家繁殖啦!商洛首次發現鴛鴦成鳥帶雛鳥畫面
    近日筆者在丹鳳丹江溼地拍鳥時發現一隻雌性鴛鴦帶著10隻雛鳥在水中覓食,這在商洛還是首次發現鴛鴦鳥繁殖的珍貴畫面。去年筆者曾對丹江溼地的6隻鴛鴦進行連續拍攝,在7個多月的時間裡,這群鴛鴦一直在同一地段活動,這證明了鴛鴦在當地已經安家,筆者也曾拍到十幾隻鴛鴦的亞成鳥(亞成鳥指初步具備獨立生活能力但尚未性成熟的鳥,亞成鳥無論雌雄羽色都接近成年雌鳥),說明很可能鴛鴦已經成功在當地繁殖,但可惜一直未能拍到成鳥帶雛鳥的畫面,鴛鴦在商洛繁殖還缺少關鍵的證據。
  • 「神話之鳥」歸來 中國最珍稀鳥類安家象山荒島
    眨眼間,它們又騰空而起,海面上升起一片灰色的精靈,幾隻白色燕鷗混跡其中,格外顯眼。它,就是有著「神話之鳥」美稱的中華鳳頭燕鷗。颱風「燦鴻」過去的7月13日,當這一熟悉的場景在象山韭山列島的鐵墩島上出現時,國際鳥盟駐亞洲部主任研究員陳承彥揪著的那顆心總算落地了。之前的7月8日,和他同在島上已駐守了多日的護鳥使者離島避險,這群精靈便成了他寢食難安的牽掛。
  • 心居來·讀書 | 什麼鳥棲什麼樹
    它們只在矮山的叢林裡啁啾。水鳥都是熟門熟路,成雙捉對,或三五成群,蹁躚而來。有的箭也似的向林間樸去,轉眼門,就隱沒於叢林深處了。老羅說,這一帶都是高大的古木。枝葉疏朗,是白鷺的領地,白鷺喜歡群居,群起群飛,有時鋪天蓋地,看去像漫山飛雪。白鷺又稱鷺鷥,有蒼鷺,草鷺,牛背鷺,白色居多,還有灰褐色的,黑色的。
  • 亳州一村莊竹林成鳥的天堂 上千隻鳥兒在此安家(圖)
    劉志亮說,現在一棵竹子上有十多個鳥窩進入夏季,走進譙城區淝河鎮楊莊村劉小廟自然村的竹林中,就會有悅耳的鳥叫聲傳進耳朵裡。從今年春天開始,這片竹林裡飛來上千隻鳥兒在此築巢。劉小廟村的村民們認為,是村子裡的生態環境良好,吸引了鳥群的到來。上千隻鳥兒在此安家6月19日上午,記者來到譙城區淝河鎮楊莊村劉小廟自然村裡的這片大竹林。雖然當天天氣較熱,當踏進竹林中,就會被周圍青翠欲滴的綠色包圍,身心也就自然而然地清涼了下來。站在竹林中,就會看到鳥兒們三三兩兩地在林間嬉戲、私語,仿佛進入了鳥的世界。
  • 天津動物園環境改善 「百鳥爭鳴」熱鬧「開演」
    天津市動物園對園中的野生鳥類進行了統計,有38種鳥類列入名單。它們雖然不是動物園自己飼養的動物,但由於園內良好的自然環境、豐富的食物以及安全的設施,使它們「自動」把這裡當成了家。它們已成為動物園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這片小天地中形成了完整多樣的小小生態系統。
  • 巢湖40隻野生鳥在東庵森林公園安新家 築起野生動物保護網
    微微細雨中,被非法獵捕獲救的33隻斑鳩與7隻七彩山雞重獲新生,從執法人員手中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懷抱,這是日前巢湖市野生動物保護專項行動放飛非法獵捕野生鳥類的一個場景。記者15日從巢湖市林業局獲悉,該市東庵森林公園內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野生鳥類放飛活動,40隻野生鳥在東庵森林公園安新家。
  • 生態環境好 鳥兒「扎堆」來靖「安家」
    這隻奪目的鳥叫牛背鷺,別名黃頭鷺、畜鷺,頭、頸、胸、背的羽毛呈鮮豔奪目的橙黃色,遠遠望去就像披著一件金色的披風。紅網時刻4月23日訊(靖州站記者 劉媛)4月22日,湖南省靖州縣渠陽鎮團結村的田野間,眾多鳥兒在此盤旋、嬉戲、覓食,田園美景與嬉戲覓食的小鳥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美麗畫卷。
  • 江蘇東臺:為鳥讓路,做好生態「加減法」
    勺嘴鷸目前在全球僅有500隻左右,有「鳥中大熊貓」的美譽。「珍稀鳥類,更會用『翅膀投票』,要求高著哩!這兩年條子泥魚蝦貝類越來越豐富、環境也不斷變好,我們鏡頭裡的小傢伙們才越來越多。」生態攝影師李東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