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與烏鴉你到底喜歡哪個,讀了白居易的詩會顛覆你的認知!

2021-01-08 劉老師的大語文

白居易號稱「詩魔」,其詩歌平淡自然,通俗易懂。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白居易也是唐代詩人中最喜歡禽鳥的詩人之一,他是有唐一代以禽鳥入詩最多的詩人。他或借禽鳥寄情,或借禽鳥寓理,或以禽鳥自況。總之,他的禽鳥詩中體現了樸素的環保思想,呼喚人們要愛惜鳥類,保護生態環境。

他還善於提取禽鳥的品質,以此來教化人心。今天我們讀的兩首詩,是白居易借詠禽鳥來呼喚孝道的。兩首對照來讀,尤其能夠振聾發聵。烏鴉和燕子,是我們最常見的兩種鳥,而我們大多喜歡燕子而討厭烏鴉,因為燕子是益鳥,而烏鴉似乎會帶來黴運。但是讀了白居易的兩首詩,會顛覆你的認知,讓你重新審視你的常識。

慈烏夜悲啼,因未盡孝道

慈烏夜啼

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這首詩講的是一個烏鴉長大了,將要反哺之時,它的母親卻去世了。這隻烏鴉非常悲傷,夜夜悲泣,只因自己未能盡到孝道,所謂「子欲養而親不待」。而不孝順父母的人,其心地還不如一隻烏鴉。現實生活中,對待父母不如這隻烏鴉的人確實大量存在。環顧一下周圍,有沒有讓你鄙視不如烏鴉的人?反思一下自己,面對這隻烏鴉,內心是否會有幾分慚愧?

雙燕終夜悲,兒去剩空巢

【燕詩示劉叟】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裡,啁啾終夜悲。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一雙燕子,辛辛苦苦地哺育著乳燕,乳燕漸漸長胖了,長大了,而成燕卻瘦了老了。它們教會了小燕子所有的本領,羽翼豐滿之後的小燕子卻一去不回,只剩下一個空巢。成燕只有夜夜悲鳴,但是它們也許應該反思,自己過去也是這樣棄巢不歸,離開自己的父母的,天道輪迴,這種遭遇又降臨到了自己的身上。在這首詩的序言裡,講到這個劉叟,辛苦撫養長大的兒子棄他而去,他很傷心,但是他自己當年也是這樣拋棄自己的父母的。白居易聽到這個故事,很是感慨。於是就借燕喻人,寫了這首詩來教化人們要孝敬父母。

應有反哺意,不枉教化功

今時今日,因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外出務工求學,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大多數父母也會鼓勵自己的孩子遠走高飛。所以近幾年的一個熱詞就是「空巢老人」。也許空巢老人這個詞的源頭就在白居易的這首詩裡。造成「空巢老人」原因有很多,其中有老人自身原因不願離巢,也有的是孩子經濟能力有限暫時沒有能力接去同巢。但是無論哪種情況,作為孩子至少對老人要有慈烏的反哺之心 。能讓老人感受到「巢空而心不空」,也不枉白居易寫這兩首詩的一番苦心。

相關焦點

  • 顛覆認知:烏鴉原來是神鳥!
    顛覆認知:烏鴉原來是神鳥!烏鴉在咱們南召叫老鴰,在咱們家鄉這塊地方,不知何時,烏鴉變成「喪門神」,變成不吉祥、給人帶來災厄的惡鳥了。小時候,每逢烏鴉鳴叫著從頭頂飛過,大人們總教我們往地上狠狠吐三口唾沫,以去除烏鴉從頭頂飛過的晦氣。並教我們唱兒歌罵烏鴉:「嘎嘎。嘠你媽,你媽死到槐樹下。
  • 你以為松鼠只吃素?但它的食譜,卻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你以為松鼠只吃素?但它的食譜,卻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松鼠身材嬌小,和黃鼠狼是差不多的。因為松鼠有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所以小松鼠在好多人的印象當中是非常招人喜歡的,在大家的認知中,松鼠最喜歡吃的是一些堅果。吃這些堅硬的東西可以幫助它們鍛鍊牙齒。
  • 白居易的奪命詩——關盼盼之死
    白居易在做校書朗的時候,一次去淮河泗水之間遊玩,期間徐州張建封尚書設宴招代了他。張尚書有一個愛妓,名叫關盼盼,關盼盼能歌善舞風姿雅態。喝的盡興的時候,張尚書就讓關盼盼出來助興,於是氣氛更加活躍。白居易因此贈詩,最後兩句是這樣的:「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
  • 你笑烏鴉身黑,烏鴉還嫌你心黑呢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鵝鵝鵝,曲項向天歌」、「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無論成語、詩詞還是名句,先人為後輩們留下了無數與鳥類有關的話題,所謂託物言志、寓情於物,每一種鳥、每一個場景都包含著古人對自然的認知或對人生的感悟, 在這其中,尤以烏鴉出現得頗為頻繁.
  •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這個角色能顛覆你對貓的認知
    在正文開始之前,小燁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在你心中,貓的形象是怎樣的?是這樣的嗎?還是這樣的?會不會是這樣的?不管是怎樣的,小燁今天要介紹的這隻貓,絕對能顛覆你以往對貓的認知。接下來,進入正文……英國作家劉易斯 .卡羅爾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相信大家都讀過,純真可愛、充滿正義感的愛麗絲;性格怪誕,卻為人直率坦誠的瘋帽子;性格開朗的白皇后……這些有個性的角色也紛紛成了人們的童年回憶。而在眾多角色中,令小燁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隻叫柴郡貓的短毛貓。
  • 高考語文古詩詞寓意順口溜:「烏鴉」「燕子」系興衰
    高考語文古詩詞寓意順口溜:「烏鴉」「燕子」系興衰 2013-01-28 16:15 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
  • 烏鴉有話說!你信嗎?
    烏鴉到底是一種什麼鳥呢?在中國,烏鴉俗稱老鴰,在很多電視劇裡或者電影裡,某個不好的鏡頭出現時,往往會伴有幾聲老鴰的叫聲。這樣的畫外音往往將現場的氣氛襯託得十分悽涼。和喜鵲相反,烏鴉往往作為一種兇鳥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烏鴉表示不服氣,它有話說:「我其實是吉祥鳥!我才是真正的報喜鳥!」
  • 為什麼快要去世的人會說聽見烏鴉在叫喚,燕子不進苦寒之家呢?
    野貓不進無病之家:貓頭鷹我們這裡見得少,不過我們這裡烏鴉還是非常多的,我們這裡俗稱老鴉,黑乎乎的,常常在秋季晴天的時候,在樹上成群結隊,密密麻麻一大片。我們這裡對烏鴉沒有好感,一直堅信烏鴉進門或者再附近交換,就意味著附近有人要去世。有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是迷信說法,但是從科學角度還是可以解釋清楚的。
  • 杜甫與燕子:鳥鳴叫響了春天|周末讀詩
    身處都市,遇到燕子的機會不多,燕子在自家築巢的情形就更少了。中國傳統觀念裡,自始便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相協相助,季節的流變是植物、動物等自然之物告訴我們的,即便如今,這樣的觀念和認知方式還有餘存。春天,是鳥鳴的季節,是燕子的季節。寫燕的詩詞自是很多,杜甫卻可不落俗套(好詩人似乎總可不落俗套)。
  • 貓到底能長多大?5種貓顛覆你的認知,網友:你確定圖5不是豹子?
    貓到底能長多大?5種貓顛覆你的認知,網友:你確定圖5不是豹子?1.緬因貓這是來自美國的一種貓咪,老家在緬因州,這也是它的名字的由來,緬因貓長著一身長而厚的毛,尖尖的耳朵,強壯有力的四肢,最重要的是,它的個頭真的很大,最大的甚至比我們常見的家貓要大上將近兩倍,再加上它那有點像獅子的面孔,在其他貓面前有一種大哥的風範。
  • 烏鴉在生理和社交認知能力上與大猩猩並列
    烏鴉以其卓越的智力而著稱-實際上,它們有時被稱為「飛行的靈長類動物」。西蒙妮·皮卡(Simone Pika)是德國奧斯納布呂克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她和她的同事們想看看烏鴉如何在各種各樣的任務中測量出靈長類動物,因此他們對八隻烏鴉進行了一次稱為「靈長類動物認知測試電池」的試驗-一系列33種不同的任務,旨在評估靈長類動物智力的各個方面。
  • 百種顏值超高的魚,考考你在魚界的認知上是青銅段位還是最高王者!
    來看看,喜歡玩兒王者榮耀的你在魚兒的認知上已經到什麼段位了?攝影師:San Yow Su1、倔強青銅此段位的玩家一般都是剛入門的新手小白,對一些最常見的小型魚品種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是苦於知識有限,並不能做到如數家珍。
  • 橘貓到底值不值得養?給它三個月時間,能顛覆你的認知!
    相對於狗狗,我更喜歡貓咪,我喜歡貓咪的顏值,也喜歡貓咪的性子。去年,我在家養了一隻英短貓,藍色的貓毛遍布全身,總是衝著我『喵喵』地叫著,非常的可愛,我總是會陪著它玩。今年情況不一樣了,因為工作太忙的緣故,我決定再買一隻貓咪,讓它倆做個伴。說做就做,我想到這件事情後,就去寵物店買了一隻橘貓。那隻橘貓小小地,叫起來聲音軟綿綿的,非常好聽。我把它帶回了家。
  • 【用日語讀唐詩】白居易——草
    【用日語讀唐詩】白居易——草 2016年01月08日10:18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詩」本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在傳入日本之後,日本人對其讀音和韻律等進行了二次創作,並廣泛推崇。尤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的作品,人氣非常高。
  • 你以為松鼠只吃素?但它的食譜,卻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你以為松鼠只吃素?但它的食譜,卻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美麗的外表的背後,往往隱藏著鮮為人知的秘密,在人們的印象中,啄木鳥是一種益蟲,能夠及時地發現大樹中的蟲子,並且將蟲子吞入自己的腹中,被人們稱為「森林醫生」。
  • 四點因素顛覆你的認知!
    這四點因素顛覆你的認知! 一:衝鋒陷陣殺敵寇 不同於黃猿和青雉的實力「划水」,赤犬面對白鬍子海賊團一往無前,全心全意為了海軍的顏面戰鬥到底
  • 讀《烏鴉》:烏鴉一旦有了意志,飛翔也會輕鬆起來
    這本書的封面是白色的,仿佛是一大片純淨的天空,在右上角處展翅飛著一隻烏鴉。這隻烏鴉緊縮雙爪,伸展開寬大的翅膀,頭朝前方,勇敢地向書中心飛來。就在烏鴉尖尖的喙所指方向,赫然印著兩個字《烏鴉》,作者葉先生。這本書可能出版於中世紀,然而因為書名為《烏鴉》顯然不太吉利,讀它之人聊聊,所以至今保存完好,最終落在了我的手中。這本書對於我彌足珍貴,我始終帶著它,抽空讀上幾頁,至今已經讀完幾十頁,使我興奮不已。
  • 自然界中那些奇怪的現象,顛覆你的認知
    在大自然中,並不是所有現象都是符合常規認知的,就像下面這些奇怪的現象,足以顛覆你對生物界的原本認知。
  • 白居易這首悼亡詩是寫給誰的?
    白居易少年成名,雖然還未登科,寫出的詩句卻已經被廣為傳唱,因而很多詩會都邀請他參加。所謂「文人相輕」,白居易面對各種詩會應酬其實並不耐煩,不過這一次的詩會,他注意到了一個同樣年輕的人,他就是元稹。元稹小白居易七歲,成名也晚,當時詩會上他只是一個沒有名氣的讀書人罷了,話也不多。元稹出身貧寒,雖然祖上是貴族,卻已經沒落,因而並沒有多少人注意到他。
  • 小學語文說課稿:《烏鴉喝水》
    再由「烏鴉」一詞聯繫到有關「烏鴉」的故事,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積累,達到從舊知到新知的牽引過渡。】二、激趣引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從學生的興趣入手和學生交流其感興趣的話題:同學們你們覺得烏鴉好看嗎?課文裡介紹了一隻可愛的烏鴉,它可愛在哪裡呢?讀了課文你就知道了!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自讀課文嗎?如果碰上生字該怎麼辦?